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兴趣小组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六年级“生活情景剧编演”兴趣小组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关注学生参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再现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小组实践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但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的进程,没有“卷入”,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很多老师为此感到苦恼。其实,学生在活动中只有与外界相互作用了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而学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又因为年龄特征的限制呈现出学生参与能力的层次性。

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找不到生活的感觉,脱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那就是无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关照学生的参与能力,活动所蕴涵的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浅显,学生就会认为是“小儿科”而敷衍了事;活动所蕴涵的个体与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深,学生又会无所适从,茫茫然走形式;活动仅仅是形式,没有引发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学生

就会没有真情实感的表演。由于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条件为学生参与能力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育走在学生发展之前时,才是好教育。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我们在关照学生参与能力上要对学生参与的能力进行引导、培养,不断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们既要跳一跳,又能摘到桃子。如教学《走上黄土高坡》课时,老师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预先设计了调查提示表,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其中关于“我们更近了”主题调查活动,在内容上提示学生可以从吃、穿、住、行、玩乃至信息、语言、文化等方面入手开展调查;在调查方法上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现象透视,还可以与长辈交流、与现在对比……;在汇报方式上提示学生可以“原声再现”、自己整理归纳、讲叙小故事……。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生活者,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过更好的生活的乐趣,引导他们明白“其实生活可以更好的”。这样,学习者自身内部就会产生更持久的兴趣。

比如,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回报、诚信的价值、人格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讲诚信、重人格、求合作,才会有参与的兴趣。

如果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感到搞合作就得付出,讲诚信只会吃亏,重人格划不来……那么学生怎么能体验到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乐趣呢?他们又怎么会有参与学习的兴趣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他们渴望提高过更好生活的能力,他们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与苦恼加以疏导……而他们感受到的、关心的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所在。《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要从学生们的关切入手,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兴奋点、焦点……上展开教学。

例如教学《男生女生》这一试验课,老师从男生女生生活交往的真实事例切入,引导学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身边的朝夕相处的异性同学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们正需要这样的引导,但往往又难以启齿而成为成长中的烦恼,因此在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话题,他们参与的兴趣是十分高涨的。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需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屡见不鲜。在

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有他们自己喜爱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不同年段的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有些方式可以“百试不厌”,但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学生对参与方式多样性的需求增强了。

因此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在求新、求变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到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的规律,这个“宗”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以往我们重视学生通过言语活动进行参与的方式,现在我们也要重视与学生非语言交流的研究,提倡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我和同学》一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叫“红花开放”,随机请学生三人一个小组,然后背靠背、手挽手,坐在地毯上,再请同学们比赛哪个小组最先站起来并且手不能松开。学生参与得兴致勃勃,从中感悟到的交往、合作不言而喻。

四、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要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我们的老师习惯于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一定要有结论,有观点,有时为了得出一定的结论、观点,教师还会生硬地取代学生的参与……殊不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成长历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

的交往就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无异于“买椟还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我们要更新这样的理念,即课堂教学并不是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而是让课堂教学及其活动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伴随着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要让课堂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主流,避免学生的参与与老师的教的流程脱节。在这方面,教师要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师在准备教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成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现在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在参与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候,教师的职责并不是要解答问题,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我眼中的男生、女生”,最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结论。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尝试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这就是本课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在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个内容时,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成功地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自救、互救。他们在享受成功的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护本领、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他们当作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关照、宽容、锤炼他们。有人说苦与乐是相依相伴的,学生经过自己艰苦的探究、辛勤的感悟而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为他们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
《兴趣小组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