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形象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0: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以昆明莲花池公园为例

摘要:以云南省昆明市莲花池公园为例,对昆明市开放式公园形态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结合现代园林城市的特点,建立和谐、生态的开放式公园,使公园自然、合理渗透到城市当中,以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莲花池公园 设计 空间 休闲 娱乐 便利

历史:莲花池自古便是昆明胜境,明洪武时就跻身著名的“滇阳六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莲花池公园从50年代后逐渐凋敝、水体污染加重。今天,重建一新的莲花池公园将“龙池跃金”的文化胜境呈现给市民。

莲花池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圆通山西北面,商山下,池侧有水口,水满时流入盘龙江。据史料记载:莲花池源于唐代,到了明朝初年就是“滇阳六景”之一,有“龙池跃金”的美誉。传说池里有五个龙眼,百年来一直是清泉涌流。据明代《云南府志》载,商山之麓“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以去风疾”。也就是说人们还相信在莲花池里洗浴可以治病。历史上莲花池周林木参天,池中碧波荡漾,一池的莲花在花开时节自然更是花红叶碧,美不胜收。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胜景。这里曾有陈圆圆的梳妆台、永历帝陵等历史遗迹。更因与历史名人吴三桂、陈圆圆有重要关联,莲花池成为昆明自然风景与人文地理的“双料胜地”。据史料记载吴三桂选中它,兴建“安阜园”,专为宠妃陈圆圆住宅。园内,亭台楼阁、水榭假山、奇花异卉、书画奇珍应有尽有。吴三桂还令人修筑栈道,由五华山直通莲花池,供其往来于美人与政务之间。

然而近几十年来周边的环境污染却让久负盛名的莲花池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2007年5月—8月项目建成时间:2008年10月项目景观面积:5.1公顷莲花池公园风格定位为:江南园林,公园以水体湖景为主,结合莲花池传统历史文脉,以莲花池独具魅力的文化属性为内涵,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集休闲游赏的开放性公园。按照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思路,要重现明代胜景,只有通过具体的景点来加以体现,所以莲花池的设计风格在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的基础上,由北向南将构造安阜园门、玉石玲珑、翠海妆楼、龙池跃鱼、莲池沉香、高山桃林、永历遗冢、长桥波飞、荷月黄昏、盛世花潮的“莲花十景”。整个设计风格大多为“集景式”园林,结合莲花池与陈圆圆有关的历史典故,运用“题景”手法来造景。整个景区以开敞的景观环境为主,沿湖分散设置临水景观建筑。其中,湖中心的八角莲花阁为全园的主题建筑及标志性建筑。

莲花池公园恢复重建后,湖面也将由现在的30亩扩大为40亩,“映日荷花别样红”将成一大城市景观。

重建莲花池公园是五华区对于昆明市“4+1”公园重点项目和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践。据了解,2006年12月20日,莲花池片区拆迁工程启动;2007年8月,投资5000余万元的81.7亩莲花池公园开工建设,至2008年9月29日开园,整体重建历时1年。

