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物理方法—电导法。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 3.掌握DDS―11C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CH3COOC2H5+Na++OH ˉ

→ CH3COOˉ +Na++C2H5OH

它是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dxk(ax)(bx)

dt式中: x为时间t时产物的浓度,a、b分别为乙酸乙酯、氢氧化钠的初始浓度,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1x若A和B两物质初始浓度相同,即a=b,积分得:

k

ta(ax)以x对 t作图,若所得为一条直线,则证明是二级反应,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ax出k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导电离子有OH-、Na+和CH3COO-,由于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因此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仅仅是导电能力很强的OH-逐渐被电导能力弱的CH3COO-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因此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达到跟踪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目的。

因此,对乙酸乙酯反应来说,反应物与产物只有NaOH与NaAc是强电解质,若在稀溶液反应,则有:

初始时溶液的电导率 0B1a

t=(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B2a

时间t时溶液的总电导率tB1(ax)B2x

B1、B2是与温度、电解质性质、溶剂等因素有关的比例常数;0为;t为;为。0t

由此三式可得: xa0+将其代入上面速率方程式得:

第页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t

k10

att重新排列得:

t10t

akt因此,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率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率0,然后以t对0tt作图为一直线即为二级反应,由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再由两个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速度常数k(T1)、k(T2),求出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T1)和k (T2),按阿仑尼乌斯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a:

k(T2)

aR(T2T1)lnT2T1k(T1)

三、实验步骤

1.恒温水浴的调节

本实验测定两个温度下的速率常数,恒温水浴的温度分别调节至(25.0±0.2)℃、(35.0±0.2)℃。调温操作在温度控制器面板上,升温过程需注意温控器显示温度与水浴槽中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异,应以温度计读数为准。

2.电导率仪的调节

电导率仪的校正:首先打开电导率仪电源开关,使其预热5min左右,将电极插入蒸馏水中,将温度旋钮旋至室温读数,并检查常数旋钮刻线是否与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一致,旋转量程选择档至×103档,将测量/校正按键按至校正一端,旋转调整旋钮,使指针指向满刻度处。

电导率的测定:校正后,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电极外表的水,将电极插入已经恒温好的溶液中,检查电极极板全部没入溶液中,将测量/校正按键按至测量一端,待指针稳定,读取数据。

3.溶液起始电导率0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5m1 0.02mol/dm3氢氧化钠溶液移入一洁净、干燥的锥形瓶中,移取25m1电导水稀释一倍,(稀释原因?)盖上胶皮塞(防止空气中的CO2溶入溶液改变NaOH

第页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浓度),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

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滴,然后插入已恒温的NaOH稀溶液中,测定其电导率0,测后的溶液盖上胶皮塞留作后面使用。

4.溶液t的测定

另取两个锥形瓶,用移液管分别吸取25ml 0.02mol/dm3的Na0H溶液和25ml 0.02mol/ dm3的乙酸乙酯溶液分别移入瓶中,盖好胶塞,放入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然后迅速将乙酸乙酯溶液倒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可否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乙酸乙酯溶液的锥形瓶中?)在恒温条件下混合并摇匀溶液,同时开始记时(此时注意盖好胶皮塞,以防空气中的CO2溶入溶液对反应产生干扰),之后把已经校正、洗干净的电导电极插入到溶液中,当反应进行6min时测电导率一次,并在8min、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20min、22min、24min、26min、28min、30min时各测电导率一次,记录电导率t及时间t。

5.另一温度下0和t的测定

调节恒温槽的温度为(35.0±0.2)℃,用第3步留下的溶液测定0,然后另配溶液按步骤4测定t。但在测定时t是按反应进行到4min、6min、8min、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20min、22min、24min、26min、28min、30min时测其电导率。

实验结束后,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洗净,插入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保存,同时将用过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倒扣在桌面上。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恒温温度以水浴槽中温度计读数为准;

2.用滤纸吸干电极外表的水份时,注意不要将滤纸插入电导池的金属极板之间,以防损伤极板。

3.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测定前一定检查电极极板要全部没入溶液中,否则会影响电导率数值。

4.读取溶液电导率时,需注意电导率数值与反应时间一一对应好。

5.测定两个温度下的电导率时,0溶液可重复使用,t溶液必须重新配制。 3.计算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活化能Ea

EaR(T2T1k(T2))ln46.90kJ/mol T2T1k(T1)

六、思考题

(1) 如果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起始浓度不同,应如何计算k值?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CH3COOC2H5 + NaOH →

CH3COO Na

+ C2H5OH t = 0

a

b

0

0 t = t

a-x

b-x

x

x 其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当a≠b,积分,

tdx=k∫dt ∫0(ax)(bx)0xdxk(ax)(bx)

dt积分式:

1a-blnb(ax)=kt

a(bx)以lnb(ax)对 t作图,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a(bx) (2) 如果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法求k值? 不能.因为只有在稀溶液中电导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教案

铝热反应实验教案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的改进

氯气与铁反应实验的小教案

中和反应教案

氧化反应教案

酯化反应教案

DielsA反应教案

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各种颜色反应实验大总结

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教案
《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