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阶段总结成果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 阶段总结成果

一、研究的题目:《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

李洁

二、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一)目的:

1、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的弊端;通过与新课程标准的结合,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更加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2、继续探索激励式阶梯的对象,形成经验材料(即激励式阶梯应围绕哪些因素进行),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探索各激励式阶梯要素的具体激励式阶梯办法,形成经验文章。

3、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对学生数学成绩等方面的跟踪记录与反思,使学生达到可持续发展.

4、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使参研教师由“思考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使学生能够发挥潜能,持续发展.

(二)意义:

1、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励式阶梯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2、考虑各层次学生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激励式阶梯教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是在学生激励式阶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式阶梯备课、激励式阶梯授课、激励式阶梯训练和分类指导,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研究现状:

1、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一级达标高中)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四)关键词: 初中数学 激励式阶梯教学 持续发展

三、研究假设:

通过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就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从少到多、形式从单一呆板到多向互动、生动,从被动发展到较主动和谐地发展。

实施激励式阶梯教学后,课堂教学质量就可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素质就可能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就会显示出它的魅力,学生的发展就更具有可能性。

四、概念界定

(一)、所谓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激励式阶梯教学目标、设计激励式阶梯教案、采取激励式阶梯施教、进行激励式阶梯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二)、持续发展,就是

五、研究方法及途径:

(一)学生激励式阶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学生的激励式阶梯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激励式阶梯备课。在学生激励式阶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三)激励式阶梯授课。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A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A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C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C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四)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A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A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五)分类竞赛: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竞赛标准,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A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

1、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开学之前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确定了各自的研究内容;通过以上工作,教师们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到方向正确,内容准确,时间明确。

2、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找出研究前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研究力量,制定出研究计划,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保证研究力量,我校课题组研究的科研成员共有7人,使科研带动教研有保证。

4、重视相关资料搜集,资料的及时搜集整理是课题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课题资料便于教师查找、阅读和打印,我们一开始就要求课题资料微机化,保证了实验资料的完整性,可信性。

(二)研究阶段:为保证研究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确定了以下的研究形式:

1、自主探索,定期交流。

“自主研究,定期交流“,即课题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根据各自确定的研究内容,自主地在所教班展开研究,定期于每周二下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周研究情况交流。这种活动形式,既有利于教师在探索研究中,灵活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又有助于研究教师间及时互通和反馈研究信息,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2、集体研究,共同进步 为了解决自主式研究中,研究力量的相对薄弱问题,我们设计了“集体研究,共同进步”这一活动形式,这是对第一种活动形式的补充。是在教师“自主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所有课题组成员探讨展现出的新思想、新方法,帮助研究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挖掘,对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进行肯定和完善。

3、加强学习,取长补短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利用理论学习会,讨论会等时间,组织研究教师反复学习课题实验方案,使得研究教师对课题的各项工作与任务有了充分与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明了于心,这样,就避免了研究教师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迷失方向,大大的提高了研究效率。

(三)总结评定阶段:

我校课题的阶段总结应是一个学期一次。阶段总结的好处:一是提炼并展示、推广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使之能及时指导所有教师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二是便于调整科研工作的进度。成果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上成果展示课。二是开展经验文章论文的交流。并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修改、丰富实验方案。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使参研教师由“思考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2、课堂教学的优化表现。完善实施激励式阶梯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关键,以活动为依托”实施激励式阶梯教学。

3、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得到一定的提高,课堂上的实施感到得心应手,使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也越来越浓厚,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持续发展,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成果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上成果展示课。二是开展经验文章论文的交流。并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修改、丰富实验方案。

八、研究可能存在的限制:

1、激励式阶梯可能会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被分到了基础层学生的自尊心会不会受到伤害。

2、激励式阶梯评价方面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能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式阶梯,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测验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3、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A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

初中数学研修成果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阶段总结

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反思

浅析初中数学变式教学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的阶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

课题阶段成果总结(1份)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阶段总结成果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阶段总结成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