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宣讲教材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宣讲教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广大残疾人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追求与日俱增。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残疾人温饱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各级残联要积极协调和组织残疾人文化活动,满足残疾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一)概述

1、残疾人文化活动及工作概念

残疾人文化活动,是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开展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的总称;是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扩大参与面的需要;是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展示才华,增进理解与沟通的要求。残疾人文化工作就是为完成上述任务而做的工作,是社会文化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工作的一部分。

2、残疾人文化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残疾人文化工作不仅仅是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和残疾人奔小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首先,残疾人通过适合自身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明确自身价值,增强自信,提高生活情趣,促进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其次,残疾人参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可以促进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交流、理解和相互帮助,有利于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再有,残疾人在参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展示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健全人奋发有为,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残疾人的文化艺术产品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残疾人自谋生路的手段。

3、残疾人文化工作的内容

立足于满足残疾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活跃群众性残疾人文化生活,努力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 1

的、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及社会服务活动;

——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积极举办残疾人艺术汇演或调演,组织参加上级同类残疾人特殊艺术汇演或调演;

——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文化助残活动,提供残疾人特需读物和精神文化产品;

——协调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并减免费用;

——协助有关部门对残疾人艺术团进行监督和管理; ——承担特殊艺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基本情况

1、全国残疾人文化工作的成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开辟各级各类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1300余个;各级公共图书馆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开设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200余个。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5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4届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直接参与者达5万多人次,涌现出许多优秀残疾人演员和残疾人节目。目前,全国已成立各级各类残疾人艺术团队180余个。代表中国特殊艺术最高水准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自1989年成立以来,在国内举行了千余场演出,还出访了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观看演出。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盛赞: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创造,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也反映了世界残疾人创造生活的顽强毅力。这种渴望和勇敢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全人类共同加以弘扬。时任总理朱容基赞扬艺术团的演出“体现了人的伟大,意志力的坚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国外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全国还举办过数次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工艺品比赛和展览,展示和活跃了残疾人的艺术创作。

2、我市残疾人文化工作现状

市残联成立20多年来,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有长足发展,自发或有组织地设立了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场所,参与文化活动

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我市组织参加了所有省举办的各类残疾人艺术汇演省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多次代表省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有艺术特长或潜力的残疾人。我市于2002年成立了市残疾人艺术团,举办了多次大型的文艺演出,为一部分有艺术特长的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舞台。经各级残联的协调,市内很多文化活动场所对残疾人开放,并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我市依托市图书馆在全省第二家开设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方便了盲人的学习和阅读。我市组织参加了多次全国、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和工艺品比赛或展览,市、县级残联还时常组织残疾人艺术作品展、棋类比赛、征文比赛等文化活动,2007年在市电视台举办了残疾人自强不息主题演讲会,2008年编辑出版了《自强不息》书籍,2009年编辑出版了反映我市残疾人事业20年成就的画册《爱洒人间》,200

2、200

8、2009年举办了中国残联盲人协会委托的全国盲人节大型庆祝活动、迎接全国残奥会、庆祝市残联成立2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三)如何做好文化工作

爱美是人的天性,残疾人也不例外。文化艺术是追求美、创造美的活动,残疾人同样需要,特别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残疾人,对文化艺术的需要日益增长。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重视残痰人文化工作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残疾人文化工作算不上重点工作,对这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觉得残疾人能生活自理、自立就足够了,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没有必要。这种观念应该彻底改变。我国历来重视残疾入的精神文化需要,在1991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市县级残联作为基层残疾人组织,在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时,要抓住重点,配合上级残联做好工作。

2、熟悉残疾人文化活动的特征

——从交往上来说,具有个体性。由于残疾人的身体功能缺

陷及社会为残疾人参加活动提供方便条件的不够,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存在着不同的障碍,因而他们在参加文化活动时,个体性表现的较为突出。

——从目的上看,具有功利性。从前,由于许多残疾人被生活所迫,走上街头巷尾,卖艺乞讨,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随着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就业的机会增多,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功利性目的的残疾人艺术活动特征仍然明显。

——从情感上来说,具有交融性。因为残疾人很少有机会表现自我,一旦能参加文化艺术演出活动,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人情感交融在节目之中,从而更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很强的感染力。

——从形式上看,具有单一性。由于残疾人的残疾,所以他们难于参加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如盲人的器乐,聋人的舞蹈等,形式比较单调。这就给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帮助残疾人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从多方面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3、基层残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基层残疾入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在参与。主要可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声乐、器乐、棋牌比赛,书法、绘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等。目的在于是愉悦、康复残疾人身心,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首先要根据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促成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影剧院等,为残疾人开放,配有无障碍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

——其次协调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文化生活尽可能鼓励和吸纳残疾人参加,特别是促使社区的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将残疾人文化生活融入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之中。如残健同台演出,作品同场展览等,同时还要鼓励、支持、帮助残疾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自愿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以文会友,以画会友,以琴会友,以棋会友等各种联谊交流活动。

——第三要动员公共文化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开展“文化助残”活动,创作和推出反映残疾人生活和残疾人事业的文化艺术产品和影视、音像作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残疾人提高文化素质和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

——第四基层社区的残疾人组织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发动和组织各类残疾人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残疾人参与全国和地区性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第五要举办本级的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特教学校学生艺术调演,积极组织参加省和国家的残疾人艺术汇演。

——第六要在本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或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

——第七要配合省、市残联做好残疾人特殊人才选拔、推荐和培养工作。

残疾人事业演讲稿

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安徽省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演讲稿

邛崃市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讲义

肇州县残疾人事业

HSE基础知识宣讲教材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宣讲教材
《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宣讲教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