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7第七章习题及答案修改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章 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 ( ) A.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和平、民主、团结 D.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3.1946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 )。 A.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 D.保护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4.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 )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 A.中原解放区 B.华北解放区 C.华中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5.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 )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A.陈毅、粟裕 B.陈庚、谢富治 C.刘伯承、邓小平D.谭震林、许世友

6.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7.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 ) A.中国民主同盟 B.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8.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1 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9.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10.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发出( ),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A.《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议》 D.《五四指示》 11.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调整减租减息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

12.解放战争期间,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重要活动是( ) A.五二0运动 B .二二八起义 C.一二九运动 D .一二一运动 13.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4.1949年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其真实意图是( ) A.希望结束内战 B.希望国共两党关系恢复到政协协议的框架下 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争取时间,准备卷土重来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6.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 ) A.北平 B延安

C.西柏坡 D.上海

17.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 ),向全中国人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

A.《论联合政府》 B.《论人民民主专政》

2 C.《新民主主义论》 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8.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 A.粉碎重点进攻 B.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作战

1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

2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 A.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 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B 4.A 5.C 6.B 7.A 8.C 9.D 10.D 11.A 12.B 13.C 14.D 15.C 16.C 17.B 18.B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 A.敷衍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 B.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C.为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制造借口 D.争取时间为进行内战做准备

2.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 D.团结了民主力量

3.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有( )

)3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张闻天 4.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A.山东 B.中原 C.晋冀鲁豫 D.陕北 5.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

6.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 ) A.《五四指示》 B.《兴国土地法》 C.《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 )

A.统一战线 B.群众路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A.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 B.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 C.国民党执行内战政策

D.国统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9.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 )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作风

1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D 3.ABC 4.AD 5.ABD 6.AD 7.ACD 8.ABCD 9.AB 10.ABCD

三、判断改错题

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叶挺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

2、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

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土地国有”的政策。( )

4、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 )

5、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

6、压迫旧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是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

7、1948年 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 战”,遭到国民党镇压。即 “五·二0”惨案。( )

8、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

9、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国民党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

在北平进行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

10、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 判断改错题答案:

1、错。应为: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改为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2、对。

3、错。应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对。

5、错。应为: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对。

7、错。应为:1947年 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即 “五·二0”惨案。

8、对。

9、错。应为: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0、对。

四、简答题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简答题答案: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民盟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为此被国民党暗杀。)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五、论述题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论述题答案: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办,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8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七章 国际金融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_矫正社会工作习题及答案

病句修改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领导职能

离散数学第七章二元关系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

7第七章习题企业所得税[优秀]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财务战略习题第七章答案

7第七章习题及答案修改
《7第七章习题及答案修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