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调研报告二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调研报告二

文章来源

w w

w.1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近期我们组织发改委、商务局、招商局、老市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玉门东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分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经济体制改革、非公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方案落实等6个专题对“十五”以来全市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掌握了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年及今后五年我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措施并就“十一五”期间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

(一)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随着石油企业下山和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的实施我市工业支柱产业少、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社会负担沉重等矛盾集中暴露出来。面对这种举步维艰的困境市上紧紧依托玉门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全力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构筑地方工业经济新体系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从这几年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市城市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加快扩张。据统计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5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户(中央驻玉企业7户、省驻玉企业11户、酒泉驻玉企业4户、市属企业32户)规模以下企业205户。至今年10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比去年分别同期增长%、%。预计“十五”期末全市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增加值33.6亿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市属工业可完成总产值6.9亿、增加值2.1亿;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82亿、增加值0.83亿实现利税1230万。二是工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所有制和企业规模结构主攻电力、农副产品加工、选矿冶炼、建材产业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农产品加工、建筑化工四大产业群落。三地方工业经济新体系初步构建。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走“整合、扩张、共建”的工业发展子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石化、建化三大工业园区采取“政府投资推动部门投资助动项目投资拉动”的多化投资渠道投资5000万配套建设了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入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园区规模聚集效

应、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以电力、农产品加工、矿冶、建材为主导产业多产业并举的地方工业经济新体系。四是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载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为导向依托独特的风力水利资源优势和周边的矿石资源建成了洁源风电场和16座梯级水电站新上选矿冶炼项目8个引进和开发了大业草业、莫高麦芽、酒花浸膏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加工项目。建化工业区充分挖掘闲置资产优势内引外联上项目30万吨干法水泥、鑫隆冶炼、山东鲁青肥料、石灰石矿粉加工、10万吨选铁生产线等8个工业项目已落户园区为今后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石化工业区通过加快技术改造等措施新上了热电技改、10万吨甲醇和炼油催化改扩建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引进建设了浙川炉料、聚馨麦芽、机械制造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十五”期间三大工业园区共入驻各类工业企业252家其中亿以上的项目达到了14个千万以上的项目达到了68个项目投资额达到31.9亿。五是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项目带动、市场支持、做大做强”的发展思坚持正确引导优化融资渠道不断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鼓励各类人员大力兴办、帮办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和规模得到了明显提高。“十五”期末全市非公经济企业户达到26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045万上缴税金1280万。个体工商户达到3290户注册资金达到3681万从业人员达到4498人上缴税金783万。六是完成了工商企业改制任务。通过股份制改造和破产重组、经营者持大股、推行业主制三个阶段先后完成了41户工商企业的改革任务城市工业连续五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工商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增加值6500万、上缴税金1060万同比分别增长30.1%、29.7%和32.5%。七是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了加快推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规范企业运行在继续深化企业业主制改革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六个方面的内容对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30户业主制、公司制企业改制方案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和“回头看”对11户历次改革方案得到基本落实但存在个别问题、7户落实改革方案差距较大的企业提出了整改办法并派驻帮扶工作组督促企业进行了整改目前有8户企业已按照改革方案全面完成了改制任务并妥善解决了职工医疗保险、两金发放、伤残补助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4户企业的改制工

作和历史遗留问题正在解决基本保持了工商企业的整体稳定。

(二)项目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的主导思想坚持把发展抓项目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拓宽发展抓项目的思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重点项目领导包挂责任制每年确定10项“市长工程”和30项市级领导包挂项目市级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抓项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抓项目的积极性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形成“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发展抓项目已成为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在每年年初召开项目工作暨环境建设交流汇报会专门研究部署项目工作进一步明确落实项目工作任务和优化建设环境的具体措施全市上下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化建设“三大领域”主攻产业龙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农村小康、社会事业六个重点”全面提高项目前期运作水平加强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目标管理努力构建多化投融资体制新、续、扩、改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30万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鑫隆生铁冶炼一期工程、大业草业茎叶分离生产线、3万吨铁精粉生产线、15万吨富锰渣生产线等8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大唐风电、疏勒河昌马渠首电站、热电技改、10万吨甲醇、绿地生物制品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共完成新、续、扩、改项目278项完成投资47.2亿年均增长18.1%和21.3%。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拉动全市GD增长7.4个百分点拉动财政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仅20005年全市建设的86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5.9亿年度计划投资15.8亿至10月份86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81项完成投资6.59亿有40个项目建成或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是历年来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投资额度最大的一年。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我市按照“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思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适时组织人员赴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考察学习拓宽视野丰富思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深入开展“学温州经验、创宽松环境、促玉门发展”主题研讨活动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政府部门服务承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通过上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形式签约了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招商引资已成为我市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的主渠道。“十五”期间我市借助信息络和各种节会共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9项签约金额达43.42亿

