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词汇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好多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在语言表达方面比较贫乏,所以在平常的语言教学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是一个大问题。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作为班主任,我一直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积极与配班老师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课堂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评价语言应灵活多样、随机变化、注重创新,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在这几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成人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做个有心人。成人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地表述出来,或让成人把幼儿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让幼儿先画下来再讲出来等等。成人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故事或背诵诗歌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的流畅性,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在边读边看中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二、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讲座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 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

三、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

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

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在《小鸡在哪里》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在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就请四名幼儿分别做蹲、站、钻、躲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 过 游戏的方法,将“蹲、站、钻、躲”进行消化。又如在《会爆炸的苹果》的故事中,学习:“勤劳的”小猪、“狡猾的”狐狸这两个形容词,在幼儿 理 解 词义后,我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 动 脑 筋,尝试运用这两个形容词去讲述:勤劳狡猾的。 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 儿 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还要对幼儿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话,如: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和《百货商场》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我还经常利用一些复述故事、仿编诗歌,如《小猫钓鱼》《小猴卖圈》《三只蝴蝶》《云彩和风儿》《梳子》等等,在这些有趣的故事里,首先让幼儿理解故事里面的重点词、重点句,然后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讲述: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一会儿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接着我就要求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有的孩子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并进行讲述。“上课时,我三心二意,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看看那,结果什么也不会。”这样练习,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还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天上的云彩真有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小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找朋友;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想要捉害虫;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正在河里高兴地洗澡。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成人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础。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少,理解词义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质量。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幼儿一般是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同时又是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因此丰富词汇对开发幼儿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幼儿学习词汇应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理解词义:

幼儿学习词汇首先要理解词汇所表示的意义,教幼儿理解词义必须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只有适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特点的教词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介绍几个一般的丰富词汇的方法:

1.感知法:感知活动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学习词汇的主要方式。让幼儿将词与具体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运用多种感官获得对词汇的感性认识,是幼儿理解词义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学习词汇“五颜六色”,就应动用幼儿视觉,观察“五颜六色”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彩旗等;学习词汇“光滑”,就应让幼儿摸摸玻璃桌面等;学习词汇“清香”,就应动用幼儿的嗅觉闻清香的菊花、清香的果子等。在感知的同时,将词与相应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幼儿就能准确地理解词义。 2.对比法:对比是指将词汇的本义与其相反的或不同的意义对比展示给幼儿,这样做能澄清混淆、突出词汇的含义。如教幼儿理解“透明”的词义就可让幼儿对比观察茶水在玻璃杯中与在瓷杯中的可见与不可见的现象,从而区别透明与不透明,就能较好地掌握“透明”的词义。 3.演示法:即用动作将词义具体形象化,该方法最适合教动词。如教幼儿学习“抬头挺胸”这个词组,可让幼儿看别人“抬头挺胸”的动作,也可让幼儿自己用动作演示“抬头挺胸”。成人可根据幼儿的动作演示有针对性的讲解,将词组与动作联系起来,幼儿就会掌握得又快又好。

4.操作法:手脑并用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特别适用于幼儿学习逻辑、数学概念词,如学习“多”、“少”、“相等”(一样多)就必须让幼儿亲手摆弄物品,用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才能较准确地把握词义。 另一方面是运用词汇。

幼儿的语言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对于所学的词汇,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让幼儿多次练习,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在幼儿练习运用词汇的过程中,家长的指导与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指导幼儿运用词汇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时机让幼儿练习运用词汇,注意幼儿用词否正确、贴切。如上公园去游玩的时候,应在观赏景色的时候让幼儿积极运用词汇进行描述:“绿油油的小草”、“鲜艳的花朵”、“美丽的金鱼”„„。家里来客人了,应让幼儿主动使用礼貌词语:“您好”、“请坐”、“阿姨再见”。幼儿练习用词的机会越多,对词汇的掌握就越准确。

2.当幼儿出现用词不当时应注意纠正。

纠正的时候要爱护幼儿用词的积极性,切忌指责,应用启发式的方法指导幼儿改正用词不当。如幼儿说;“白颜色的水”这反映了幼儿认识的不准确,成人不应只是简单地让幼儿换一个修饰词语,而是要启发幼儿掌握水的特点,如让幼儿将水与白颜色的东西进行比较,让幼儿冻一块冰,在冰里冻一些各种颜色的东西让幼儿观察,使幼儿知道水不是白颜色的,应该用“透明”、“无色”(没颜色来描述才是对的。

3.指导幼儿运用词汇应注意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掌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如运用“明亮”一词就应从幼儿身边的具体内容开始,如“明亮的玻璃窗”、“明亮的教室”,然后逐渐扩展到“明亮的眼睛”„„。逐渐扩大运用词汇的范围和难度。这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都有益处。

教育词汇

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

幼儿心里教育

幼儿游戏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纪律教育

幼儿词汇教育
《幼儿词汇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