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0:2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

民革三水支部夏克传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即着手规划起草的。按照革命党人的理想,民国政权建立后,应该很快统一全国。开始进行强国富民的建设了。但是由于封建余孽、新旧军阀的明争暗斗,统一事业困难重重。先生为了顾全大局,把大总统职务让位给袁世凯,自任铁路督办时,就以“国民党人要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的革命胸怀,对我国的港口、铁路、经济资源作过认真的勘察。《计划》最初用英文写成,名为《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作此《计划》之由来和目的,他在自序中说:“欧战甫完之夕,作者从事于研究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而成此六种计划。盖欲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工人,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且以助各国战后工人问题之解决。”他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而国力薄弱”,宜乘欧战结束之时机,借用外国资本、人力以发展中国实业。这是他为实现民生主义的一项重大措施。当然这种完全寄希望于外国援助的思想是很难实现的。但其宏伟构想和急于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抓实业建设的豪情壮举是值得钦佩的。他的理想正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为现实。

一、《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一,三步走的思想。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现,孙中山为此提出必须分三步走的思想:第一步,引进外资。政府为了建设需要必须引进外国资金,充分利外国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师。第二步,中外合作。必须设法外国专家得到中国人民的信任,互相帮助。第三步,厉行合同。由中国政府召开正式会议,签订条约,避免上当,重蹈清朝的覆辙。

第二,多种经济体制并存。孙中山开宗明义提出,中国的经济开发,应分个人企业和国家经营两路进行。他认为,凡是可以委托个人办理的事物,并且个人办理比国家经营为适宜的,应当由个人办理,由国家奖励,用法律加以保护;至于不能委托个人独自经营的企业,应当由国家来经营。

第三,提出了引进外国资金和外国人才的方案。孙中山认为,中国经营各种实业建设,必须大量吸引外资和外国熟练的人才。他确立了利用外资、发展实业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选择最有利的途径来吸引外资,利息轻,无抵押;

二、引进的外资必须用于发展国民最需要的企业,不能挥霍浪费;

三、引进外资必须由企业出面签订合同,不需要政府担保,不带政治性质。这样,他吸取了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方略。

第四,开发水利。在渤海湾建立北方大港,成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的策源地、中国与世

界交通运输的枢纽;在杭州湾建立东方大港,在浦东创造市宅中心,实际上提出了开发浦东的问题;以广州为中心,建设南方大港。整治长江、黄河、淮河。

第五,修筑10万英里铁路,包括中央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整个铁路系统连接蒙古、新疆、西藏,覆盖全国各地。建设铁路经济。武汉作为中国本部铁路系统的中心,又是中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中国茶叶的大市场,必将成为像纽约、伦敦规模的世界大都市。他预言南京、镇江的发展前景广阔。建设沿海商埠和渔业港口31个。

最后,孙中山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工业,不论如何,必须进行。”但不能沿彼西方文明的旧路径而行,中国必须别辟新途,也就是“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

综上所列《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从大兴铁路建立五大铁路系统,到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联为一体;从建设三个国际性大港及众多中小商港、渔港,到疏浚、开凿运河,治理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扩建增设一大批沿海沿江商场商埠;从全方位开发煤、铁、石油及其他矿产,兴建钢铁、水泥、造船、机车等大型工厂,到发展食品、纺织、建筑等工业;从改良农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到鼓励移民垦荒,开发广大的边疆地区,其内容几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

二、《实业计划》在旧中国只能是个愿景

在国家财力不支的困境下,“计划过于伟大,难得如此一大宗巨款”,寻求突破的出路在哪里?孙中山的药方是借助一战“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同时吸引外资,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这种发展思路,在现在看来,确乎有理想化的成分。这就需要进一步考察孙中山的“国际观”。他并非没有意识到当时中国险恶的国际环境。孙中山明确指出世界存在三大问题,即国际战争、商业战争和阶级战争。特别是国际战争,是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染指。然而,即使如此,孙中山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着眼,认为“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竞争„„斗争之性,乃动物性根之遗传于人类者,此种兽性当以早除之为妙也。”

正是基于这种“互助”观念,孙中山淡化“铁血竞争”之残酷,将中国文明、富强之路定为“西向而行”。“西向而行”,一方面反映了孙中山宏观的国际视野和胸襟,接受、学习并乐于踏上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为其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支撑,鼓吹利益均沾前提下的中西共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国际“竞争”、“斗争”和“战争”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差,将国家的发展过多依赖于“友邦”的帮助,“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

