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8: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下,出现了各种教育思潮和多种形式的改革。一些进步的教育家,抱着救国、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纷纷创办学校,提出各种教育主张,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高潮。在这一高潮影响下,创办温泉中学的李石曾,主张办学要以民主、科学精神为指导,以“传播美丽的理想”,以改造社会、改造农村为目标,教学与育人并重。

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也是我最美育的一个方面。由音乐教师负责组织学校乐队,由爱好音乐的学生组成,“以陶冶性情、发达美感”为宗旨。主要乐器有丝竹管弦、铜鼓洋号。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演奏的基本技能并逐渐熟练。学校经常在周末晚间组织音乐会,活跃课外生活,消除一周紧张学习的疲劳。每当学校重大集会或迎宾时,也由乐队演奏烘托热烈气氛。有时学生结队出行,乐队走在前边演奏,使队伍整齐,精神振奋,声势壮观。这支乐队人员不断更替,但一直坚持练习和演奏,直到抗战时期学校被迫停办。这些活动,充实了学生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

组织歌咏队、舞蹈队。最初是学习健康歌舞,如新疆少数民族歌舞,进而学习一些进步歌曲,如“茶馆小调”、“黄水谣”、“大清河”等。继而在民联骨干中唱纪念“七.一”党的生日的解放区革命歌曲。后来发展到1948年10月10日校庆音乐会上,演出解放区独幕秧歌剧《兄妹开荒》和歌颂抗日英雄的话剧。当时北平还没解放,文章学生就开始唱解放区歌曲,扭根据地秧歌,这个事实说明了文章进步势力的强大,说明它已成了爱国民主运动的据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十七中把大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列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千余人的学校,课外活动小组达三四十个,课外活动项目(包括暑假里的各种培训)更是数不胜数。全校学生几乎找不到一个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未参加过课外小组活动的。有的毕业生后来从事职业,追其源其兴趣初始之建立,与当年参加的课外学科活动小组,兴趣小组不无关系。

文艺类小组

民乐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四十七中的民乐队在北京市中学里是声名鹊起,影响极大的乐队。乐队成员百余人,各种乐器十分齐全,演员们演奏技术娴熟,几乎所有民乐名曲无不能精彩演奏:《彩云追月》、《二泉映月》、《喜洋洋》、《步步高》、《紫竹调》、《花好月圆》、《二月里来》、《春江花月夜》、《花儿与少年》、《瑶族舞曲》、《嘎达梅林》、《采茶舞曲》、《小河淌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阅读材料一:四十七中的民乐队每次演出。独奏节目(琴、笛、笙、鼓)先后登场,最后是大合奏,演员们坐满舞台,指挥(也是学生)走上舞台,全场鸦雀无声,指挥棒一起,万籁齐鸣,乐曲悠扬,整个场面蔚为壮观。参加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美誉一次不抱回奖杯的。乐队指挥(56届57届)后来都先后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深造指挥专业。

舞蹈队: 舞蹈队的《挤奶共舞》、《鄂尔多斯舞》、《盅盘舞》、《花儿与少年》、《藏族舞》、《阿细跳月》、《瓶舞》、《朝鲜舞》等,都是学生自己排练,自己借服装(学校有演出服,但为了演出时取胜,便到中央民族学院等院校去借),自己化妆。漂亮的民族服装,精彩的表演常常使演出现场掌声雷动,欢声四起。

阅读材料二:1957年暑假,同学们正在本市和外地休假,部分同学突然接到信:“速回学校,为参加8月份北京市中学文艺汇演突击排练节目。”原来是有些文艺骨干暑假不回家,听说8月份有文艺汇演,便四处发信邀请几十名同学返校,决心在市中学汇演中力拔头筹。歌舞演员队伍由1957届(刚高考完),19

58、19

59、1961等高初中各界五六十人组成,选题是表现1956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各国青年为和平为友谊二相聚的纪实写照。歌舞命名为《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歌曲是世青联欢节的主题歌,舞蹈编排动作完全由同学自己创作,伴奏和伴唱,服装和道具等都是同学自己承担,只有化妆请美术老师白京武先生负责。排练约一周,便到吉祥剧场正式参加比赛。主题之新颖,演出之精彩,兄弟学校无可超越,结果荣获一等奖。北京晚报当天附有演出剧照予以热情报道。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演出后的合影仍在这些同学手中珍存着。

合唱队:

辅导老师是音乐老师王馥芳等老师,指挥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分为四个声部,排练时由各声部部长带队。几支名曲是保留节目:《黄河大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嘎达梅林》、《伏尔加河船夫曲》、《半个月亮升上来》等。还演唱1956届高中王玉田同学创作的校园歌曲、表演歌曲等。

阅读材料三:五十年代王馥芳老师带合唱队到西平剧场参加市中学生汇演,我校得了三等奖。六十年代,年轻的周崇禧老师组织排练并带队到海淀区工人俱乐部演出《祖国颂》,一位青年男教师和一位高中女同学朗诵,百人四声部合唱,歌声雄浑激荡,回荡宇穹,效果极佳,荣获海淀区中学汇演一等奖。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思考并回答:

1、结合材料说说学校开办课外小组的的作用?

2、现在你参加了学校的什么课外小组或课外活动?

