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

【摘要】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主要的方法有:创设教学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肤浅为本质,放飞想象翅膀等。

【关键字】 情境 三化 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也曾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多媒体课件涉及到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利用PowerPoint的特点,插入了猴子、蛋糕、老农等图片,配以兴奋、懊丧、俏皮等风格的音乐,通过图像处理、音画组合等方式,设计了一个寓学于乐的动画情境:猴子从原来的不满意吃蛋糕的,到贪婪于吃蛋糕的,直至最后满足于蛋糕的,一次次被老农戏弄于股掌之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或会心一笑,或满心疑虑,或莫明其妙,注意力高度集中,当教师抛出“=”这个问题时,人人讨论,争论不休,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

二、化静态为动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网络环境下,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利用CAI课件演示,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圆的知识》,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紧接着老师可以追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三、化抽象为具体、简化学生的分析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理解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例如,在教义务教育六年制四年级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55米,经过4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学生读题后,用课件出示题中的线段示意图,用变色、闪烁等手段,使学生明确运动的物体是一个还是两个?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方面是同向、背向还是相向?运动出发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运动的结果是相遇还是相离等?帮助学生理解上述抽象概念。学生学会例题的第一种解法后,对第二种解法中的“速度和”较难理解,这对教师借助电脑,把线段图中小明和小红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分别拖出来,再合并成一条线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速度和”这一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60+55)×4。

2.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许多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于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将这种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和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化解难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

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CAI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四、化肤浅为本质,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传授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形象直观的演示,从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都可以进行动态模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集合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探究:用 把圆16等份后的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们拼拼摆摆,说说议议,可以很快得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这与书本上“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略有出入,这时便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了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64份对拼的过程,这样,学生们便轻松地理解了“平均分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的道理,得出了S=πr×r=πr 的公式。受此启发,又可探究出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论,在让学生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演示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过程,学生们恍然大悟,细细分析,得出了S=π×4r÷2=πr 的公式。

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利用CAI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本质属性,是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五、利用网络资源,放飞想象的翅膀

多媒体网络技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可以参与演示、参与交互,由学生把握演示的时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测试能力打破“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尤其利用网络教室或聊天室,在一些开放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探讨,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作为课改下新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使不同的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

例如,数学实践活动课《参观果园》,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受条件的限制,亲自到果园参观的活动难以实现,因而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虚拟的果园,让学生通过网上自由进入,查找资料,搜集相关数据,并且通过一些实际的计算,得出新的统计数据,从而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获得新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根据“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充分应用网络技术这个平台,精心设计了“相关知识”这一热区资源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查阅,让其自行了解一些农业课外知识或其它水果的生长、管理、收成„„让其明确科技种植能够提质增产,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这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整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选择感兴趣或尚未明白的内容自主学习。学生有着更为独立的思维空间合作学习的机会,思维更加积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自主了,教师可从满堂的说教中解放出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的教育,让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轻松。让他们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广阔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浩瀚的资源天空里翱翔。

有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问题,小课题进行探究:个人或小组上网查阅资料,求解、讨论、交流,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主动探究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延伸的反思

在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整合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的问题,和要注意的地方:

1.对于教师

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应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能力,以便最大程度地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2.对于学生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的整合,那就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信息技术技能,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总之,《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夏明华主编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 浙江省教育出版社

[2] 陈聆主编 《解读新课程》,华夏出版社

[3] 苗逢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姜月宝 《小学数学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数学教育》 2002年第1期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整合研究》

课堂教学延伸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