争取国债、中央扶持资金2.25亿引进外资740万美。2005年1至10月全市共完成签约项目33项签约总金额达9.89亿至目前已有30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履约率达91%;引进到位资金2.35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增长后劲明显不足市属工业经济总量明显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

2、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动力不足生产经营均属于原材料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直接为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服务的产品比重大市场覆盖面大、附加值高、转化增值能力强的轻工产品比重过小。

3、工业园区没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园区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不够优化园区对项目承载和聚集的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4、受投融资体制的影响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民间投资渠道不宽项目靠国债投资受政策的影响较大靠新的融资方式投建项目还没有真正破题。项目考核、奖惩机制还不够完善科学激励作用还不够明显。

5、项目运作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上特别是能够增加地方财税、能够增强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还比较少在产业和行业跨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上兴上项目没有重大突破。

6、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业环境、创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对政府及优惠政策的依赖程度大创业的动力和劲头不足全社会各类创业主体竞相创业的氛围还不浓。

三、2006年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围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大工业理念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带动”战略统筹地企协调发展、新老市区协调发展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构筑地方工业经济新体系。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加快发展非公经济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2006年全社会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以上较2005年的110亿和33.6亿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市属工业总产值完成8.1亿工业增加值完成2.5亿同比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市属规模以上工

业力争完成工业总值3.5亿完成工业增加值1亿增副保持20%以上实现利税1800万。完成全市确定的94个项目的年度任务目标重点抓好30个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全社会20亿、市属9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三)重点工作任务和措施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努力扩张城市经济总量。依托风力、水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力项目扩大产业规模。水电方面重点建设1.5万千瓦昌马新渠首电站和5000千瓦疏勒河昌马渠首电站提高昌马总干梯级水电站综合效益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以上;风电方面重点抓好洁源风电三期工程、大唐4.9万千瓦风电场使风电场总装机规模达到15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昌马百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协助油田企业做好水电场热电技改项目使电力产业规模达到25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9亿千瓦时以上。依托酒花、大麦、紫花苜蓿等特色农产品和牛、羊养殖重点抓好400吨酒花浸膏、5万吨麦芽、大业茎叶分离草颗粒生产线、牛羊屠宰、绿地生物番茄酱生产、奶牛养殖及乳汁品加工、果蔬粉加工等龙头项目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效益增产增值。利用优势电力资源和铁、铅、锌、钼、金等矿产资源重点做好齐鲁6万吨选矿生产线、三泰15万吨铁精粉球团生产线、2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线、鑫隆21万吨生铁锭生产线、金普利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东镇20万吨选矿、康达公司10万吨选铁生产线、浙川炉料硅锰、铬合金和电石生产项目等矿产加工项目扶强扶壮电冶企业上规模使矿产品采选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电冶能力达到4.5万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粉煤灰加汽砌块、石塑产品等新型墙体材料和环保轻型装饰材料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传统建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建材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

2、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实施“市长工程”和市级领导包挂项目责任制落实部门帮扶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本、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扶持等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06年主要落实全市计划建设的94个重点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其中包括21项农林水电项目、21项工业项目、9项交通能源项目、14项社会发展项目、4项商贸流通项目、12项基础设施项目、4项公检发台司项目和其它9个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投资3.8亿的洁源风电三期工程、投资4.6亿的大唐4.9万千瓦风电场、投资1.3亿的5万吨麦芽、投资1.25亿奶牛养殖及乳汁品加工、投资2.35亿的10万吨甲醇

项目、投资1.02亿的1.5万千瓦昌马新渠首电站等6个投资过亿的项目和疏勒河昌马渠首电站、绿地生物番茄酱生产线、鑫隆21万吨生铁锭生产线、东镇20万吨选矿、三泰15万吨铁精粉球团生产线等43个投资千万以上的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

3、着力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在对工业园区发展进行科学、系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园区规划重点提出工业园区五年发展规划和各园区详细规划合理划分产业小区区域和范围为园区建设和发展提可靠依据。尽快建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赋予职权。按照“精简、统

一、快捷、高效”的原则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精干的办事机构、办事窗口和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管理服务。园区管委会协调市直各职能部门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原则落实服务措施帮助、指导入园企业加快发展。尽快启动新市区水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解决如莫高麦芽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和排水问题;协调广电局架通通往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电视传输主保证园区内闭电视收看;玉门东镇政府应拿出铁园林和水库包的管理意见闲置土地的处理意见由市委、市政府协调铁部门解决东镇建化工业园区水过高、土地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老市区管委会拿出老市区闲置资产管理处理意见由市委、市政府协调油田企业解决好石化工业园区闲置资产处置权的归属、招商项目用地等问题。

