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0 08:36:30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读《孔雀东南飞》有感

向红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凄绝的画面,凄绝的孔雀,更凄绝的苦情人儿。

其实这是《飞鹄行》(又名《艳歌何尝行》)的情景,原诗如下: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诗歌写雌雄两只白鹄由西北而来,雌鹄疲病不能相随,雄鹄欲携不能,欲去不忍,而雌雄下誓“会黄泉”的凄然画面。这雌雄白鹄当然是象征人间的忠贞爱情。作者化用为典故作为文章开头,比兴意味非常强烈:既象征了兰芝仲卿的坚贞爱情故事,又暗含了爱情的悲剧性。一开头就给全文定下了悲剧的氛围,使故事在悲剧氛围中展开。

《孔雀》中的兰芝无疑是古今美好女子的代表,她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勤劳贤惠,有教养有尊严,然而就是这样美好的女子,不得爱情之善终,走上绝路,赴了黄泉。虽然文章最后兰芝仲卿合葬,化而为鸳鸯,双栖双宿,代表了人民对于美满团圆的浪漫愿望。但那夜夜长鸣,不是在泣诉爱情的悲歌么?

霜叶红,黄花瘦,机声唧唧无尽头。这是从户里传出的兰芝织布的唧唧声,这是回绝在浩淼时空中的空想余音,也是寓意断送无数有情人美满人生的爱情悲音。它让我想起了兰芝未出阁时诵得诗书,学得箜篌,秀得孔雀,对爱情“琴瑟和鸣”的美好憧憬;它让我想起了兰芝新做嫁娘时想被婆婆接纳的忐忑切切;它让我想起了兰芝新婚别离守空房,殷勤侍奉理家忙;它更让我想起了兰芝搁置起箜篌,十指如葱理蚕丝,不再对镜贴花黄。

“三日入厨房,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每一个新媳妇都想得到公婆的认可,都想尽快被新家庭接纳,都想侍奉好公婆,对此,她们是谨慎的,是真诚而小心翼翼的。我们可以想象,兰芝刚入焦门,面对素未谋面的新君“低头向暗壁,羞颜未尝开”的娇羞模样,却要三日后“洗手作羹汤”,为了侍奉婆婆,如何鸡鸣早起,如何恭敬请安,如何勤快下厨,如何调作羹汤:“新媳妇过门,三天后下厨侍奉公婆。不知道公婆口味,便先叫小姑子尝咸淡”。当娇羞的十七岁兰芝端着那热气腾腾的羹汤,奉送到婆婆面前时,心里是忐忑局促的,是希望得到婆婆认可而又怕不得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

因此,看《孔雀东南飞》,几多动容,又几多唏嘘。

那个“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女子,那个“鸡鸣入机织”“三日断五匹”的女子,那个“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女子,终是“举身赴清池”了。我们很难想见兰芝对仲卿说“君尔妾亦然”的委屈愤怒,也很难想见她说“黄泉下想见”的生人作死别的痛苦凄绝,更难相见她寂寂人定初时“举身赴清池”的无望决绝。

于是想起那句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磐石无转移,蒲苇纫如丝”,她的对于爱情的坚守,她的对于爱情的忠贞,两千年后,依然如一道闪电,那么明亮,给人心中深深一击。婚姻三年,聚少离多,却爱得那么热烈,那么赤诚,那么纯净,那么不顾一切。是什么让她有如此韧劲去相信、去坚持?如果不是一个女子本身内心的澄明,如果不是一个女子对爱的坚决,还能是什么支撑她走到最后,走到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有人批判她不理智,罔父母的养育之恩于不顾。我想说,如果要理性,《氓》中女子就不会二渡淇水嫁与薄情郎了;如果要理性,绿珠就不会为了石崇一句“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便“愿效死于君前”了,如果要理性,唐玄宗就不会“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了,如果要理性,金岳霖就不会因为林徽因而不顾世孝道俗终身不娶了……真爱从来都不是理性的,爱情与理性相背离。这世间所有的理性的抉择都是利益的抉择,独独爱情摈却利益,不染纤尘。这么美好的尤物,为什么一定要冠之以理性!

爱情是什么?不该是鸳鸯成双对的夫唱妇随吗?不该是世间男女对夫妻琴瑟和鸣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与坚守吗?

似乎那些掌握子女们因缘的人从来都不懂,他们要门当户对,要强强联姻,或者要攀附,要身份、地位、财富、权势。婚姻似乎与爱情无关,婚姻似乎从来都不是爱情的归宿,是一场场关于血的交易,是俗不可耐的秽物,是爱情的墓地。钱钟书说:“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正是这样的话,仿佛很是符合我们的婚姻观。这简直是血淋淋赤裸裸的交易。然而好不容易进了婚姻的城,于是发现,婚姻不仅仅是男女两具肉体的结合,还有志趣,还有心灵,还有精神,这些达不到,便是痛苦。于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下,因了俗世而结合,又因了精神不和合而分裂,又得造成多少婚姻悲剧。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这话说得多么直白:人就像是一团团的馅肉,暂存于天地之间,最终都要归于大地,走向轮回。没有谁高人一等,没有谁低人一等;身份、地位、钱财、名利、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也许确实有些人因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确实似乎人生不同,却最终都要尘归尘,土归土,想留下的留不下。然而很多人总也参不透其中玄机,非要把精神之外的累人之物看得重于泰山,非要在俗世面前沉沦,非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可以主宰一切、支配一切,非要去做无谓的交易。他们永远不明白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于是悲剧一代代重演,一次次重演,简直是前赴后继。

两千年前的悲剧,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那句“多谢后世人”以为能够叩响家长们的心门,以为能够唤醒家长们关于尊重、关于珍爱的柔心,然而一切似乎都事与愿违。

我们都常常在爱情的弦里痛诉负心汉们的无情,但起码是没有爱情了,女子也该清醒坚强的面对自己的未来。然而明明是心心相通,彼此深爱,又有什么理由不在一起?又有什么理由阻隔茫茫人海中可遇不可求的爱情。

当牵牛隔着河汉苦苦遥望的时候,当织女“泣涕零如雨”的时候,身份再一次赢了。当梁山伯相思入黄泉的时候,当祝英台泣泪成血的时候,包办又一次赢了。当陆游用颤抖的泪写下一纸休书的时候,当唐婉用痛嘶的血接下那一纸休书的时候,作为家长的婆婆再一次赢了。当林黛玉痛焚诗稿泣血身亡的时候,当贾宝玉披上袈裟赤条条去来无牵挂的时候,权势再一次赢了;当罗密欧决绝地饮下殉情的毒药的时候,当朱丽叶含恨地将剑插向自己的胸膛的时候,仇恨再一次赢了。

悲剧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前赴后继:从天上到人间,从国内到国外,从诗经的时代到现代。悲剧一次次地重演。长辈们赢了,他们以他们所理解的婚姻组合方式,逼迫着晚辈们走上爱情的坟墓,走向冰冷的死穴。家长们确实赢了,但他们最终都赢得了什么?

养育孩子,希望孩子幸福,这是每一个父母最原始的心愿。可为什么在真正面对孩子选择幸福的时刻,被蒙蔽了双眼,为什么要亲手埋葬这美好的心愿?

忽然想起《溱洧》,你看春日里男女到溱水洧水边踏青嬉戏的热闹场面,多么和谐,真怕里面又有几个悲剧在蠢蠢欲动。忽然想起《静女》,你看那个躲在墙角的女子逗得情郎搔首踟蹰,多么可爱,真心希望她会遇到一个带她如己生的婆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没有什么比爱情更能刺激人的神经,激起人的生的欲望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每个人最质朴的愿望。我们都能盼望遇到那个有情人,都希望在生命的长河里找到那份心灵的归宿。苏轼和王朝云的爱情是我们羡慕而不易得来的。你看苏轼和王朝云,好一个心心相惜。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没有苏轼的知遇之情,哪有朝云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就为苏轼断绝香魂,没有朝云的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哪有苏轼的堪破红尘终身不娶。谁不羡慕沈从文与张兆和,沈从文说“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好一个“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爱情就是这么独一无二的;谁不倾慕钱钟书与杨绛,钱钟书说“从此以后,没有生离,只有死别”,两个人天天相对,相濡以沫,一生只爱一个人。名人有名人轰轰烈烈的爱情,凡人也有凡人平平淡淡的忠贞。谁不记得那个为保卫爱情远离尘嚣架起爱情天梯的“小伙子”刘国江。刘妻是村里美丽的寡妇,大刘十岁,不管年龄还是身份,二者的结合都会遭致谣言非议。为了守卫爱情,刘携妻子远离尘嚣,遁入深山,为妻子孩子撑起一把爱情之伞。这次爱情,与权势身份地位无关,与世俗有关。世俗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然而这一次,强大的世俗也没有赢!

爱情从来都只是关于你和我的小事,不关风月,更不关其他。 他们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于是我们想起了《华山畿》: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故事见于《古今乐录》,全文如下:

“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相思而殒,女子与男子素未谋面,却感于男子的真情厚爱,亦舍身入棺。而况兰芝仲卿“共十二三年”,岂不有深厚情谊。

又想起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短短四句28字,也活化出一出爱情的绝世之恋。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崔护“寻春遇艳”时双方虽未通言语却互相注目神往、情摇意夺、含情脉脉的神态。也由此可以想见次年“重寻不遇”的怅惘,诗歌虽表达的是美好事物一旦错过便不复再遇之情。然而此前却流传着一个不亚于《华山畿》的热烈故事。孟棨《本事诗·情感》 崔护条载,崔护风流倜傥,举进士不第,独游都城南庄,久渴求饮,得遇倩女,二者注目良久而别。来岁清明忆之,径往而寻,不遇,题诗《都城南庄》于门而去,后数日,又寻之,闻哭声,问,乃知女子竟相思而绝,遂恸抚,女竟苏矣,其父归之。

也让我想起了唐传奇《离魂记》,倩娘和表兄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却被迫分离,为了追随表兄,竟魂肉分离去年之久。 梁祝化蝶、鹊桥相会,华山畿中女子入棺相合、孔雀东南飞中焦刘合葬化鸳鸯,崔护传说中女子死而复生,《离魂记》中倩娘魂肉分离追随爱情都是美好团圆的爱情故事,都寄予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

人们常说“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更是钟情于一,无有其他的。我们感动于终成眷属的美好爱情故事,我们更希望我们就是那个幸运儿。

能够打动人的有很多情感,只有爱情是最能动人心魄的。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世上最令人伤心黯然的,只有离别,而对于深深相爱的一对爱人来说,这生离死别又该是怎样的销魂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少痴情人儿才有的独绝心境啊。还是《上邪》说的让人肝肠寸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歌列举了很多种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意在表明,与君长相厮守,天人不离的刚烈誓愿。我们可以想见,没有爱情,人生该多苍白,没有爱情,文字该多无力,没有爱情,历史该多没有姿彩。在这片多情的大地上,在这浩淼的苍穹之中,爱情传唱了几千年,这首歌还将继续唱下去,“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成为古今多少人对于爱情的宣言。

最后,以元好问《摸鱼儿·雁秋词》作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只有爱情是值得生命为之一付的,只有爱情能够牵动人们关于生命脆弱那根琴弦。从前,没有爱情,人们只是感到孤单,自从有了爱情,人们便染上了寂寞。人们的舞台很大,大到可以装下整个宇宙,然而人们的心却很小,一心只够爱一人。愿你在茫茫人海,遇到那个可以携手的他/她;愿你在艰难的俗世,能够坚守爱情,珍视爱情;愿你能够穿过生命的荆棘,愿你人生都是芳华;愿世界上再无孔雀东南飞,愿有情人都成眷属!

推荐第2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寻灯

——读《大地之灯》有感

高一(8)班麦雪梅

“陌路尽头,撒去一杯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剧的挽歌的尾首上上,给这尊沉默的青碑下孤了的婚龄一首至情致意的所谓哀悼?”

读着《大地之灯》,有许许多多的我看不懂的句子,但是细细品味,却又似乎懂了些什么,因着渐渐湿润的眼眶。在我的眼前,总是会呈现那么一片广袤的土地,它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我只能远远的站在远处,遥望那一片摄人心魄的土地,生怕我一张口就会玷污了那里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生怕我一踏脚就会打扰了那里的圣洁与干净,那里——就是我向往的西藏。

女孩儿卡桑从小生长在西藏,她的名字在藏语中是昨天的意思。她一直深信着作为天葬师的爷爷的话,“人的肉体不过是朵莲花”。爷爷死后,在她身边的只剩一只叫晋美的藏獒陪伴着她。他们相互陪伴,相互依赖,直到有一次晋美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与一只雪豹殊死搏斗,最终离开卡桑,回归了大地之母。

在卡桑的成长过程中,她被简生和辛和收养,认识了叶蓝这个一辈子的朋友,于是,她的生活之路开满鲜花。但她也许又是不幸的,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土地,爱上了一个冷酷的男人,生下了一个无力给予他幸福的孩子。虽然如此,但卡桑从尼泊尔回来时,就这样抛掉过去,寻找未来的那一盏大地之灯。命运如此捉弄人,往往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么了。我只是疼了的还是笑了。正因为那块土地太广袤了,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那一盏大地之灯。辛和的大地之灯是简生,简生的大地之灯是谁,卡桑的大地之灯又是谁?而我心里那盏不灭的灯呢?它又在哪里?寻寻觅觅,彷徨中,我依然在寻找着那盏给我温暖、给我慰藉、那盏永远不灭的大地之灯。

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的遗憾和憧憬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怀念是生命中最无能为力的事,并且卑微。读完,翻合,我想,我已有足够勇气来面对有可能碰到的一切。我要怀抱着对大地之灯的信仰,一直、

一直地走下去,,毫无畏惧。

悲剧之美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高一(7)班李诗婷

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兰芝在焦母、刘母、刘兄等人逼迫之下,用殉情来保住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似乎只有用这样的方式,他们的爱情才得到保护,不再受任何人的侵犯。

可是,那真的只是唯一的方法么?就没有别的路了么?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女子,两情相悦却被阻挠,有情人活活被拆散,最后化蝶双飞,悲剧收场。这些故事怎不让人叹息?

