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木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木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2.能够独立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情怀,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木笛》,知道什么是木笛吗?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吹奏乐手朱丹和木笛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 修长纤弱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悲凉凄切 脉管滴血 如泣如诉

1)看这两行词,第一行是写什么?第二行是写什么? 2)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精炼的语言,运用关键词概括课文大意。) 3.自由快速地读课文,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朱丹?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一点感受。

三、走进文本,感受历史

1.透过文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朱丹? 2.交流讨论:朱丹第一次出场

课件出示: 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你们再读读这段话?你们特别注意到了什么?(梅花、梅树)

它们象征着什么?(出示梅花图)引用《梅花魂》中外祖父的话。 读着外祖父的话,我们再看看朱丹的这身梅花打扮,你有什么感受? 3.继续走进朱丹,你还从哪些文字读懂了朱丹? 1)出示朱丹和音乐大师的对话

2)请同学们读读这对话。为什么朱丹拒绝演奏? 3)出示历史资料:

师解说:12月13日是怎样的一个日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对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屠杀整整持续了40多天„„)

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每1分钟杀6个人。

师: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国耻)

4.以朱丹的艺术才华,演奏欢快的曲目并不难,可是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木笛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呢?

一边是理想的追求,一边是信念的拷问,在两者之间朱丹犹豫着,矛盾着,他的内心非常的痛楚,但最后他还是坚定了选择放弃演奏。 所以他会在最后说“请原谅······ 短短的三个字,你看出了什么?又读懂了什么? 5.分角色读朱丹和音乐大师的这段对话

(再次感受朱丹的坚定,执着的信念,崇高的民族精神)

四、想象画面,品味笛声

1.过渡:朱丹走出了考场,放弃了演奏,这么才华横溢的青年,难道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演奏了吗?课文哪里还描写了朱丹的演奏?

出示: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2、此时此刻,你听到了怎样的笛声?

生答,相机指导: 悲凉凄切、脉管滴血

师:那一滴滴鲜红的血液从脉管里流淌出来,疼吗?痛吗?这是一种多么钻心的疼痛啊?这种感觉谁能读出来?

3、朱丹啊朱丹,你为什么在纪念碑前却吹奏出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再回顾历史)

4、来,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文字。一边读,一边打开你的心灵,用心地去听,这段文字当中,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哭泣,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叹息,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倾诉,笛声悲凉凄切,读—— 5.在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来,拿起笔来,用一两句话把你听到的感受写下来。

6.带着你听到的体会到的,再配着音乐来读读这段话。

五.情感升华,丰满人物形象

1.孩子们,此时此刻朱丹俨然和这笛声融为了一体。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尽情融进在这笛声里,你们说伫立雪中的朱丹像不像那株傲立雪中的梅花。

这笛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也打动了我们,还打动了谁?

2.大师是被打动了,大师到底是被什么而打动,使得他做出如此的决定呢? 爱国心、崇高的民族精神。 3.师总结。

板书设计:

木 笛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

《木笛》

木笛

木笛

《木笛》教学设计方案

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