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1 22:49: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教学

反思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单元第一小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知道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是比例尺。

2、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互相合作、协调的能力。

3、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我在教学之初认真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又结合新课程的一些要求,力求让该课成为一节有价值的理想课堂的研究课。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发现比例尺;感受比例尺;应用比例尺。

在第一阶段,我从学材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切入,板书课题。随即让学生寻找图上的比例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写比例尺,接

着出示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同时又考查学生学习关注点,便于下一步教师的整理。

在归纳“比例尺”概念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地借助学生的讲解来解决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

在教师集中梳理阶段,我针对学生研讨中存在的模糊认识,首先搜集学生绘制教室平面图不同的图做好长宽数据的对比,并强化求比例尺的方法:

9米=900厘米9:900=1:100

6米=600厘米6:600=1:100

9米=900厘米3:900=1:300

6米=600厘米2:600=1:300

9米=900厘米6:900=1:150

6米=600厘米4:600=1:150

学生抓住1:100、1:300、1:150„„.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大有小,在讨论1:17000000时,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化简的规范。这一环节我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并且把1:

10、1:

1、10:1的意义作为个例让学生多说说,由比较“用比例尺1:300画出来的图和1:50画出来的图谁大?为什

么?”进一步研究用1:10呢? 1:1呢? 2:1呢?用2:1的比例尺画的平面图和原来的教室地面相比,结果怎么样?我们会用这样的比例尺画操场的平面图吗?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没有要用到这种放大比例尺的情况呢?通过识图机械图纸、微生物图纸......进一步认识放大比例尺。教学“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之后指出它们都是“数字比例尺”。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我整合比例尺的应用中的三类习题,淡化了计算,强调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外显,引进故事这样一个载体,学生积极地参与,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纵观全课,学生地自主参与地积极性很高,小组活动也组织有序,教学效果良好,但是我感觉也有不足之处:

一、学生的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展,如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那么学生们的求知欲会更浓,课堂时间的分配还可以更优化。

二、一些教学环节还没能在课堂中的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理念和实践之间的差距。自由的时空里学生究竟可不可以实现自动自发的习得呢?我会进一步加强对理想课堂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课堂在这种思考下会更精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比例尺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反比例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画一画 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观察与探索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圆柱的体积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图形的放缩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