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雷雨》读后感(打印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雷雨》读后感

《雷雨》是一部性格化很强的作品。 曹禺说:“写戏主要是写‘人’”。

《雷雨》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些激烈的尖锐的性格特征聚集在一起,发生不同程度的摩擦,冲撞出别样的活花,自然而然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情节的进展,同时在锐化或是升华这些性格上的矛盾,就促成了戏剧冲突,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艺术的张力。

蘩漪是《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对于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她是其中最“雷雨”的角色。

她身材窈窕、满脸憔悴。虽然不像清纯少女那样可爱无邪,但青春的魅色仍然无法褪去。她眼神游离,没有定位,也许只有当周萍的出现她眼中才会发出明亮刺出火花般的光芒。我认为她悲剧是因为她有思想,而在那样的社会女人是不需要思想的,女人是没有地位和自由的,有的只有忍受和服从。她读了点书,导致她拥有了不该属于那时代的渴求,虽然她的愿望在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是合理不过了,但是时运不济,内心强大的的她对精神世界是那么狂热的向往,而她所渴望的是不可能达到的。要是她处于现代也许她会是位内心丰满而悠然自得女诗人或女作家而且能找到她渴望的爱情,并幸福在她所追求的世界里。不幸的是她生活在的世界是一个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社会。那里女性是被奴役的、是活在笼子里的。而她却是那么的倔强、那么的不服命运、那么的要求挣脱束缚„„她是那个家族唯一的反抗者,她反抗着得不到自由的命运。仇视控制她的任何社会,恨背叛她的人。她像一把火像一把尖锐的“刀”要毁了所有,要报复她所受过的一切痛苦。她知道自己得不到任何她想要的,她要让每个人偿受这痛,偿受失去所有的痛,她不予许任何人比她幸运。她扭曲的心理要找到变态的平衡,她要用毁了一切来弥补她内心所受的苦痛。她是个彻彻底底因为时代原因而疯狂的人物,她要用“雷雨”的电闪雷鸣来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内心的呼喊。她的悲剧让我感到她的可怜,也感受到了她野蛮的报复心理的强烈。她是唯一敢把什么矛盾都揭发的人。也许轰轰烈烈的爆发一场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蘩漪只是这场悲剧的“催化剂”,她讨厌道貌岸然、讨厌用粉饰充满压抑的丑恶,她宁愿坏的彻底!她不是英勇的革命派,她有“恶”性,但她是个不虚不假的真真实实的人。

在这个受伤甚至近乎于变态的女人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样纯真的爱。蘩漪与周朴园一样,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唯一的爱人;这是错误的爱,痛苦的爱,却也是深刻的爱。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或许这也是她对丈夫、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变态了的报复。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已经被扭曲。 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和怜悯都是罪。

打印稿。新闻史读后感

打印稿

雷雨讲课稿

雷雨(开课稿)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打印稿)
《《雷雨》读后感(打印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雷雨读后感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