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3 10:2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除了掌握课堂知识外,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从课外阅读中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拓展视野,巩固并深化专业知识。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阅读作为一个获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的阅读现状是感性阅读重于理性阅读、泛读重于精读、实用书籍重于理论书籍。因此阅读显得缺乏有目的的主动选择,很大程度上带有消闲色彩,而非拓宽知识,提高修养。至于有选择性地对某一领域进行系统阅读,更属罕见。

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最近更多地看的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图书,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科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影响,高校读者需求与过去相比也在相应发生变化。由于读者所学的专业不同以及个人阅读的心态各异,单一专科学校向综合院校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影视、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导向,图书馆种类繁多的图书资料借阅量肯定不同。

借阅人次最高的是文学类图书,三年来共 100348人次,主要是文学作品,约占总数的36.6%;其次是工业科学类图书共32238人次,主要读物是计算机和机械方面的书籍,约占总数的11.7%;第三是语言文字类图书共28748人次,约占总数的10.4 %;排列第四位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共20567 人次,约占总数的 7.5 %;往下依次是经济类,17647人次,主要是财政金融、会计、贸易经济等约占总数的6.4%;哲学、宗教类约占总数的5.9%;历史地理类约占总数的5.7%;艺术类主要是绘画、音乐等书籍,约占总数的 4.3 %;社会科学类主要是统计学、管理学等读物,约占总数的2.5%;医药类图书约占总数的2.4%;综合类约占总数的 1.9%;政治、法律类主要是法律,约占总数的1 %;其他约占总数的2.9 %。其中历史地理类、数理化类、医药卫生类、交通运输类等,这三年来借阅量在逐年递增, 具体数据见附表。

.通过调查和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阅读倾向呈阶段性特点,与课程安排有关。如学校上什么课,与之相关的专业书借阅量供不应求。同时还与影视、网络导向有关,如某一时期播什么电视,网络中出现什么新的信息,相关书籍借阅量明显提高。如:近期播出的影视剧“士兵突击”,借阅此书的读者明显增多,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的升空,引来了天文热,相关的书籍借阅一空。

1、图书阅读萎缩日益蔓延,大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普遍减少;

2、理工科学生与文科生的阅读差距明显;

3、男生读书人数比例小,女生读书人数比例大;

4、图书品种中,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比重大,其次为社科文艺书,快餐文化所占比例也不小;

5、选书原则:重视出版社、作者以及内容。

,我感觉现在的大学生,在基本的社科人文知识方面欠缺太多,既缺少基础理论的积淀,又缺乏思维的兴趣。

大学时代,学生们既不需要再面对中学时期的升学压力,又没有工作以后的生存压力,课业轻松,时间充裕,身体状况又正处于上升期,精神饱满。整整四年,多么美好啊!这样难得的时期不去读书,是很值得忧虑的。现在校园里不少学生都在兼职挣钱,甚至还形成了一种风气。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急于提前进入社会,而是要看得长远些,在大学里夯实基础。不错,现代社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但正是这种现实,才更加显现出实力的重要。在学校认真读书充实自身,与以后谋求更好的生存机会其实并不矛盾。大学这么好的时机,正该好好打基础,往肚子里储存“干货”,日后工作了想充电都没这么好的机会了。读书呢,不必贪多,但是一定要读完,好些书买来放着不看,想等以后再看,这一等往往就是一辈子啊。怎么打基础?多看一些经典著作,特别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典籍。在完

成这一步的基础上,尽量博览群书,但是要有选择——那么多大学生喜欢快餐读物,我是不太明白的。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生,在上述两方面都存有欠缺,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利用大学这美好的四年,多读书,多思考。这么多年,我也一直都是致力于推广阅读的。

80后大学生不再热衷传统阅读,并且多数追求娱乐化。并调查了几所高校的图书馆,从阅读媒介、阅读取向、阅读态度等方面入手。“调查结果显示,34.32%的80后大学生主要是利用网络、数码设备阅读,新型媒介阅读在他们中势不可挡。”报告人周丽贞介绍,“不过,仍有79.32%的大学生认为纸质图书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阅读取向: 网络文学、快餐式读物成新宠

文学作品仍然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读物,占有47.95%的阅读率 ,文史知识类读物占42.05%。

该报告的相关人员指出,“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借出排行榜的数据显示,网络小说、心灵鸡汤之类的书籍,以及席绢、张小娴、亦舒等流行作家的小说往往被借阅得最多。

阅读态度:24%阅读为娱乐,80后文学80后不爱。据报告工作人员介绍,调查中,在“你阅读文学作品主要目的”一问中,选择“了解社会人生”的占

33.77 %、“娱乐消遣”的占23.64%、“审美”的占16.82%、“获取知识”的占19.55%。”