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就历史环境而言,这种“西向而行”的想法只能是后发国家的一种权宜选择,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际丛林法则:向列强借力,无异于与虎谋皮。

“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道理比较浅显,然则国破山河在,直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才在形式上统一中国,而且没有勇气废除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1927-1937年,被一些史学家称为“黄金十年”,但国民财富急剧集中于“四大家族”也是不争的史实,客观上对国民经济的探索有限。此外,中国的发展之权,长期受美、日、欧等强势力量左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只能成为空谈,实业计划更是空中楼阁。

三、《实业计划》许多天才般的设想如今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1、三个大港已经建成

《实业计划》是《建国方略》的“物质建设”部分,共分为6个计划,在第

一、第

二、第三计划中,孙中山设想中国要建成北方、东方和南方三个大港。

关于北方大港,孙中山写道“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关于东方大港,孙中山认为应建在“杭州湾中乍浦正南之地”,并表示“论其为东方商港,则此地位远胜上海。”

而在第三计划中,孙中山构想道:“为建设一南方大港,以完成国际发展计划篇首所称中国之三头等海港。”这个南方大港的位置“当然在广州”。

在孙中山所设想的三地已经形成了三个庞大的港口群。

北方港口群以京塘港为中心,两翼有营口港、丹东港、天津港等;东方港口群有上海港、宁波港、南通港、连云港港以及落成不久的上海洋山深水港;而南方港除了广州港外,还有深圳、蛇口等港口,吞吐量均在亿吨左右,忙碌景象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年设想。

2、青藏铁路通到拉萨

民国初年,孙中山即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在此后的《实业计划》“第四计划”中,孙中山又进一步周密化,设计了5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

在这之中,孙中山最富创意的设想莫过于高原铁路的建设。“此是吾铁路计划之最后部分,其工程极为繁难,其费用亦甚巨大,”孙中山当时对其便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但这位伟人同时表示,这一块土地“有最富之农产与最美之牧场”,矿藏丰富、世人罕至,一旦其他铁路完成之后,这条铁路建设实有“必要”。

让人钦佩的是,孙中山不仅提出了构想,还细列出了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线等16条具体规划。

孙中山表示,“此线行经之距离约一千一百英里。”沿线所列地点之细令人惊叹,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位伟人的良苦用心。

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构想基本上都是以沿海的三大港为据点,向内地辐射,并由此形成全国铁路网。如今看来,现在中国的铁路网的构架,基本上没有脱离国父的规划。

3、三峡工程发挥效益

而在《实业计划》之“改良现有水路及运河”一节中,孙中山又将目光瞄向长江,除阐述整治长江口至重庆间的航道,建设沿江港埠等航业问题外,便是长江上游的水利开发——这是见于国人著述中最早的三峡工程。

孙中山描述道: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即地学家所谓红盆地也。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平均深有六寻(36英尺),最深有至三十寻者;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随后在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演讲《民生主义》,更明确说明在三峡建坝还可发电。

“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比现在各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

2011年10月,三峡大坝蓄水至156米,三峡工程开始发挥其全面效益,除了孙中山所能想象到的航道改善、发电外,其最大的效益便是防洪,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峡工程建成后,能有效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三峡水库的蓄水,将使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显现和发挥;预计到2011年全部投产发电的世界最大水电站——长江三峡电站,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强劲的能源动力。

世纪三峡梦,今日始辉煌。长达2309米、海拔高程185米,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如同巨臂,紧紧锁揽住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是地球上屈指可数的“世界名坝”。

四、应一分为二评价《实业计划》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为中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令人鼓舞的蓝图,孙中山始终把中国的经济建设能否成功视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实业计划》提出了包括交通、港口、都市、水利、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建设规划,他还提出了国家经营和个人企业两种形式同时发展的主张,他说:凡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孙中山对中国民主化,工业化也有论述,满怀信心,认为中国必然会随着时代潮流而进步,一跃而走上富强之路,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阐述的建国思想,建设原则和计划对中国的未来有着不能低估的启示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奴役下的中国人民富民强国愿望注定是永远不会成为现实的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才取得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丰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孙中山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绘制在纸面上的蓝图,才得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

《纪念孙中山先生》

敬爱的孙中山先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纪念孙中山先生发言稿

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七则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23 孙中山先生与对联

国旗下讲话稿:纪念孙中山先生

广播稿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

浅析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
《浅析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