莲花池公园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园,新开放的莲花池公园尊重历史、注重文化内涵。市民置身其中,将感受到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妆楼倒影、商山梦痕、廊烟柳、龙池跃金、冷泉印月等“龙池八景”的文化情愫。在总体布局上,莲花池公园将让市民亲历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风韵,“三山一水”这一古典园林堆山理水精髓得到充分体现。 莲花池公园由中国最具活力的,拥有园林工程施工一级和景观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通过东方园林人近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于2008年9月将一个全新的莲花池公园呈现在昆明人民的眼前,为昆明人民提供了又一个休闲、娱乐、晨练、观景的好去处。 莲花池公园重建的意义:五华区通过莲花池片区的改造,恢复重建莲花池公园,改善高校周边环境,为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昆明在改造其他城中村时提供了一个模式上的参考。莲花池片区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莲花池不仅是昆明市区除翠湖外仅存的面积较大的自然水体,同时还是昆明市历史文化名池之一。莲花池公园恢复重建后,湖面也由原来的20亩扩大为35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成一大城市景观。同时,莲花池项目所在地周边集中了云南省的10余所高等院校,常年在校学生8万余人,教职工2万余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等各级科研机构20个,科研及辅助人员1万余人,是全省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昆明市区其他片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城中村改造对一个地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城中村改造,有利于百姓生活,这是最大的民生。”熊思远说,从小处说,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居民能通过改造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化的诸多配套服务和福利,从大处说,可以实现城乡联动、统筹发展。改造城中村,不仅腾出了城市人口密集区的空间,同时会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实力。同时他也希望昆明可以借助这次城中村改造的契机,进行彻底的城市品质升级,打造一个无愧于“春城”这一美名的精品城市。 文化延伸城市魅力:莲花池公园作为一个融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昆明经典园林景区,重建它是对昆明历史文化风骨的一种延续,也将对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展现昆明人文特色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谱牒,是城市的血脉和气质所系,而城市公园景区则是记录这座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化命脉的生动载体。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相结合的典范。例如保定的“古莲池”、南京的“莫愁湖”、上海的“豫园”、绍兴的“沈园”等等。昆明的莲花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据《云南府志》载:“商山之麓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去风疾”,它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胜景。莲花池公园定位于历史文化名园,记忆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录了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历史故事、明永历帝殉难历史、李广田生平事迹等。而此次莲花池公园的建设,正好适应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这次在对莲花池公园重建中,为重现莲花池百年前的历史风貌,还市民一个原汁原味的莲花池公园。设计方案充分挖掘莲花池的有关历史题材,在结合莲花池传统历史文脉的同时,还汲取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将公园总体风格定位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江南古典园林。并特别还原了包括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冷泉印月、妆楼倒影、商山梦痕、廊烟柳、龙池跃金等景点。这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意味着了却老昆明对于莲花池的情结,满足老昆明对莲花池过去的回顾。其实昆明还有许多像莲花池公园这样散发浓郁城市历史文化气息的景区、建筑和特色民居。如果不想让这些散落的“珍珠”在岁月长河中湮灭,就必须以“保护

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理念去激活这些资源,光复这些文化,让这些城市之魂得以延续和再生。莲花池公园开放,昆明人的一个情结终于解开了。从政府公示恢复文化景观方案的第一天起,市民献策献力的声音从来不断,善良的百姓甚至希望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园献上各种珍宝,以再现陈圆圆和莲花池的美丽故事。 重现历史景观:4月14日,市民将“陈圆圆画像碑”历史遗物移交五华区政府,历经风雨沧桑,几度失落民间的“陈圆圆”在莲花池公园获得永久性保护。在三百多年之后的今天,又能在莲花池看到一个传说中的陈圆圆了。 让城中村变“智力城”:从莲花池片区城中村的拆迁到莲花池公园的重建,从回迁安置工程的破土到中央智力区的启动,再到莲花池公园开放,莲花池片区正在朝“双生态智力产业中心”稳步迈进。 调查分析:

一.城市公园的重要性:城市公园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行人和使用者而言,公园的自然要素应该能带给他们视觉上的放松,四季的轮回和自然界的接触。公园的设施状况,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着周边辐射地区的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载体,公园不可避免的推至城市景观建设和改造的前沿。

二.莲花池公园分析:1.公园整体风格: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风韵。

2.路线分析:公园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脉络清晰,有的视野开阔,有的曲径通幽具有典型江南园林的风格。两个主要入口的广场和牌坊比较吸引人群。园内多层次的景观随游人不断变换,使人流连忘返。内部分区清晰,形成层次感较强的空间,张弛有度,具有较强的视线吸引力。

三.公园环境观察与分析:1.时间特征:公园从早上7点左右开始陆续涌入晨练人群,在8点到9点之间形成第一个人流高峰区,人数多,基本集中于广场或比较开阔的场地。9点半后人群逐渐散去,清洁人员在整理打扫,有少数路人和游人分散在园区各处。10点至中午时由于气温较高,日照较强院内游人很少,形成低估。一般公园的第二个人流高峰期是在晚饭后。但是由于莲花池公园下午6点至6点半之间关闭园区大门,所以第二个人流高峰区出现在下午3点至5点。除此规律之外,下午散布在走到上的人群比上午多,休息日的每个时段的人流都比工作日多。晚上天黑以后,民院路一侧路灯比较亮,路人比较多,而学府路一侧路灯较暗,容易给行人造成不安全感,所路人比较少。 2.群体特征:通过公园中不同人群的阶层分布情况,体会公园具体的功能空间。正门广场视野比较开阔,早晨广场上晨练的人中老年人居多,有男有女,主要是舞剑,舞扇等。也有部分中年人,基本全是女性,她们的活动主要是健身操。他们的分布特点是30至40个中年妇女在广场中央,老年人在旁边三五成群,周围保持有20位左右围观的人,年轻人一般是路过看一会,老年人则坐在广场右边的石椅子上看。在莲花池重修碑记胖的空旷地带有10至20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太健美操,多是家庭主妇或当时休息的上班族。在学府路侧门内花坛一带休息的人群中,年轻人都坐在水边的伞下,老年人都在坐在靠近学府路一般的树荫下,因为老年人大多数带着学龄前儿童,担心孩子去玩水,所以应该加强对儿童靠水危险的保护。