1.单选:请问你所在的年级? *

你一天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你的阅读动机? 你比较喜欢阅读哪一类的书籍?.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或者你觉得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你的阅读方式?你觉得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是否能满足你的阅读需求? *如果图书馆在购书前征询你的意见,你希望它能购买哪本书? *在图书馆进行问卷发放。

一、女生读书时间多于男生2阅读更具有务实性的同时也不乏功利性你觉得自己现在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三、个人求知欲和社会需要是同学阅读的主要动力

四、购书积极性不是很高

五、上网时间、花费远比看书时间多,大多数人网上阅读时间占上网总时间的五分之一;网络的入侵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减少,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

在图书馆、自修室,以“大学生在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了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

经典著作依然是首选

调查结果显示:经典著作依然是大学生阅读的首选,但阅读面不是很广。有85.8 %的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情有独钟,大部分人都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但全部读完四大名著的有33.5 %.有89.7 %的学生读过至少一本西方文学名著,但超过16本的只有29.3 %;不少人读过大部头《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名著。但也有很而至于《罪与罚》《红与黑》《呼啸山庄》《简爱》这样的外国名著就只是“听说过、没见过”了。

在图书馆、自修室,大学生们一摞摞堆着、捧着、读着的几乎无一例外是英语

四、六级,计算机考级的书,考研者更是鼓鼓一大包英语、政治辅导书。这些带着目的性的阅读书无疑占据了大学生书桌上最显眼最重要的位置,这种现象既显示出大学生的务实追求,同时也显露出一种急功近利的阅读。

“浅阅读”成为时尚。在图书馆里不少大学生们捧着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布瓜世界》《幸运儿》,朱德庸的《摇摆涩女郎》《麻辣双响炮》《醋溜族》等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仿佛融入了那简单的图画世界。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看过一两部这类的图书。人们热衷于某个热门话题而读某类型的书,而很少去审读哲人和大师的著作,很少去思索其宏深的思想。这种畸形的阅读,只能导致畸形的“形而下”。

有46 %的学生有一定的计划,占用了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39 %的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回答“没有在意,偶尔阅读”,也就是说没有阅读计划。个别人基本不阅读,但也有个别同学有一半以上的课余时间用于阅读。有85 %的人阅读目的是消遣和迫于学习任务;阅读习惯倾向浏览占61 %,而精读占28 %;做读书笔记占32 %,做比较阅读仅占19 %。另外,有75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重视课外阅读。

但是信息时代,或者叫多媒体时代,带给学生们的诱惑也多了,他们可以看电视、打游戏、看影碟等等,这些诱惑很直接,电视你坐在那里看就可以了,不需要付出很多思考。但是我觉得读书跟这些行为还是不一样,图书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化载体,并且具有永久性,这是电视等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信息要受到终端设备的限制,而且多是过了就过了,不可以重复观摩,不像图书,随时都可以拿过来翻阅。另外图书又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尤其在表达思想性的东西的时候,图书文字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比如哲学,很多时候电视是不可能展现的。读书是高级的智力活动,需要你的思维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说作者只是完成了一本书的一半,你去阅读,去参与,去思考,是完成了另一半。这个过程是很美妙的,这也是其他的媒体形式无法给予的。那么读什么书呢?我的意见是多读一些非实用性的、真正能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著作。当然快餐文化不是不可以涉猎,但我觉得那只可以用作间歇性的休息和调节,而不能当成主体。

具体到专业课以及相关图书,同学们花费的精力还是相当大的,课外的阅读也很丰富,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翻看的还是很高深的典籍。进一步细说,理工科的同学对社会人文读物涉猎不多,但是本专业书籍的阅读数量还是很可观的。这与师大课业安排比较紧张有关,学生用于教材本身学习的时间已经很多,尤其是英语,更要花费掉大量的精力,也就限定了他不能开展广泛的阅读。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理工科的同学对于快餐文化的兴趣要远超过文科生,但是一些流行的好的作品他们也都喜欢,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很多理工科的同学都读过。文科生在社会人文读物方面读的就相当多了,有一些还是很有深度的。比如马基亚维利、古希腊的哲学、一些文明史名著等等,虽然很难啃,但是他们也在看。这几年,学校也一直在鼓励和提倡学生读原典——就是经典著作。从检查的结果来看,效果不错。而且一种氛围也在形成,像有的同学不光跟着老师读柏拉图,自己还主动去看德里达、福柯等。以前学校流行看《读者》,现在则是《读书》,从期刊方面也可以看出一种变化在慢慢形成。

