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高校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8: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高校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

李园生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的老龄人口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已达1.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0.8%;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数将增加到2.8亿,超过全国总人口数的18%;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数将达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人口的老龄化给尚未真正富有的我国社会在供养、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在高校,离退休人员数与在职人员数的比例约为1:2,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比例在未来的几年中将略有增加。高校离退休人员除了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理性的独立思考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等特征外,个别人还存在性格孤僻古怪、清高自傲、自我封闭等特征,有的老年朋友还存在性情急躁、敏感、心态失衡、固执、絮叨、逞强好胜、架子大、态度生硬、爱面子等心理特点。当然,他们的直接优点是从事教育事业多年,讲道理,有忧患意识,工作经验丰富,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同时,他们仍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部分老同志退休前还担当了某些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工作认真、积极、热忱,是年青教职工学习的榜样,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全面落实老年朋友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6个方面的要求,如何使老年朋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这三个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六个老有”、“三个文明”来展开,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使老年朋友们团结和谐、安度晚年,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温暖和美丽。

健全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免除后顾之忧

现在高校离退休人员的供养体系基本上仍旧是采用退休金制度,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将慢慢地并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除了2004年7月1日以后进入事业单位的人员之外,其他人员在纳入社保后养老金待遇基本不变,使高校离退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延续和保证。有句话说得好:“老人三件宝:老伴、房子和金钱,最好一件都不少。”有了老伴相依为命,便有了知冷、知暖、知情、知心的伴侣,有了可以相互倾诉、相互扶持走到生命尽头最可靠的支柱;有了一间或一套可以独立居住的房子,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平静温馨的天地;身边有点钱,待到自己要急用的时候,可避免向别人包括子女及后辈伸手、看人脸色的尴尬。金钱虽说不是万能的,但有点钱却可以让人保持应有的人生尊严,让人活得自由、潇洒、快乐。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高校离退休人员基本上全部加入了医保体系,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老年人的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只是药价和医疗费用高的社会问题给包括老年朋友在内的所有看病就医者带来不少经济压力,这只能靠政府的法令约束来调整。总体来看,高校离退休人员在养老和医疗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保障制度,可以保证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

坚持学习,与时俱进,让智慧生辉

很多老同志教书育人几十个春秋,退休之后,心想终于可以离开繁杂的书海好好放松一下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感觉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因此,积极引导他们加入老年大学,培养学习杂艺、电脑网络知识等新生事物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或为他们提供发挥专长的场所,使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积攒

多年的智慧发出动人的灿烂光辉。同时落实党中央关于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问题的规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进行政治学习,做到“八个坚持”:坚持老干部定时阅读文件制度;坚持向老干部传达上级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向老干部通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坚持请老干部出席某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政治活动;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制度;坚持重大节日慰问老干部;坚持为离退休干部订阅老年报刊;坚持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建立离退休干部阅读文件日、支部生活日、交纳党费日、文体活动日等;实行离退休干部自我管理、支部管理和退管部门管理三结合体制,用正确的理论武装离退休干部的头脑,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自觉抵制诸如“法轮功”之类的邪教的引诱、侵蚀,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思想常新、理想长存。”

老有所教,奉献社会

前段时间曾报导过退休的国家导弹专家应聘到某公司当顾问而犯了共同欺诈罪,姑且不论这位专家当顾问的初衷是什么,仅就其晚节不保,足以令人扼腕叹息不已。虽然每个离退休干部都是历经沧桑的老同志,但应看到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化非常快,人们不能总拿旧瓶装新酒,用老眼光看世界。大多数离退休干部都拥有较为发达的人际关系,常常会有人情方面的委托。因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干部学习、教育、纪律监督、工资福利、医疗保障机制,为退休干部保持晚节和良好家风提供坚实保证。在退休之后怎样坚持明明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保住清廉晚节,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警惕的头等大事。做人应当自尊、自重,同时还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摆正位置,既不会趾高气扬,也不会妄自菲薄。高校教职员工退休之后要秉持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除了自己保持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思想和作风之外,还应该保持好家风,教育好晚辈,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脚踏实地做事才会有所收获,才可以吃得放心,睡得安稳。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只要每位老同志都使自己的家庭稳定了,就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贡献。

