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汉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传播与设计学院

浅谈黄鹤楼建筑之美

姓名:张梦旋

学号:09002040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十月

浅谈黄鹤楼建筑之美

姓名:张梦旋指导教师:李微微

前言

首先感谢学校,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这次考察机会,这说明学校非常重视我们,我们

会好好把握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这次考察。这次考察使我大开眼界,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名胜古迹,即使武汉是我们呆了很长时间的地方,可这次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的采风目的走向社会,了解祖国大好河川,了解祖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将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总体了解地方风俗习惯 归纳文化与艺术的结合。而武汉著名的黄鹤楼给我的感触却是最大的。

正文:

对于武汉,我们不可谓不熟悉。即使我们不是本地人,也是我们已经生活了3年的地

方。从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融入。我们已经去慢慢了解。这次考察让我又一次更深刻的了解武汉。了解了黄鹤楼的建筑之美。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

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间屡建屡毁 ,不绝于世。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 黄鹤楼外观为五层建筑,高51米,里面实际上是九层。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9 ”为阳数之首,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所谓“九五至尊”,黄鹤楼这些数字特征,也表现出其影响之不同凡响。 黄鹤楼素有“千古名楼”,“天下绝景”之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学技术的水平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黄鹤楼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宋代黄鹤楼由主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建筑群,建在城墙高台之上,四周雕栏回护,主楼二层,顶层十字脊歇山顶,周围小亭画廊,主次分明,建筑群布局严谨,以雄浑著称。 元代黄鹤楼具有宋代黄鹤楼的遗风,但在布局与内容构成方面有不小的发展,植物配置的出现, 更是一大进步,使原来单纯的建筑空间发展成为浓荫掩映的庭院空间,特点是堂皇。 明代黄鹤楼,楼高三层,,顶上加有二个小歇山,楼前小方厅,入口两侧有粉墙环绕, 特点是清秀。 清代黄鹤楼的徒刑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表现出一种神奇壮美的气质。建制格调以三层八面为特点,主要建筑数据应合“八卦五行”之数,其特点为奇特。 现代黄鹤楼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重新设计,楼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七十二根大柱拨地而起,六十个翘角层层凌空,琉璃黄瓦富丽堂皇,五层飞檐斗拱潇洒大方。

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而其里面的很多建筑也是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如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不管是黄鹤楼的历史还是他的建筑都让我感叹,他的历史悠久,而他的建筑比他更我觉得他的价值。

结语:

考察让我更加了解武汉的文化和历史。让我们更好的在设计中融合文化特色和人文习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颇多、收获很大,触动很深,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而黄鹤楼的建筑之特色更是让我感触良多。

考 察 人:张梦旋

考察时间:2011年10月8日—2011年10月20日

参考文献

[1] 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第一版

[2] 朱铭,荆雷:《设计史》,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3] 付潇;孙明;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8期

武汉考察报告

赴武汉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扬州武汉数字化城市管理考察报告

赴武汉凯迪公司考察报告

桂林工学院政工干部赴武汉高校考察报告

桂林工学院政工干部赴武汉高校考察报告

赴武汉挂职学习考察报告(正稿)

武汉

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武汉考察报告
《武汉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