大学生课外在看什么书

应用类书籍是首选。“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多考几本证书才是最实际的。”漳

州师院历史系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小李坦言:自己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在看考证的相关书籍。采访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证,不仅在课外花了大量时间,就连上专业课也在看有关考证的书籍。

言情小说是部分女生的最爱。漳州师院中文系广电专业的小林告诉笔者她在课外看得最多的就是言情小说。“我们宿舍看言情的氛围特别浓,熄灯后就靠微弱的手机光来继续„奋斗‟。”据了解,与小林一样钟情于言情小说的女生大有人在,其中亦舒、琼瑶的小说最受欢迎。

专业书籍是少数人的唯一选择。“一进大学,我就只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像《爱情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我都看过,感觉收获特别大。”漳州师院心理学专业的小陈如是说。在交谈中,小陈坦陈: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

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四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实用主义正成为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倾向。“我四级还没过,哪有什么闲工夫去看课外书,过完了四级,我还要考计算机二级呢!”师院经济系的小杨如是说。在采访中,大部分的同学纷纷表示:当各种各样的考试来临之际,在受条件限制只能选一本书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与考试内容相关,能指导自己考个好成绩的书而舍弃自己一直感兴趣的书。

其次是娱乐、休闲走向前台。说到言情小说,师院中文系的小林说:“实际上,言情小说看来看去也就那么一回事,有时刚看了开头,就能猜到后面的剧情。但有时实在太无聊了,用来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在调查中,许多热衷于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同学承认:之所以看这些书,纯粹是为了娱乐消遣。

再次是有些学生不爱看专业书籍。据漳州师院心理学专业的小陈介绍:一小部分同学课余时间基本上不看本专业的课外书。说到原因,广电专业的小林道出了绝大部分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学生的心声:“不是我们不爱看,而是那些专业书籍实在太枯燥了!”

另外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偏少。“说起来也惭愧,从进大学到现在,看的课外书用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溥仪传》、《红粉世家》,课程太多了,我连看专业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看其他的课外书了。”一提起自己的课外阅读,漳州师院外语系日语专业大三的小灿是一脸的无奈。据小石反映:由于课程紧张,加上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证,他们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没什么时间看课外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除了学业负担重外,一些学生过于热衷课外活动和网络游戏,这占据了不少的时间。

课外阅读是否需要引导

面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课外阅读亟须矫

正、指导。“站在讲台前,往下一看,大部分学生都在看英语书或者计算机之类的书。真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太盲目了,要么跟着兴趣走,要么跟着考试走,有时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师院中文系的李老师这样说道。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都认为现在大学生读书偏食严重、随意性较大、阅读结构不合理。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方向性的指导。

然而一些学生的看法却持不同的意见:“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老师喜欢的我们未必喜欢;而且每个人的读书目的不同,老师根本无法引导我们。”师院中文系的小张如是说,类似的回答绝非少见。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完全是个体化的活动,大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选择和判断。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拒绝老师好的建议。

86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其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由于学习需要。四大名著只有四人完整地读过,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以后打算读的占一半,但条件是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时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谈到什么书是他们必须去读的,90%以上的人认为是英语

四、六级等考试用书。一半以上的人正在读的书是学习用书。对今后找工作有用的书他们也乐于去读,比如一些励志书、人物传记等,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杰出人士的七个习惯》等。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中最尊宠的作家有鲁迅、高尔基等,但郭敬明、韩寒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其间。谈到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作家,他们的回答是,本科毕业很难找到工作,从上大学开始就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加之同学之间竞争又很激烈,普遍感到压力太大。所以,愿意看一些调侃、幽默、搞笑的书调节自己,郭敬明、韩寒等的书正好迎合了他们发泄内心不满的欲望。而对那些凝聚着太多的历史感使命感的经典名著,他们有种本能的反感。

第四篇、反思与建议

通过对这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树立明确的读书目标,加强刻苦专研的精神气质,建立读书主体的求知欲,这是解决大学生对数问题的可信。

二、大学生自己要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力。

“三适”:

适度,时间长短和花费多少的控制。

适时,不要挤占必须的学习时间、阅读时间。

适当,通过网络来做正确的事情。

三、学校应该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投入更多资金,加快新书更新。

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座位,改善看书挤的问题。 普及学校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提高利用率。

四、宿舍文化的建设。宿舍应该是一个学习、阅读的安乐窝。

五、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应该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

突出务实性,避免功利性。

强调理论性,不忘实用性。 围绕深刻性,附带趣味性。 前瞻超前性,后顾历史性。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大学生道德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状况调查

大学生医疗保险状况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勤工俭学状况调查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