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孔雀东南飞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常识。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词、古今异义词。

二、技能目标

1、鉴赏刘兰芝、焦仲卿两个人物形象。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对话揭示任务形象的艺术性。

三、情感目标

品味诗中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体会作者对刘兰芝的同情。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教学时数:2教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观看越剧《孔雀东南飞》,了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

3、找出诗中含有“相”“自”“见”字的句子,解释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吗?陆游与唐婉结婚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意相投的恩爱夫妻。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及她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逼迫陆游休弃唐婉。在陆游的百般劝说、哀求而无效的情势下,二人终于被迫分开。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这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并序)》。

二、关于诗题及“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 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 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 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 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 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三、整体感知

㈠阅读课文后,分析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6大部分,每部分划分如下:

①起兴(1):孔雀东南飞

②开端(2):兰芝自遣

③发展(3—12):夫妻誓别

④发展(13—21):兰芝抗婚

⑤高潮(22—31):双双殉情

⑥尾声(32):告诫后人

(二)扫除语言障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现象。

1.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通“娶”。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府吏见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虽与府吏要通“邀”。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2.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

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便可白公姥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昼夜勤作息 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我有亲父兄 即同胞兄,亲哥哥。我有亲父母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这里指兄。其日牛马嘶这里指马

3.“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

“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它”)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4.“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①我自不驱卿(本)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④葳蕤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5难点词语

1.用

2.启阿母告诉

3.缠绕

4.若见录记

5.赠送

6.禀告

7.招致

8.尽,终

9.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

10.坏运气;好运气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并背诵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 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 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析诗歌的人 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对话分析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分析)

1.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

所动

⑪第2节:自请谴归

齐读后探讨: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多才多艺,知

书达礼,富有教养;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勤劳能干;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④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⑤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9节:

齐读后探讨:①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严妆。②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

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③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④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拜母别姑

①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

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②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倔强。(请个别同学读)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

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

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

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

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拘谨懦弱。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

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

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

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

的帮凶。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探究阅读

(1) 讨论:面对一个如此聪明、勤劳、善良、美丽的儿媳,婆婆为什么不能容她?①认为她出身卑贱,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②认为她挑战了自己的家长权威。

③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长期寡居,蛮横无理。妒忌儿子媳妇的恩爱和美。

⑤恋子情节。不想有人分享对儿子的爱。

(2)刘兰芝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殉情?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冷酷的现实使她放弃了最后的一丝幻想,只有死才能厮守相爱,只有死才能警

醒世人,所以她选择了殉情。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

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焦仲卿、刘兰芝的死,从表面上看,是以个体的形式,为反抗双方的专制家长

对他们的婚姻爱情的摧残做出的最强烈的反抗,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做出的最不屈的坚持,是发生在两个家庭中的悲剧。但从故事发生的时代看,他们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们幸福生活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人类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3) 刘兰芝为什么再嫁后后身价反高?

这个情节反衬兰芝容貌出众,美名远扬,突显婆婆逼退兰芝的不合理。考察汉

代历史,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对妇人的贞节并不怎么看重,妇人再嫁无人制止,也有人愿娶,史学界已得出汉代妇女有离婚和再嫁自由的共识。史实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西汉时的朱买臣妻嫌弃丈夫贫穷而力逼丈夫写下休书后便再嫁他人;东汉时蔡邕的女儿文姬初为卫仲道妻,卫死无子,归娘家,后被掠人匈奴,为左贤王妾,相处十二年,生二子;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再嫁董祀,恩爱极笃,社会上也没人看不起她。卓文君由此可见当时贞操观念是相当淡薄的。

四、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 奠定全诗

了凄恻缠绵、哀婉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

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拓展阅读: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

敢与君绝。

天啊!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高山失去山头,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鸣

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断绝!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学案》

2、熟读全诗,并背诵规定的段落。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 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