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很多。就焦刘两人来说,表面上看,好像他们的悲剧是他们的家人和那时的社会造成的,好像全是这些的错,他们本人就没有一点欠缺似的。我认为恰恰相反,这场悲剧中他们也有相当的责任,尤其是焦仲卿。

焦母不喜欢刘兰芝,强迫焦仲卿休了她。原以为他会努力争取,让刘兰芝继续待在他的家,两人继续相爱。但事与愿违,焦仲卿在母亲面前屈服,对母亲一味言听计从,休掉刘兰芝。古代,听从父母的话就是孝顺,但难道所谓的孝顺就是无论什么事不论对错都要对父母千依百顺么?这样做人,不就像木偶一样被别人控制么?虽然在封建社会,做什么事都受习俗啊制度啊的牵制,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么?难道我们就不能勇敢一点,冲破这些习俗么?说到底,两个字足以形容他——懦弱。

与兰芝相约,又不去做任何争取在一起的努力。刘母、刘兄、媒人等纷纷劝兰芝改嫁之时,他亦不在她的身边。再后来,他得知她的决定改嫁,他便愤怒,辱骂,冷嘲热讽。我想,兰芝一定很伤心,因为他是她所爱的人,居然以这样的方式伤害她。而这个时候,两个人不是应该携手并肩,一起坚持,并想尽办法维护彼此的爱么?

焦仲卿不知道兰芝改嫁是因为家人的逼迫,就不分青红皂白讽刺她、羞辱她。难道夫妻不是应该相互信任么?就算有什么误会,也应该平心静气的交流,理解彼此误解的原因啊。怎么能像焦仲卿那样只会说一些伤感情的话呢?这样的不信

赖,也是这场悲剧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当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场,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昭示着爱的毁灭。一个叫沈园的地方,陆游和唐婉,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侣。然而,陆母逼迫夫妻离异,陆游依母意而另娶,唐婉也易嫁赵士程。几年后,一个春日,陆游满怀惆怅踟蹰独游,邂逅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伤怀之极,词成《钗头凤》,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死。“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残灯灭!”美丽的情缘竟铸就了如此爱情悲剧。

但它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如果曾经拥有美好回忆,就算结局惨烈,又怎么样?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悲剧,因为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伤怀。但也只有悲剧才会有如此力量,值得人千年回味。因为悲剧的悲,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魅力,更在于它永恒的爱。

推荐第3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叙述了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新媳妇被恶婆婆休回家,被家人逼迫再嫁,前夫阻拦,双双约定殉情。后人感佩,作诗记载传颂。

孔雀东南飞是一出让人堵心的悲剧。几乎每次读完都有一腔愤懑无处宣泄。后世很多人歌颂焦仲卿、刘兰芝的坚贞爱情,余却常嗤之以鼻。窃以为,刘兰芝所托非人,害死刘兰芝的凶手,首当其冲是其夫焦仲卿!

我们首先不能以现代的视觉去审视东汉末年的古人思维。汉以孝治天下,东汉更是儒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士族门阀在那时已经崭露头角。焦仲卿家应该是个小士族。这从他只能为吏而不能当官可看出(“儿已薄禄相”)。而其母出口则(汝是大家子)可算自信。而刘兰芝家没说,估计是一个上升期有野心的平民之家,这从他们尽心培养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借姻亲攀附权贵可知。

在无比崇孝的社会里,焦仲卿对母亲的一再忍让,表面上看无可厚非,甚至不惜以命酬刘兰芝。应该是有情有义吧?毕竟有什么比命还重要的?

然此,要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造成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焦仲卿。或者说是焦仲卿懦弱愚蠢的性格害了刘兰芝,并造成自己求生无门的悲剧。

我们还说孝。焦仲卿孝么?古人严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仲卿应该是家中独子,只有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妹妹。这从刘兰芝离开后只写了向小姑辞行叮嘱可看出。那时候的礼教没那么严。有小叔必然会有交代。家中无男丁,老母(虽然不一定很老)幼妹,他敢死,这就是最大的不孝。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抗争。我呸,一个男人,有勇气死,没勇气承担化解自己最亲三个女人的矛盾,这叫什么抗争,这是懦夫!

焦仲卿爱刘兰芝么?爱!一定是爱的。刘兰芝很漂亮。(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家教又好(十三…——十六-…)这样的女子,是个男子都爱。结婚三年,聚少离多,小别胜新婚,焦仲卿没理由不爱刘兰芝。他求母亲,哭别妻子,最后以死相殉,一定和他对刘兰芝的爱情分不开!但他这么爱刘兰芝为啥却成了害死刘兰芝的凶手之一?窃以为源于性格。

首先,焦仲卿是个懦弱的人。其母性格彪悍(槌床便大怒),很容易造成焦仲卿虎母犬子的性格。而事实确实如此。除了和母亲说:你要休了儿媳妇,我今生再不娶(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抗争,这是和母亲赌气。吓唬人的!彪悍如其母,怎么可能就范?果然几句话就打发了他。然后呢?他的第二性格就出来了。大男子主义!(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真要气爆了——不是我要赶你走,老妈赶的。你先回去吧…就听我的吧——你妈的!这是商量么?这是决定!丈夫这样,刘兰芝还能如何?前脚迈出焦家大门,再回来,痴心妄想!

其次,他常年不归也是婆媳关系不睦的诱因。(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新媳妇就在家替他孝敬老母。他心安理得去打拼事业了。我就想说你凭什么认为你那虎母会和你娇妻和睦?知母莫若子。你不可能不清楚母亲的性格。而你以为你对妻子柔情蜜意,情比山坚就够了?婚姻不是爱情!婆媳关系,没有丈夫做润滑剂,婆婆眼里,妻子就会是一个闯进家里的强盗。何况焦母因壮年丧夫表现有强烈的恋子情结。至于会不会有第三方插手说坏话?我觉得一定有!

自以为是,懦弱无能!除了哭(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和认命(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他面对分离,毫无办法!

最后,兰芝再嫁,他又跳出来。(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是人话么?这是嫉妒发狂到口不择言!你攀上高枝了,以后好好活着吧。你富贵了,我以后注定孤独终老。刘兰芝越爱焦仲卿,这话对她的伤害越大。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叹!叹!叹!

刘兰芝死了。带着一往无前的无奈和勇气。坚信黄泉下可以和丈夫携手永不相离!“世间既然容不下我们!我们死后再相守”!(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读者的心随着那句(举身赴清池)都空了!有没有?!多好的一个女子,本可以很好的活在世间相夫教子,却被爱情绑缚了手脚,义无反顾跳水自尽!感叹后,突然就毛骨悚然!刘兰芝死了。焦仲卿不死怎么办?有太多这样的山盟海誓最终面对死亡而背信弃义!总算焦仲卿最终没让刘兰芝失望。吊死树下,随刘兰芝于地下,让千古后人谓之一叹。

杜甫云:“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世间已无活路,世间再无刘兰芝,焦仲卿!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出悲剧之一,之所以不是爱情悲剧。是因为两个年轻人的爱情被裹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以孝治天下的汉王朝已经到了日暮西山的建安年代!天下已是群雄并起。所有人在历史的洪流中,都在为了生存而拼命积蓄着。刘兰芝家为了攀附权贵,不惜以女为筹码。焦母家看上的东邻,必然也是比邻的权贵。罗敷不罗敷不重要,重要的是门当户对。刘兰芝算什么?只是几个家族利益交换的牺牲品!爱情算什么?生活除了苟且还是苟且!

我们要相信焦仲卿是爱刘兰芝的。一定是。可他爱得懦弱,爱得苟且,爱得自以为是,爱得自私自利。而恰恰也是他的爱,最终害死了刘兰芝。

刘兰芝,汝乃可怜人!仅汝可怜人!

推荐第4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上邪,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把美好的事物放在你面前,然后任其摧毁、折磨,直至其失去活力,不复存在,消弥无形,这就是残酷。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厮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词,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其一,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地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序妻呢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独自守着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深闺一贯孤独寂寞,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也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时下,却忽然地瞧见儿与媳的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好不恩爱,不论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愤怒了! 终究,兰芝还是穿着新娘妆向清池赴身而去了,这与祝英台葬身梁山伯的坟里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妆,漫天的通红,本该都是喜气洋洋的一片,然而这轻轻地一跃,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却叫这一切都于瞬间停止了,这美丽举动如流星被定格,在数千年的时间荒野里,数亿人的心灵深处,是瞬间,也是永恒!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推荐第5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共有三篇范文

范文一: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 ”,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 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独独地守着这么的一个宝贝儿子。深闺一贯孤独寂寞,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也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时下,却忽然地瞧见儿与媳的卿卿我我,如胶似膝,好不恩爱。不论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愤怒了!

你听我说,这并非谬论。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门。丈夫却是患有骨痨,离不得床半步的。且豪门是非多,这样的生活,尽管七巧非善男信女,与幸福大概也沾不上边吧。守到大女长安长大了,要嫁人了,七巧还困着女儿不放。别人以为是爱女心切吧。推掉了几个忠实信徒,长安步进了尴尬的年纪,终于遇了那么的一个男人,她以为幸福就要到来了!这时,七巧却轻手轻脚地从阴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来。面对着准女婿,她也许只要轻轻地问候一声,甚至仅是牵动嘴角的一丝笑就可以了。然,她没有,轻轻地张口,微微地笑道:“长安还在上面吸着烟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苹果让七巧轻轻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知道,为了这男人,可怜的长安早已戒掉烟了!

曹七巧,这母亲,她到底怎么了?难说不是仲卿的母亲心里怀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还魂了。

终究,兰芝还是穿着新娘妆向清池赴身而去了。这与祝英台葬身梁山伯的坟里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妆,漫天的通红,本该都是洋洋喜气的一片,然而这轻轻的一跃,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却教这一切都于瞬间停止了,这美丽举动如流星被定格,在数千年的时间荒野里,数亿人的心灵深处,是瞬间,也是永恒!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范文二:

近日重读,有所感,与诸位共赏之:

1、焦仲卿的爸爸那里去了?若其还活着。则焦母如此专横,怎又能反映“封建社会妇女社会低下”?若已亡,则焦母一妇道人家把俩孩子抚养成人,难道不能说明她的伟大?

2、到底是什么让焦母看焦妻(兰芝)“别扭”:“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是焦母的“正词”。但证人焦却说“女行无偏斜”。兰芝本人则讲“奉事循公佬”,“昼夜勤作息,邻频营苦心”。兰芝母说该女“十三教汝织,十四...兰芝见了焦妹则“泪落莲珠子”,说明姑嫂关系也不错。 看来问题是在焦母。但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能是“无后”的缘故。焦已结婚时间不短:“共事二三年”。在汉末,避孕大概也只能靠安全期。在这二三中,焦妻仍无“事”,的确有点儿问题。这大概让没了老头,全心全意等着报孙子的老太“怒火中烧”!在人前人后,街坊邻居中觉得抬不其头来。儿子当然不能骂了。于是所有的火都发在了焦妻的身上。

3、兰芝父在那里,从文章中感觉到也不在了。要不然也不会轮到其兄讲话!不只各位看过美国一个叫《lucky club》的反映华人的电影没有,大汉的老爷们儿咋都象那里头的货?

4、兰芝本身的性格也有些问题:其兄也不过说了句“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痞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和云?”这样的话。可能人家不懂妹妹的“心底秘密”,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说,这是很“有理有据”的“贴心话”。别忘了兰芝也说其兄“性行暴如雷”。但这样一个急性子却在这时候也如此的对妹妹“晓之以理”。我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有逼迫兰芝的意思。兰芝的心理可能太敏感了。

5、到底是什么让兰芝在县令,府君如此“抢手”?文章中未提县令。但府君则显然受了县丞的“进言”:“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即兰芝出身好。哇塞。这难道就行啦!也太随便了吧。

6、兰芝到底想不想嫁给府君的“第五郎”:亲事应下之后,府君送礼上门,订于次日迎亲。兰芝母对兰芝说“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兰芝便“左手持刀尺,右手执凌罗,朝成素夹裙,晚成单罗衫”。从此处看她还是有嫁给府君“第五郎”的想法的。事情的急转折发生在与焦见面后。焦的话“...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强烈的刺激了兰芝那本来就非常敏感,非常脆弱的心里。偏致的想法立刻产生,他们要“黄泉下想见,勿违今日言!”。再后来,就是两个19,20岁的男女青年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这场悲剧的核心是焦与兰俩人的脆弱心里。也是。20岁,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结论:晚婚好!!! 嘿嘿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范文三: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爱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择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么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希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终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知道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爱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面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证明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爱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爱情了。

推荐第6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见解一: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作者在故事的开头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为婆婆不容,一定要赶其回家。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仲卿希望能够缓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仅未得到丝毫缓解,反遭母亲捶床痛骂。仲卿迫于无奈,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话别之时,两人相约誓不相负。兰芝回家后,母亲见到不请自归的女儿,十分震惊,后经兰芝解释,这才谅解。但不久,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相逼,这样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兰芝被迫之下选择允婚,其实已作了以死抗争的打算。仲卿闻讯,责问兰芝,兰芝道出真情,许下诺言,并约定黄泉相见。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仲卿听后也吊死树下。他们以死抗争的方式将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交代。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如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见解二:

焦仲卿对刘兰芝的凄美爱情也实在可歌可泣,从前是不孝有三,无儿为大,无儿就是最大的不孝。而刘兰芝嫁到夫家两三年,早晚侍奉婆婆和照顾小姑。但是,她最大的错就在于没有生养。这在封建的礼教下是不可饶恕的。

就是到了现在这开放的两千年后,一个家庭中如果没有了子女,也是有点不合常情。如果公婆有封建思想而且还是个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那作为儿媳如果不会生养肯定在这个家中是既没有地位也许也要被驱逐出门。如果一般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根基也是不稳定的,这个要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基础和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读后感《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要不这个婚姻也会受到很大的挫折!

