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灵泉碧沼德润玉洁》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灵泉碧沼德润玉洁

——长安区灵沼街道中心小学“水”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侧记

灵沼中心小学坐峙于周邑古迹之厚土,万民稼穑之福源。始建于1933年,文脉深正,其芳久远。学校占地面积13690平方米,建筑面积4018平方米,设有教学班12个,学生500余人,教职工42人,岗位合格率100%。基础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小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先进学校”;“明荣知耻,唱响我心中的歌谣”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2007—2009年度文明校园”称号;“先进党支部”;“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标准化学校”;“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优秀学校”;“中小学生科技教育节优秀组织奖”等区级荣誉。2012年获“西安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队部被评为全国“做党的好孩子先进集体”;获全国第

四、第

七、第八届“书信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红旗大队”,“西安市红旗标兵大队”;“长安区标兵红旗大队”; 长安区“体育大课间”特色项目评选一等奖。

尽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但办学品位不高也制约了学校的形象和发展。为了贯彻市教育局“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办学思路,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已列入学校的工作重点。

一、确定地域特色的“水”主题文化。

灵沼中心学校位于长安西部、沣河西岸、灵沼遗址之上,这里的沣河之水养育了一方百姓,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在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水是一种具有灵性的自然资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认识水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产品,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哲思,奠定了中华水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在挖掘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过程中达成了共识:“灵沼”因水得名,自有水的天赋,可谓风水宝地,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泉碧沼”,水之源头,兼得水性,并具水德,孕育涵养人之品德,实属天人合一;“德润玉洁”是学校的灵魂,我们坚持用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的胸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师德风尚,滋润濡染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孕育如水般的美好心灵,涵养如水一样品德的儿童,让绿芽绽放,绿苗成长,绿树成荫、绿荫满园。因此我们把水文化确定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二、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

1.办学理念: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发展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

2.一训三风:

校训:灵泉碧沼德润玉洁

校风:抉泉涌金哺桃育李

教风:掬水濯苗躬耕善教

学风:汲养若渴勤勉乐学

三、物化布点,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门楼及门廊文化设计

把门楼和进门后两侧门房顶平台连为一体设计成门头。门廊两侧打造成理念墙和荣誉风采墙。包括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简介、校赋、校徽、校歌,师生每日三省等等。这些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全体师生,我们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

(二)打造水文化景观

学校花巨资打造成了由喷泉、小桥流水、荷花池、鱼池、创始人雕像组成的水文化景观。尤其是创始人雕像,他矗立的是精神的旗帜,他时刻提醒着全体师生不要忘记先辈们的治学精神,要继承发扬先辈们严谨治学,奋发图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楼之间“青竹道”与“紫藤廊”的改造

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水的八品八德书法楹联。教育学生学习水之品德,起到育人的效果。

(四)教学楼两侧墙壁设计

教学楼外墙紧紧围绕水文化喷绘了《咏水》及《水之魂》两篇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水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对水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操场文化长廊

为了弘扬国学文化,学校花重金打造了70米文化长廊,主要包括“国学长廊”和“学科综合天地”两部分,长廊内容丰富全面,对学生文化内涵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六)阳光体育长廊

为了突出操场运动文化,学校在操场的西墙上打造了“阳光体育运动长廊”,布置了各种运动图案,张贴了“我运动 我健康 我成长”的运动口号,体现了运动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运动的魅力和拼搏的意义。

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又有着重要的地位。“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已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目标。2012年至2013年区教育局先后3次组织全区各校主管领导到眉县、延安、灞桥等地参观学习;2012年10月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到长师附小、灞桥等学校参观学习,接受到了新的理念,为建设班级文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各班特色内容敲定后,班主任马上构思、计划,开始搜集资料,布置教室。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确定班级的特色,制定出具有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让它无形的赋予班级一种无尽的自豪和长足的干劲。如:“快快乐乐学痛痛快快玩”“做最棒的自己创最优的班级”“我梦想我飞翔”、“我成长、我进步、我快乐”„„各班还设计布置了各具特色的“班务公开栏”、“每周之星”、“我的地盘我做主”、“信息加油站”“卫生角”、“阅读地带”等学校统一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园地;每班还结合活动主题出好墙报,教室后面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兴趣小组作品等。

五、拓展水文化深层含义,健全和风细雨的学校制度文化。

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因此,学校制定各项制度,遵循水满即平的道理,在制定制度中注意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并重,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和谐统一,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1)制度执行体现水满即平——水的“公正”品质。

学校制定的学校《章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便于学校管理,更成为人人遵守的准则,在具体执行中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绝不厚此薄彼,绝不时紧时松、因人而异,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制度完善体现顺势而变——水的“灵动至善”品质。

制度是把双刃剑,制度可以明确方向,提高效率,但用得不好也会限制创造,泯灭活力。学校在每项制度实施前都会认真听取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反复沟通交流,反复修改,直至达成共识。每学期还会根据执行情况对制度进行重新修订。

(3)制度管理追求精细化——水的“无孔不入”智慧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新起点、新发展的形势下,学校重新修订一些管理制度,使其更具体化,更精细化,以便于每一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有章可循。

六、落实水文化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课程文化。

1、开展“快乐小浪花”少队活动,内容涵盖体育类、书画类、棋类、手工、科技制作、考古探索、国学诵读、合唱舞蹈等,每学期举行一次“快乐小浪花”少队活动展示,培养学

生快乐、健康、自信、互助的品质。

2、创建“水之韵”校园广播站和《浪花之歌》手抄报。

3、每学期举行一届“浪花杯”足球赛。

4、开展“快乐浪花”校园文明之星评选和“快乐浪花”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5、每月开展一次以“好书相伴,书海寻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让师生真正体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内涵。

6、探索开发水育课堂,即“灵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如水之灵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灵泉碧沼》上下两册。

(王颖娟高成刚 曹兴君)

《灵泉碧沼德润玉洁》

灵沼关工委工作总结

灵沼中心校德育总结

灵沼中心校德育总结

灵沼街道关工委工作总结

(长安区关工委研讨会)灵沼发言稿

(上半年)灵沼街道关工委工作总结

灵沼中心校德育总结rui

宗朗灵泉

灵泉教学设计

《灵泉碧沼德润玉洁》
《《灵泉碧沼德润玉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