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海市中考作文模拟卷.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模拟卷(2)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童孙未解供耕织,

2、,洪波涌起。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4、伤心秦汉经行处,

5、《黄生借书说》中说明富贵人家读书的很少,并进而推论其他任何事物的句子是 “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7、客曰:“不负子也。” 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是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 微斯人,吾谁与归?

9、文中加点字“进”是指“ ”,“退”是指“ ”。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 (四)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板桥诵书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殊: (2) 人咸易之 易: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长,虽长大,貌寝陋

(2)书有弗记者乎?

13、郑板桥的善于诵书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表述) (1) (2) (3)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母 在 天 涯

娘想儿时时想,儿想娘会会想。这是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说过的老话。

若干年前,我因公差到沈阳。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从棋盘山的东湖度假村,乘车到市中心,独自一人漫步在街头,华灯初上,我才感到讥饿,于是随意走进了一家小饭店。

饭店不大,但颇幽雅安静。随便点了两道菜,要了一小瓶酒,我自斟自饮,舒适中又不免有几分惆怅。渐渐的,斜对面一桌看似一家人的欢聚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坐在首席的一位老妇人好像我逝去两年的母亲!她六十开外,看上去很有文化教养,显得富态而慈祥。子女们不时为她夹菜,敬酒。一看就是非常幸福的家庭。老妇人的确像我的母亲:眼睛不大而有神,颧骨高高,耳垂很大,整个脸型更是酷似,所不同的是我母亲没有她那种高雅的气质。我的眼睛总是不停地向那边看,这引起了老太太身旁的一名年轻女子的注意。她在老太太耳边嘀咕了几句,老太太便将目光移向了我,我赶紧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斟酒吃菜,心里却“咚咚”跳得厉害。片刻后,我又一次不由自主地去瞅老太太,这下可好,正碰上老妇人的目光。我尴尬得不行,急忙喝了一口酒,把脸扭向了窗外。一会儿,耳边突然响起了悦耳的话语:“同志,你有什么心事吗?我婆婆让我过来问问。”地道的东北口音,让我的鼻子不由得酸了起来。我急忙起身表示歉意地说:“对不起,老太太真像我世母亲。”然后不知来了哪股劲,我唐突地提出:“想跟老人家喝酒杯酒!”儿媳便回去在老妇人耳边小声说起来。一会儿,又过来,说:“我家老太太欢迎你。”我端杯过去。那一家人都端杯站了起来。面对老太太慈母般的目光,我哽咽地说了句“祝您长寿”,便一饮而尽。接下来,不善言辞的我再也无法应对这场面,就窘促地回到自己的桌边。此时,我如坐针毡,心乱如麻,母亲的形象不断浮现在眼前:儿时在重庆被汽车撞昏迷时,是母亲哭喊着把我送到医院;大腿声疮高烧不退时,母亲背我去诊所就医„„我这块离娘的肉,不知让母亲一生操了多少心。借着酒劲,这股酸楚的情感在内心剧烈地翻腾着。此时我泪眼模糊,起身竟没有道别就立刻奔出了饭店„„

多少年过去了,当我独自走进饭店,这一幕总会涌现在眼前。天涯何处还有我母亲的身影?我想,那家人,那位酷似母亲的慈祥妇人,当时一定惊讶这位失态的怪人何以如此唐突。哦,不,她肯定回原谅我的,她会理解什么是赤子之心。我坚信母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其实,我善良的母亲是个文盲,一生只进过有限的几次饭店啊!

14、阅读全文,说说“母在天涯”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妇人与“我”的母亲,有那些相同点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写自己母亲,用了怎样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结尾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母亲是伟大的,它的触角延伸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请例举出母亲关心你的一两个细节,用心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④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9、第③段中提到“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文中“ ”一句为它作了具体的解释。 20、第④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你认为其用意何在?

21、作者认为“最苦”的事是: ;“最乐”的事是:

2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观点。

23、读了《最苦与最乐》后,你什么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写8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

三、作文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在与上海大学共话“今天我们怎样成长”时说:我怕穷,也怕展示穷,同情不是最重要的,苦难并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最重要的还是奋斗,改变才是最重要的。你穷,人家同情你,但是倘若一直穷下去,别人的同情却是不会持续下去的。洪战辉的话中这“穷”字含义无穷,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请以“今天,我们这样成长”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一)1——4略;

5、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

(二)

6、说出

7、辜负

(三)

8、(1)不因环境(好坏)和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 (2)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0、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宽阔的胸怀。

(四)

11、特殊 轻视

12、(1) 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 人们都看不起他。 (2) 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13、(1)每读一篇文章,都要读上千百遍。 (2)在船里、马背上、床上都坚持读。 (3)吃饭、面对客人时往往还在心里默背文章。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4、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对比的手法

15、相同之处:善良、慈祥、关爱子女。不同之处:老妇人气质高雅;母亲朴实平凡。

16、表面是指“我”出差遇到了一位酷似自己母亲的老妇人;实际是说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她们善良、慈祥,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子女们。自己的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别人的母亲依然关爱着自己。

17、不能去掉。因为母亲把全部的心血,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子女的身上,无私地时刻关心着自己的子女。结尾不仅凸现了母亲简朴的生活,更能体现出母亲不平凡的爱。

18、略

(二)

19、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20、最苦的事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责任未尽,因为会受到良心的责备;最乐的事是:完成了责任。

21、对上文第③段“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一说的补充,说明圣贤豪杰、仁人志士常常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在大苦中找到大乐;以此进一步论证作者的观点。

22、论点:人人都要尽责任。

23、略

三、作文(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上海市中考模拟卷(B卷)

中考模拟卷

“上海市中考作文”

中考模拟卷思想品德

15中考模拟卷

杭州市中考模拟卷

中考模拟卷5

上海市中考英语二模卷作文1

上海市中考模拟试卷一

上海市中考模拟试卷二

上海市中考作文模拟卷.
《上海市中考作文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