我对“孔雀东南飞”的记忆还是小时候看绍兴戏时留下来的,我还是为了焦仲卿和刘兰芝流了好多好多的眼泪。焦忡卿在同房一场戏,那充满期待和情意蜜蜜;从起先的:“红罗帐,垂香囊,娘子端坐在床中央。

半遮面,浅丝笑,面似红来笑也香。”到表示对爱的忠贞不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其实文学作品的价值就是有重复性和永恒性的,就是到了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还是反复重演。一般来讲年轻漂亮的姑娘用美貌而嫁到豪门,这个婚姻肯定是不幸福的,豪门中就有那浓重的封建文化。一般还是以门当户对、年貌相配为上上之策。

而像现在的焦仲卿们他家的地位也不是豪门,但是这婆媳关系是几千年的家庭矛盾,想一想,想现在凡是大家庭住在一起的没有一对婆媳会相安无事,尽管母亲对儿子都是关爱无比,但是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是肯定不会和谐的。就像林黛玉所说;“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这一点还是要说西方比较开明,孩子在18岁后独立,自己上学自己贷款买房子,今后来偿还。自己成家立业住在外边。而我们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这对创造和谐大家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因为我们的贫富差距比较大,有的还是没有这个条件来达到父母和子女的分居住开。为家庭矛盾的激化来助涨声势!因此,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安居房、廉租房的兴起可以化解多少家庭矛盾,小家的安顿对国家大家庭的长治久安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见解三:

第一次读完>,真的没感觉,平静的如一汪死潭.爱情的悲剧太多,多得让人啧啧称奇.太完美的东西总是没人欣赏,如同给断臂的维纳斯加上双臂,那无疑是一个败笔.

死,是大多数悲剧中的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活着,相思之苦会让你生不如死.有一句话叫做: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的道行不够深。刘兰芝这个形象,比较之下还是比较喜欢,我觉得她反抗焦母,只是一种无奈,或者自遣回家只是留一个较软弱的尊严,比起虞姬的乌江自刎,简直不值一提。他的心理活动很简单,爱情是纯洁的,容不得一点瑕疵,它可以为了爱去死,但又太多俗套。如果她真的是想反抗到底,那么死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如果她是一个忠孝的人,那么死又是一种不负责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他,看着她得到幸福其实更是一种伟大的爱。只是有人将爱看得太自私,零距离接触,你只会看到它更多的缺点。距离不会让爱变得淡泊,只会让爱变得更无形,但你却随时能感觉到他的爱。如果刘兰芝能明白这些,他会觉得赴清池是多麽的不值。焦仲卿更不必自挂东南枝。

喜欢你并不怕别人爱你,但害怕你站在我面前心里却想着另一个人。所以即使刘兰芝嫁给了别人,但她还是爱着焦仲卿,而焦仲卿也同样忘不掉刘兰芝。这就足够了。爱不一定要海誓山盟,爱不一定要相依看夕阳西下。只要你爱过一个人,真心爱过,这就足够了。

思念一个人是幸福的,被人思念更是一种幸福,因为你知道在天涯海角,有一个人为你伤心为你流泪。

痴情并不一定等于殉情,殉情只能证明你爱一个人,但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爱她。有一种爱叫放手,为爱放弃地久天长。

时间在你的感叹和惋惜中划过,没有一丝痕迹。当你再读这篇文章时,发现时代变了,但爱情的忠贞没有变。忠,就是拿一把剑插在自己心里,当你选择忠的时候,你已替自己掘好了坟墓,只是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掉进去而已。这时时间对你来说已毫无意义,因为结果早已注定。爱也如此,完美的爱太稀少,只能用泪水来弥补

推荐第7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范文一: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 ”,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 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独独地守着这么的一个宝贝儿子。深闺一贯孤独寂寞,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也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时下,却忽然地瞧见儿与媳的卿卿我我,如胶似膝,好不恩爱。不论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愤怒了!

你听我说,这并非谬论。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门。丈夫却是患有骨痨,离不得床半步的。且豪门是非多,这样的生活,尽管七巧非善男信女,与幸福大概也沾不上边吧。守到大女长安长大了,要嫁人了,七巧还困着女儿不放。别人以为是爱女心切吧。推掉了几个忠实信徒,长安步进了尴尬的年纪,终于遇了那么的一个男人,她以为幸福就要到来了!这时,七巧却轻手轻脚地从阴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来。面对着准女婿,她也许只要轻轻地问候一声,甚至仅是牵动嘴角的一丝笑就可以了。然,她没有,轻轻地张口,微微地笑道:“长安还在上面吸着烟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苹果让七巧轻轻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知道,为了这男人,可怜的长安早已戒掉烟了!

曹七巧,这母亲,她到底怎么了?难说不是仲卿的母亲心里怀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还魂了。 终究,兰芝还是穿着新娘妆向清池赴身而去了。这与祝英台葬身梁山伯的坟里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妆,漫天的通红,本该都是洋洋喜气的一片,然而这轻轻的一跃,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却教这一切都于瞬间停止了,这美丽举动如流星被定格,在数千年的时间荒野里,数亿人的心灵深处,是瞬间,也是永恒!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范文二:

近日重读,有所感,与诸位共赏之:

1、焦仲卿的爸爸那里去了?若其还活着。则焦母如此专横,怎又能反映“封建社会妇女社会低下”?若已亡,则焦母一妇道人家把俩孩子抚养成人,难道不能说明她的伟大?

2、到底是什么让焦母看焦妻(兰芝)“别扭”:“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是焦母的“正词”。但证人焦却说“女行无偏斜”。兰芝本人则讲“奉事循公佬”,“昼夜勤作息,邻频营苦心”。兰芝母说该女“十三教汝织,十四...兰芝见了焦妹则“泪落莲珠子”,说明姑嫂关系也不错。 看来问题是在焦母。但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能是“无后”的缘故。焦已结婚时间不短:“共事二三年”。在汉末,避孕大概也只能靠安全期。在这二三中,焦妻仍无“事”,的确有点儿问题。这大概让没了老头,全心全意等着报孙子的老太“怒火中烧”!在人前人后,街坊邻居中觉得抬不其头来。儿子当然不能骂了。于是所有的火都发在了焦妻的身上。

3、兰芝父在那里,从文章中感觉到也不在了。要不然也不会轮到其兄讲话!不只各位看过美国一个叫《lucky club》的反映华人的电影没有,大汉的老爷们儿咋都象那里头的货?

4、兰芝本身的性格也有些问题:其兄也不过说了句“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痞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和云?”这样的话。可能人家不懂妹妹的“心底秘密”,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说,这是很“有理有据”的“贴心话”。别忘了兰芝也说其兄“性行暴如雷”。但这样一个急性子却在这时候也如此的对妹妹“晓之以理”。我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有逼迫兰芝的意思。兰芝的心理可能太敏感了。

5、到底是什么让兰芝在县令,府君如此“抢手”?文章中未提县令。但府君则显然受了县丞的“进言”:“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即兰芝出身好。哇塞。这难道就行啦!也太随便了吧。

6、兰芝到底想不想嫁给府君的“第五郎”:亲事应下之后,府君送礼上门,订于次日迎亲。兰芝母对兰芝说“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兰芝便“左手持刀尺,右手执凌罗,朝成素夹裙,晚成单罗衫”。从此处看她还是有嫁给府君“第五郎”的想法的。事情的急转折发生在与焦见面后。焦的话“...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强烈的刺激了兰芝那本来就非常敏感,非常脆弱的心里。偏致的想法立刻产生,他们要“黄泉下想见,勿违今日言!”。再后来,就是两个19,20岁的男女青年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这场悲剧的核心是焦与兰俩人的脆弱心里。也是。20岁,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结论:晚婚好!!! 嘿嘿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范文三: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爱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择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么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希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终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知道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爱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面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证明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爱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爱情了。

推荐第8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

幸福也许就是没有以后。每一个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没人知道以后。焦仲卿刘兰芝黄泉下相见,没人知道以后。

《孔雀东南飞》与小时候灰姑娘、白雪公主的故事结尾不同,本质也大相径庭。小时候总会天真的问着那以后呢?,也许幸福是没有以后的,爱情也是如此吧。不管是焦仲卿刘兰芝共化鸳鸯,又或者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爱情之所以美应该是在过程吧。

西风老树人家,池塘边的落叶星星点点,点缀在最纯美的年华。

可能现在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爱情,更不明白什么是婚姻。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的为自己的青春萌动起名为爱,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做不到主人公那样,为爱情放弃生命,也体会不到婚姻的不易。也许更多的时候,青春期里我们所谓的爱情往往不是鲜花的盛放,而是一场兵荒马乱的草草收场。

兵荒马乱中却总想着是青春的梦境不贫瘠,使雨季的泪水流的滂沱,是你我和他的故事成为传说,使飘散的回忆慢慢拢和,使时间定格在上一秒的美丽时刻。

流年的风,风干了写着诗句的叶子。岁月的雨,打湿了泛黄的旧照片。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再想起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又想起焦仲卿刘兰芝的凄美爱情,或觉得并不值得。又想起那场草草收场的青春爱情,会心一笑或是无尽心酸。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在忙忙人海中相遇,然后笑着说一句:原来你还在这里啊。

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王子和公主还幸福吗?焦仲卿刘兰芝黄泉之下相见厮守了吗?当初的少年是否清澈如昨? 也许真正的爱情是看雪落无声,听细水长流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誓言只不过是过往云烟,相爱的人总会因为外界的一些东西而被迫分开,一如焦母的蛮横无理又或是兰芝哥哥的逼迫。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焦仲卿由最初对母亲抱有幻想到最后的绝望,徘徊东南枝的他还是放心不下生养自己的母亲,还是记挂自己年幼的妹妹,却又记挂着与兰芝许下的诺言。走来走去,思思量量,望向东南方向的天空,仿若,他又看到了昔日与兰芝相守的画面,却也看到自己在府衙忙碌而顾及不上兰芝,兰芝独守空房的场景,是啊,那一刻,他愧疚了,假若时光能倒回,可惜,时间只会一刻不停的向前。

兰芝死讯传来,眼前的场景渐渐消散,焦仲卿心中一怔,是他提出要独赴黄泉的决定,却不想兰芝更加坚毅。回头望了一眼家的方向,许是心意已决,一片片枯叶落下,带走了他的情,他的牵挂,却留下了望向东南的爱,闭眼的瞬间,他仿若看到了兰芝。嘴角扬起一丝微笑,他知道兰芝在等他,他要快点,这一次,不能再让他独自落泪了······

是啊,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焦仲卿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想到兰芝对我忠贞的真如蒲苇一样坚韧,我定当如同磐石一样不能辜负了她的一片真情,更不能违背我们当日的誓言。

她果真去了,我当日真不该说那样的话,真不该冲动。我当初就应该坚信兰芝对我的忠情。我不应该像懦夫一样诋毁兰芝对待我如蒲苇的真情。当初或许我应该百般地请求她留下,当初,我应该不顾母亲的反对,把她留下。谁知孝与兰芝的爱情不能兼得。

今日,她走了,我该怎么办呢?我是在世间苟且活着,忍受丧妻之痛吗?这样的日子又什么趣味呢?人心已死,世间即使再繁华,我也不想留恋。兰芝走了,或许我也该走了,在这世上,所有的相思都伴随着凄凉的秋风吹散,所有的沉痛都伴随着冰冷的秋雨拍打在我身上。我不该懦弱地逃避现实,我多么地应该把公务与你分的孰重孰轻。于是我错过了你。终于我失去了你,以至于此刻我如此想念你,想念你的勤劳,想念你的温顺。

当初,我多么应该与你相伴厮守,愿作风儿与沙,与你缠绵到天涯。心与你做双飞的碟。到这一刻,我才发现,我真的错了,我似乎缺少了与你相伴到老的坚定信念,如果我有,

你也不会被遣回娘家,受弟兄的逼迫,才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你,注定将与你黄泉为友,我对于真正想要的东西,在这一刻,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你才是我世界的所有,我懂得了没有你的日子就像隆冬一样毫无生机。秦罗敷即使再倾城倾国,也比不上你的美丽与温顺。

在此刻,在你死去之时,我的世界已经消失,让我一起追随你而去,去追寻你,追寻我们之间温存的爱情。即使世间再多繁华,这对于我来说,早已经如深秋一样凄凉。即使世间有太多的羁绊。

如此逼人,风已彻底吹进了我的骨头缝里,仅仅一天时间,一切全变了,这不禁使我暗自惊心,把自己稳住,是到了在风中坚持或彻底放弃的时候了。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4

淄博市临淄中学 高二 十九班 刘晓婷

眉黛频低,远山何如离恨长,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妄自多情,空诉离殇,他忠于爱情却不给直接抗争,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正直淳朴,为了爱情最后走上叛逆的道路;他可以为了爱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他可以为了爱情挣脱思想的束缚,他可以为了爱情放弃大好仕途,他甚至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就这么为爱情忠为爱情贞的两个人,却最后落了个不好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逼得这么相爱的两个人落得这么个结果。

