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4:5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为摸清我市的家庭教育现状,了解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今年 4月份,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专班,深入基层,深入家庭开展了家庭教育现状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上门访谈三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是对18岁以下儿童家长随机抽取的调查,共发放问卷 1500份,其中城区850份,占56.67%,农村650份,占43.33%;回收有效问卷1294份,问卷回收率为86.27%。座谈会分别由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带队,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四个区、四个街道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村(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妇联干部、家长代表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现状。

1、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按家长职业分组的情况为:务农的占15.02%,务工的占38.56%,有稳定收入的占41.5%,低保家庭占2.62%,其他收入的占2.3%;按家庭结构分,独生子女家庭占73.24 %,多子女家庭占26.76%。

2、被调查家庭中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情况。被调查家庭中,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占11.63 %,小学阶段的孩子占37.34 %,初中阶段的孩子占33.53%,高中阶段的孩子占17.5%。女孩占43.67 %;男孩占56.33 %。

3、被调查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1294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儿童家长中,按家长文化程度分组的情况为:父亲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母亲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

二、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㈠家庭教育现状

1、注重智力投资。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家长们很舍得。调查表明,有51.48%的家庭每年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在500元以上,每年投资300~500元的家庭占21.77 %,投资100~300元的占21.77 %。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竭尽自己的所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语、数、英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等。有83.58 %的家长会在假期让孩子上辅导课,其中以辅导文化课为主的占92.49 %。

2、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有43.17 %的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好”摆在第一位;有48%的家长在家与孩子交流的是“这次考试第几名”。

3、学习目的明确。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的家长占82.34%,有17%的家长认为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只有0.6%的家长认为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家庭教育责任分工。父母同时承担教育孩子的家庭占调查总量的43.36 %,母亲承担孩子教育工作的占 25.46 %,父亲承担的占29.7%,还有1.48%的家庭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或亲戚朋友们。

5、家庭教育态度。有40.9 %的家长会经常花时间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做功课、玩游戏,57.4%家长只是偶尔陪孩子学习、谈心,还有1.7%的家长坦然地说没有时间陪孩子。

6、家庭教育理念。在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中,“要做听话的孩子”排名第一,其次是“这一次考试第几名”,“我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我这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你别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还不是...”。

7、家庭教育方法。孩子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时,有76.5 %的家长会采取谈心方式对其教

育,有13.36 %家长会去找老师商量解决,有10.14 %家长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态度、方法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或教育方法欠妥。

㈡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1、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发展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等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覆盖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由宣讲团、志愿者、专职工作者等组成的骨干队伍;针对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咨询、辅导与培训等活动。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已建立和完善57所社区(村)家长学校,其中全国“双合格”示范家长学校1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6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22所,建起由各级妇联干部、教师、辅导员、志愿者等370余人组成的家教队伍,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家庭教育网络。

2、家庭教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

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不断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三优工程”(优生、优育、优教)到近年来开展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宣传载体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报刊、广播发展为电视、互联网等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前所未有;公益活动异军突起,以社会团体为主进行运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贡献的各类公益载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支撑。

调查显示:2006年以来,我市举办各类家教讲座140多场,直接听课人数近5万多人。在每年“六一”等重大节日期间,通过征文、演讲、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合格”活动。

3、家庭教育理念和家长素质获得提升

“关心孩子,关心未来”、儿童优先”、“儿童参与”等意识已形成共识,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以亲子沟通、平等民主为风尚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亲子关系更为和谐;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调查显示:有85.5%的父亲和86.9%的母亲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被访家庭中,能够耐心与孩子交流的家长占89.4%,一只耳进、一只耳出的占8.5%,不耐烦的占2.1%;对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了解程度方面,基本了解的占83.5%,了如指掌占的14.8%,不想了解、认为是老师的事的占1.7%;认为孩子很优秀常感到满意的占57.3%,非常讨厌常被遗忘的只占0.2%。

4、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受到普遍欢迎

由于形势发展变化和孩子成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教育子女健康成长,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目前,广大家长从不同渠道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知识普及面逐渐拓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很多家庭能够采取较为科学民主的方式。

调查显示:9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80%以上的家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有43.36 %的家庭是由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负责儿童生活、学习和品德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存在误区

1、重教而不会教。家长自以为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力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调查显示,32 %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强迫孩子从小就课余学英语、学绘画、学舞蹈等各种技能,热衷于考级、考分和所谓“神童培养计划”的实施,轻视了孩子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托付且托教。现代生活的高效率,快节奏,使得很多事业型或为生计奔波的家长苦于事业(生存)与家庭不能两全,而采取委托的方法,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或亲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同时托付给了别人。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的心理缺憾和早期教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3、教育态度不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导致父母(或爷爷奶奶)一方管一方宠,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家族的家庭或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的家庭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非标准、做事原则讲得头头是道,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另有一套,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一:如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夫妻间却争吵不断;让孩子抓紧学习,自己却电视剧天天看、麻将天天搓、电脑游戏玩半夜。孩子在这些无声的行动中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千万句的教育。

4、教育方法简单陈旧。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说教式的,10.14%是命令或打骂式的,只有29.9%是朋友式的;有许多家长认为纠正孩子的错误是打一顿、训斥一番或关在家里不许出去最有效。很多家长面对现代网络和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冲击束手无策。同时,部分家长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接受家庭教育新知识的渠道不畅通。㈡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撑体系还不健全

