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团圆媳妇之死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小团圆媳妇的病因和死因,体会封建礼教对无辜生命的戕害。

探究婆婆虐待小团圆媳妇的心理,体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 课前准备资料(另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哪些女性作家?(课件出示资料)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琼瑶剧的经典台词

1.“我知道他爱你爱的好痛苦好痛苦,我也知道你爱他爱的好痛苦好痛苦。

2、“我好想你” “我真的真的好想你”

3、马景涛大吼: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

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

4、尔康:“紫薇,我爱你爱得好心痛!” 紫薇:“你痛,我也痛!你痛,我更痛!”

5、尔康作深情状:“想我吗?”紫薇娇羞道:“不想。

……5秒钟后……紫薇:“那个……不想……是假的!”

6、五阿哥:小燕子,我真的好喜欢你,不管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你,活泼可爱的你,还是现在这个楚楚可怜的你,我都好喜欢好喜欢!

7、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男: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女: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男:我就算在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

女: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闹!?你才是我见过最无情最残酷最无理取闹的人! 男:哼,我绝对没你无情没你残酷没你无理取闹!

女:好既然你说我无情我残酷我无理取闹我就无情给你看残酷给你看无理取闹给你看! 男:看吧还说你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现在完全展现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的一面了吧! 和男性作家相比,女性写作有何特点?(文笔细腻温婉,故事安静小巧。)

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 1

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端木蕻良,寂寞苦闷,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2、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至十节。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的一章,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她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她的行列中去,她常常遭受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

三、速读思考

1、认识小团圆媳妇其人。(她是谁?她多大了?她的外貌、性情如何?)

2、探究死因。

3、查明凶手。 交流讨论:

1、小团圆媳妇其人

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 ——这是一个健康、活泼、单纯的小孩子。

2、探究死因。

小团圆媳妇为何死的?(因为洗了三次热水澡。)

为什么洗热水澡?(因为得了病,婆婆请大神来治病。用滚烫的热水洗了三次澡。这是跳大神的所出的治病偏方招数。)

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不能,人们的迷信思想,愚昧。)

小团圆媳妇到底得了什么病?(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

不久她们就说小团圆媳妇病了,于是又开始本忙不迭,跳大神,吃偏方,扎纸人„„最终跳大神的出了个主意,就是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并且是当众就洗的。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结论:小团圆媳妇其实并没有病。“当周围的人都不正常的时候,正常的人才会被认为是‘疯子’”。

2

3、查明凶手

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有怎样的反应?

洗澡之前:“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的来看。”

第一次澡洗时:“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第一次洗澡后:“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留下眼泪来。”“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于是人心大伟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了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着秘密。”

(74页,75页)

三次洗澡之后:“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是睡得沉实实的。”“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

( 75页)

洗后的几天:小团圆媳妇一直昏昏沉沉地睡觉,大家都说是真魂要附体了,快乐了好几天;头发是被人用剪刀剪下来的,她的婆婆偏说是自己掉下来的,小团圆媳妇被认为是妖怪。

事件结果:老胡家要休了小团圆媳妇,但不久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埋葬小团圆媳妇的两个人好像是过年回来似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到底杀死小团圆媳妇的凶手是谁?——封建思想、封建礼教,三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小结:小团圆媳妇的死是一出悲剧,但有着更深悲剧意味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他们不是坏人,但却组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在把小团圆媳妇打成了重病之后,竟舍得花大把大把的钱给她治病,跳大神、请巫医。看客们之所以看不惯小团圆媳妇是因为她“不像个小团圆媳妇”,而正当她被打成重病之后,却又给老胡家出主意,这是因为“人哪能见死不救呢?”愚昧的真诚和残忍的善良是多么不和谐地流淌在这些人的血液里啊!是她们“无意识地”把年轻的一代作为牺牲品献在旧礼教的祭坛上。

小团圆媳妇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节选的故事到这里结束。原书“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还有一个凄美的结尾,节录如下:

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那桥下有些冤魂枉鬼,每当阴天下雨,从那桥上经过的人,往往听到鬼哭的声音。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有人问她哭什么?她说她要回家。那人若说:“明天,我送你回去……”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

四、合作探究,归纳主题

萧红为何要写这篇小说呢?她写这篇小说是要表达什么呢?

团圆媳妇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以女性为主,显示出小说深刻的主题: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不仅源自封建礼教的摧残和迫害,也源自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一些女性“自觉”以封建礼教为准绳,以集体的无意识的“默契”,约束和改造其他女性,甚至不惜造成悲剧。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浸透了男权思想的女人与封建意识一起构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吃人网,她们是封建礼教的忠实奴仆,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鲁迅先生是萧红文学创作道路的引领者。他的创作,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的注意。萧红在创作上也以揭示病态的国民灵魂为己任,以艺术的手法,再现封建礼教下的吃人和自戕。

萧红一生在漂泊动荡中度过,生活的压迫、传统习俗的束缚以及女性所独有的人生的苦痛始终伴随着她。她曾经感慨:“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生平尽受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3

无数人前仆后继的牺牲和呐喊,汇成一股洪流,推动社会艰难进步,文明浩荡前行,萧红的作品就是这股洪流当中最炫目的一股,所以至今读来都令人血脉动荡。

四、拓展延伸——

本文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是“一曲女性悲剧的挽歌”。

你还知道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哪些悲剧女性?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

