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下12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6: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年级语文(下)第

一、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读写生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含义。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提高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想象力。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1 燕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其中“燕“字上半部分”廿“部也注意笔顺并与”艹“相区分,“倦”字的右下半部分注意不能写成“巳”,“尖”的“小“部没有钩)会写“燕子、乌黑、轻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以 及他为春光增添许多生机。

3.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为重点,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第一段是从近处观察描写燕子的外形的)。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好。

3.学习作者的(由近及远)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并激励学生在把这种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在日常的写作中能有应用。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语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2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咏、绦”等生字,会写“咏、碧、妆、裁、剪” 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从题目中理解诗的主要内容)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 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指导写“滨、紫”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

4.通过品读诗句,拓展想象诗的意境,感受春日的美 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荷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3个生字“挨、胀、翩”,学习8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碧绿”等词语,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朗读品悟荷花的美丽多姿,并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1.会认3个生字,学习8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能正确 读写“荷花、清香、碧绿”等词语,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姿态美。 教学难点:想象荷花的姿态并练习写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六个生字“荷、莲、蓬、裳”,理解“翩翩起舞、仿佛”等词。

2.理解课文

3、

4、5自然段,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4.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 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六个生字“荷、莲、蓬、裳”,理解“翩翩起舞、仿佛”等词。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画面。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 出现的景象,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的内涵。

4 珍珠泉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并感悟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喜爱 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述景物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 言。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积极营造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快乐地 参与交际。

3.在口语交际互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提高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以介绍家乡景物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景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家乡里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 2.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合理的想象,顺序清晰、生动 具体。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2.指导修改作文。学习修改错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 顺的句子。

3.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适当的想象。

第四课时

发现与积累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 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2.以交流和仿写的方式,发现、积累量词和成语。能 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结合词语意思记背词语,扩展生活中的量词及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和形象;联系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作 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体会人们对动物的关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关注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绿色家园。

5.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5 翠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部分生字。正确读写“苇秆、衬衫、清脆、逃脱、石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细读课文,找出对翠鸟外形、动作描写生动的句子,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4.通过朗读与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读与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书中对翠鸟外形和活动特征的描写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词,会写部分生字。

2.体会文中描写精彩的部分,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先总体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尝试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13个生字,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外形的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学习文章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6 燕子专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会写部分生字,注意“濒”的正确读音,“涉”字“步的写法”,“载”字的笔顺。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 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线索—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 会贯穿全文的线索—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 部分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重点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浅显地体会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4.搜集、交流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 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13个宇,会写“森、葱、犁、柴、盖、黎”6个字。正确读写“裸露、湛蓝、、喘气儿、黎明、应有尽有、郁郁葱葱”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小村庄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郁、湛、裸、喘”等7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体会文中三处提到的“锋利的斧头”的用意。 4.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8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发,增强自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棵高尚的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像。 2.渗透积累和运用语言素材的写作意识。 3.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修改习作方法的指导。

第四课时 单元练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感受祖国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 ⒉巩固学过的生字,借助反义词自主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

3.积累古诗佳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交流和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鉴赏力。

教学难点: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三年级下语文单元教学目标

三年级语文下教学目标.doc

三年级教学目标

三年级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荷花_苏教版文档资料

三年级书法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 教学总结

三年级下12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12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