3.空间特征: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区域使用率最高,但是其高峰期在时间段上正

好反了过来。

一个是正门的广场,在早上比较拥挤,有的晨练者甚至要再一旁等到上一拨晨练的人离去才能到场地上进行晨练,但是9点半过后人越来越少,中午时段广场空无一人。

另一个是虹廊烟柳,早上有少数人拉乐器,唱戏曲,绘画。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日照最强,广场也空无一人的时段里,这里坐满了人。平均每天维持有60个人左右,老年人大概有30至40个左右。年轻人坐在廊的中间,老年人坐两边,因为在两边的亭子路面有人在拉乐器唱戏曲。

还有一个使用率较高的区域是安阜园门外一带,这里在下午会有很多娱乐设施和小吃摊,因此人流量也比较大。

结语:开放式公园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文本的理念,强调不同收入的人享受共同的蓝天、草地和自然,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将人和自然亲密结合,是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公园的发展和养护是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才能长久给人民带来实惠,从而让开放式公园能为城市做出长远的贡献。为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更好的管理、养护、规划和设计方法,使城市能向绿色化城市迈进。

问卷调查表:

1.您是昆明人吗?A是 B不是

2.您的年龄?A20~30 B31~50 C51~80 3.您什么时间段去莲花池公园?A早晨 B中午 C下午(多项选择)

4.去莲花池公园一般做什么?A锻炼身体 B娱乐活动 C休闲活动

5.喜欢去莲花池公园吗?A喜欢 B不喜欢 6.莲花池公园里卫生怎么样?A干净 B一般 C脏

7.莲花池公园里的公共设施损坏程度?A没有损坏 B一般损坏 C严重损坏

8.莲花池公园的植物你喜欢吗?A喜欢 B不喜欢

9.莲花池公园的设施都安全吗?A有的安全 B都安全 C都不安全

10.您觉得莲花池公园拥挤吗?A拥挤 B不拥挤

11.您觉得莲花池公园什么时候拥挤?A早上 B中午 C下午 12.您认为莲花池公园的环境格调好吗?A好 B一般 C差 13.您觉得莲花池公园维护的好吗?A好 B一般 C差 14.您对莲花池公园的满意度?A满意 B一般 C很差

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针对的是20岁以上的人群,从问卷的中得知,有90%是昆明当地居民;有85%为中老年人;在一天的时间内去莲花池公园的人在8点到9点之间与下午3点至5点这两个高峰期;去莲湖池公园锻炼身体的占70%,去娱乐活动的占10%,去休闲活动的占20%;喜欢去翠湖的人占95%;在卫生方面25%的人认为是一般,70%的人认为干净,5%的人认为脏;在公共设施损坏程度上15%的人认为一般损坏,5%的人认为严重损坏,80%的人认为设施良好;96%的人都喜欢莲花池公园的植物;70%的人认为有一部分安全,15%的人认为都安全,15%的人认为都不安全;75%的人觉得莲花池公园拥挤,25%的人认为不拥挤。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去莲花池公园游玩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年龄是中老年人,每天莲花池公园的人流量在高峰期较大,公共设施的损坏程度相对一般,当然政府也能及时修复。居民对莲花池公园都很满意,认为公园整体格调不错,对广大市民有较强的吸引力,公园开园以后,维护的相当好,园区干净,设施良好。但是一些老的设施在安全方面都欠缺考虑人生安全。因为在建造之前去的人没现在多,没有专门供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地方,去的人也比较多,就显得非常拥挤和杂乱,对儿童安全考虑较少。

形象设计论文

论城市客运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 论文

个人形象设计与我论文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综述

职业礼仪与形象设计论文

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论文

选修课个人形象设计论文1

城市形象设计论文
《城市形象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