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利工程暑假实习报告[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8级农水专业暑期综合实习总结

概述:

本次为期四周的暑期综合实习中,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参观学习的活动,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农业水利工程枢纽的主要组成.类型.功能和作用,灌溉渠系的布置和节水灌溉工程,水电站,抽水站等,了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了解认识各种地质现象及其对水利工程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各阶段的影响,学习掌握野外测量实习的基本技能。自7月6号起,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节水博览园,秦川节水,杨凌自来水公司,曲江水厂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及饮用水处理工艺,实地考察认识了韦水倒虹,冯家山水库,王家崖水库,宝鸡峡渠首,钓鱼台水库,魏家堡水库,汤峪渡槽及电站,东华峪渡槽,张家山及泾惠渠渠首,黑河金盆水库,交口抽渭等一系列水利枢纽及水工建筑物,同时,我们还在临潼对骊山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工程地质实习,在石头河水库进行了三天的测量实习,整个实习过程紧张有趣而且充实,让我们这些平时久居在学校的学生们大大的开阔了眼界,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将来的人生规划和奋斗目标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具体内容:

实习的第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了杨凌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杨凌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位于杨凌水上运动中心西邻,占地258亩,是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的具有一流水平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展示基地。由于是整个假期实习的第一站,大家都略显兴奋,所以来到节水博览园时,距老师要求抵达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就先在园中闲逛了一圈,大致了解一下园中设施的分布。随着老师们的到来,大家方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取老师的介绍并不时的做些笔记。本园的枢纽位于刚进园区的两间房屋内,一间房屋内安置着一台水泵,另一间房内是一台产自杨凌航天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变频调压计。经由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肥料是直接溶解在水泵中的,在进行灌溉的同时也完成了作物的施肥。水泵中对源水的过滤同时采用离心式和筛网式的组合型过滤。而变频调压器的作用则是通过调节水压满足不同水压的要求。漫步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喷灌、微喷灌、滴灌、地面灌及渠道防渗、暗管输水灌溉及化控节水等各种节水技术。其中滴灌由于投资较高,主要运用于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的灌溉,目前来讲在以色列等地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而在输水技术的改造方面,越来越多的采用低压管道来代替明渠输水,或者是进行渠道的衬砌,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等地得到较好推广占到了全国的90%。随后我们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杨凌自来水公司参观以地下水做水源的水处理工艺。我们请到了水厂的陆工为我们做了讲解。杨凌自来水厂水源来自渭河边地下水,引水在水厂主要进行两步处理:加氯消毒和沉淀。其中加氯步骤采取clo2发生控制器来完成,沉淀主要在清水池内完成,吸水池内完成二次沉淀。在配电室内我们看到了配电的核心,一台调控315KW的变频机,水厂采用变频代替水塔,调整电机的转速;另外一台电容柜的作用是处理无功功率。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无功和有功功率的关系,陆工给我们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无功就好比是箩筐,有功好比是筐里的东西,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当天下午,我们又来到了秦川节水灌溉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参观节水灌溉设备的制造工艺及流程。秦川节水拥有3000平方米汇集世界一流试验检测设备的试检中心和2700平方米的灌溉演示区。是国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秦川节水”共生产七大系列节水灌溉设备。