我羡慕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却遗憾他们之间的结局;我羡慕他们之间情誓深深,却遗憾他们以死赴誓;我羡慕他们坚持自我、维护爱情,却遗憾他们所遭受的种种困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蹀躞情深的二人面临生死考验,上天似乎中要给相爱的两个人制造些困难,使他们在爱情道路上坎坎坷坷,不论焦刘之情还是唐陆之爱,结局总是不尽人心意。

对于爱情道路上的人们,彼此包容、理解、关照、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不论前方有什么样挑战,只能且行且珍惜。

真爱无悔《孔雀东南飞》读后感5

静默地读完《孔雀东南飞》,心里的滋味不知所谓,结尾更是一句牵起我的遐思。

或许那句结尾是在警醒我们,去认真对待芸芸众生中的每对伴侣,成全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知那些情商低于智商的人是否会懂!或许那句结尾是在询问我们,当你的爱情遭遇与世俗的摩擦,你会如何?真爱,值得我们消得人憔悴,不顾生或死。当初为了自由离开真爱,最终选择死亡。死亡,可以解脱,却不是初衷,但那纵身地一跃,没有迟疑。想来,如若真爱遭遇了与世俗的碰撞,初衷好似无痕轻风,最真实的是去追寻。

《孔雀东南飞》的每字每句,会让世人明白什么是真爱。真爱是坚持里的心甘情愿。坚持你我的真爱,我在投井时毫不犹豫,只为证明心意,坚守真情。真爱是无论你如何我都爱的真意,小吏之身的你,但我仍为你红妆,同你共枕。真爱是因爱而亡的相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我选择朝东南的树枝,那是你的居地。真爱是一种冲破世俗的勇气,顶着不孝的罪名,严词反抗母亲只为真爱。我不禁想起宝黛同读《西厢记》,贾宝玉不顾世俗说出你若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不同的是,焦仲卿是真爱,贾宝玉是调情。

投身古井只为真爱,自挂枝头唯有相随。

推荐第9篇:情思——《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君当磐石妾如苇,

千年再见独泪水,情思——《孔雀东南飞》读后感,读后感《情思——《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君在前生亦为谁,

妾在今世独含悲。

悲喜交加之为谁,

畅酒共言谁之罪。

推荐第10篇: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

读后感:《孔雀东南飞-卫风·氓》

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爱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爱情悲剧不也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白头偕老。我们可以从《孔雀东南飞》和《卫风?氓》两篇文章中找到一点答案。

第一,婚姻,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会与家人相处。《孔雀东南飞》一文以刘兰芝与婆婆不相容开始,以刘兰芝夫妇双双徇情、焦母失去唯一的儿子而孤苦伶仃、刘家为失去女儿而悲痛结束情节。刘兰芝与婆婆为什么不相容?刘兰芝说是婆婆故意刁难,“大人故嫌迟”;焦母说是刘兰芝没礼节,凡事自作主张,“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双方各执一词,怎么判断,我们只能再找旁证。请看焦仲卿说,他们“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他们结婚几年了,尽管焦仲卿觉得很短,实际上并不短了,而刘兰芝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诗中任何地方都看不出有孩子),尽管她的品行没有不端正的,但是

没有子女是不孝啊(按传统伦理),作为封建时代的婆婆谁也不能容忍!她必然怪罪媳妇无能(那时人们不会认为男子有问题)。这正是那个时代妇女被休的原因之一。有人说,那为什么县令和太守要为儿子求婚?这与刘兰芝没有生子无关,因为诗歌并没有写到他们是否知道这个情况,只能从其他处知道是因为刘兰芝的貌美、能干、知书达理。

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出,焦家常常只有三个妇女在家,焦母守寡,独守空房;小姑年幼,不知世事(“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刘兰芝是青春少妇,可丈夫很少回家,兰芝几乎形同寡妇,“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按照传统伦理,这婆媳之间除了偶尔问安之外,不可能有多少内心的交流,何况焦母那么专横,婆媳之间更不可能有真正的感情交流,她们的苦悲、烦恼实际上都依赖焦仲卿去排解,她们的欢乐都依赖他去建立,可是焦仲卿没有办法解决:一是没时间;二是性格懦弱,面对妻子的委屈和母亲的责骂、要求他休妻,他只有向母亲和妻子苦苦哀求的份,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看似坚定的死的举动,实际上是他内心懦弱无能,无法处理好妻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夫妻感情甚笃,一方面母亲不能容忍妻子,要求休掉,两难啊,矛盾逐步加剧,怎么办?)。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婆媳矛盾必然加剧,结果只能是焦仲卿休妻。在封建时代,在焦仲卿这种家庭,婆媳矛盾不能得

到化解,是导致休妻的原因之一。

从这可以看出,在婚姻生活中,有爱并不是完美的,还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在交际场上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同尊长、同平辈、同下人相处要融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处理要和谐。

第二,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在婚姻中的一言一行。《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民歌。诗歌通过生动的笔墨,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婚恋过程,塑造了女主人公天真纯美、忍辱负重而又刚烈清醒的复杂形象。

首先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天真无邪。诗歌是从热恋场面入手描写的。诗歌开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几句,着墨不多,就交代了氓是一个滑头滑脑的家伙,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一个由头,真正的用意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这位单纯的少女一下就被氓的虚情假意迷惑了,她丝毫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口就答应了氓的要求,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婚期临近,痴心的少女天天登上破旧的城垣眺望复关,望眼欲穿。没看到氓的身影,她就“泣涕涟涟”,看见了他的身影,她就“载笑载言”。迎她的车一来,她就带上嫁妆不顾一切地跟他走了。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在她的世界观里,爱情是纯

洁无暇的。既然爱神已向她敞开了心扉,那么就用不着再行考虑,可完全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然而正是她的天真善良,为她将来的悲剧婚姻埋下了伏笔。

其次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忍辱负重。为了获得真正的爱情,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可谓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无怨无悔。“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多年来无论怎样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无论多重的担子她都愿意承挑,甚至连丈夫的暴怒虐待她也毫无怨言。然而,尽管她如此地忍辱负重,残酷的现实留给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泪,一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原来那一片“信誓旦旦”的假忠诚,那一脸“蚩蚩”的假厚道,在氓“言既遂矣”之后,就逐露出来了他的庐山真面目:生活上对她拳脚相踢,感情上也变得三心二意。尽管如此,女主人公追求理想爱情的梦仍没破碎,丈夫的辱骂毒打始终磨不掉她对他的爱,她坚信只要自己忍辱受重,维系这个破碎的家庭,丈夫终竟会有回心转意的一天,会和她再度共建美好的家园。

最后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刚烈清醒。时间是一点一点的流逝了,在无望的等待中,她逐渐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忍辱受重是不会让丈夫回心转意的。因此她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回忆起和氓相恋的情景,昔日的言笑,旦旦的誓言,仿佛还在眼前,何曾想到他会违背誓言?她不愿相信氓会将她抛弃。可残酷的事实摆在她的面前,不得不让她重

新冷静的面对这一切。“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自己的幽怨何时才有尽头?既然如此,与其整天生活在这种恨意绵绵之中,不如痛下决心与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想到这里,她终于做出了大胆的抉择,决定从感情的旋涡中勇敢地走出来,重新找回自己。同时她又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诫天下所有痴情的女子“无与士耽”,因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否则就会重蹈她的覆辙。

可见,爱情需要时时更新,否则就有可能破裂。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刻薄的话留给最亲爱的人;心中的关爱脱口而出时,却变成了埋怨;对爱的渴望也总是以指责对方的形式出场;爱人的一个小缺点,我们总是习惯上纲上线,最后竟然以人身攻击而收尾。导致家庭的破裂。

因为生活不是童话,而婚姻,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第11篇:《孔雀东南飞》550字高中读后感

千百年过去了,读着《孔雀东南飞》,仿佛还能看见美丽勤劳妇女工作的身影;还能看见面目深沉的婆婆责备媳妇的情形:还能看见软弱无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还能听见妇女与府吏别时的信誓旦旦。媒人来了,妇女为了爱情,为了誓言,毅然“揽裙拖丝屐,举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美丽勤劳的妇女是谁?兰芝是也。一个愿意为爱情而牺牲的人,她与焦仲卿是真心相爱的。但因为焦母,自己的父母兄长,她走上了绝路。兰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刚强的另一种诠释。

兰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对爱情的坚贞不移的精神却活到现在,播撒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兰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更能展现她对爱情的忠贞,对自我的解脱,而这也许就是她唯一的选择。

既然兰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兰芝之死又是谁的错呢?焦母?还是兰芝的父母兄长?这一直都是人们所众说纷纭的。千百年过去了,人们终于晓得:兰芝之死是由于那个时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兰芝不过是那时代的一件牺牲品,有更多的兰芝在我们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牺牲品。而兰芝算是幸运与幸福的那个,至少在今天还有人记得她,记得当年可歌可泣的爱情,为她愤愤不平。而更多的牺牲品甚至还说不出名字。对此,我无奈地说:“那是一个末世,是一个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第12篇:《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

山东曲阜王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虚词。

2.分析人物性格,探讨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疑难讲解法、自学探究法、话剧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屠洪纲演唱的歌曲《孔雀东南飞》,让学生随着优美悦耳音乐声尽快入

戏,对其产生兴趣。“愿天下有情人共饮一江水”“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的爱

情我们渴求拥有,然而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令人不解的,多少有情人却因为种

种原因而上演了一幕幕悲剧:“梁祝化蝶”“宝黛之爱”《罗密欧与朱丽叶》„„

让多少人为之倾洒泪水,心碎不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去解读他们的经典爱情,感受爱的伟大与痴迷。

二、文学常识简介: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

妻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古代音乐官署。其名始于秦,至汉武帝时乐府规模较大,掌管

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以和乐曲。后来,这些采集来

的民歌就称为乐府,其后,文人仿照这种民歌形式创作的诗歌也叫乐府。乐府就

是民歌体的诗歌。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

1.矫正字音,准确识记。

自缢(yì)徘徊(páihuái)公姥(mǔ)华山傍(páng)

槌(chuí)床鲑(xiã)珍遗(wâi)施葳蕤 (wēiruí)磐(pán)石窈窕 (yǎo tiǎo)否(pǐ)泰踯躅(zhí zhú)

络绎(yì)青骢(cōng)马赍(jī)钱仕宦( huàn)伶俜(língpīng)箜篌(kōng hóu)

2.把握情节,理清思路。

托物起兴(1)(引子)

兰芝被遣(2)(开端)

夫妻誓别(3-12)(发展)

兰芝抗婚(13-21)(再发展)

双双殉情(22-31)(高潮)

告诫后人(32)(尾声)

四、疏通文意,实虚词积累

1.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通“娶” .

箱帘六七十通“奁”,匣盒.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

谓言无誓违“愆”,愆违,过失.

府吏见丁宁“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脏”,脏腑 .

2.古今异义词

3.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相”的指代作用 相见常日稀你,指焦仲卿 誓天不相负你,指刘兰芝 好自相扶将她,指婆婆 君既若见录我,指刘兰芝 不得便相许他,指媒人

五、疏通课文字词后,分析人物形象

人是作品的灵魂,一篇作品能否在文坛上经久不衰,关键是看它能否塑造出典型丰满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展示刘兰芝图像,通过文章内容分析其性格特点)

刘兰芝:美丽、聪明、善良、能干、重感情,忠于爱情的青年女子。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外柔内刚)

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蛮横无理,又一味的独断专行;强行拆散焦刘的婚姻,对儿子软硬兼施。

焦仲卿: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为了保全与兰芝的爱情,他做了很大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的希望时,以悲壮的自杀对封建制度进行控诉反抗。忠于爱情,忍辱负重,胆小怕事。

六、合作探究

1.焦母为何把兰芝遣走?

