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最新修订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团结》2016年学考复习资料 第一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五个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二、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

1、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

3、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源多流

1、古代,以炎黄部族集团为主流,以周边不同部族为支源,各部族集团通过夏商西周千余年的各种形式的互动交往融合形成了今天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民族集团,加上华夷五方之民,交错居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婚联姻不断出现,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四、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

1、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

2、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

(1)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民族大融合

(3)元明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 趋稳定

3、近现代的自觉民族阶段

(1)1840年后从自发逐渐走向自觉的联合 (2)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

(3)“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4、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新阶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当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 (2)、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一。 (3)、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新的伟大复兴。

五、新疆各民族在融合中发展

1、多民族共同聚居,共同生活,共同开发,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特点。

2、秦朝、汉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形成的时期。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

1、内涵: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特点:(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点

1、“一体”“多元”的含义

(1)“多元”: 各民族都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

(2)“一体”: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2、“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三、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56个民族既有本族认同,也有对中华民族的高层次认同(并不一定取代和排斥各自的认同),对本民族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相互协调,在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基础上保留并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民族复合体。

四、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特征,集中反映民族的特有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本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共同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2) 团结统一:崇尚团结统

一、反对分裂。

(3) 爱好和平: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拼搏、节俭勤奋、不屈不挠。

(5) 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开拓进取。

五、长城和**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第三课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对爱国感情的提高和升华,是关于爱国的系统思想观点,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及尊严感的统一。

二、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

1、主 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内在要求----坚持对外开放

3、具体体现----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祖国利益紧密相连

4、崇高境界----紧跟时代节拍,改革创新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

1、必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2、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为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四大文明”贡献力量。

3、必须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

4、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培养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

第四课 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最高利益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在政治制度上的统一管理。

一、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意义

1、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础 (1)、带来辽阔疆域、强大的国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繁荣的局面。 (2)、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增强民族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各民族的向心力,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 (1)、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为重要; (2)、可以形成反对外来侵略的强大力量; (3)、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分裂会破坏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阻隔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延缓民族进步,削弱国力。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前提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华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下来; (2)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和睦相处的时期; (3)近代以来,国家一度陷入分裂的危机,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族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4)在中共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祖国日益强盛,各族人民同享强国尊严。

历史表明: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二、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统一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文化认同,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社会意识。

2、民族分裂主义是分裂祖国的邪恶势力,煽动民族矛盾,制造民族纠纷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

3、、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台独”、“藏独”、“东突”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三、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3 第五课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民族团结的含义

1、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相互适应、友好和睦的关系,是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理想、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 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2、在我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

1、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2、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

直接关系到祖国统

一、领土完整和边防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国家才能繁荣昌盛,56个民族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3、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因素

三、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立场:民族团结是福

民族分裂是祸

1、“五个相互”: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

2、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及以民族基本知识。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团结思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四个人人”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四、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1、学习、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积极参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光荣、破坏民族团结可耻的浓厚氛围。

4、努力做到“四个人人”和“五个互相”

5、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冒犯少数民族禁忌。

第六课 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一、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发展进步

1、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3、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5、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6、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7、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二、发展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途径的原因

1、发展是当今时代振兴中华的客观要求。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振兴中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要靠发展。

2、发展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坚实的物

4 质基础。

3、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上。 发展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是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

(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

1、“两个共同”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体现,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概括。

2、既是我党经验归纳,也是对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既顺应伟大复兴的要求,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4、既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深刻内涵,也准确阐明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是行动纲领。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三)国家的支持帮助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

四、为什么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1、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2、直接关系到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国家的支持帮助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怎样实现发展?)

1、党和国家把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

2、关键取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离不开兄弟省市的支持帮助。对口援疆:中央决定,2010.3.30. 19省市对口援疆。

六、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意义

1、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2、是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

3、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向,有丰富的内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七、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含义: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主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各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各民族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充分展现。

第七课 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策保障

一、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5 (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4)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5)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6)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互相尊重; (7)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没有特权。

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平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

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十项政策措施:

1、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2、优先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4、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5、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6、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7、不断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

8、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9、组织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10、照顾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需要。

四、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重视培养、使用。德才兼备、适当比例。

2、要紧行爱国主义教育。

3、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4、不断增强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5、各族干部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充分信任、密切合作。共同作贡献。

五、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1、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也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

2、民族自治地方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3、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出版物的编辑和出版,

4、保障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

六、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1、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2、尊重饮食习惯、尊重照顾年节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俗,在大众传媒中防止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八课 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法律保障

一、新疆制定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1、两大依据:根本大法:《宪法》、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2010年2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首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二、宪法是维护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大法的原因

1、宪法总结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了国家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宪法确立了民族平等和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4、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的基本制度,为维护民族团结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

1、实质: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

2、《民族区域自治法》如何体现民族团原则?

(1)、把促进民族团结上升为国家意志,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

3、自治机关要团结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民

族自治地方;

4、各民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

5、规定自治机关对本地方内各民族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组干部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四、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确保中华民族大团结

1、维护法律尊严,妥善处理民族事务。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事务统

一、尊严和权威。

现阶段,我国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式: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

2、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怎样维护?) (1)、要树立法治观念,明确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与义务。 (2)、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刑法》对危害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行为予以处罚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犯罪行为。

3、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的犯罪行为。

4、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犯罪行为。

六、新中华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

1、1982年颁布新《宪法》

2、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3、1993年颁布《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4、2001年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

5、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实施若干规定》

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间:1955年10月1日

3、两个重要原则

(1)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之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各自治机关是国家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2) 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原因) (1)、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2)、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3)、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情况

(1)现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2)新疆:三级自治地方并存: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八、宗教信仰自由

1、含义(1)公民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同一宗教中的教派

(4)过去、现在信教的自由。

2、保障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1)国家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政府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坚持宗教与政治分离原则、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宗教不干预教育、司法、计划生育。 (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学考时政复习资料(终稿)

学考复习资料极简版填空02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燃烧学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食品安全学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金融市场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最新修订
《《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最新修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