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韦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设计意图: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教学这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全译。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另外,使学生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板书: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2.过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感情朗读。课件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设计意图:“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是灵魂句,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因此,首先要提出,这样有利于教学脉络清晰,条理清楚。】

(二)、细读句子,品悟文本内涵。

(一)感受地震:地动山摇,大难来临。(出示课件)

1.谭老师为什么要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呢?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地震的句子。

2、交流,出示:①天空阴沉沉的。②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③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④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3.这四句话描写了当时的地震情况,地震突如其来,愈演愈烈,瞬间把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都推向死亡的边缘。请大家读读这四句话。

4.逐句指读,指导读好。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地震场面的语句读一读,重在让学生关注环境与场景描写,重在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感受地震的危害与危急,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二)感知言行:恪尽职守,无私大爱

1.大难来临,生死之际,正在教室里上课的谭老师是怎样守护学生的呢?默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语句,想想从

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在边上作批注。

2.交流:①人物的言:“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这句话体会了谭老师反应灵敏、有丰富的地震经验、懂得如何保护学生、当机立断地指导学生立即疏散。理解后指导学生朗读。

②人物的行:“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找出句中的三个动词。(“拉”、“撑”、“护”)从这三个动词,还有一个“立即”,你感受到什么?(谭老师在危难时刻一心为学生着想,舍身救人,很好地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责。)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这一壮举。

3、指导朗读2-7自然段。感受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课文2-7自然段是重点部分,特别是第

4、第6自然段具体生动地刻画了谭老师的言行,折射出谭老师在灾难来临之时本能地保护学生,不但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还为了保护学生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己救人,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无私的大爱。教学过程中重点抓住这两点品读相关语句,特别精读描写谭老师护生姿势的一句,以突出重点。】

(三)感受评价: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出示句子:“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1)找出文中和这一句照应的一节,读一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2)谭老师牺牲时的姿势有改变吗?不同的是什么?(没有改变,不同的是后脑深凹、血肉模糊。)

(3)但他还“死死地”护着,从中体会到什么?(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

2.获救的学生回忆说——?(引读第9自然段。)从“飞身”一词体会到什么?(谭老师面对危难,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3、一位老师说——?(引读第10自然段。

4.课文引用了三个人的话语,有什么作用吗?(体会侧面烘托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5.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指导学生关注第11自然段句1和第1自然段,并补充介绍相关资料,体会谭老师的爱女儿爱学生爱工作。)

6、出示句子:“张开手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1)这“最后的姿势”诠释着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12自然段读,理解诠释着一个老师的爱与责任,一种高尚的师德,所以课文以“最后的姿势”为题,饱含着对谭老师舍己救生壮举的赞颂和敬佩之情。)

(2)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7.谭老师曾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8、他不但言传,更是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懂得大难来时要舍己为人,不能只顾自己。因此人们赞颂他什么?

出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1) 齐读句子。

(2)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诠释人名涵义。)

【设计意图:课文第三部分写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部分还写了学生对谭老师的印象,结合第

一、第二自然段,多角度地侧面烘托出谭老师丰满、高大的英雄形象,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主人公谭老师的行动之主观原因。因为谭老师一直是那么爱学生,一直有那样的人生的价值观,所以他在大难之际,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作出了英雄壮举。教学这两部分时紧扣主线,巧妙勾连,以此深化主题,突破难点。】

三、拓展写话,升华情感

1.播放课件。在地震灾难中,谭老师用生命之躯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2.交流:谭千秋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中,他的英雄事迹将载入史册。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用笔表达,倾吐内心真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实现文本语言的迁移运用,体现阅读与表达的紧密结合,一方面促使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布置作业:课后搜集几个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拓展阅读,以加深感悟。】 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恪尽职守正面描写舍己救人侧面烘托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韦达定理教案

韦德的心愿教案

狼教案韦龙珍

韦庄_《菩萨蛮》教案

1.6交通安全教案韦潇

韦庄《菩萨蛮》教案

韦庄_《菩萨蛮》教案

《韦德的心愿》教案

韦德的心愿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

教案韦
《教案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化合物教案韦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