3、谈谈你参加小组活动的收获。

京剧小组:有些老师爱好京剧,能拉胡琴能演唱。一些喜好京剧的同学便拜师求学,京剧小组便成立了。虽是业余水平,但排演《女起解》、《三岔口》来,还有板有眼,真是那么回事。

1964年暑假,全校同学参加夏令营。头天晚上,在操场放映露天电影,看电影持续到夜里12点。散场后,全校同学整装出发,奔向离学校40里的妙峰山。40里山路大部分路段是向山上爬,又是夜行军,蜿蜒的长队足有一里路长,借着月光轻声地前后打着招呼,累得气喘吁吁,谁也不敢掉队。东方刚蒙蒙亮,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妙峰山下的涧沟村。稍作休息,开始登顶妙峰山,太阳刚冲破东方的地平线,我们的校旗已呼啦啦飘扬在妙峰山顶!这时,昨天下午就出发的后勤组师生已经煮好热气腾腾的白米粥,还有从食堂带来的炸油饼。师生们就着咸菜,吃着油饼,喝着粥,高兴得忘记了一夜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劳,引吭高歌起《我们站在高岗上》„„。

几十年过去了,环谷园当年的年轻人,已进入耄耋高龄,但环谷园母校情结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在离开校

五、六十年后,在他们颐养天年之时,散居在北京四城的环谷园校友们联络起来在当年学生会主席赵崇宽和50—53届唐秀芳等人倡议下成立了四十七中校友合唱团。合唱团不叫“夕阳红”、不叫“心连心”,而取名“环谷合唱队”。这个合唱团唱遍北京几大公园,在京城有些名气。他们的保留曲目,多是当年在四十七中母校读书时天天唱的歌曲,必唱的便是《温中校歌》。这个合唱团从1994年5月成立,一直坚持到2001年底,他们说:“是母校的情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1932年中法大学校长李麟玉在给《温中一览》写的《序》中总结学校成绩时更明确揭示了“健全公民”内涵。《序》中指出:“初中以德智体三育尤须平衡发展„„德智体三育之外,犹有美育存焉。”可见,温泉中学要培养的,是指德智体美都得到发展,既有纯正高尚品格,又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人。

宣传类小组

广播组:

四十七中广播组是校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界五十年代初,到“*”前,它在学校诸多社团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的成员全是学生,约20人,多是品学兼优的的各年级学生,不仅政治品质好,学业好,还具备广播宣传工作的天赋和技能。

广播室设在北楼(即现在初中部实验楼)二楼一间小屋中,别看面积不大,它却在校园宣传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天课间操、午饭、晚自习前为固定播音时间,每次开播有固定的开始曲《紫竹调》,结束曲《花好月圆》,播音由男女声合播,播音质量近似专业播音员。

播放内容有时政新闻、校园新闻,还定时放音乐,有时还分角色演广播剧、小说连播等。根据作家萧平的小说《三月雪》改编的同名广播剧、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等,被播音员再创作。同学们驻足屏息聆听,受到极大感染。晚饭后,晚自习前,喜爱音乐的同学每天几乎雷打不动地站在两楼之间广播室窗下,倾听广播里播放的优美乐曲:《小河淌水》、《深深的海洋》、《渔舟唱晚》、《彩云追月》、《老人河》、《小路》、《山楂树》、《茉莉花》、《春江花月夜》、

《蓝色的多瑙河》······有的同学随着歌曲节奏打着拍子,沉醉其中。

几十年过去了,在校友们的回忆中,对广播室的美好印象记忆犹新。当年“主政”广播室的一届届“编辑们”、“机务们”、“播音们”除了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外,而对自己“广播室”则更是多了一份留恋。

板报组:学校又出中部和高中部两个食堂,每个食堂前面都有数块宣传专栏,上面定期出版同学们的诗歌、散文、评论,也短不了“表扬与批评”的内容。

例如:校运会1500米决赛中,为合理挤压跑道右侧竞争对手,观众席里有人指挥自己班的运动员高喊:“某某,向外跑!”这种违背比赛精神的做法,立即在板报上展开讨论。一场关于体育道德的讨论,使校园风气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另外,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劝止随地吐痰,批评浪费粮食等,板报宣传组都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阅读材料一: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壁报组:当时各班和校学生自治会都办有壁报,主要内容是宣传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有的壁报连续刊载了《骆驼祥子》,有的登过《假民主》、《伪君子》、《黑幕》、《打苍蝇,保老虎》、《什么是帝国主义》、《美国救济物资的内幕》等进步文章,有的学生还写出质询为什么大学教授被暗杀(指闻一多、李公朴)和生活无着落坠楼自杀等问题的大字报,被校外特务发现。为了保护进步学生,李校长让悄悄撕掉了。

阅读材料二:1958年“大跃进”时代,整个民族都投入到“多快好省、力争上游”的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墙头诗随处可见,我校板报宣传也十分活跃,连德高望重的李开泰校长也赋诗登在黑板报上:“去岁深翻地,今朝麦没牛。黄烟望浩瀚,梨首荡惊鸿。傲步扬周道,豪歌震垅头。伟哉新政权,人物两丰收。”

阅读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说一说板报在当时两个时代个有什么作用?

2、今天我们的班级板报又有什么作用呢?

3、各组讨论:我们该怎样来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呢?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均衡发展。在现在也对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课外小组活动总结

课外小组活动记录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课外科技小组活动记录

课外美术小组活动计划

美术课外小组活动计划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总结

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