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龙应台(不)相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底的阳光

——读龙应台《(不)相信》有感

龙应台在她《目送》一书中序言有提到,她的《目送》散文集中,中国大陆读者点击量最高的便是这篇《(不)相信》,她用她文人敏锐的目光推测这与中国大陆的社会现状有关。她说的不假,读这篇文章犹如涤洗双眼,而我用这更明亮的双眼好好地重新地审视了一遍自己,审视了一遍四周,审视了一遍世界。

她说曾经信国但国有时不可信。是呀,当年屈原为楚国忧心忡忡,但是楚国统治者却从未重视他,最后屈原无奈跳江,被誉为一代爱国诗人。屈原爱国,屈原信国,但这个“国”在当时并不值得他爱或信,甚至最后成为中国的是灭了楚的秦国;她说曾经信历史但历史有时不可信。是啊,为列朝列代记载的史书多是前朝的史由后朝撰写,多少秘密被掩藏在历史长河阴暗的深处,我手中的历史教科书也许一半都是假的却还要将它奉若真相;她说曾经信正义但正义有时不可信。是呀,也许特定时期的正义在有时就是不正义,以前嚷嚷着除四害,捕杀麻雀是正义,但现在就连蚊子也被证实是生物链重要的一部分,曾经的正义成了现在的禁令……

龙应台把那些被世人无比推崇与信仰的圣物重新剖析,我从她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时,感到深深无力,难道一切都是这么黑暗吗,真的没有一束值得信任的阳光能把黑暗驱散吗?龙应台应当也在这个问题上挣扎过,不然又怎会投下那掷地有声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

她说也许可以不信国,但可以爱那土地与人。中华儿女在神州大地上生息繁衍几千年,我们的根已深深扎进了这饱经沧桑的泥土,当年抗战时,让多少战士前仆后继魂牵梦绕的不正是那东北芳香的黑土地吗?也许国家并不是最完美的,但这里有可爱的人。媒体报道的感动人物是我们的榜样,邻里之间亲切的问候多让人心暖;她说也许历史不可信,但对真相的无限追求是可以信的。现在的我们以改变不了文献的内容,但我们可以去探索,去辨定历史文献的真伪。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更何况古有司马迁司马光,今天有严谨的考古专家,有电视上详细讲解的历史讲坛。追求光明与真相的心永不止步,尘封的秘密我要你水落石出;她说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世上的确有两种正义,正义会随着时光变迁,但正义始终是被人理解的。曾今我们除四害,因为我们科学文化还落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与生物的协调共存,于是我们本着好的出发点却干了坏事。正义本身是纯粹的,若人人都有一颗正义之心,漠然的世界总会被温暖包裹、融化……

回味这字字珠玑的言语,我感到我心中的光芒劈开了眼前的混沌。其实相信或不相信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以前信的现在不信了,以前不信的现在信了。终究还是要尝试去相信一下的,紧紧攥住心底的阳光才会觉得世界一片光亮。现在窗外正在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但我相信明早太阳会早早升起,普照大地,你觉得呢?

浅析龙应台之《相信不相信》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龙应台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文章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相信科学不迷信

课前演讲稿:(不)相信

龙应台(不)相信读后感
《龙应台(不)相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