◆无子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 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俄狄浦斯情节:《礼记》“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悦,出。”

◆“性格冲突”说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2.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违背爱情誓约,向焦母、刘兄屈服;或以死来维护忠贞爱情。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有第三个选择,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是由他们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他们自身的思想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焦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焦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

种性质不同的毁灭。如果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们的肉体还活着,但灵魂、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

七、拓展延伸

《孔雀东南飞》新传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没钱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她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只因为当初看中了他如山般的朴实沉稳!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八、结语:(以碧娜的歌曲《孔雀东南飞》做结,再次感受其带给我们的那份永恒伤感。

秋月化成诗成玫瑰

酒若不醉人人自醉

冷暖或是非是白还是灰

今夜飘雪早已轮回

曾经的孔雀东南飞

相传是五里一徘徊

然而我与你竟也要分飞

消融积雪随风尽消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缠缠绵绵漠漠依依的相对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寻寻觅觅淡淡忧愁的回味

秋月化成诗成玫瑰 酒若不醉人人自醉 冷暖或是非是白还是灰 今夜飘雪早已轮回 曾经的孔雀东南飞 相传是五里一徘徊 然而我与你竟也要分飞 消融积雪随风尽消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缠缠绵绵漠漠依依的相对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寻寻觅觅淡淡忧愁的回味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缠缠绵绵漠漠依依的相对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寻寻觅觅淡淡忧愁的回味

第13篇: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我深信,广泛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观点接受者,然后成为更优秀的思考者。 举一个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我读到《孔雀东南飞》时,总是弄不懂为什么它的开头要来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句与下文的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究竟隐含了什么关系。查阅许多资料,一般都认为这是一种托物“起兴”的创作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比如云南民歌:“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蓬,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花花不红。”或者像《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我认为这种解释很牵强,因为它仍然没有解释出孔雀为什么要“东南飞”,“东南飞”与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呈现何种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如果要说它是比兴手法,那么这样的“比兴”手法与上面所列的云南民歌一定有所不同。还有一种解释更有趣,说“东南飞”便是天尽头,故必死无疑云云。

后来读到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才知道胡适先生对“孔雀东南飞”的解释最具合理性,也最具逻辑性,到目前为止似乎无人能出其右。胡适先生认为,《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建安以后不久,但是这个故事诗在民间流传可能有300年之久,其间自然经过了无数民众的减增修削,吸收了不少的无名诗人的天才与风格,终成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自然是当时民歌的“起头”,因为当时大概就有“孔雀东南飞”的古乐曲调子。曹丕的《临高台》末段这样写道: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这里譬喻的是男子不能庇护他心爱的女子,欲言而口噤不能开——口噤者,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之症状也;欲负之同逃而无力,结果只能哀鸣瞻顾而已。胡适先生后来发现曹丕这一段果然是删改民间歌辞的,因为在《玉台新咏》里,有一段这样的歌辞: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踟蹰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这首歌辞后来又收在《乐府诗集》里,但是却题为“艳歌何尝行”,其辞与《玉台新咏》大致相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犹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布自知。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这原是汉朝乐府的瑟调歌,后来曹丕采取其大意,改为长短句,作为《临高台》的一部分。而本辞仍旧流传在民间。再到后来,“双白鹄”已被讹为“孔雀”了。但“东南飞”仍保存“从西北来”的原意。民间歌辞大多靠口唱相传,字句的讹错是免不了的。民间的歌者,因为感觉这首古歌辞恰合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情节,所以就用它来做“起头”。因此最初的引子肯定不止现在的10个字,应该大概至少像这个样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然后接下来才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以下的诗句。 只是由于“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的诗句在当时是人人都知道的曲子,久而久之,这段起头曲遂被缩短到开头两句10个字了。于是1000多年以来,这10个字遂成不可解的疑案。然而这10个字究竟给我们留下了此诗创作时代的暗示,使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创作大概在《双白鹄》的古歌还流传在民间但已讹成《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其时代自然在建安之后,但去焦仲卿故事发生之时必不很远。

胡适先生精彩的解释令人茅塞顿开,让人拍案叫绝,一解我先前的不解。这就是胡适先生研究的方法,这种领悟至高至上,它突然让我们变得如此强烈而清晰: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所知道的,感觉自己所察觉的,相信自己所信任的。

Prime Charter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李·曼森说,当年他在圣约翰学院所受的教育给了他“一种视角,一种看世界的更宽广的视野”,“而不只是在传统金融课上学到的那么一点想法”。与此相同的是,当我们读了胡适先生对“孔雀东南飞”的解释后,就不能勾起并扩展我们的“一种视角,一种看世界的更宽广的视野”吗?阅读胡适先生的著作并不能帮助我挑选到某些股票,但我深信它能够让我变成更好的投资者。

第14篇: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A.课时安排:2001年8月24~29日共4课时之一。No.8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古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历史地位、影响、民歌气息、抒情意味);诗的鉴赏。

2.思想教育目标:古代人们的感情方式与今人的比较。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 C.教学重点:乐府诗的鉴赏。 D.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方法。

E.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F.教具使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 G.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民歌的魅力,通过这首诗向大家展示。

二、课文讲解与赏析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小序,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全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是按刘、焦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刘、焦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2.关于“乐府” 乐府

本来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汉武帝时所立规模更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的诗歌、乐曲。以后就把采集来的诗歌称为乐府。魏晋六朝到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人们也统称为乐府。

3.播放《中华文明之光》第28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费振刚先生《漫谈汉乐府》,30分钟,要求学生做适当的笔记,课后检查。

[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手记]

第二课时

A.课时安排:2001年8月27日,共4课时之二。No.9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古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历史地位、影响、民歌气息、抒情意味);诗的鉴赏。

2.思想教育目标:古代人们的感情方式与今人的比较。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 C.教学重点:乐府诗的鉴赏。 D.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方法。

E.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F.教具使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

G.课堂教学设计:

4.范读——自读——自释 5.情节的发展和结构:

小序要点:①时间:这个故事发生于汉代建安年间,即东汉末年。②地点:庐江,即现在安徽潜山一带。③人物:焦仲卿:府小吏;刘兰芝:焦促卿妻。“为…所…”:被。“遣”:休。“伤”:哀悼。“云尔”:句末语气助词。

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喻夫妻离别,这一意思贯穿诗的始终。 第一部分:开端至“及时相遣归”。

这是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说。被逼离异。 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十三-十六”:这组数字罗列,应作为互文看待,即交叉铺陈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守节”:守臣节。“故”:总是。“不堪”:不能胜任。“施”:用。“公姥”(mǔ):公公婆婆,这里应是偏义复合词,单指婆婆。“相遣归”:“相”是指代性副词,即,是一个副词,但具有指代性,根据不同情况可译成“你”“我”“他”等,这里可译为“我”,即“遣归我”。

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至“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焦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再把兰芝接回来,这部分分写三项内容。

(1).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劝兰芝先委屈回娘家,抱有重新团聚的幻想。

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ì

“未为久”:不算是很久。“行”:xng,行为。“致不厚”:致,使得;不厚,不爱。“何乃太区过”:“乃”,这样,如此;“区区”:愚拙,固执。“自专由”:由自己作主张。“自名秦罗敷”:“自名”,本名;“秦罗敷”,泛指一美女,不是实指。“慎莫”:千万不要,务必不要。“长跪”:直身而跪,表示庄重。“会不相从许”:“会”,应当,当然;“相”,指代性副词,你。“举言”:发言,开口。“我自不驱卿”:“自”,本。“卿但暂还家”:“但”,只。“新妇”:此处谓媳妇,不是专指新嫁娘;汉以后,称儿媳为新妇。

(2).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坚决、镇静,强忍内心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合词,指“作”,劳作。“伶俜萦苦辛”:原意为孤孤单单地围着辛苦工作转,即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箱帘”:“帘”通“奁”;“箱奁”,盛衣物的箱子。“人贱物亦鄙”:鄙,低下、卑下。“不足迎后人”:“不足”,不配,不值得;“迎”迎娶。“遗(wèi)施”:赠送,此处用作名词。“于今无会因”:“于今”,从今(以后);“因”,因缘,机会。“相忘”:忘记我;“相”,指代性副词,我。“腰若流纨素”,即“腰纨素若流”:腰上的纨素带子,光彩像水一样流动。“明月珰”:明月珠做的耳坠,而不是“像明月一样的耳坠”。“阿母怒不止”:“不止”,不留止,也就是说连挽留的客气话都没有。“本自”:本是,本来。“兼”:更加上。“勤心养公姥”:“勤心”,殷勤地尽心;“养”,奉养;“公姥”,

指“姥”,婆婆。“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扶侍她。“莫相忘”:不要忘记我。

(3).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分手时依依不舍。

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誓不相隔卿”:“隔”,绝;意为发誓不和你断绝恩爱。“君既若见录”:“若”,如此,这样;“见录”,记着我;意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见”,也是指代性副词,这里可译为“我”。指代性副词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相”,在本文中屡屡出现;一个是“见”,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常用的如“见教”“见谅”等。“恐不任我意”:“任”,听,凭。“逆以煎我怀”:“逆”,料想,逆料;“以”,而;意为“想到将来,心如煎熬。”“劳劳”:忧愁感伤的样子。

(4)说明,因本诗篇幅较长,同时较为通俗易读,所以在此不做今译。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到娘家之后的遭遇。写了三项内容。

1. 开始,母亲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说,终于体谅了女儿的处境。 2. 但哥哥坚决不答应,逼妹妹改嫁。 3. 府君家为婚事而铺张、忙碌。 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 断肠。“便(pian)言”:会说话;“便”,敏捷。“令才”:美才;“令”,美。“府吏见丁宁”:府吏叮咛我;“见”,指代性副词,前已见“君既若见录”中之“见”,用法与此相同。“结誓”:订下誓言。“始适还家门”:始,刚刚,不久;适,出嫁。“岂合令郎君”:“合”,配得上;“令郎君”,犹言“贵公子”。“幸可广问讯”:幸,希望。“不得便相许”:不能马上就答应你。“直说”: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老姥岂敢言”:“老姥”,老妇;“岂敢言”,怎

ng 敢对她去提亲呢。“怅然”:愤恨烦恼的样子,与现在“怅然”(失意)用法不同。“举言”:犹“扬言”“高声”。“作计何不量”:“作计”,打主意;量,liá,思量,考虑。“郎君”:贵家子弟的通称。“足以荣汝身”:“荣”,使……荣。“处分适兄意”:“处分”,处理,处置;“适”,随,顺,依照。“自任专”:凭自己作主;“任”,听凭;“自专”,自作主张。“渠会”:与他相见;“渠”,他。“相许和”:应许这件事。“便利”:就宜于。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至“自挂东南枝”,兰芝与仲卿双双殉情。 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

“愁思(sì)”:“思”,心情,情绪;“愁思”在这里作动词用,即“郁nng 积着哀愁”。“摧藏(zà)”:摧折心肝;“藏”,即脏腑。“蹑履相逢迎”:穿上鞋迎接他。“不可量(liá)”:“量”,估量。“父母”“弟兄”:都是偏义复合词,单指“母”与“兄”。“一时”:短时间。“日胜贵”:“日”,一天天,作状语;“胜”,指生活好;“贵”,指地位高;“胜贵”,在这里作动词用,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千万”:无论如何。“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这几句是比兴手法,喻将有不幸的事发

生。“四体”:四肢,在这里指身体。“零泪”:断断续续的眼泪。“渐见愁煎迫”:逐渐被忧愁煎熬逼迫;“见”,被。“举身赴清池”:“举身”,犹言纵身一跳。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是互文,即东西左右到处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也是互文,即枝枝叶叶覆盖交通;“交通”,即枝叶连在一起,不易分开。“自名”:其名。“多谢”:再三嘱告。“戒之慎勿忘”:“戒”,本意是戒备,此处引申为“牢牢紧记”。

4.人物形象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压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她知道婆婆是故意要驱逐她,所以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临离别焦家前,“起严装”,而不是哭哭啼啼,都表现了她的坚强、持重、自尊。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表现有教养,不亢不卑,不失态。对阿兄的逼婚,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对仲卿,一面忠于爱情,一面道出“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最后投水而死。

焦仲卿:忠于爱情,但受封建孝道影响,忍辱负重,消极反抗。但他深爱兰芝,孝道与爱情不能两全时,也敢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对母亲的回心转意还抱有一定幻想,不得已与兰芝暂别,又对兰芝说“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当知道接兰芝回家的希望成为泡影后,仲卿的反抗性格达到高潮,不顾母亲的劝诱,自缢庭树。

焦母:是一个极端蛮横不讲道理的封建家长代表,对仲卿与兰芝的坚贞爱情,毫无同情之心,一意专行。对仲卿,一面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吾己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面又软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直到仲卿决心殉情时,还一再用“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一套来敷衍他,毫无收回成命之意。这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残酷丑恶本质。

刘兄:性格暴虐,趋炎附势。“作计何不量”,是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可见其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嘴脸。“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下的是逐客令,是一副典型的市侩嘴脸。

5.人物对话各具特点,合乎各人身份,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从上面的人物分析即可看得清清楚楚。

6.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

这种表现手法突出的有下面几处:①开头“十三能织素……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按时间顺序,突出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②是兰芝离开刘家时的打扮,着意描写她的美,从而更让人加深对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的憎恨。③太守家办喜事豪华排场,显出了兰芝不为富贵所动,也强化了悲剧性。

7.起兴和尾声 开头两句是起兴。兴句为全诗罩上悲剧气氛,结尾用浪漫主义手法起警戒后人的作用。

[作业]完成质量检测中本课的练习。 [课后手记]

第三课时

A.课时安排:2001年8月27日共4课时之三。No.10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古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历史地位、影响、民歌气息、抒情意味);诗的鉴赏。

2.思想教育目标:古代人们的感情方式与今人的比较。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 C.教学重点:乐府诗的鉴赏。 D.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方法。

E.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F.教具使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 G.课堂教学设计:

1. 背诵《离骚》(节选)最后六节(从“悔相道之不察兮”到结束)。 2. 背诵“鸡鸣外欲曙”至“精妙世无双”。

3. 以上背诵的这一段,如此渲染铺陈有什么作用?

4. 这首诗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试分析下边几段人物语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①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② 府吏长跪告:“伏难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孑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③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④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参考答案:3.①细致地刻画了刘兰芝的复杂心理。如“事事四五通”就写出了她的心烦意乱。②写出了刘兰芝的坚强刚毅性格,自请回家本出无奈,以此精心装束表示自己的反抗,不显露灰暗情态。③“精妙世无双”等句,客观上起到了揭露封建家长制罪恶的作用。)

4.①自请被遣,实出无奈,“不堪”表示忍无可忍,说明刘兰芝处事果决。②“终老”表示自己忠于爱情,表现了反抗精神。心情是愤恨而痛苦的。“何敢助妇语”,则表现了封建家长的专横、威协,性格鲜明。③表现了刘兰芝对事情不可逆转的深刻认识。④表现了刘兰芝的孝顺、善良、谨遵妇道及内心的极度痛苦。

[作业]完成大本作业。背诵。 [课后手记]

第四课时.知识落实与能力迁移

A.课时安排:2001年8月29日共4课时之四。No.11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古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历史地位、影响、民歌气息、抒情意味);诗的鉴赏。

2.思想教育目标:古代人们的感情方式与今人的比较。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 C.教学重点:乐府诗的鉴赏。

D.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方法。

E.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F.教具使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 G.课堂教学设计:

1. 秦汉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叫_________。它们所采集的诗歌称为_________。初中学过宋人郭茂倩编辑的《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一诗,还学过北朝民歌《__________》和《_________》。

《孔雀东南飞》是从南朝徐陵编辑的《__________》一书中选来的,原题为《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最________的民间__________事。

2. 选出下列词语中音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兰皋(gāo):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离尤(yóu):离开罪责。 B. 可怜(lián):值得同情。

纷纭(yún):麻烦。 C. 伶俜(pīng):孤单的样子。

葳蕤(wēiruí):繁盛的样子。 D. 扶将(jiàng):服侍。

见录(lù):记着我。

3. 解释下边的“相”字

A.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悔相道之不察兮。()

C.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儿已薄禄相。() E.会不相从许。() F.还必相迎取。() G.久久莫相忘。() H.好自相扶将。() J.嬉戏莫相忘。()

4.下面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高尚品德和情怀 ①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③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此为常, 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回答问题:

①“长太息”与“叹息”有何不同?“民生”是否可译为“民众的生计”?