当前要满足我市广大家庭需要的家庭教育工作,宣传活动、服务管理、阵地与队伍建设、表彰激励等都是基础,但具体工作中,受机制、经费、阵地、队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妇联组织很难全方位地履行职责,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㈢手段不够有力,水平仍有待提高

面对家庭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工作手段不够有力。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形式以宣传咨询、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部分家长学校缺乏系统规范的家庭教育教材,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指导性不强,有的家长学校存在以会代训等现象;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人员不足,研究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在工作开展上,不同地区、不同家长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产生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由期望而予以厚望。家长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但受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受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影响,以及高学历、高素质带来的高效益驱动和就业的压力、加上中考、高考的迫切需要,造成家庭教育仍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现象,以学习成绩的高低决定孩子的前途,衡量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有的家长自己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好,留有遗憾,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热衷于培养孩子特长;尤其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造成更强烈的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依附,孩子成为家长的唯一希望,家长就不遗余力地在财力、物力精力方面投入,期望孩子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由于高投入,就造成了要求高回报,要求孩子出人头地、为父母争面子,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二是图安逸、贪清闲。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年轻父母一般缺少时间、精力进行亲子教育,为图清闲,索性将孩子全托给老人代管,将学前儿童“全托给老人”(白天送,晚上接或由老人扶养)、将中小学生“半托给老人”(中午放学代管一顿饭)。一个孩子健康性格、道德观、亲情观的形成单靠老人、老师很不够的,不能将家庭教育一“托”了事;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缺憾,如何赢得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主动权,应成为祖父母和年轻父母及所有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是分歧而误教。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缺乏统一要求,必然会产生相互抵消教育的作用。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大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多数时候不少成员对自己的多重角色定位失当或转换不及,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有26.5%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与老人及家庭成员发生分

歧,产生矛盾。如一方对孩子施教时,另一方则以长辈身份袒护和宠爱孩子,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教训对方,从而形成“你管我宠”的家教误区。家庭教育的角色越多,越容易产生分歧,越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另外,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宽严失度,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误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对孩子的一点小错也能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事无巨细、棍棒相加,搞得孩子无所适从。

四是责任心不强。家长们一说起家庭教育就大谈如何重视,如何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当需要去陪伴孩子、直接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时,就抱怨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没办法,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到处求教、才学习,处于被动的局面。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只有多挣钱,事业干好了,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忽视了自己身为父母,应责无旁贷的以一种极大的责任感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其实家庭教育的好坏关键在于家长,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家长。

五是政府主导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力度不够。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缺位现象;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工作机制和指导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和建议

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素质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懂得每一个家庭的命运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很多独生子女理想信仰危机,学习缺乏动力。85%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最重要,但在“您的孩子目前最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还是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和智力开发、特长培养”上。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再教育孩子如何做事。

1、抓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提高家长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家教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力度,使家长切实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宣传、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借助新闻媒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普及科学家教理念,营造良好家教舆论氛围上下功夫。通过宣传教育,扭转家长“以己代师,重智轻德”的做法,通过舆论宣传,重点培养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自理、自护的能力,促使家长从“自然家长”向“理性家长”、“合格家长”转变。

2、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帮助广大家长走出家教存在的四个误区,即:过渡溺爱、过高期望、过多保护和过重压力,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重视思想教育,帮助孩子分辨是非,辨别美丑,判断善恶,懂得怎样做人,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鼓励孩子尽量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性;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条件,引导孩子自觉地磨炼自己,经得起成功的喜悦,抗得住失败的烦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严爱结合,以身作则,家长以自己的良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氛围。

3、树立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一些家长往往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走向歧途完全归咎于学校教育失职和社会影响不好。家长忙是事实,但再忙也不能忘了一件最忙的事——教育子女。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家长的正确教育。因此,家长要担负起教育监护的责任。各级

政府、相关部门要形成对农村外出务工家长的培训教育机制。通过对外出务工家长的集中培训,引导他们接触、了解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使他们了解留守、流动儿童的特点、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家庭教育“缺位”影响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父母都出去时则要注重与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沟通频率,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交流一次;在沟通内容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4、对事实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事实监护人一般文化水平低,由于能力、家教知识有限,难以承担起有效家庭教育的职责,往往过份依赖学校,而忽略家庭的教育和引导,甚至在有的家庭中存在对孩子的错误教育。基层政府、妇联、社区、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情况,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村民活动室等,对事实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供指导,使事实监护人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能,引导孩子的健康品行。

㈡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按照《鄂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计划》的要求,面向基层、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充分发挥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单位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新途径。

2、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动争取,抢抓机遇,以政府赋权、政府购买等形式,拓展工作阵地,扩大工作资源,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

3、发展家庭教育指导队伍,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加大专兼职骨干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4、开展特色活动,扩大家教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要经常组织一些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新颖活泼、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家教工作的生机和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形成亲子互动。组织家长相互介绍家教经验,学习教子有方好家长的成功经验,开展优秀家庭角色评选活动,激发争做合格家长、优秀儿童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家家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在参与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㈢加强协调统筹,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家庭教育地区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相对薄弱。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增加资源配置,加强骨干培训,拓展阵地渠道,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家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特别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关注单亲、残疾等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救助与支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

㈣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投入,切实保障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家庭教育工作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家庭教育工作业务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媒体宣传、骨干培训、课题研究、阵地建设和表彰先进等,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好)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文献综述

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