1 有“秦川”内镶式滴灌管、“秦川”大棚喷头、“秦川”大田喷灌设备、“秦川微喷带、“秦川”园林景观喷头、“秦川”节水灌溉首都工程系列和“秦川”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我们在公司生产经理刘经理的带领下对公司的注塑车间,生产线车间等一一进行了参观,在注塑车间里我们看到了扁平滴头的生产工艺,在生产线车间内我们见识到了两条由瑞士进口的扁平式滴灌带生产线的生产流程,随后,我们随同带队老师和刘经理来到公司会议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节水灌溉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对于推动农业灌溉节水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节水灌溉推广区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诸如新疆甘肃等地,工作环境差,要求我们的同学们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向想企业求生存,必须把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7月9号,我们依计划率先来到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东南1.5 km的韦水倒虹。韦水倒虹是宝鸡峡总干渠跨越韦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输水建筑物,控制其下游灌溉面积10.6万hm2。倒虹为双管桥式倒虹。设计流量52 m3/s,校核流量55 m3/s。全长880 m,最大水头70 m,其中水头在50 m以下为钢筋混凝土管,管长623 m,管内径3.25 m,水头在50 m以上为钢管,管长257 m,管内径2.9 m,壁厚12 mm。钢管通过河谷主流段为四跨双悬臂钢筋混凝土管桥,桥高9.1 m,长112 m,桥的高程考虑了渲泄韦水洪水,并降低钢管压力水头等因素。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倒虹的一个退水闸,退水闸出河道呈S形,平板钢闸门位于中间腰身处(图1),其作用是在倒虹出现问题时沉砂退水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当然因为倒虹多年来运行情况良好,闸门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关闭的,我们沿退水渠向下步行了大概1000米,观察了退水渠道的大致构造,渠底有两级陡坡,末端设消力池。随后我们驱车前行,见到了韦水倒虹的真身。用宏伟壮观来形容我眼中的倒虹是毫不为过的,它的气势神态,奇丽壮伟,令人惊叹不已。那双管结构的身姿,犹如两条奔腾的巨龙自天而降,相挽并行。一头从南塬上扑扎下来,展筋舒骨,扩腹伸腰,呼啦啦顺着山沟的地势铺排过去,然后高昂头颈,义无反顾地沿着北塬冲腾而上,一口气窜上北塬顶端.我们随同老师边走边听讲解,从南塬步行到北塬,近距离感受了这个庞然大物的魅力。

随后我们离开韦水倒虹,驱车前往冯家山水库。在车上,我还和同学们饶有兴致的谈起不久前网络媒体上热炒的冯家山水库食人鱼事件,虽然这条新闻被证实为伪造的,但却激起了我对这座水库的强烈兴趣。 冯家山水库位于千河下游的陈仓、凤翔、千阳三县(区)交界处,是陕西省关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库工程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4年下闸蓄水,同年8月向灌区供水灌溉,1980年整个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是以农业灌溉及工业、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为主,兼作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

(二)型水利工程。水库工程分枢纽和灌区两大部分.在枢纽管理处我们请到了库区的负责人同样也是我们校友的何工为我们做讲解。冯家山流域面积232km3,属于典型的狭长型水库平均宽度1公里,最大宽度3公里.坝高75m,属于碾压式均质土坝, 总库容3.89亿m3,有效库容:2.86亿m3 河源径流:年平均4.85 亿m3 灌区灌溉面积:136万亩,其中抽水71万亩,自流65万亩。发电:坝后、引水发电装机共2500kw。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32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2.5%,在坝顶上,带队的孟老师为我们进一步介绍了水库枢纽的水工建筑物组成。水库枢纽由拦河大坝、输水洞、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坝后电站六项工程组成.输水洞平时开启,用于引水和发电,水位过高时可开启泄洪洞和溢洪洞,向向下游千河泄水,而坝后电站的尾水同样排入下游千河河道。随后我们步行前往非常溢洪道,何工介绍说,在非常溢洪道的挡土墙内埋设着12个预埋雷管的孔洞,非常时期可埋设并引爆雷管炸开挡土墙泄水,以防高水位对主坝体造成威

