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州地区园林城市创建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5: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州地区园林城市创建考察报告

9月23日至24日,我市创建园林城市考察组对苏州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市和张家港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短短两天的学习考察,虽属走马观花,但苏州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的气魄和胆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及创建园林城市的工作做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一、认识高度统一,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苏州地区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为了将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苏州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将创建园林城市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完善机制,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宣传,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创园工作,做到意识到位、规划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管养到位,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逐步由建设型向功能型、质量型、美化型转变。目前苏州各市已路成网、林成带、树成荫、花满园、夜如昼。如苏州新区基本完成了70平方公里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其中30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通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水准;常熟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347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57.12%,绿地率为55.98%,人均公共绿地16.96平方米;张家港市城市绿地面积是建县时的860多倍,建市时的45倍,绿地率为36.5%,绿化覆盖率为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平方米,被授予“江苏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范例奖”。通过创建园林城市,全面提升了城市环境水平,推进了城市建设大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大飞跃。

二、高起点规划,城市绿化建设品位不断提升

常言规划是“龙头”,苏州地区在“龙头”上大做文章,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一是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以此作为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的总纲,全面照章实施;二是编制城市道路系统绿化专业规划。苏州新区按照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超前构思,将每一条道路绿化带宽度、树种配置、绿化景观及灯光亮化配备编制了详细规划,并先行实施到位,做到一路一树种,一路一景观,车随林走,步随景移;三是高水平编制公共绿地规划,通过聘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精心规划设计,确保了规划设计的高水平、高档次和高质量。无论是苏州市环城河、苏州新区的金鸡湖,还是常熟虞山、尚湖、张家港暨阳湖的绿地系统规划,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历史人文景观和秀雅迷人的自然山水风光为一体,达到了以城市园林化标准来设计城市,大手笔构建山水园林城市,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效果。

三、高强度投入,城市绿化建设快速推进

苏州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城市绿化建设的高标准又促使周边土地产生高附加值,反过来又保障了城市建设的高投入。苏州市投入了38亿元整治老运河,其建设的高标准、人性化、自然性令人赞叹,沿河土地价格较整治前提高数倍;苏州新区7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了300多亿元,城市绿化建设在200x年达200多万平方米,200x年

达300万平方米,2005年计划达390多万平方米;常熟市近三年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资金近10亿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年增加1.5平方米以上;张家港市200x年、200x年两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3.8亿元用于绿化建设,200x年投入达3.5亿元,同时通过拆房建绿、建路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形式扩绿增绿,绿地总量大幅度上升。高投入带来高回报,凡是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周边区域地价急剧攀升,如常熟市虞山风景区旁的土地价格每亩超千万元,苏州新区金鸡湖边房价两年内翻了一倍。张家港市利用沿江高速公路建设集中取土的契机,规划建设了4.25平方公里的暨阳湖生态园区,开挖了占地800亩的水面,基本完成了区内全部道路和绿化建设,区内面积20.5公顷、容积率为1.4的湖滨住宅区每亩地价达270多万元。200x年常熟市、张家港市土地净收益均在20亿元以上,为城市绿化建设筹集了充足的资金。

四、高水平管理,园林绿化管养机制逐步完善

苏州地区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规章,制订规范性文件,依法治绿,确保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城市绿化建设管理由制度化转为人性化。一是严格实行绿线控制制度。市政建设与绿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张家港市明确市域12条主干道两侧规定范围内为绿化控制区,其中张构路两侧各60米、苏虞张一级公路两侧各50米,其它道路两侧各20-30米,绿线控制区内不得改作它用,所有建筑只拆不建;二是实行绿色图章制度。凡是新建项目,无绿化审批不得开工,无绿化验收不得交付,同时逐步推进老城区绿化达标工作,凡绿化不达标单位一律要缴纳绿化异地建设费,造绿增绿;三是完善责任机制,落实长效管护措施。按照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落实各有关产权单位的管理职责;由园林绿化、城管、城投公司等部门组成管护督查小组,每月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分通报,不合要求的责令其迅速整改;对公园绿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订了管护标准和考核细则,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将日常管养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目前苏州新区、常熟、张家港均无政府部门所属的园林绿化养护队伍,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苏州新区从事绿化行政管理的仅两人。由于各项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不仅提高了管养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

苏州地区园林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要上水平,只有从创新机制,理顺体制,完善管理,提高品位等方面入手。要创出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园林城市,我们认为,我市创园工作应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的氛围。一是完善城乡绿化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突出旅游资源特色的南部山区及天目湖绿色旅游规划,突出自然山林特色的燕山风景区和西郊风景区休闲园林规划,突出绿色景观特色的沿护城河、湾溪河市民游憩绿化带建设规划,结合居住区绿化和城市公园、小游园规划,形成完整城市绿化体系;二是完善绿化建设管理体制,在城管局园林处基础上成立园林局,可为二级局建制,参照张家港市等地办法,实行城乡绿化一体化管理,严格绿化建设审批,实行严格的绿线和绿色图章制度,确保城市绿化不欠新债;三是完善园林绿化达标制度,通过拆房建绿,异地建绿,逐步还清老债,提高单位绿化达标率;四是建立全民植树机制,全民造绿,通过划片包干、建特色林等手段,形成全社会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

浓郁氛围。

二、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营造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围绕溧阳多山、多水、多森林,山水相依的特色,做足山水特色文章。首先是凸现天目湖山水资源特色,大力推进天目湖自然山水旅游园林建设,让其成为都市后花园中的盆景;其次是加快启动燕山风景区和西郊风景区建设,建成市民近郊休闲乐园,融山在城中,园在城中,绿在城中;第三是加快实施湾溪河沿线绿化景观带建设,形成城区南北向绿化轴线;第四是严格控制城区三块契形绿地,为远期园林绿化建设大发展创造条件;第五是逐步实施沿宁杭高速公路、104国道、芜太运河和S239线两侧绿化防护林带,形成市区东西向四条绿色走廊。

三、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管理机制。彻底改变目前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落后机制,推进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实现建管分离,一方面要加快公园、绿地管理单位的改制和改革步伐,实现由政府包养向企业化管理和完全市场化过渡;另一方面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全面实行绿化管养市场化;再则是制订严密的管养监督制度,实行政府监督、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提高管理水平。

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创建园林城市

上海苏州考察报告

上海苏州考察报告

上海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参观考察报告

创建园林城市口号

苏州地区园林城市创建考察报告
《苏州地区园林城市创建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