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2013-2014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共100分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非选择题60分)

1.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B.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D.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 朱熹 4.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5.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7.《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8.“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9.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 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10.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11.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1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A.科教兴国 C.载人航天工程

B.863计划 D.两弹一星

14.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D.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5.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

16.2008年10月,一条“橘子有虫子”的信息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短期内给橘子行业带来重创。这说明

A.垃圾信息在网上泛滥 B.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严重 C.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D.网络使社会动荡不安

17.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

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19.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20.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下列作品与《追忆逝水年华》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21.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屈原 D.吴敬梓 22.在一些学术文章中,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史概说成是“近代百年”。这里的“近代百年”具体指

A.1840 年一 1949 年 B.1842 年一 1956 年 C.1840 年一1940 年 D.l840年一

1956 年

23.魏源在 《 海国图志 》 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 .蒸汽机 B .火车 C .汽车 D .轮船

2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光荣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5.十四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之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因为 A.首先兴起于古代希腊罗马 B.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文化衰落后的复兴 D.打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旗号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26.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27.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A.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B.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 C.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D.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28.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原为文学的代名词,是指古代中国文学中的 A.唐诗和宋词 B.《诗经》和楚辞 C.楚辞和汉赋 D.《诗经》和元曲

29.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B .火车司机一电话接线员一网络管理员 C .网络管理员一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 D .电话接线员一网络管理员一火车司机 30.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它的作品

A .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 .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9 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午)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 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 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回忆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其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

时务”。还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孔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 (2)据材料二,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是哪一个政治派别?他们试图通过大学堂的创办宣传怎样的思想?(4分)

材料三 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与辛亥革命的什么指导思想相吻合?在近代中国是否实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4)上述材料还不够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国的思想演进历程。请你策划一下,还应再搜集一组哪一时期学校教育的相关资料?其最典型学校应是哪所?这次思想解放与以前的相比发生了怎样变化?(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 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6分)

(2) 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8分)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公开课制度

山东省新泰二中_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8

通辽市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必修,无答案)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