2 胁。

离开冯家山,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位于更下游的马家崖水库。王家崖水库位于宝鸡县石羊庙乡王家崖村北的千河干流上,宝鸡峡总干渠从坝顶通过,大坝既是宝鸡峡总干渠跨千河的过沟建筑物,又可拦蓄千河径流调济宝鸡峡灌区用水。我们到达大坝的时候天空已经开始飘起小雨,走上坝顶大家的第一感受大概都是相同的:好宽!也难怪,大坝为辗压式均质土坝,坝顶长1816m,宽8.2m,1800多米的坝长在蒙蒙细雨中更加显得朦胧,极目望去也刚刚能看到大坝的右岸。枢纽的大部分建筑物都位于大坝的右岸,我们便登上坝顶,向大坝的右岸走去。边走的途中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枢纽的相关资料。流量:60m3/S 总库容:9420万m3 有效库容:8750万m3.该工程是陕西省第一座较大渠库结合工程坝顶总干渠过水量为50 m3/s ~60 m3/s ,渠底高程598.40m,水深3.6m,全部用混凝土衬砌。在邻近右岸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库区水面上有一个旋转的漩涡,那便是抽水站的进水口,水库除抽水补充宝鸡峡灌区用水不足外,还可向原下灌区自流供水。在大坝右岸,我们看到了溢洪道和泄水洞等建筑物。溢洪道位于右岸,按2级标准设计,最大泄洪流量为2370 m3/s ,同上游冯家山水库最大泄洪流量一致。溢洪道的护坦底部有纵横交合的疏通管道,以减小底部扬压力;放水洞位于溢洪道右侧,最大水位差12.54m,设计流量50~60m3/s,灌区总干渠在与放水洞交汇处采用渡槽处理过水。(图2)

7月10号我们动身前往下一站——宝鸡峡渠首。“宝鸡峡水利枢纽”门前空地挺大。院里一栋办公大楼,里头一个小楼上挂着市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径直进到一楼大厅。发现里面呈列着宝鸡峡工程图片介绍和多个模型沙盘,是宝鸡博雅公司制作的,很是生动形象。在这里带队的老师为我们详尽介绍了每一个沙盘模型,模型中有我们之前参观过的也有我们即将要参观的,通过这些沙盘模型,我们对整个宝鸡峡灌区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宝鸡峡引渭灌区,是在宝鸡峡引渭工程建成后,于1975年与渭惠渠灌区合并而成的全省最大灌区,位于关中西部渭河以北渭北高原腹地,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海拔高程400米~600米。宝鸡峡灌区由宝鸡峡引渭工程、渭惠渠工程和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简称渭高抽)三大部分组成,从宝鸡县林家村和眉县魏家堡两处筑坝引渭水,是个独具特色的双渠首引水灌区。走出办公楼跟着是进水和退水闸槽。顺引水渠两边,经过机站房后都可上到坝体上。站到巨大的泄洪闸旁,即刻感觉到工程的浩大。上到坝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坝两边的栏杆,全是汉白玉的,上边还雕刻有各种图案。中部汉白玉栏杆上,刻制着民国以来陕西水利建设,特别是有关宝鸡峡建设的历史、人物、诗词、工程概要。有陕西民国时的水利专家、杨虎城将军、李瑞山省长的头像浮雕,重要水利工程地段图示。渠首枢纽 由拦河坝、引水洞、沉沙槽、进水闸和冲刷闸组成。拦河坝为重力式砌石溢流坝,坝高27米,长120米,标高615米,基宽53米,坝面以1:0.75斜度伸至基岩,并在北坝段设置16.75米长的护坦,迎水面用混凝土浇注。沉沙槽紧接引水洞出口,长216米,槽底由30厘米厚混凝土板块衬砌。进水闸引水流量原设计(包括水电站用水)为70立方米每秒。冲刷闸闸底高程605.5米,为3孔底流式,每孔宽5米,高4.2米,安装钢质弧形门3扇和起吊能力17吨双滚筒电动卷扬机3台,过水流量250立方米每秒。

10日我们的第二站是钓鱼台水库,钓鱼台水库位于钓鱼台景区内,是一座双曲拱大坝,坝底宽13米,坝顶宽2米,坝长200米,坝高50米,水深45米,总库容量255万立方米, 1973年开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顷农田。水库大坝东端有一八角亭,记载了水坝开工时间,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

