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法学院团总支工作特色(定)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立足专业特色,构建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体系

——文法学院团总支工作特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团总支不断创新创造,探索出“以培养可雇佣性人才为基础,发展型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针对学院人文社科类专业特色,以及毕业生主要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实际,通过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交流会、学风专题调研、学风信息员反馈等途径,对青年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等进行摸底,实施开展《文法学院学生工作品牌战略计划》、《文法学院“我的职业梦”实习体验计划》等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工作,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学生开展可雇佣性技能训练进行指导,从制度、平台、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体系。

一、基础技能训练,打牢就业基本功

(一)辩论赛

1.班级辩论赛。各小班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开展班级辩论赛,鼓励每一位同学都上台辩论,达到全员参与,训练思维与表达能力的目的。

2.专业间辩论赛。学院开展专业间辩论赛,达到促进学生交流,提升辩论训练效果的目的,在全院营造良好的辩论氛围。

3.学院辩论交流赛。学院辩论队先后与工学院、食品学院、园艺学院辩论队开展辩论交流赛,并在交流中总结辩论技巧和比赛经验,促进相互交流学习。

(二)演讲比赛。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积极举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演讲比赛,如“青春与梦想”演讲比赛、“I have a dream”英语演讲大赛等,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锻炼演讲与口才能力搭建平台。

(三)公文写作相关活动

1.公文写作培训。学院邀请中文专业、宣传部老师为全院600余名同学进行了新闻稿、活动策划、工作总结、借条、请假条等常用公文写作培训。

2.公文写作大赛。学院举办公文写作大赛,80余名同学参与,积极锻炼自身公文写作能力,提高可雇佣性技能。

二、专业技能训练,磨砺从业“金刚钻”

(一)翻译知识竞赛。为激发全校同学英语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翻译知识、翻译技能的了解,学院举办第三届翻译节暨翻译技能与翻译知识竞赛,全校近400名同学参加比赛,在锻炼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积极选拔人才参加全国、省级翻译竞赛。学院英语系杨清、谢佳秀、欧阳瑞秋分别获得第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翻译组)一等优秀奖、第四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三等奖、“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三等奖,三个奖项均是我校学子首次获得。王丽婷、何书丽、张秋月等12位同学获得校级奖项。

(二)英语辩论赛

1.“复旦杯”高校英语辩论邀请赛。为了加强院校交流,学院主办“2013复旦杯高校英语辩论邀请赛”,与来自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选手同台竞技,并获得三等奖。

2.“外研社·当当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选拔赛。学院与校团委共同举办第十七届“外研社·当当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四川农业大学选拔赛,60余名同学参加比赛。学院代表林文苑、罗翰涛从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华西地区复赛获得三等奖。

(三)检校辩论赛。学院联同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检校辩论赛,促进专业交流,提升专业技能。同时,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四川省首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并一举获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四)中文专业相关活动

1.中文知识技能大赛。举行第四届四川农业大学中文知识技能大赛,学院张春江、唐英杰、王雯丽同学获得一等奖。

2.文学创作大赛。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文学创作大赛,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描绘自己的中国梦想。全校240多名同学参加活动并完成作品,学院唐芮同学获得特等奖,李丹、冯练、刁艳等17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3.情书大赛。举办首届“‘情书’大赛”,大赛以“青春情飞扬,川农学子正起航”为主题,面向全校同学征集以“情”为主线创作的作品,吸引了全校300余人参加。

(五)行政综合能力大赛。联同华图教育举行第三届“华图杯”行政综合能力比拼大赛,大赛严格模拟公务员考试招录考试流程,决赛采取模拟公务员面试的形式,严格训练参赛同学的政治专业素养,吸引了300余名学生参加。

(六)专业学术讲座。学院积极开展专业学术讲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如香港理工大学四川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的负责人、应用社会科学系沈文伟教授应学院邀请,来校与社工师生开展“社工名人面对面”交流讲座,为社工师生更好地开展灾后救助社会工作友情“充电”;雨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双文来校为学生作了《中国检察制度》讲座;学院还面向全校开展了英语四级公益讲座,吸引全校1000余名同学参加。

(七)英语角。为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能力,学院每周三都在十教B区502教室开展“英语角”活动,活动现场外教与同学们进行英语学习互动,同时提供近百种外语原版图书供学生借阅。

三、综合技能训练,练好就业“铁布衫”

(一)“我的‘职业梦’实习体验计划”活动。为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明确

人生发展道路,促进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由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学院制订了《“我的职业梦”实习体验计划》,引导学生通过“职视自我”、“职业访问”、“职场实习”、“职面未来”四阶段活动,进行大学生活“四步走”,全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规划大赛。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规划自身未来,增强学生发展的规划性,学院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学院刘晓存同学被推荐参加校级职业规划大赛获得二等奖。

(三)简历制作及模拟招聘大赛。学院举行简历制作及模拟招聘大赛,根据各专业特点,学院邀请记者、律师、社工专家等行业从业人员担任模拟招聘面试官,通过模拟面试帮助学生提升面试技巧。

(四)各类就业指导辅导培训。就业动员暨就业指导培训会。学院先后为2014届、2015届毕业生开展就业动员暨就业指导培训会。如邀请招生就业办老师为毕业生作“求职途径与简历制作”专题培训;邀请华图教育副总经理、高级培训师魏华刚来校举行《公务员备考公益讲座》;邀请考研、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秀毕业生,举行 “我们的青春,如何选择”为主题的优秀毕业生交流会。

(五)创业创新实践活动

1.社会实践。一年来,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院学生前往地震灾区、大邑、自贡、剑南春集团、雨城区检察院等实践基地,开展社工服务、“三农”服务、村官挂职、专业见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学院荣获“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2.创新创业活动。学院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2013年,获得学校创新性试验计划立项2项,提交挑战杯竞赛作品9件。

四、多方位支撑保障学生工作品牌计划顺利实施

(一)制度保障。学院制定《文法学院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计划实施办法》、通过学院网站、手机平台和微博等多途径宣传,共有30个小班自主申报。学院还制定了《文法学院学生可雇佣性技能计划实施考核办法》,确保了可雇佣性技能提升体系的构建有制度保障

(二)平台保障。针对品牌计划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不同阶段的训练需求,学院提供了培训、实践、竞赛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平台;先后联系了76个实践基地,为可雇佣性技能提升体系的构建提供充分的平台保障。

(三)经费保障。学院划拨两万元专项资金,采取“先资助、后奖励”的方式推进《文法学院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计划》的实施,为各项活动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四)激励保障。为鼓励全院学生更积极地参加可雇佣性技能训练和提升,学院推行“学生可雇佣性技能A 级证书”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引导,确保激励保障。

文法学院团总支

2014年4月10日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团总支作要要点

文法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竞选表心123

文法学院请假条

文法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实施细则

文法学院模拟招聘会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高职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特色建设项目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工作职责

电气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报告

文法学院举办主题教育

文法学院团总支工作特色(定)
《文法学院团总支工作特色(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