正确认识老有所为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退休一直和“光荣”连在一起,“光荣退休”的奖状每人一张,退休时工会开欢送会,敲锣打鼓欢送回家,退休是党和人民对劳动者的照顾,即退下来回家休息,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情味。现在挨到退休年龄,人事部门一纸通知,许多人就默默无声地退回家中,使他们有种莫名的失落感,从而郁郁寡欢,导致健康受损。另外,退休之后,大部分人身体健康、硬朗,思维敏捷,仍希望有所作为。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很难有所作为,他们需要的和合理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平静、安然的、不再与社会的功利纠缠在一起的生活内容与精神境界。提倡“老有所为”,主要体现的是政府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是鼓励他们生活得更加充实从而更加健康,是用来消除排遣“退”下来之后的孤寂落寞空虚冷漠的手段,是国家鼓励的让老年人自我关爱的一种健康充实的生活方式。宣传“老有所为”的着眼点,不在他们有多大的贡献,而在有益于他们自身的健康。能否不再总是倡导“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型的“有为”,而宣传更多的“关爱自身”型的“有为”来展示他们应有的风采,让平静、安然、恬淡、儒雅、自得其乐和看似“无为”的“有为”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赞赏,这更切合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的实际。当然,高校离退休老同志中有的确实拥有非常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科学实践经验,根据他们的身体条件和个人特点,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而社会应努力为他们提供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挥余热的环境,使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让他们的智慧发出炽热的光芒,造福于社会和人民。还有许多退休党员干部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为病灾户、特困户、灾区群众、

希望小学、残疾人救助工程等捐款捐物,献出爱心。

老有所乐,培养通达的人生观

智者说:“人活一世,看似长久,实则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过去了,不再烦;今天,正在过,不用烦;明天,还没到,烦不着。唯此,才可每天都不烦。”也就是说,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寻烦恼”,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人从诞生之日起,磨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而死亡就像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着;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咬啮着我们暂以栖身的生活之树。那么,既然知道生命最终的结局是死亡,呆在树上的时候,为什么要惶惶不可终日,为什么就不能安然地吃吃果子、安心地睡上一觉呢?豁达的胸怀,和谐融洽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想得开,放得下,不为家事所累,不为子孙后代操心,抛开让人烦心的琐事,悠闲地过自己安乐的老年生活,才能活得健康,活得快乐。通过离退休联合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等组织,把老年朋友们召集起来,鼓励他们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经常组织一些高雅的活动,成立若干个兴趣小组或某项活动的专门委员会等,定期举办老年人作品评选活动、歌咏比赛活动、书画展、体育活动或比赛等,展示老同志的才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下力气建设阅览室、歌舞厅、拳功操场地、网络室、棋牌室等,为老同志的健身、娱乐提供硬件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四大益处:个人少受罪,家庭不受累,节约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健康是1,事业、金钱、爱情等等都是1后面的0,没有1,后面有再多的0都将失去意义。健康不是一切,失去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因此,老年朋友们应积极投身适合于自己的健身活动,确保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做好高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认识

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概括起来说,就是执行、检查、协调和落实党和国家对退下来的老干部的学习、生活、医疗保健、发挥作用、文化娱乐、丧葬优抚等政治、生活待遇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以及老干部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老干部工作部门和队伍自身建设等诸方面工作的总和。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服务老年人,要服务老年人,就必须紧紧依靠老年群众,离开老年群众,我们的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个老年人都像是一棵树,一棵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树。树的年轮珍藏着往昔美好的记忆;树的枝叶流淌着生命不息的汁液;每棵树都有一片绿荫,滋润自身,造福他人。生命的热烈与宁静也在这里得到最和谐的统一。老年人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工作必须依靠老年人,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年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毕生为革命工作,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理应得到很好地安排照顾。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老干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今天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才能加深对广大老干部的感情;只有充分认识到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的重大意义,才能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只有正确认识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了解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推动老干部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其中有一些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他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离退休干部工作,对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不了解、不熟悉,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加之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老干部工作没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势必削弱

各级党政组织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难以保证老干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也就难以把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做好。因此,解决好认识问题,是老干部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做好老干部工作关键在领导。领导重视了,老干部工作中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做好老干部工作关键在领导,除了在一般意义上讲之外,还有其特殊意义:一是领导班子年轻化后,不断有新的年轻同志进入领导岗位,有的同志对老同志、对老干部工作不太了解。二是老干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具体问题老干部工作部门本身解决不了,需要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老干部工作涉及到不少政策性问题,这些问题又与整个干部政策、与改革中其他配套政策密切相关,其中一些问题需要领导拿意见,作出决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站在党性原则立场上,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一些新上任的年轻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单位的领导要尊重老干部,重视老干部工作。那种把老干部当作负担,甚至认为是包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困难很多,要排除畏难情绪,克服各种困难,下功夫把老干部工作做好。各地各级领导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到整个干部工作中来考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

老干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又作出了新的贡献。现在他们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们身上那种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崇高的精神、优良的作风、丰富的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惜。我们现在在职干部的成长进步、工作上取得成就,都离不开老同志的培养和扶持。有这么一批老同志健在,是我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做离退休人员的工作,仍需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苦与乐、名与利、得与失的关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饱满的政治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扎实务实的作风、新的优良业绩,让老同志满意。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

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制度

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条例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

青海省粮食局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办公室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浅析

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总结

离退休人员管理标准

离退休人员管理标准

浅析高校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
《浅析高校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