3 古代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综合风格,典雅灵秀。大坝中间有一观景楼。登上观景楼,整个风景区尽收眼底。 钓鱼台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不少风景。双曲拱坝造型独特,应力分布均匀,转化为推力给整个山体承载,与岸边基岩连成整体,没有分逢,一般常见于深窄的河谷或峡谷。我们登上大坝时正赶上施工人员对大坝进行修补处理,使得本就不甚宽敞的坝顶显的略微拥挤,于是我们就匆匆下了坝,登上游船,在库区水面畅游了一番.10号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宝鸡峡灌区的另一个枢纽——魏家堡水利枢纽。渠首枢纽位于眉县城西北约2公里处,在渭河上筑坝引水。拦河坝由滚水坝与土坝组成,全长1050米。滚水坝位于左端,坝顶高程471.7米,长450米,高3.2米,顶宽2米,基础以4米钢板桩截渗,坝体为混凝土浇筑,花岗石料砌面。设计洪水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土坝在滚水坝右端与南岸相接,长600米,平均高8米,顶宽10米。进水闸、冲刷闸、排洪闸建于滚水坝之北的渭河左岸,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闸6孔,总宽度16米,各孔间距0.8米,每孔净宽2米,高2米,钢质平板闸门,设计总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冲刷闸2孔,每孔宽2米,高2.5米,闸底低于进水闸底0.5米,闸墩高7米,上筑平台,安装丝杠平板闸门人力启闭机8台。排洪闸设于进水闸以下5公里的渠道右岸,渠内设节制闸2孔,钢质扇形闸门。(图3)

我们11号赶往汤峪,参观了那里的渡槽和电站。汤峪以温泉而著名,可我们这群穷学生课没钱去那里消遣,而是直奔主题,下车便向横架于东华峪山沟上的渡槽走去。映入我们眼帘的渡槽共有两座,一座U形一座矩形箱式,都是我们学校的老专家们主持修建的,久经时间的考验依然工作完好。此渡槽属于石头河灌区东干渠的一部分,流量为4.7m3/s。随行的刘老师又针对东华峪的地质条件为我们做了简要的介绍。东华峪走向为北东方向,比较稳定,无滑坡。周边土层上层为发白的黑嵝土.参观完东华峪渡槽,在折回去的路上,我们经过了汤峪电站的压力前池,压力前池通过管道将水引到山脚的电站中。电站的压力前池前设拦污栅,侧面有溢流堰,借助68.21米的水头高度将水输入电站并完成发电。(图4)电站装有3台水轮机型号HL160—WJ—60,发电机型号SFW1000—6/1180,单机容量为1000kW机组,设计流量3×1.9m3/s,此外又新增一台1250KW的四号水轮机,总装机达到4250KW。而电站的电气部分由户内配电部分,户外升压站及8.77km,35kv输电线路组成。离开汤峪电站,我们前往汤峪河参观了另一座矩形渡槽,此渡槽的与之前所看渡槽略有不同,支架采用拱式构造,拱圈部分填实成城门洞构造。

离开汤峪,汽车载着我们前往秦岭地质森林公园的前门进行地质的认识实习。通过观察所处的地形可发现,我们身处在一个V字形的山谷中,这是河流侵蚀作用下蚀所引起的。刘老师引导我们去看水中的石子,细看石子的形状和走向,在自然界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石子的长轴方向和水流方向垂直,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然界其实是处处有章可循的。随后,我们徒步到路边观看两侧的山岩,秦岭地区岩石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属于变质岩,岩层属定向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有片理化构造。