《窦娥冤》——窦娥

《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

沈从文的《边城》——翠翠

《祝福》祥林嫂、《离婚》爱姑、《伤逝》子君

《雷雨》——繁漪 《家》——瑞珏,梅表姐,鸣凤

她们都是受害者,但有的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成为了害人者,如焦母;有的无力反抗,表现出女性自身的弱点,懦弱无力,如瑞珏,祥林嫂;有的敢于反抗,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林黛玉,蘩漪,鸣凤,刘兰芝。

若干年后的今天,女性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没有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约束,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若干像“小团圆媳妇”一样的女性的悲惨命运上的。

请说说你心目中的新时期杰出女性。(学生自由交流) 杨丽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巫女”,用肢体说话的人。

王安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任长霞——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刚正不阿、智勇双全,被誉为“警界女包公”) 董明珠——珠海格力总裁。

铁凝——作家,深刻的人生观察,直探人性的力作。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作家。

杨绵绵——山东海尔总裁。 资料(课件出示)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5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邓亚萍正式进入国家队。1989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经理。

她不仅在运动场上取得了诸多成就,而且,场外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她被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商界女性”之一。她曾获得“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特别成就奖”,等等。她也参加一些慈善公益活动。

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够长久称霸女子乒坛,在邓亚萍身上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邓亚萍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运动员的风貌。也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士,我非常欣赏她的性格,在巴萨罗纳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我都有幸亲自为她颁奖。(萨马兰奇评)

邓亚萍的人生之路是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正是不认输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腾讯评)

老干妈 陶华碧老干妈牌油制辣椒是贵州的风味食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具有优雅细腻,香辣突出,回味悠长等特点。是居家必备,馈赠亲友之良品。

1984年,陶华碧女士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技术,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令广大顾客大饱口福,津津乐道。1996年批量生产后在全国迅速成为销售热点。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风味豆豉、风味鸡油辣椒、香辣菜、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都直接译成\"Lao GanMa\", 也有译成\"The godmother\"。

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86.3元)。美国“老干妈”绝对算的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五、作业布置——探讨人物的意义,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明确:“他们”指在有男有女时用。“她们”用在指全部是女性时。在性别不明或不必区分时,用“他”。

4

课前准备资料

1、作家作品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nǎi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鲁迅为其书作序,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

生活阶段一(1911-1931):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饿感情深厚。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1938):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1938-1940):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1942):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 ,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

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

五、

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 5

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艺术特色:关注女性的空间,悲悯情怀与国民性批判、诗化小说、儿童视角,艺术反讽。

3、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本课节选自“小团圆媳妇”这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第五至十节。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一章,大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她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她的行列中去,她常常遭受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

3、其他

人物关系

“我”——小女孩,祖父——乡绅(开明睿智)

老祖母(奶奶婆婆)大儿子(大儿媳)二孙子(小团圆媳妇)

二儿子(二儿媳)大孙子(大孙媳妇)

团圆媳妇,也叫童养媳。旧时代,穷人家孩子多、养不起,于是将小女孩儿卖给或送给男孩儿家做童养媳。夫家把女孩儿养大,再办个省钱省事的婚礼。童养媳在夫家相当于可以任意驱使打骂的奴隶,命运相当悲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正是废止了童养媳式婚姻。“小团圆媳妇就是“小童养媳”的意思。所以文中的女孩儿12岁就卖给夫家,养大后才能成为胡家的二孙媳妇。

跳大神,一种巫术活动,又称“跳家神”或“烧旗香”。一般由两三位巫师(大神、二神)合作完成。他们击鼓摇铃、边歌边舞“请”各路神灵。神灵“请来”后,大神模拟“神灵附体”,二神负责与神灵“沟通”,帮人占卜、祈福、驱邪、治病。“跳大神”流行于我国北方,现在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被保留下来。

婆婆的无奈

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婆婆虽然心疼,也不得已花了50吊钱。这五十吊钱,是她秋天出城去在豆田里拾黄豆粒,一共拾了二升豆子卖了几十吊钱。在田上拾黄豆粒也不容易,一片大田,经过主人家的收割,还能够剩下多少豆粒呢?而况穷人聚了那么大的一群,孩子、女人、老太太……你抢我夺的,你争我打的。为了二升豆子就得在田上爬了半月二十天的,爬得腰酸腿疼。

这肿一肿又算什么呢?又不是皇上娘娘,说起来可真娇气了,哪有一个人吃天靠天,而不生点天灾的? 唉,为着这点豆子,那团圆媳妇的婆婆还到“李永春”药铺,去买过二两红花的。那就是因为在土上爬豆子的时候,有一棵豆秧刺了她的手指甲一下。她也没有在乎,把刺拔出来也就去他的了。该拾豆子还是拾豆子。就因此那指甲可就不知怎么样,睡了一夜那指甲就肿起来了,肿得和茄子似的。

闹了好几天,夜里痛得火辣辣地不能睡觉了。这才去买了二两红花来。

说起买红花来,是早就该买的,奶奶婆婆劝她买,她不买。大孙子媳妇劝她买,她也不买。她的儿子想用孝顺来征服他的母亲,他强硬地要去给她买,因此还挨了他妈的一烟袋锅子,这一烟袋锅子就把儿子的脑袋给打了鸡蛋大的一个包。

若是那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那就非先抓过她来打一顿再说。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

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

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

可是这小团圆媳妇,一打也就吃不下饭去。吃不下饭去不要紧,多喝一点饭汤好啦,反正饭米汤剩下也是要喂猪的。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媳妇之死
《小团圆媳妇之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