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8:3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的惯性——读《停滞的帝国》有感

两百年前,英国的马戛尔尼勋爵带着乔治三世的国书,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带领着庞大的使团历经10个月的航行与1973年7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当时,英国是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和拥有绝对制海权的西方第一强国,而中国则一直是东方最庞大、最繁盛、也最神秘的古老帝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历史中的第一次正面碰撞,简直是一个重要得足以让群星为之黯淡的时刻——即使这场碰撞由于双方的傲慢与偏见而草草收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但它却是之后中国一系列剧变的序曲。

在这篇读书笔记里,受水平所限,只能挑出几点我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地方,说一点我的体会与拙见。

一、礼仪之邦还是实用主义?

在佩雷菲特描绘的这幅全景画中,有如下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招待使团的中国厨师居然手脚很不干净——上桌的菜总是会缺斤短两。而当英国人指手画脚地向他们提出诸如“鸡应该有两只腿”这样简直有些无奈的抱怨时,这些厨师也就只是笑呵呵的又把之前窃自“截留”的食材补上了事,丝毫没有愧疚或是尴尬之色。

第二处是在天津口岸欢迎使团的仪式上,一艘陈旧的中国帆船由于挤了太多看热闹的国人而倾翻,四十余人落入水中,却只有很少几个人获救。

直到今天,每当有诸如“有人围观无人搭救”之类的社会新闻出现时,总会有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自然也少不了对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何以公民的道德水位会落得如此之低的讨论。于是我现在很愿意做出这样的假设:其实世风并不存在日下之说,因为它从来就没怎么高过。这其实也不难解释,一方面,一个国家崇尚什么和这个国家的民众实际都在做着什么从来就是有微妙的反差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对实用主义哲学的信奉也并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就像每逢初一十五庙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的盛景也不是新鲜事物一样。其实中国人并不是瞧不起道德原则,但是中国人又并不真的愿意为了遵守这些戒律而伤及自己的利益——毕竟,中国人是多么害怕“吃亏”啊。于是民间的智慧似乎总能把道德解构得小巧实用。比如,设置出一些所谓的“大是大非”——不论是绝不杀人放火,还是绝不叛国投敌——作为“底线”,而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之下,其他的行为——比如上文的厨师偷鸡腿,比如今天坐地铁逃票——就显得只是小打小闹不足挂齿了,就算被抓了现行儿,也大不了补上鸡腿、或是票款了事。

二、“集体孤独症”

中国对于孤独的热衷确实是近乎神奇的,哪怕是像康熙、乾隆这样的皇帝,虽然扩张了中国的版图,却也没有想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开放。而更为神奇的是,从秦至清修了数千年的长城,似乎从来没有真的阻挡过外来入侵和朝代更替,可中国人还是在朝朝代代、乐此不彼地修了毁、毁了修。当然,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国界漫长、自古又经常遭受外敌入侵的国家来说,这样本能的不安导致了这个民族经年累月的内向性格与自我封闭似乎也是解释得通的。不过,这样的自我封闭不仅让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迷思,认为自己是全世界唯一的存在,也塑造了天朝自君臣至百姓的自傲心理,想当然地把中华文明当成了全世界最好的文明。

三,自卑与自负的交织

书里最有趣的部分,要算是英国与中国朝廷之间就拜见皇帝时究竟是应该行欧洲宫廷的单

膝下跪礼还是天朝上国的三叩九拜而产生的往复数个来回的争执。而最有趣的是,清廷居然还派了官员专门教使节如何下跪。虽然最后这场有些可笑的争执最终以康熙的妥协收场,却加剧了朝廷与使团之间的矛盾,也让乾隆在召见使团前就已经下定了要把他们尽快打发回国的决心。

这是这场东西半球两种近乎截然不同的文明,在第一次碰撞中火花最耀眼的一个部分:两种优越感之间的撞击。首先,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鼻祖以及掌控了制海权的海上帝国,自然是自视甚高的——事实上,这种自傲的态度在之后他们把对中国的侵略诠释为“文明人”对“野蛮人”的“责任”时,简直达到了荒谬的程度。另一个方面,中国的优越感则也达到了目空一切的自负地步。例如,在使团与朝廷的交涉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马戛尔尼勋爵在翻译自己的头衔时,选择了“钦差”一词,引得乾隆勃然大怒——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就是中国皇帝。

而这样的优越感,也让乾隆和他的朝廷都对英国人带来的先进玩意表现得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而任何改进的打算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罪的。而当这两种优越感激烈撞击后,英国人便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只有用战争才能打掉中国人如此高傲的气焰。”(说起来,英国人能下一个这样的定论,并最终把它付诸了行动,何尝不也是因为它不可一世的高傲呢?)

但是另一个方面,中国却也是极其自卑的。英国使节在中国一直被热情款待,可他们后来却发现,这样的热情其实是一种枷锁——是为了不让他们在中国各处自由游走,看到中国不愿意为外人看到的的东西。朝廷官员甚至还与使节交涉,让他们把安在船上的望远镜拆了下来,因为中国不希望被任何人仔细观察(说起来,这和今天的朝鲜旅游倒是颇有相似)。

而这样自卑与自负复杂的交织,在送别英国使团时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操演。可马戛尔尼却发现,清方城墙濒临坍塌,士卒衣冠不整,队伍的主要装备还是弓、箭、戟、矛、剑之类已沿用了千年的冷兵器,就像伦敦展示古代战争兵器时所见到的那样。寥寥几支落后的火枪,也已破烂不堪。而破败不堪的旧军舰,炮孔里更是根本没有炮弹……自然,英国人非但没被吓倒,反而断定 “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只要几艘三桅战舰,中国就会分崩离析。”

这便是这次东西两大文明初次碰撞的尾声了。中国错过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而英国也对欧洲启蒙时代那个传说中的中国彻底幻灭。

结语

佩雷菲在书名中特用“停滞”二字形容了他的感受,不过,不得不说,停滞二字如果用来形容今天的中国,也许确实已经不恰当了,这个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论是经济上,还是观念上。但是,这些惯性依然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虽然中国在国力强大后,正逐渐改变以前内向的形象,在外交上显现的越来越外向,但是,佩雷菲特在书中细致描绘的那种极其强烈而又极其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却依然能体现在中国外交的几乎每一个动作中:

读完本书之后有种莫名的震惊,也许这种震惊之余的不知所措,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懂得太少,知识体系薄弱,而上文的这些勉强算作“观点”的读后慨叹,也许我几年后回头再看也会觉得不过是幼稚的文章。那么,为了能让若干年后的我能摆脱这种糟糕的不知所措之感,有足够的资本嘲笑今天的我,我还是先努力把嘴闭紧,极尽所能的让自己的知识和观念都更加羽翼丰满吧。

《突破停滞》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金钱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移动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停滞的帝国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