匆匆结束了我们的汤峪之旅,我们于7月12号赶往西安曲江水厂继续参观实习。与之前参观的杨凌自来水公司不同,曲江水厂的水源是取自地表水也就是我们后来将要参观的黑河金盆水库,同时,曲江水厂以石头河水库石砭峪作为其补充水源地,每日向水厂输入80万方水以满足西安这座古城的大半的用水。水厂主要生产构筑物有配水系统、菱形跌水混合槽、反应池、沉淀池、滤池、自用水

4 塔、反冲洗水塔及清水池等组成。反应池采用现浇池壁与底板,池中隔板予制;沉淀池、滤池,结构采用超长的现浇混凝土双层档墙封闭框架类型清水池采用分缝独立单元组合结构类型,池顶采用无梁楼盖体系形式;自用水塔采用国标倒锥型水塔;反冲洗水塔设计采用圆形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曲江水厂地表水处理工艺大致包括:1.格栅间去除大颗粒2.混合池完成前端加药3.反应池反应4.沉淀池沉淀.5.滤池顾虑,去除小颗粒6.收集到小清水池,后加氯,收集至大清水池7.进入城市管网。我们在水厂华工的带领下对整座水厂进行了参观并倾听了华工细致的讲解,认识到我们日常所引用的水要经过繁多的处理步骤,包含了工人师傅的心血,我们应当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走出曲江水厂大门,司机师傅又将我们拉到了曲江水厂最主要的水源地——黑河金盆水库。在这里,我们请到了库区的张科长为我们做了进一步介绍。金盆水库枢纽工程于黑河峪口以上约1.5km处,距西安市86km。是一项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灌、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及古河道防渗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粘土心墙砾石坝,最大坝高130m,坝顶长度433m,顶宽llm,坝顶高程600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l:2.2和1:1.8,其中下游坝坡布置有上坝道路。 泄洪洞位于左岸,采用塔式深孔进水口,洞身段为“龙抬头”式明流洞,断面为10m×13m园拱直墙式,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2450m3/s。 溢洪洞布置在右岸,进口堰顶高程578.0m,堰037m3/s,校核水位时下泄流量为2000m3/s。 引水洞位于左岸,进口放水塔总高85.7m。洞身为直径3.5m的压力圆洞。出口弧门孔口尺寸2m×2m,弧门前布置有电站引水岔管,弧门后为洞内消力池,消力池末端与电站尾水相接,分别为城市和农灌供水,建筑全长764.17m。引水洞设计引水流量30.3m3/s,加大引水流量34.1m3/s。 坝后电站装置三台HLAl53-LJ-120型水轮机及单机容量4000kw的发电机一台、8000kw发电机两台,总装机容量20000kw。电站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 古河道防渗位于金盆古河道左岸,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帷幕东与水库大坝左岸岸幕相接,在600m高程沿金盆东岭西侧及北岭南侧布置,幕线全长1384m,总灌浆进尺4.9万m。此外,在金盆北岭垭口处修建一座高13m的均质粘土副坝,与灌浆帷幕构成金盆古河道防渗系统。

7月14号的行程也是安排的满满的,上午我们前往张家山参观泾惠渠渠首工程。渠首工程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郑国渠”,汉代改称“白公渠”,宋时改称“丰利渠”,元代改为“王御史渠”,明代又称为“广惠渠”、“通济渠”,清代改为“龙洞渠”。经过历代兴废,引水口、渠系和灌区面积也多有改变。现在的渠首工程建于1931年,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设计督建,并以泾惠渠定名。此地主要出露石灰岩、砂页岩、薄层石灰岩以及沙砾岩上覆黄土薄层,此地构造情况复杂。有较典型的不整合面,小型断层岩层等现象,并可见到溶洞、泉水、小型河流阶梯、侵蚀河谷、深切河谷等地貌现象。我们在前往渠首的小路上一路欣赏沿途的秀丽风光和地质奇观,不时有一股股泉水从岩缝中涌出汇入河谷之中.这里最大最有名的一处泉眼要数筛珠洞泉了,泉如其名,筛珠洞泉水丝尘不染,粒沙可数,石壁之上,藓苔密布,四季翠青、水聚崖下、汇而成池。筛珠洞泉水含40多种微量元素;经测定为富锶型天然矿泉水,洗则润肤明目,饮则提神爽气;煎茶,则茶为上品,酿酒为佳酿。筛珠洞泉是渭北中部最大的岩溶泉,以泉群形式出露于径河北出山口的张家山活动断裂带上,主要岩溶含水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群灰岩及白云岩,两者厚逾千米。如此好水我们自然要亲口品尝一番,于是便找了两个身手敏捷的同学下到泉下为大家打上来一瓶瓶清凉可口的纯天然矿泉水,呷一口在嘴里,温