②“怨灵修之浩荡”句中的“浩荡”一词与“皇恩浩荡”的“浩荡”是否同义?

③“芳与泽共杂糅兮”,这里的“芳”与“泽”是否指同一类事物?

6.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从下列备选项中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来。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B.掠C.袭D.拂答() ②A.落B.圆C.明D.上答() ③A.傍B.依C.横D.到答() ④A.声B.有C.几D.一答()

7.《人间词语》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下列诗句中类似“闹”字的诗眼在哪里?选出全对的一组。()

①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②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山字一行。 ③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①绮②翻③破④引 B.①着②点③弄④排 C.①绮②点③破④引 D.①着②翻③弄④排 [思路点拨] 1.乐府乐府诗乐府诗集陌上桑敕勒歌木兰诗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早叙事

2.C 3.A.互相B.观察,选择C.帮助D.相貌E.你F.你G.我H.她J.我 4.①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②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③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④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⑤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5.①长太息,也是叹息,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长且大的叹息吁气的动作,更表现忧患的深重。

“民生”依课本可以讲成“民众生计、生活”,这种讲法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还有另一种见解,即“民生”是泛指人生,其中也包括作者自己,这样其意思就是作者对人生艰难的感慨了。

②两句中的“浩荡”词义不同一贬一褒。前者“浩荡”是贬义,本指水势浩大,这里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犹如荒唐胡涂,这是对怀王的指责和忧虑,与下句诗义恰好相合;后者则是用其本义,比喻皇恩的深厚浩大无边,完全是溢美之辞。可见,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其意义往往不同。

③“芳”是香气,比喻君子的品德操守芳洁,而“泽”却不是“润泽”之义,也非指“玉泽之质”,这里是指“垢泽”比喻小人污秽者,所以两者非指同类事物,从诗句中也可看出,同是美好之物怎能“杂糅”呢?

6.①D②A③C④D 7.B [作业]完成《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预习练习。 [课后手记]

第15篇: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⑵ 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并配以小提琴曲《梁祝》。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演绎的故事吗?

明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另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板书:孔雀东南飞

解题: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3、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请分别用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的口吻复述故事。例如:“我是焦仲卿,我在庐江府衙上班,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

4、朗诵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二、解读课文

1、学习诗前的小序,序有何作用?

明确: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文章结构梳理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 故事的尾声 3、研读正文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起兴有什么作用? 明确:托物起兴,引出故事,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渲染了全篇的气氛。 (有人认为,孔雀徘徊是因为“失偶”,这样写奠定了悲剧气氛) ⑵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问:这段描写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互文,铺陈排比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 问:兰芝是不愿离开仲卿的, 为什麽还要自请遣归? 明确:一则因不堪屈辱:她感到与焦母实在合不来,“妾不堪驱使” “君家妇难为”, 所以不如回去。二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可挽回:兰芝从焦母的故意挑剔(“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 感到了“徒留无所施”,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

(3)体味焦仲卿对他母亲及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明确:

1、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2.初次展示了仲卿的性格。

3、塑造了焦母这样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4)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问:此处写兰芝严妆,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赋),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

(5)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问:此处写兰芝与婆婆告别,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 明确: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6)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问: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粗暴训斥,盛气凌人。 “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7)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鮭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问: 此处用铺陈(赋)的手法写了太守家的婚事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豪华的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形成对照,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反衬了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第三课时

1、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全文)

(1)焦母 (2)焦仲卿 (3)刘兰芝

(4)刘兄

2、文章的表现手法 明确:

(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2)、铺陈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起兴和尾声

3、思考:你认为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如何看待焦仲卿、刘兰芝殉情的行为?

4、法制渗透

在这出悲剧中,由于焦母的个人喜好和冷酷无情,硬生生拆散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美满的婚姻,而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面对专制的焦母只有接受而不能改变,造成了一例惨痛的人间悲剧,可谓让人痛心疾首。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时光可以转移,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生在当下,他们的悲剧还会发生么?请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展示相关的法律条款,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明确:假如刘兰芝、焦仲卿生活在今天,他们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根据这出悲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法制对于保障人权的意义) 总结: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刘兰芝、焦仲卿在婚姻问题上自己作不了住,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兰芝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没有半点的权利,所有的一切不幸只有默默承受。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不知摧残了多少有情人,不知道遭下了多少孽。反观今天,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这就是法制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都能知法守法,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文言知识积累

(1)“自”、“相”的用法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偏义复词

(文言知识部分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第16篇: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日落

【奄奄黄昏后】“奄”通“晻”,阴暗不明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孔雀东南飞》多义词辨析

【相】 1、互相: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2、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我)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

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你)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你)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他,指县令的公子)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他,指太守的公子)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他,指府吏)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3、相貌,福相: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谢】

1、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2、辞别: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3、告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见】

1、看见,看到: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2、见面: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3、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4、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为】 1、做: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以为,认为,作为,成为: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3、给,替,向: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4、是,存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后一个意思是“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山记》)(此可引申译为“残留的”)

5、表示被动,多与“所”连用,可译为“被”: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遣】

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家,动词)

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徒留无所遣(用,动词)

留待作遗遣(施舍,赠送,动词) 【复】

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

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 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 【会】

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

于今无会因(相当,聚会,动词) 【自】

我自不驱卿(本)

本自无教训(本)

自可断来信(即)

葳蕤自生光(自然)

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其)

好自相扶将(亲自)

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举止自专由/那得自任专/不图子自归(自己)

《孔雀东南飞》词类活用

2、名词用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

交广市鲑珍(交广,从交州、广州)

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荣,使……受到荣耀)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便利此月内(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孔雀东南飞》词语古今异义

【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 【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义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何乃太区区】

古义:愚拙

今义:同上 【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水道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

义: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

今义:处罚

【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为夫妻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

【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 【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自可断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

今义:寄来的书信 【相逢迎】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勿复纷纭】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多多感谢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宦官 【念与世间,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

《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

1、昼夜勤作息(作息:意义偏“作”) 2、勤心养公姥(公姥:意义偏“姥”) 3、便可白公姥(公姥:意义偏“姥”) 5、我有亲父母(父母:意义偏“母”) 6、逼迫兼兄弟(兄弟:意义偏“兄”)

《孔雀东南飞》特殊句式

【倒装句】

誓天不相负:“相”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录:“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 络绎如浮云:介词结构后置句

踯躅青骢马:主谓倒装,应为“青骢马踯躅” 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 便复在旦夕: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便在旦夕复” 【被动句】

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 同是被逼迫(被动句,“被”式) 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式) 【省略句】

出置南窗下:“南窗”前省略介词“于” 【判断句】

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式)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练习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通

【箱帘六七十】帘,通 【蒲苇纫如丝】纫,

【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 【儿今日冥冥】“冥冥”通

【奄奄黄昏后】“奄”通 【合葬华山傍】“傍”通

《孔雀东南飞》多义词辨析

【相】

1、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 2、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3、: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 【谢】 1、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见】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 2、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 3、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 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

【为】 1、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后一个意思是“做”)

)

独其

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山记》)(此可引申译为“残留的”)

5、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

【遣】

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十七遣汝嫁(

徒留无所遣(

) )

留待作遗遣(

) 【复】

红罗复斗帐(

便复在旦夕(

) )

幸复得此妇(

【会】

会不相从许(

于今无会因(

) 【自】

我自不驱卿(

本自无教训(

自可断来信(

葳蕤自生光(

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

好自相扶将(

物物各自异(

举止自专由/那得自任专/不图子自归(

3

《孔雀东南飞》词类活用

1、孔雀东南飞(

交广市鲑珍(

卿当日胜贵(

2、

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词语古今异义

《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

1、昼夜勤作息(作息:

) 2、勤心养公姥(公姥:

3、便可白公姥(公姥:

”) 4、昼夜勤作息(作息:

) 5、我有亲父母(父母:

) 6、逼迫兼兄弟(兄弟:

【汝岂得自由】 古义:

【共事二三年】

古义:

【可怜体无比】

古义:

【感君区区怀】古义:

【何乃太区区】 古义:

【渠会永无缘】

古义:

【本自无教训】古义:

【处分适兄意】古义:

【便可作婚姻】古义:

【便利此月内】古义:

【叶叶相交通】古义:

【守节情不移】古义:

【妾不堪驱使】古义:

【自可断来信】

古义:

【相逢迎】古义:

【勿复纷纭】古义:

【多谢后世人】古义: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古义:

【念与世间,千万不复全】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誓天不相负:

君既若见录:

络绎如浮云:

踯躅青骢马:

仕宦于台阁:” 便复在旦夕: 为仲卿母所遣:

同是被逼迫 渐见愁煎迫

出置南窗下:

汝是大家子)

4

《孔雀东南飞》特殊句式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槌(chui用拳头敲)床便大怒

②葳蕤(wei rui繁盛的样子)自生光 ③否泰(fou tai坏运气和好运气)如天地 ④踯躅(zhi zhu缓慢不进)青骢马

⑤晻晻(yan ya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日欲暝 ⑥赍(lei赠送)钱三百万 ⑦君当作磐(pan厚而大)石

⑧伶俜(ling bing孤单的样子)萦苦辛 ⑨耳著明月珰(dun耳坠)

A.①④⑤⑦ B.①②⑧⑨ C.③⑥⑦⑧ D.②④⑤⑨

2.将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通的字: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 (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用法: 4.辨析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 (1)可怜体无比(古:

)(今:

) (2)汝岂得自由(古:

)(今:

) (3)处兮适兄意(古:

)(今:

) (4)便利此月内(古:

)(今:

) (5)叶叶相交通(古:

)(今:

) (6)承籍有宦官(古:

)(今:

5.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 ①其日牛马嘶②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兄

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 ⑦死生,昼夜事也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 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⑦⑩

6.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早的________,也是我国古乐府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________》,并称为“________”。“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________。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________的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_______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______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________,抨击了________。

(3)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十六„„”这在表现手法上属________,相当于《诗经》中的________。这段文字与兰芝离别焦家时的一段描写:“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头上„„。腰若„„,身著„„,指如„„”在表现手法上均属________,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在内容上,前者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后者意在表现兰芝________,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7.辨析下列各组多义词,说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8.解释下列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孔雀东南飞(

) ②槌床便大怒(

) ③谢家事夫婿(

) ④足以荣汝身(

) ⑤交广市鲑珍(

9.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 A.非为织作迟 B.为仲卿母所遣 C.渐见愁煎迫 D.仕宦于台阁 E.我命绝今日 F.赍钱三百万

10.对下列句子的意思有AB两种理解,在理解正确的项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A.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B.孔雀向着东南方向飞,飞了一段就一次徘徊。(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礼仪。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很短的时间就织了很多的布,婆婆却仍然嫌织得很慢。(

) B.三天截下五匹绢,婆婆还故意嫌慢。(

) ④寡妇起彷徨。

A.独自等待丈夫的女人,起身彷徨不定。(

) B.死了丈夫的妇人,起身彷徨不定。(

11.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

] 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12.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①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复重纷纭(再) 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进止敢自专(岂敢) 昼夜勤作息(深夜)

C.伶俜萦苦辛(缠绕) 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 D.箱帘六七十(同“奁”) 留待作遗施(留下)

②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1)藏—脏(2)纫—韧(3)帘—奁(4)取—娶(5)傍—旁 3.(1)出嫁;刚才(2)我 被(3)劝告 辞别(4)开口 成功

4.(1)可爱 值得同情

(2)自作主张 随自己意志活动 (3)处理安排 处罚 (4)吉利 方便

(5)交互通连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6)做官的人 太监

5.A 6.(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篇叙事诗 民歌 木兰诗 乐府双璧官署

(2)托物起兴 浪漫主义 理想和愿望 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3)铺陈 赋 铺陈纵向铺陈 横向铺陈 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 突出其“精妙世无双”的特点 7.(1)①命相 ②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③互相 ④古代官职名 ⑤辅助 ⑥观察、审察 (2)①休弃 ③派遣 ③送 ④消遣、排遣

(3)①古代官名 ②美好 ③叫、使 ④命令 ⑤时令 (4)①见面②我 ③被 ④见解 ⑤现

(5)①本 ②是 ③即 ④且,还是 ⑤从⑥其 ⑦助词,无义 ⑧助词,可不译 (6)①推辞、谢绝 ②告诉,劝告③告别 ④道歉 ⑤凋落

8.①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向 ②名词活用为动词 击打,用拳头敲 ③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 ⑤名词作动词,购买,采办 9.B C

10.① B ② A ③ A ④ A 11.D

12.①C②遗物为念,赠物之美,衬托了兰芝的才德,也表现其对仲卿的挚爱之情。②勤劳善良、孝顺婆婆、忠于爱情(注重感情)等优秀品质④表现人的地位对物质价值的重要影响,揭露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13.A

