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省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王正富张仕勤

(张仕勤:电话:13987861777邮箱:cxzsq1662@126.com或qq:1420087688@qq.com)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策略。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教学方法有四种,即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职中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接受与推崇。这一教育理论对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职中”)语文教学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行为导向教学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或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8年提出来的一种新型职业教学理论。行为导向教学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爱好,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其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是一种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中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教学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低成本的方式给予学生重复练习的机会,强化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非凡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思考运作的过程。学生通过对非凡情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并结合个人自身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和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诱发其创造潜能,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职业认知水平的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指的是以完成一项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把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处理问题的实 1

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力图帮助作为个人的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并形成处理类似问题的恰当的、合理的经验与方法,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行为导向教学给职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长期以来,有两大难题困扰职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一是学生学习被动的问题;二是学生能力差的问题。而且,语文被视为一门与职业发展无关的课程,语文教学一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诞生,无疑为职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能力发展转变。

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初步把握现代化生产的各种职业技能和技巧,并将其应用于现实工作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强调职业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能力发展转变,强调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既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社会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与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职业教育境界。

2.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以职业能力为本,突破学科体系的限制,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开放式社会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能力(知识、技能和相应经验)培养为目标,以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或角色表演等为载体,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地获取知识与技能,激发强烈的学习爱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互相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行为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个具体环节的运作,并从中得到关键能力的提高。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咨询者和参与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三、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职中语文教学应以职业行为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跳出学科封闭化的怪圈,实现与现代职业教育最高目标的有机结合。现举例说明如下:

1.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1)设备型。模拟设备教学是专业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职中语文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借助这种模拟设备,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对客房与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练习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客房实训设备的真实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客房务员的讲解以及客房服务的日常听说交流。在实训过程中,传授相关知识并指导其运用于工作实践,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

(2)情境型。根据行为导向教学的提示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模拟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现场感和直观感。比如在讲授招聘启事、求职信、聘书、用人合同等一系列与求职有关的实用文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场生动活泼的人才招聘会,让学生在实践运作中学会相关文体的操作规范。招聘会所需的各种元素或场景如招聘会场、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等都与现实社会中所看到的相同,只是过程是模拟的。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针对某个非凡问题或情境的分析研究过程中形成关键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是专业性的,也可以是非专业性的。

(1)专业型。尽管所教并非是专业,职中语文教师也应保持对不同专业的高度敏感,并善于从中积累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相关语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比如,同样是讲授合同文书,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收集一些旅游行业中的典型案例;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收集一些汽修专业中常见的案例;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收集一些烹饪业中常见的案例;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收集一些兽医中常见的案例。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有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前瞻性的辅助作用。

(2)非专业型。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尝试着从教材或社会生活中寻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例,指导学生判定与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高对社会和人生的熟悉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年度“感动中国”的十个人物的典型事迹或课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式讨论、辩论或作文,以加强学生对诚信、责任、良知、奉献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熟悉和感知,促进其良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形成。

3.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乃至集体主义观念的生成,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养成在竞争中合作的良好品德。项目教学的实施可以是同一专业内的单一合作,也可以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多元合作。

(1)单一型。同一专业的项目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合作者知根知底,轻易协调。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同一专业的平行班中采取分

班竞赛的方法,以小组形式各出一份习作刊物。教师指导学生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发挥各自所长。由善于交际的学生担任主编,由阅读分析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编辑,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撰稿,由擅长美术且懂平面设计的学生担任美编等。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多元型。在许多情况下,项目的实施都或多或少地牵涉到了专业之外的其他许多部门或领域。比如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某一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并合作完成一份《市场调查报告》。这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项目,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熟悉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计划,并在总体协调的基础上,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予不同专业的学生去完成。由于参加多元型项目教学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或工种,人员背景复杂,学会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人”为对象,后者则以“事件”或与人有关的“事实”为蓝本。融入许多内涵的“角色”扮演过程,是教与学的“联姻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宽。学生在“角色”的认知、模拟、承担和变通等过程中得到了能力锻炼,培养了职业素质、品质和气质。角色扮演主要有课本剧型和虚拟情景型两种。课本剧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过时间筛选的、有着较强故事性的名篇佳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将部分篇目改编成可供表演的剧本,并辅以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比如对《项链》、《窦娥冤》、《雷雨》等戏剧文本,以及《琵琶行》、《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专长和喜好,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者在排演过程中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他不仅需要正确地把握个体角色的情感定位,还需要对剧本的整体结构、人物关系、情节安排、故事背景以及社会场景等有比较完备的熟悉。虚拟情景型。通过模拟某个非凡情境中的人物或角色来学习相关课本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比如模拟法庭。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现实法庭上的非凡人物如审判长、审判员、检察官、辩护律师及受审判者,并指导他们运用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各自陈述意见并展开辩论。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学会相关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增强法律意识,锻炼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练习,智力得到开发,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注:字数约2700字。)

语文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PowerPoint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行为导向教学 导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