5 润如玉,口味绵长,远非常日所饮井水所能比肩的。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关中平原北山山前大断层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实习。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之前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不整合岩层。所谓不整合岩层是指上下两套岩层时代不连续,岩层有缺失,不整合岩层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角度不整合岩层(图5),走完这一点我们又来到了北山大断层使用地质罗盘对断层的倾向和走向进行了测量.在地质实中,掌握地质盘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必须的,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

7月15号,我们正式入住临潼,开始骊山地质实习.天公不作美,从我们刚抵达临潼就开始下雨,给我们的野外实习带来了极大地不便,但是我们还是持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尽量多走两个点,多看看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牡丹沟断层,走在上山的泥路上,天空已经飘起了淅沥的小雨,身旁是一眼看不到边的石榴树,临潼石榴据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记载,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石榴,从此成就了“临潼石榴甲天下”的美誉,临潼现种植石榴12万亩,品种众多,享誉全国。待我们走到断层下时小雨已经转成大大的雨滴砸在我们的身上,断面高角度向西倾斜,上盘为新近系泥岩、砂岩和第四系黄土,下盘为形成于距今17亿年的中元古界铁铜沟组绢云石英片岩,构造碎裂岩发育。牡丹沟断层是骊山断块的西部边界。新生代以来,骊山就是沿着这组断裂从渭河裂陷带整体崛起成为地垒式断块山的。教我们地质的刘老师动情的说,曾经有多少地质学家手触着这块断层面一路走来,为我国的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雨已是倾盆,他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沿下盘坡面爬上去用手触摸一下岩面,测一测它的倾向和走向。同学们此刻也似豪情满涨,不顾肩头的雨水和脚下的泥泞,朝圣般竞相向上爬去…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今日的其他野外计划,提前回到宾馆休整。

7月16号,雨歇风停,我们起了个大早开始今天的野外实习。今天的实习任务是认识风王沟洪积扇并解剖洪积扇的地貌形态。(图6)山里的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在冲沟出口处,即接近河道的部位,多发育有洪积扇。洪积扇多是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不发育。通常洪积扇有以下特点:①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②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③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为了让我们能够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洪积扇的地形地貌同时加深对整个实习活动的记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沿雨后的山体爬上一个陡坡。于是连老师带学生一行几十人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爬坡,整个过程惊险刺激,拉草根 6 抠泥土,连拉带拽等到爬到坡顶早已是大汗淋漓,此刻极目远望,俯瞰整个洪积扇区域,心中顿觉开阔舒畅,有种莫名的自豪感在胸中激荡。 7月17号,我们离开临潼返回杨凌,途中参观了位于交口镇的交口抽渭工程。交口抽渭灌区历史上称作“东方红灌区”,是农业学大寨的重大利民项目。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灌溉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闫良、临渭、大荔、富平、蒲城六县(区)28个乡镇的126.6万亩农田。灌区总扬程95.83米,分八级抽水,建有抽水站26座、排水站5座,总装机容量2.9万千瓦。目前,交口抽渭灌区已成为陕西省机电、工程设施齐全,灌排并举的大型电力抽水灌溉工程。工程枢纽分取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出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为河岸进水闸,四孔平板刚闸门,螺杆起臂,引水采用明渠,岸边设引水闸,闸门位于河流凹岸的下游,目的是保证清水的进入,不产生积淤,出水建筑物为钢管和钢筋混凝土管暗管,出口就是渠道,采用开门防止水的倒流。进水建筑物是一段较短的明渠,渠接十个圆形的进水池。泵房是抽渭工程的核心区域,此处泵房类型为干室形。

