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个陷进”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个陷进”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德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何建军

2015年11月10日通过经开区组织了“塔西佗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即“三个陷进”专题学习。通过此次的学习,使自己认清了在新形势下需要防范的各种“陷进”。参加本次学习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政府其实都陷入了这个陷阱,只是陷入的深浅不同。一项政策的实施绝对无法保障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对于利益被侵害的那部分人来说,政府都在塔西佗陷阱里。我国政府、官场以及专家,都是陷阱里的人。经常可以看到某专家发表什么言论,马上有大批网友进行反驳甚至辱骂;某政府部门和群众发生冲突,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反对声。。。。。。如此这般发展,社会稳定必然受到影响。

塔西佗陷阱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其一,浮躁的社会环境和巨大的生活压力。现在的人都没有过去“单纯”,对于精神和物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竞争强度不断提升,很多不得志的人将心中的郁闷追究于社会和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愤青。其二是诚信的缺乏。面对一些大型的公众事件,很多人都充满着对事实真相的追求,然而很多部门和人员为了防止事态变大选择了隐瞒,导致真相曝露后的舆论狂潮。其三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事关公平二字。现今很多舆论事件都是公众对心中弱者的支持而引发的,比如瓜农事件,比如冀中星事件,事实上,是人们认为社会不公,存在强权才回引起如此大的民怨。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填平塔西佗陷阱,一是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杜绝特权主义和强权主义,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同时阳光执政,只有让真相暴露在阳光下,谣言就没有滋生的土壤,人民才愿意相信政府,政府公信力也能自然回归。在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迭出的时期,社会意识形态要预防\"塔西佗陷阱\"。第一,既要预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体系缺失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公信力,同时也要警觉宣扬和传播这些思想理论体系之社会工具的公信力问题,还要警觉社会信任\"韧带\"脆弱状况危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正常运作。第二,要厘清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的各种社会工具的不同功效。第三,要分析导致\"塔西佗陷阱\"的社会深层原因,认真解决在社会意识形态问题背后的那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矛盾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年来凸显的劳资矛盾、干群矛盾、贫富分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矛盾等。

二、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中美关系实际上是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历史上守成大国必然要遏制新兴大国的崛起,而新兴大国必然会极力冲破遏制,由此必然导致双方的冲突与战争,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那么,中国应该如何避开这一陷阱呢?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融入现有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但问题是目前中美双方缺乏战略互信。二是采用善意的孤立主义政策,韬光养晦,不与美国相争,但问题是美国步步紧逼,逼你相争怎么办?三是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绕开美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事实显示以此选择中国正在避开修昔底德陷阱。美国重返亚洲,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中国不仅没有被遏制住,相反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那么中国凭什么走向世界呢?回答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为了满足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的需求,我们必须干什么,我们正是通过追求利润而从利己主义者成为利他主义者。同时利润也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哪里研发,哪里生产,哪里销售,从而使收益大于成本,人类正是通过追求利润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达到充分繁荣和富裕。中国崛起是由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果,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中国的崛起,由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制造和加工基地,由此中国经济得以享有30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如此,中国还由此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的合作模式就是大家做生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在亚洲,非洲,中东,中亚以及欧洲还有拉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已经呈现超越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势态,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与论坛中国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合作也在不断提升,并为进一步的经贸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框架。在亚洲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已经超越美国,所以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的影响力,打乱亚洲一体化的进程,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体系。在非洲,中非贸易关系发展迅速,2011年达到1663亿美元,是2004年的16倍,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在中东中国正在代替美国成为中东地区石油出口的主要国家,在中亚通过上合组织,一个可能没有美国参与的欧亚大陆经济体正在显现。在欧洲美国面对欧债危机,袖手旁观,无能为力,反而担心危机会拖累美国,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及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与此对比,美国是现今世界体系的主导者,拥有强大的海权,海外驻军与军事基地,但是,无奈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缺少维护其世界霸权的必要而巨大的资源,那么,美国如何能够以有限的实力继续维护其世界影响力与领导地位呢?一是控制舆论,宣扬人权和普世价值,借此干预别国内政,二是推行所谓中立与离岸平衡之术,自己在后面不断煽动,使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三是制造目标国内部的矛盾,扶植和武装反对派,推动国内的政治动荡和混乱。四是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对目标国进行武力干涉,导致政权的更迭。这一方法在利比亚得逞后,正在被复制到世界其它地区,并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全球干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因为它成本低,无须自己投入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其次在道义上不会受到指责,相反得分不少,美国和西方国家反而成为维护正义与和平的象征,另外美国和西方国家还可以由此出售大量武器装备赚钱,提振其衰退的经济,这与之前美国和西方国家自己动手,单边行动在成本与效益方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目前美国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和在全球的影响力,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战略,在亚洲鼓吹中国威胁论,在非洲指责中国搞新殖民主义,在中东将中国推到所谓人权与普世价值的对立面,挑拨和激化中国与周边以及相关国家的关系和矛盾,以此牵制中国,特别是在亚洲利用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领土岛屿上的争议,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中美影响力之争是全球性的,而不是仅仅限于亚洲,而且双方竞争越来越趋于两种合作模式的竞争。中国的优势在于经贸关系,中国不仅自己由于融入现有世界经济体系而得以崛起,同时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所以,中国的崛起与影响力是建立在市场规制基础上的,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也有利于世界其它国家的发展。美国的优势在于舆论宣传,普世价值观和军事,还是冷战时期的那一套,显然与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是不一致的,世界经济是趋于全球化,政治趋于民主化,而美国和西方国家试图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其世界主导地位,逆世界潮流而动,所以美国全球战略显得杂乱无章,拆东墙补西墙,力不从心。显然,美国已无力遏制中国,中国正在走出修昔底德陷阱,从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原则比政治,军事手段和航母更具优势。

三、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需求不足、成本提高、创新力不够,这三方面原因不同程度在我国存在,甚至有的还比较突出,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重中之重就是创新。在经济体制方面,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加快市场化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秩序,在这个过程当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培育的重要方面。我们应当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尽快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扭转投资和消费的失衡关系,克服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继续夯实农业基础,着力化解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对于“城市化陷阱”,我们既要防止拉美式的“过度城市化”,控制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又要纠正中国的“浅度城市化”,为农民工提供均一和平等的公共服务,让他们真正“市民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等等。应当看到,尽管面对前所未有的、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中国特有的各种风险挑战和陷阱诱因,但是,“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无疑是中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并未雨绸缪做好各种准备来应对挑战。

学习三个一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三个一切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加倍”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十条心得体会

三个自觉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干事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一切”心得体会

“三个陷进”学习心得体会
《“三个陷进”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