第17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材料)

导语:读了《孔雀东南飞》这一篇文章,各位都有着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欢迎各位阅读。《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

这部经典的爱情史诗讲述的是我国汉末建安年间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孔雀东南飞》这部剧被称作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流传千古的爱情神话。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而惋惜,一对多么恩爱的少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的离去了,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不满二十岁,正值豆蔻年华,却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没有抗争过,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在那个所谓“孝”字当头的年代,母亲举起“孝”的大棒逼散鸳鸯,贤惠美貌的儿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悲剧的序幕被慢慢拉开……“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无奈而无悔的选择。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2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整理书柜时,我无意间看到了自己高中时的读书笔记,而这篇《孔雀东南飞》则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页。至今仍记得自己初读此文时眼泪潸然、泣不成声的样子。

其实故事也很简单,人物也很平常,情节也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双情笃伉俪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读之,总会伤感至极。世界上真的会有如此美好的爱情吗?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搪塞还是应诗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的感叹、羡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

俗话说,“动情容易,守情难”,焦仲卿面对母亲让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却以“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缺与母诤言,以示反抗。试问普天之下会有几人与之同耳?在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社会中,真正能做到坐怀不乱者能有几人?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兄长无不所言极是。从田间村妇到太守家的贵妇,无异于一步登天。不必“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此等好事焉有不施为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这种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充斥我们视网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这座金山上蹭下绚烂的粉末,等待着聚沙成塔的娇艳女人;或者是打着爱情的旗号,盯着男人的腰包,不惜横刀夺爱、鸠占雀巢的第三者,与刘兰芝的完全不必煞费苦心便可名正言顺的坐享其成,却不去享受,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4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爱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择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么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

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希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终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知道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爱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面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爱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爱情了。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5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叙事诗,该诗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了情深意笃的刘兰英、焦仲卿夫妇为家庭所逼,被迫分离,最终殉情而死的故事。

整篇诗歌,文采飞扬,遣词用句贴切而自然,读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其中许多对偶成为后人传诵引用的名言佳句,如“孔雀东难飞,五里一徘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从诗中可见,当时男女成婚,均为父母(或兄长)包办,媒人说合。然而,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也有培养出真情实感,两相依依的夫妻,虽然有家庭和外界的压力,但他们的婚姻感情不以贵贱、贫富而转移,即便在家人看来有更好的前途和归属,他们知道,自己的感情只专属与被迫分离的对方。

诗歌中的人物及对话活灵活现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刘兰芝说她自己“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闷”。可见其多才多艺,但她终不能讨婆婆欢心,受尽折磨,以至于她不堪忍受,向丈夫抱怨:既然我不能胜任当你家的媳妇,就让我回娘家去吧。

焦仲卿母亲的决定是推动悲剧发展的开始,及至后来,刘兰英的母亲和兄长逼迫刘兰英再嫁,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遵循“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结果。父母之命不可违,男女或夫妻之间的感情则可被强行扼杀。故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棒打鸳鸯、生离死别的悲惨故事。

希望在我们这个崇尚自由的现代社会莫要再出现类似的悲剧,希望如此。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6

《孔雀东南飞》,我先看的译文。我看下来,认为这文章写得太有感觉了,于是翻书去找原文,才发现这竟然是1500年前的一篇叙事诗。惊讶之。

问题1,貌似直接搬祥林嫂那个就行了,所以想说说第2个。本文的环境是封建礼教下约束下的社会氛围,这就决定了本文以悲剧收场的命运。我觉得非要站在现在的立场上,给他们找一个出路,并不能还原故事的本意,完全是画蛇添足。我觉得之所以以死殉情的行为,感动了读者,是因为,从这种誓死抗争的举动里,能完整地表现出作者对封建礼教舒服的深恶痛绝。焦刘二人对爱的向往与执着,能超越当时的风气,着实难得可贵。死能将这种弱势的,摇摆的感情得到超脱与永存,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文章中并没有太多地着墨与如何与腐朽抗争,隐约中更具表现力。将焦刘二人对世态的无奈之情,对命运的迷茫之情,对选择的无助之情,浓缩在几句哀而不伤的对话中,言简而意赅。或者又介于诗的载体,使整篇文章平实而又有活力,节奏舒缓而紧凑。我对诗的感觉就是让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流露,让自己瞬间的情感凝为永久。文章的主旨和色彩,并不需要在创作时刻意去调和,因为这种感情流露的方式,形散却完整。我喜欢这种真切和自由,即使真的没水平,但真的是我。

孔雀,这种鸟,是在开屏时才被人们了解了它们的美丽。焦刘之间的爱,也是在舍弃了物质的约束后,才能在意识领域得到开屏。枫叶的飘零,刺鸟的悲鸣,没有人会阻止这些残酷的美丽发生,可偏偏到了人这自称最完美的生物上就不符合伦理道德了吗?我想,被质疑的是达成美丽的方法吧?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人们会瞻前顾后,费尽脑汁地算计,然后折中多得到些,少失掉些。但这样得到的美丽,不是纯粹的,不是被传颂的。那些被人们所记得的,正是那些不收物质约束而追逐到的成绩。牺牲是惨烈的,也正是这些惨烈的牺牲才让我们懂得珍惜。珍惜这种献身精神,而不是早已被污浊的躯壳。不知是哪时哪刻,错误的概念变得根深蒂固。寻找出路等同于逃避,我羡慕他们能勇敢的面对。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俳徊。

勿惜来时路,方能永相随。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7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首千古绝唱的乐府诗不仅富有历史价值,能够深深触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它启迪了后人不要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也不能强迫别人的婚姻,同时,还使人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下面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我从上面的四个主角身上认识到了许多。

焦仲卿:性格冲动、有勇无谋但遵守信义。我认为,如果不是焦仲卿听到刘兰芝的诉苦后不冷静下来,想好“台词”再找母亲去理论,或许就不会让刘兰芝被遣走,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另外,他所谓的“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ù)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根本起不了作用,他连现在都没办法保护刘兰芝,那以后他如何迎娶刘兰芝呢?再说,焦母现在已经有如此众多的理由能击溃焦仲卿的心理防线,那休掉刘兰芝以后,她一定会说:你怎么能娶一个休掉的女人呢?所以,他的计划只能起到安抚刘兰芝的作用。虽然有那么多失败的可能性,但焦仲卿到最后还是遵守诺言,去迎娶刘兰芝,这也正是他身上最难得可贵的一点吧!

再来看看刘兰芝,这是一位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才女,她能够三日断五匹,安守女子的本分,做好女子该做的事情,还会弹箜篌,诵诗书,拥有高雅的爱好特长,并且还能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刻“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将人生最美丽的姿态展示给世人。就是这样一位有才有貌的有好品质的极品女子,却被焦母遣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在于焦母说刘兰芝不懂礼节,但大家想想,谁见过一位弹皇家乐器,能织素裁衣,喜诵读诗书,爱梳妆打扮的女子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呢?不过,也不能说这场悲剧与刘兰芝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在焦仲卿来迎娶她的时候她能够冷静下来劝焦仲卿再想想办法,可能自己就不会投水自尽,丈夫也不会挂树而死了。

第三个主角是焦母,她是一个绝对的反派人物,她最大的缺点就是固执己见,不顾他人,甚至不管自己的孩子,她看中东家秦罗敷就逼迫孩子与爱人离婚,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第二个缺点是自大。正是她的这两种坏品质导致了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魂去尸长留。

最后一个主人公是刘兄,他为了自家发财、自己的荣华富贵,不顾妹妹的感情,逼迫她改嫁,可以说,是他将刘兰芝推向了清池,推向了生命的尽头。

这就是我对四个主人公的理解,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他们四个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冲动。焦仲卿因为冲动,没有冷静思考再去找焦母理论;焦母因为冲动赶走了儿媳;刘兰芝因为冲动说了句“黄泉下相见”便让两个人,两个家庭出现了悲剧。刘兄因为冲动逼迫妹妹改嫁,将刘兰芝推向了死神。

冲动是恶鬼,封建是妖魔,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8

在这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我坐在树下,任由阳光从疏密有致的层叶中投下斑驳的影子。深深呼吸空气里幽菊清冷的芬芳,翻开书,细细品味这份被浓墨锁映的旷古的哀愁

——题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十个字,便诉尽了千年来这份欲语还休的悲哀执着。

我猜想,故事发生在烟花江雨的江南,只是,在这小小的灵杰之地,发生过太多令人心伤的故事。

那一年,他娶她做他一生一世的妻子,凤袍霞披,一对红烛下,她有泓如秋水的眸子,似含着朱丹的菱唇。他有温柔含笑的脸庞。新婚的日子,他们总是腻在一起,她为他做保暖的夹衫,天冷的时候,为他披在身上。他为她画眉,为她许下一生一世的誓言。

只可惜,好景不长,焦仲卿的母亲并不喜欢性格刚烈倔强的兰芝,更何况,仲卿竟愿意为了兰芝来反抗自己,不是你不好,是我的儿子太爱你,这本身,就是一种罪。焦母一意孤行休遣了兰芝,仲卿“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誓言只能让她更为愤怒。

离别总是令人断肠,纵然有“不久当还归”的美好愿望,纵然许下了“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誓言,但是仲卿怎么也想不到,本作权宜之计的退让,竟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兰芝被家人逼迫,将她重新许配给他人,而焦母冷眼旁观,没有丝毫退让。仲卿闻讯赶回,“未知二三里,催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脚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他又气又急,责问她“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她在马下痴痴望他,只能说出“黄泉下相间”的誓言。

于是,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兰芝,当你跳下清澈的池水,你是否想起,那一年,他娶你做了他结发的妻,你们十指相握,以为便是永恒。你是否面容中带着清澈的笑容,从此之后,那些令你们心伤的所有人事,都不能阻止你们在一起。谁都明白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在一起更重要,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三个字更令人断肠。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或许是真情感动了天地,天地灵气亦有感知,他们化成了“仰头相向鸣”的鸳鸯。后人看到的,是他们双宿双飞的美好景象,殊不知,他们为这一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连同对爱的誓死捍卫。“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我始终不明白,这样的结局,对他们而言,是否是最好的,但是我知道,悲剧之所以令人感到悲哀,因为你会从心里明白,这也许是真实的事情。所有的人似乎都没有罪,但每个人都成了悲剧的主导者,无法改变,也无法逃脱。而现实生活中的仲卿兰芝,是不可能有“鸳鸯会双死”的机会的。就像千年后的陆游唐婉,只能是彼此到老到死的痛楚和遗憾。

本以为爱情是千古不变的主题,怎料,字字读下来,依旧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却诉尽了一对苦命夫妻的一生悲凉。两情相悦却不能厮守,只能选择赴死殉情,留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旷古哀愁。

而那句“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言,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在现今的世界上空响起,仲卿兰芝,恍惚间我看见你们执手相看的模样,伉俪情深。是否看见重蹈你们覆辙的陆游唐婉,另一个与你们极度相似,却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爱情故事。 世人皆知,一生金戈铁马的陆游,内心里最柔软的伤口,便是唐婉。不能碰触,一旦碰触,便会有饱满的泪涌出。唐婉抑郁而终43年后,垂垂老矣的陆游老泪纵横的站在菊花盛开的沈园,想起当年她细心的将菊花晾干,做成他的枕,而如今,他只能在汹涌而来的回忆里哀叹“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而今当我走进沈园,那壁上墨色浓重的两首《钗头凤》总是令人鼻头一酸,他们穿过了数千年的时光,带着浓重的悲伤与斑驳的记忆,和这首《孔雀东南飞》一起,把所有往事赤裸裸的摊开在我们面前。恍惚间,我总是看见江南的烟雨里,仲卿兰芝的身影与陆游唐婉渐渐重合。

事隔千年,媳妇被婆婆休遣的故事再度上演。而世人就像扑火的飞蛾,就算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愿意放手一搏,我们的故事,总是被不同的人演绎,就算相隔了千年,也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而众生多情,在这同样的故事里此起彼伏,怎么都不愿意醒来。害人的休妻制度,令人难以接受的封建礼教,使人们在平淡的生活里,拥有这样刻骨铭心的生死离别,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悲剧,一切悲剧皆因人而起,又都因情结束。美好的东西被慢慢撕碎,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生死悲喜的距离,不过是一念之间。当我们走过漫漫长路,停下来才发现,有的事情,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在开始的时候注定了结局。

只是,我们在无法泯灭悲痛的世界里,生生世世说情,年年岁岁说相思,那样缠绵难熬的伤口,我们总是学不聪明,前赴后继的在红尘是非里打滚,再带着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离开。这便是至死不渝了吧。因为,我们始终相信,爱是不变的主题,所有的伤痛悲哀,都因她而起,所有的矛盾纠纷,又都因她而得到解决。这些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情感。它让我们深刻的明白,我们是那样有血有肉的在这个世上活着。

那些陈旧的,泛黄的,破碎的往事,是我们骨子里的执着与沧桑,在我们的骨血里,做着亘古的流动,生生不息。纪念孔雀东南飞,也是纪念,我们世间每一个人,都将承受的悲哀与执着。

第18篇:摘采蜜本一则《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摘采蜜本一则《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一首超长的诗,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焦仲卿是一个府吏,他的妻子刘兰芝一直不讨焦母的喜欢,一天事情恶化了,刘兰芝实在忍不住了,就对她丈夫说:“我嫁给你后苦练五年的本领,三天织五匹布还说太慢。”焦仲卿去劝说他妈妈,焦母说:“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品质太差,动作太慢,把她休了!”焦仲卿辩驳道:“我天生苦命,好不容易得了个好妻子,这本是我三生有幸的事,可却要把她休掉,这。。。。。。”焦母坚持要休掉刘兰芝,还说要重新给焦仲卿找个更好的。

伤心离别,刘兰芝道:“你好比巨大的岩石,千百年不动摇,我好比柔韧的蒲苇,一时曲折。我妈妈和哥哥将我又许配给太守公子,我们永不分离的愿望可能无法实现了,读后感《摘采蜜本一则《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

这是一部古代家庭悲剧,仲卿和兰芝本来感情很好,只因焦母看媳妇不顺眼,就强迫儿子“开除”妻子。兰芝誓死不再嫁,可其兄长为了自己飞黄腾达,硬要妹妹嫁给太守五郎,最后两人愤而自杀。作者显然对吃人旧制度的封建思想的抨击,仲卿兰芝勇于向那万恶的旧制度斗争的精神给予最崇高的评价。

本文的人物也徐徐如生,仲卿兰芝好比巨石蒲苇,焦母刘兄一副势利嘴脸,可恶!