自临潼返回学校做了短暂的休整,7月19号我们开始前往石头河水库进行整个实习的最后一站。石头河水库的实习类似于一个小型综合实习,内容涵盖水利枢纽及相关水工建筑物的熟悉,水电站运行及构成,大坝测量地质认识实习等多方面内容。我们下车后首先进入坝后电站进行认识参观。水电站布置在右岸,为地面厂房, 共有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9700KWh,其中3台机组为立式机组,一台为卧式机组,1号机位复式励磁,234号机组为定子可控励磁,23机组用于高水头发电,14机组用于低水头发电。在生产大厅内一块安全运行记录牌尤为醒目:安全运行6458天 。自1992年11月06日起至2010年7月19日 时刻在警戒着人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可有丝毫麻痹。从电站走出来,我们坐车来到了坝顶继续进行水工建筑物和地质认识方面的实习。石头河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和水电站组成。拦河坝。河床段采用粘土心墙砂卵石坝壳的土石混合坝,两岸阶地逐渐扩大心墙过渡为均质土坝。坝顶宽10m,坝顶长约590m。溢洪道布置在右岸,基岩为绿泥石云母石英片岩。进口采用实用堰,共3孔,每孔净宽为11.5m,设11.5m×17m弧形闸门。堰后接陡坡

3泄槽,采用挑流消能,最大泄量为7150m/s。泄洪隧洞布置于左岸,由导流隧洞7.2m×8.36m改建而成,用以泄洪兼放空水库;。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围岩全为绿泥石云母石英片岩,为圆形有压隧洞,下接消力池和灌溉总干渠)和一条直径2m的压力钢管引水发电。大坝坝址河床段覆盖层为透水性极强的砂卵石,基岩构造裂隙发育,且有几条大的断层破碎带,两岸台地还有贯通上下游的砂卵石层及渗透系数较大的天然土层。采取了粘土截渗槽、混凝土防渗墙、坝基帏幕灌浆、断层和岸坡处理等多种坝基防渗措施,并对沿大坝轴线设置的结合槽用混凝土填筑,以保证心墙、基岩和岸坡牢固结合。

总结:

自此,为期四周的综合实习的针对节水灌溉,工程地质,水工建筑物等方面的认识已告一段落,工测测量方面的实习认识将独立撰写。10多天的奔波,东西战线长达500多公里,参观了一系列的大坝,坝后电站和灌区渠首,感慨颇多。首先,我被人类改造自然的雄浑魄力所震撼,尤其是当我站在黑河金盆大坝和石头河大坝这样的大坝坝顶,感受着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心里感叹着人类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充溢着对于人类改造自然使之为己服务的自豪感。同时,我

7 也对自己的专业和自己今后将可能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更深刻的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之于工程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像大坝这样的大型工程,必须为坝下游成千上万的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我认为: 在工程上永远是安全适用第一,如果工程的皮囊上去了,但是在质量上打折扣,我仍然会在心理上给他判死刑.不是自己缺少美的视角,只是做个工程必须保持先解决实际上的运用要求,否则建工程就是对大自然的亵渎。我们在改造自然地同时务必要追求和自然地和谐统一,否则自然不仅不会为人所用,反而会带来不堪设想的灾难。我自己的所学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俗称小水工,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很可以有一番作为的,我们现在要本着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利事业而奋斗!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实习报告(河海)(

水利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施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暑假实习报告[推荐]
《水利工程暑假实习报告[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