4、进一步落实企业改制方案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继续对改制企业进行“回头看”督促改制企业进一步落实改制方案的保持工商企业的整体平稳。对有基础、有条件、职工愿意实行业主制经营的股份制企业积极支持指导力争完成业主制改革。对目前仍实行经营者持大股和职工人均持投经营的其它公司制企业(如泰昌百货、天商商贸、神草医药、隆基建筑)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广泛吸收各类资本努力创造条件推行业主制改革。对深化改革难度大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如大禹水利、金辉物资公司)采取清产核资、盘活变现存量资产的方法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实行关停解散。对经营效益不佳但地处老市区黄金地段拥有部分优势资产的商业企业采用盘活优势资产、分立重组的办法分块改制部分搞活(如华鑫五金、泰昌百货)。彻底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对全市企业改制中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

不回避不推诿进一步明确市级领导和包挂部门的任务和责任想方设法彻底解决佳利饮服、兴康食品、医药公司、金辉物资、华鑫五金、泰昌百货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欠交“两金”伤残补助金、职工股金等问题。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在去今两年完成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市上制定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将剩余的黑沙窝良种场、电视台、热力公司、电影公司、市汽车站、玉门镇汽车站、下东号苗圃、房地产开发公司等8户单位的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力争在2006年全面完成我市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5、落实发展政策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建议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大计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和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快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启动运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落实重点技改项目贴息扶持政策逐步完善工业发展体系。建议尽快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着重对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进行分项和综合考核对引进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在千万以上的项目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重奖形成上下一心谋项目、聚精会神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下大力气协调各部门不不扣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切实纠正一些部门利益至上、办事搬教条、收费拉虎皮的现象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6、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继续实施非公经济发展“353”工程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树立典型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市上每年树立30个创业之星50户优秀企业和300名创业带头人建制镇每年推出50名创业者并对“创业之星”进行表彰奖励。根据《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的意见》完善落实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扶持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支持、引导创业者竞相创业;建立创业和就业指导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培养创业主体鼓励、支持、引导创业者自主创业;创宽创优创业环境全面落实部门服务承诺落实扶持政策鼓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创业;成立联合服务大厅推行阳光政务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创业条件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鼓励、支持、引导创业者大胆创业。

四、关于“十一五”期间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建议“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趋势和条件要做好“十一五”规划实现

城市经济质量和效益大幅度增长保持项目建设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大工业理念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最优化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突出项目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经济统筹协调发展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子提高城市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77亿工业增加值达到53亿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实现利税30亿。其中:市属工业总产值11.2亿、工业增加值3.5亿;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4.54亿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实现利税1974万。力争全市建成重点项目3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实现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现就“十一五”期间城市经济发展及项目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依托玉门境内风、石、水、土、光、油等资源积极培育发展以石油炼化、原油开采、风电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采选冶炼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支撑带动城市经济加快发展。

2、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走地企共建、资源共享、共同联合发展的子将县域内一切有效资源充分整合起来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让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形成互动互补、互惠双蠃的良好格局。加强与玉门油田、中核四0

四、省疏管局、农垦团场等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扩伸发展外延追求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3、转变管理方式稳步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主导”的运行体制支持引导全市工业企业转变投融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节能降耗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产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抵御市场风险机制指导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科技创新、内部管理上大胆改革大力提高经营管理绩效。

4、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持续保持固定资产强劲的增长势头。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着力实施炼化扩容改造、10万吨甲醇、奶牛养殖及乳汁品加工、瓜果饮料、10万吨棉纺、风力发电设备规模开发、百万吨生铁合金冶炼、风电场扩建、通乡公、热电联等“十大谠钅俊保晃谱试从攀啤⒅鞯疾怠⒐

歉善笠岛兔撇罚氐阋团嘤慌婺4蟆⒖萍己扛摺⒕眯б婧玫墓ひ迪钅亢团┮挡祷钅俊⒒∩枋┙ㄉ柘钅俊⒐嫘韵钅亢蜕缁岱⒄瓜钅浚迪志眯б婧蜕缁嵝б娴挠谢骋弧M币贫ü睦鸵纪饫纯蜕淘衩拧⒔ㄉ栌衩诺南喙赜呕菡撸每蜕逃谰梦ㄉ栌衩抛龉毕住?br>

5、加快园区建设与发展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实力。重点解决三大工业园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问题尤其要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吸引项目入园的更加优惠、更加宽松的政策措施创造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共享、自由流动、相互关联的新体制增强园区的聚集带动功能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配套的良好格局使园区成为形成工业经济新体系的重要战略载体。

6、创新机制和体制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投融资体制、项目运作、考核奖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正确引导投资主体向

二、三产业延。建立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和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促进企业改革工艺、革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政府“适当无为、高效有为、严管乱为”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放开放宽放活经营领域建立健全社会扶持体系不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和就业服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络.com查看)形成有效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宽松环境和保障体制。

8、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加强和改善投资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投资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引导股合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向规范化有限责任公司过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具备市场化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以明晰产权为突破口进行人事、用工、分配、保障等制度改革促使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方向迈进。文章来源

w w

w.1相关公文:

全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XX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城市经济板块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报告二

项目调研报告

全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调研报告二
《全市城市经济和项目建设调研报告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