这篇文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代表作,故事凄美、动人。

第19篇:《孔雀东南飞》感想

《孔雀东南飞》感想

当看完《孔雀东南飞》后,我觉得其实故事也蛮简单,人物也很正常,情节也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双情侣伉俪殉情的故事。然而我每次读来,总会伤感至极。世界上真的会有如此美好的爱情吗?我不信,也不敢相信。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搪塞还是应时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感叹,羡慕了一番。而在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

俗话说“动情容易,守情难”,焦仲卿面对母亲让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却回以“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与母诤言,以示反抗。试问普天之下会有几人与之同耳?在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社会中,真正能做到坐怀不乱者能有几人?“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兄长无不所言极是。从田间村妇到太守家的贵妇,无异于一步登天。不必“鸡唱如机织,夜夜不得息”,此笔好事焉有不施为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这种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充斥我们视网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这座金山上蹭下绚烂的粉末,等待着聚沙成塔的娇艳女人;或者是打着爱情的旗号,盯着男人的腰包,不惜横刀夺爱,鸠占鹊巢的第三者,与刘兰芝的完全不必煞费苦心便可名正言顺的坐享其成,却不去享受,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凄然,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悲剧爱情而感叹,而惋惜。一对这么恩爱的少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的离去了,一段多么美好的少年夫妻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不满二十岁,正值豆寇年华,却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没有抗争过,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在那个所谓“孝”字当头的年代,母亲举起“孝”的大棒逼散鸳鸯,贤惠美貌的儿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悲剧的字幕被慢慢拉开……“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爱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凄婉爱情。

(指导教师:赵秀君 评奖:李梓扬)

第20篇:小品孔雀东南飞

化学化工学院2010级1班小品山寨版 孔雀东南飞旁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兰芝不从,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选择另觅新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第一场:(两情同依依)

兰芝:(手持油纸伞,作轻盈状出场)“同志们好!我就是传说中美貌与智慧并重,温柔与体贴的化身刘兰芝......我十三岁打麻将,十四学喝酒,十五上KTV,十六红塔山不离手........十七岁那年——”

(焦仲卿翩翩出场,两人合唱音乐《千年等一回》起: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仲卿:(深情地)“娘子~”

兰芝:(深情地)“相公~几日不见,你又消瘦了!”(二人对视)

仲卿:娘子更憔悴,母亲又让你陪她打麻将了吧?

(兰芝低头,沉默)

兰芝(抬头):“母亲恐怕不会留我了.我只不过胡了几次牌,她就要休了我!”

仲卿:“娘子莫担忧,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待我再去向母亲求情。”(离去)

第二场:(遣去甚莫留)

(焦母正襟危坐于前,焦仲卿上前一鞠躬)

仲卿:“母亲啊,您看,兰芝她温柔体贴,对你恭敬孝顺,你为什么总对她不满意呢?”

焦母:我的乖儿子啊,你听话,这种女子不要也罢。娘再给你找个好媳妇。喏,东家有位叫凤姐的,娘看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爱,车见车暴胎!你和他是龙配龙,凤配凤,老鼠配臭虫......“

仲卿(讶异地):“啊?”

焦母(陪笑):“不对,不对,是美女配英雄!”

仲卿:“不,孩儿已同兰芝立下山盟海誓,相伴终生!我是风儿她是沙,我是叶子她是花,我是螃蟹她是虾,我是白菜她是地瓜。”

焦母(手势作停止状):“够了!你那媳妇瓜兮兮的,连块布都织不好!打麻将连胡了也不知道,赶快打发走!”

焦母:我已经联系了凤姐了,待会儿可能就会来了

这不已将来了,(拿出手机接电话)凤姐呀,来了啊,到家门口了啊,我这就来接你。(站立做迎接状)

拉起手给仲卿看:看这就是我给你说的凤姐,看看人家多标志啊,而且还很体谅人

仲卿:还不如我家兰芝,娘我先走了

焦母:走凤姐我们去打麻将去

凤姐:来就是为了陪你打麻将,每次都让我给钱,看我嫁进来怎么收拾你

第三场:(离别在旦夕)

焦妹(手拿手机走出):喂,是小张呀,一起去唱KTV呀,还是在金色时光呀,嗯,

好,我马上到。

(焦妹哼着歌走,对面刘兰芝提着行李惆怅地走着)

焦妹(高兴地跑向刘兰芝):嫂子,走,我们一起去唱KTV去。

兰芝(看着焦妹深情地说):我。。。我要走了,以后就不能陪你去唱KTV了。

焦妹(惊讶、高兴):你是要去旅游吗?是去加利福利亚还是拉斯维加斯呀?

兰芝:不。。。你哥哥不要我了。。(欲哭,手抚焦妹)看,我来的时候你这么高,

现在,还是么高!

焦妹:哦,那你慢走!(面向观众)我哥哥终于可以再取一个媳妇了(转身独自

走了)

(兰芝默默地看着焦妹离开的背影,拖着行李惆怅地慢慢走向门口)

仲卿(郁闷地走到兰芝前,深情地):娘子~

兰芝(用丝巾擦泪):相公,无须多言。奴家明白了

仲卿(斩钉截铁):兰芝,你放心先回娘家,等我劝服了母亲就去接你。

兰芝(音乐《waiting for you》起):相公,waiting for you.I\'m waiting for

you `~~

(仲卿送兰芝走,两人携手绕场一段,告别)

旁白:君当作磐石!妻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石...第四场(阿母大悲摧)

刘母(惊讶):呀,兰芝,你怎么回来了?

兰芝:母亲,我~~~~(丝巾轼泪)

刘母(愤怒地):一定是被赶回来,那婆娘果然卑鄙无耻,狼心狗肺.Oh, my god

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号啕大哭)

第五场 媒婆上场

(两天后,媒人出场,音乐《猪八戒背媳妇》起)

媒人“终于轮到我了!各位观众,我就是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驰名中外的跨

世纪金牌媒人,铁齿铜牙小甜甜,创业数十年来,凭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能起死回生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多少美满姻缘,连月老前天还说要拜俺为师

呢,哈哈哈哈,哎哟,到了„” ( 走到 刘母跟前)

刘母:你是谁啊,啊婆?

媒人:啊!你怎么这样叫我啊?人家还是黄花大闺女呢。(拨弄头发)

刘母::“oh,抱歉抱歉,那请问姑娘有何事啊

媒人 :“是这样D,叶县县令大人的三公子对刘姑娘是一见钟情,越陷越深,现

在是茶饭不思,水米不进啊,县令大人特请我来替三公子向刘姑娘提亲的。(唱:

刘家溜溜的姑娘,人才溜溜的好哟,叶家溜溜的公子,看上溜溜的她哟~月亮弯

弯,看上溜溜的她哟!)”

刘母:“(惊讶,害羞)哎呀呀,又走桃花运了!就目前形式看我的确风韵

犹存啊,想当年俺也是美自比昭君,哪次出门不是万人空巷。只可惜,我已嫁作

他人之妻。或者你可以找我丈夫商量一下,要是他也同意,我基本上也没什么意

见。

媒婆:“(汗颜)刘大妈~~,我是来向兰之姑娘提亲的!”

兰之:“多谢你的好意啦,我曾与仲卿许下诺言,除非海水变黄金,满天掉

馅饼,不然永不相弃的,你还是走罢。”

媒婆:“请刘姑娘三思啊,三公子他怎么也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羽扇纶

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倜傥,万人景仰阿,知道周洁伦不?他那造型还

是和我们三公子学的呢„„”

刘母(拿起扫帚,驱赶媒人):“我靠,竟敢侮辱我偶像周杰伦~你这老太

婆,还敢说,还敢说!”。

媒婆(夺门而出):“没品味,不懂欣赏,oh,洁伦,不管别人怎样,我对

你可是最拳拳痴心啊~~”

第六场(不得便相许)

媒婆(从袖子里掏出手机,拨号,甜甜地说):“hello哇,三公子啊~?

三公子(接听手机,眉头一皱):“喂!!搞定没有哇~~?”

媒婆:“„小女子对不住您啊,俺把公子您的风流潇洒都说尽了,连我最爱

的洁伦都提了,可那小娘子竟然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啊,她要和那个那个什么焦

的永不相弃啊~~”

三公子:“我晕!就这样你也敢号称铁齿铜牙?饭桶,一群饭桶!还是待本公

子亲自出马!”

三公子(出门,摇着一把儒生扇,模特步):“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

之情是度日如年啊!我虽不是,高大威猛,风流倜傥 ,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加强

劲的臂膀„„”(走到兰之家,看见兰之正往外走)

三公子:“哇塞!美女!!(激动地上前拥抱,兰之躲开。三公子抱住刘兄欲亲

吻之。回过神后,二人作呕吐状)

刘兄:“啊呀呀,这不是三公子吗,兰之,还不来拜见三公子!”

(兰之不安的走上前,作揖)

三公子(前进):“兰之美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你让我等的好辛苦

啊~~”

兰之(后退):“公子请自重,奴家已有意中人了。我与仲卿早已立下海誓

山盟,相伴终生。我是风儿他是沙,我是牙膏他是刷,我是乌龟他是青

蛙~~”

三公子:“你是天鹅他是癞蛤蟆!那个焦什么卿的,啊,他有我帅么?有我

有钱么?有我这么有品味么?有当县令的老爹罩么?”

刘兄(紧接着三公子谄媚地说):“就是,就是,想我们三公子才高八斗(打

喷嚏),学富五车,高大威猛(此时突然下蹲),英俊潇洒,号称一棵青松压海棠„是

我们家兰之一时糊涂了,这门亲事咱们是做定啦!”(不顾兰之的反抗)

兰之:“哥哥,你怎么可以这样!我死也不嫁!”

刘兄:“闭嘴!!你在我这儿白吃白住还敢顶嘴?!人家三公子家有钱又有势,

以后你哥混个局长当当也方便,比那个焦什么的好多啦,你就嫁了吧!”

兰之:“你„„”

三公子:“如此就好,娘子,小生就待择日迎娶你了,哈哈哈”(唱:你要

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跟着那马

车来„哈哈

(零钞票上场)自我介绍:如果说有钱也是错,那我宁愿一错再错.大家好,我是零

~~钞票.根据内幕消息,今天我宜提亲.唱:今天刘家提亲去,提呀么提亲去,好日

子,宜提亲„..(被三公子打断)

三公子:站住,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零钞票:你谁呀你?

三公子:你先别管我是谁,你刚说什么来着?

零钞票:呵,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想前几天那焦什么的没眼力儿的东西把我那兰

芝美眉给休了,这不,我这赶着来提亲啦,就要抱的美人归咯。哦呵呵呵。。。

三公子:啥?提亲?哈哈,你小子在这得瑟个啥啊,兰芝小娘子已经答应嫁给我

了,你小子啊,靠边儿站吧!

零钞票:什么?不,这不可能,我不服,你得用咱男人的方式赢了我我才甘心!

三公子:得,来就来,WHO怕WHO!

零钞票:哼,给你点Color see see.(格斗):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零

钞票输)唱:《这就是爱》退场

第七场(有情人同归于尽)

旁白:仲卿听说兰之要重嫁的消息,急忙赶来.

焦:“刘姑娘(心酸地),应该称叶夫人,恭喜恭喜啊,(苦涩地)呵呵.”

兰:“仲卿,我是不会为了那只肥猫而违背我们的诺言的,要违背怎么也得找

个像刘欢的啊,你怎么不相信我么?”

焦:“磐石方且后,可以主千年,蒲苇一时纫,便做旦夕间.你都要作叶家少奶

奶了,还说什么诺言啊?!不如这样,本着公平、公正、前卫的原则,不如我也去

找个叫什么凤姐的,这样大家公平嘛,娘子意下如何?”

兰(无奈地):“匆匆美梦奈何天,爱到深处了无怨,千山阻隔万里远,来

世再续今生缘~

焦:娘子,我相信你.不如我们去一个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地方.

兰:哪里?众:天堂.

焦:娘子,这里面是三鹿奶粉,我们干了它.(交杯酒)众演员上台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万恶的旧社会泯灭人性,残害生灵;万恶的地主老财,土匪

恶霸欺压百姓,民不聊生;,造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只有毛主席才能领

导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打倒恶势力,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让我们向敬爱

的毛主席和现场观众致以崇高的敬礼!

齐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齐呼:庆建党90周年,欢迎学弟学妹.

按出场顺序为序

旁白:邓选利刘兰芝:周瑜玲焦仲卿:宋秋菊焦母:卢永琳

凤姐:杨进进刘母:李桂香媒婆:章欣雨三少爷:蒋吉清

刘兄:刘艳玲零钞票:林丽焦妹:罗大英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