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区物价局驻村工作组对大泉村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3: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泉村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东宝区物价局在“进村入户”活动中的调查报告

根据东宝区“百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区物价局抽调4名工作人员成立驻栗溪镇大泉村工作组,在栗溪镇大泉村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全局机关干部分两次全员参与了调查走访,走访覆盖率达到了100%,现将在大泉村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泉村坐落于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北端,村委会距栗溪集镇10公里,因历史文化名泉“刘家大泉”而得名。在地理方位上,东临栗溪镇裴山村、塘坪村,南临胡畈村,西临涧沟村,北与南漳县铁椽庵村接壤;在地形上,处于山地与丘陵交接地带,境内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山梁较多。国土面积1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亩,旱田、水田各占一半,水利设施以堰塘、河垱为主,有万方大堰7口,小堰塘33口,河垱22处;山林面积26000亩,已确权到户率100%。境内已探明资源主要有方解石、石灰石;历史文化古迹主要有“红色大瓦屋”、明清古民居、清朝古石寨,保存相对完好,并于2006年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总户数238户,总人口950人,共8个村民小组,村干部4名,党员24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8名。

二、发展现状

受地理位臵、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泉村相对来说依然贫穷,甚至落后,用上清洁的水依然是好多人的奢望,说上个媳妇依然是好多大龄青年的不懈追求,但工作组在走访的过程中,群众普遍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对党的惠农政策由衷感激。在75岁的老党员、老支书彭明贵家里,他拉着工作组人员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感谢这个百百万活动,不然,城里的干部也难得到这山洼子里来,国家现在富强了,对我们农民真是太关心了”。

十一五时期,大泉村村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村生产总值782万元,比2005年增长473万元,年递增率30.6%;2010年人均纯收入6023元,比2005年增加3567元,年递增率29%。收入增长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农民享受了切切实实的实惠,2010全村各项惠农补贴共计25.5万元,已经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香菇、黑木耳种植,过去农民种了庄稼望天收,现在种植袋料香菇随行就市收,增收主动性越来越强,新产业所占收入比重越来越高,2010年全村种植香菇32万袋,黑木耳4万袋,2011年已种植香菇40万袋,预计可以创造收入160万元。三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更加便捷,很多青壮年在农村有产业,在城市有职业,增收途径越来越多。

近十年,大泉村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很大改善。2003年以前,全村有125户、500多人存在饮水困难,通过

国家安全饮水工程,已为所有饮水困难户免费建起了水窖,在今年重大旱情之下,这些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可以保证。2005年以前,大泉村居住土坯房的有195户,通过争取土坯房改造项目,已经改造了123户,现在还剩下72户。近几年,村里依靠争取政策、寻求外部支持,已经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4个小组的晴雨通车路,只剩下一个小组约4.5公里道路下雨仍然无法出行。2009年,在区物价局的帮助下,大泉村基本完善了活动阵地,开办了农家书屋,组建了腰鼓队,配备了电视、音响,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在走访过程中,群众也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用水异常困难。由于全村没有小一型及以上水库,应对干旱能力先天不足,再加上为数不多的堰塘、河垱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发挥灌溉作用越来越小,全村500余亩水田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实现沟渠灌溉的不足三分之一,依靠小型水泵灌溉的约有三分之一,还剩三分之一雨水好就种水田,不好就种旱田,有时甚至种了水田因干又重新改种旱田,这种状况造成了资源及人力的极大浪费,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二是香菇种植面临资源枯竭。香菇种植作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已经占到许多山区群众家庭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在依靠它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将确定了林权的山林

资源消耗殆尽,这一产业持续促农增收的动力已经越来越弱。再则,香菇种植也需要大量的水,山区缺水,不仅制约水稻生产,同样影响香菇种植,对他们来讲,势必会造成在致富路上掉队的恶性循环。

三是交通落后出行不便。这一问题在越穷的地方越是明显,反过来,出行不便也造成了这个地方更加落后、贫穷。就大泉全村而言,整体上最贫穷的一组、七组也是交通状况最差的两个村民小组,虽然当地缺水的问题十分突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但交通状况是可以解决的,如能解决交通问题,当地群众与自然抗争的能力势必会更强一些。

三、对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要解决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必须积极向上争取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的关键时期,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村、镇、区三级都要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水利设施落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2万亿的大蛋糕分到地方可能就不大了,况且,水利设施的维护比建设更重要,在当前,还可以探索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水利建设。我们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与村委会尝试着搞了两处试点,通过投入少量资金购买原料,动员受益群众参与建设,完成了两处河垱的清淤加固及水渠疏通工程。为进一步撬动村民的积极性,物价局在经费紧缺的情况

下筹资3万元帮助大泉村购买原材料,群策群力应对当前严峻的干旱形势。

要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必须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一是要有计划的发展香菇种植。面临山林资源有限、香菇种植难以持续发展问题的不仅仅是大泉村,也正是由于农民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导致木材资源过度消耗,却难以实现增产又增收,如果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有计划的壮大发展规模,靠市场旺盛需求与产出的不饱和同样可以增收,还能保证这一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二是要以本村“紫桂园”农村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套种中药材。大泉村已经成立了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具有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的基础和优势,但该产业投入时间长,短期收益不明显,而套种中药材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考察,适宜选择套种麦冬,目前正在试种的过程中,物价局将在麦冬幼苗及技术支持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要充分发挥山林面积广的优势,加大低产林改造和养殖业发展。大泉村有山林面积26000亩,但多为杂灌林,自然产出率极低,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山林改造成速生丰产林或者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并利用林地间隙发展生态畜禽养殖业,可以拓展出极为可观的增收空间。四是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发展玉米育种产业。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大泉村一组、六组、七组曾经是荆门市农业局玉米育种基地,如今,当地50岁以上的村民都具有玉米育种技术及经验,如果农

业部门能够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玉米育种,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地耕地稀缺、产出极低的问题。五是要着力发展旅游业。大泉村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除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清朝古石寨,这里还曾经是革命时期的荆、当、远县委所在地,李先念居住过的“红色大瓦屋”还完整保留着当时风貌,如果能与城北圣境山、香龙洞、寺沟瀑布等景点进行整合,能进一步丰富荆门城北一日游的内容。六是可以发展方解石开采及加工业。大泉村已探明方解石蕴量达150万吨,方解石可广泛应用于人造石、人造地砖、合成橡胶、涂料、复合新型钙塑料、电力绝缘、防火天花板、造纸、化妆品、玻璃、医药等多种产品中,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大泉村如能发展开采及初级加工,不仅能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还能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尽快解决交通问题。交通便利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大泉村集体经济无来源,每年仅有财政转移支付3万余元,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交通问题,物价局年初帮忙筹集了3万元也是杯水车薪,建议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将偏远、贫困地区的道路建设纳入规划,政策上多倾斜,资金上多照顾,为困难群众铺就致富路。

二〇一一年五月

驻村工作组管理办法

驻村工作组情况汇报

驻村工作组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组制度

驻村工作组制度

驻村工作组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组学习制度

驻村工作组学习制度

驻村工作组总结

驻村工作组制度

区物价局驻村工作组对大泉村的调查报告
《区物价局驻村工作组对大泉村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