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设计班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3: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2月10号太原市教育局针对当前班会存在的时间没保证、内容显薄弱和有时应景的问题,颁发了并教政字[2009]2号文件,决定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全面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这对于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班会效能,大力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班会课程化呢?

一、班会课程化

班会课程化就是根据育人目标,结合课程教学,从认知—感悟—践行的循环规律出发,科学系统地规划整体学段(三年为一循环)班会主题的循环内容,使班会课程成为有目的的育德行为、有计划的育德过程。 所谓科学系统地规划整体学段班会主题的循环内容,也就是按照高中三年为一个学段,初中三年为一个学段 ,小学又分为高年级学段、中年级学段和低年级学段来划分,就是按照做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做未来优秀的国家主人、做未来大气的世界公民,以合格——优秀——崇高为培养目标,设计安排班会主题,由浅入深地实施育德行为。

二、班会课程化的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班会课程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不断增强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那么怎样不断增强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呢?市局文件说得清楚,它有这么五个基本原则:

(二)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怎样注意层次性呢?也就是说各个年段同一主题的切入面点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做由高到低的减法,灵活确定。如:同是爱心教育,高中阶段重在爱的理性和爱的艺术教育;初中阶段重在爱的感知和感恩教育;小学阶段则重在爱的意识和爱的感受培育。这样就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就体现了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班会的灵魂,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自主性原则。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必要条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 现在可能大家都知道国外和国内一些先进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推崇自塑教育,也就是自我塑造。即借助于他人指导下自塑环境的培育与自塑机制的调控,以促进班级每一个成员自觉、自设、自律、自强的自我塑造模式。自塑主环节的引导、激励、反省、调控的平台是主题班会,其整体氛围、环境营造的抓手也是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树立的是自塑的路标。所以,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在班会中应自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班会中去,从中感悟、体会、自省、自育。

趣味性原则。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班会中要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打动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三、班会课程化教学的基本结构包括五个方面,即:

1.教学目标(整体的、阶段的、章节的等);

整体目标就是按照做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做未来优秀的国家主人、做未来大气的世界公民,以合格——优秀——崇高为培养目标

阶段性体现在高中、初中、小学(各年段)分段设计

借鉴上海、北京先进城市主题教育章节点的规划

高、初、小三段采用统一的三章环环相扣的教育模式 第一章:做行为合格的人(小公民),以公民素质教育贯穿

第一节 友爱,做人的本性

 爱自己  爱他人    

第二节  

第三节  第四节   爱集体 爱国家 爱自然 爱的艺术

有礼貌 有礼节 讲礼仪 守纪,做人的基准

受纪律 讲秩序

健康,做人的本钱

健康心理 健康锻炼 健康饮食 明礼,做人的体面

第二章 做品德优秀的人,民族精神教育贯穿

第一节 诚实,立德的根本

 诚信与立德  诚信与立业  诚信与立国  诚信与考试

第二节 守法,立德的保险

 法律意识  知法懂法  理性自护  为善守法

第三节 节俭,立德的储蓄

 节俭决定品格  节俭决定成败  节俭型社会建设

第四节 尽责,立德的增值

 要勇于尽责  对借口说“不”  敢于担大任  从细微做起

第三章 做境界崇高的人,生命教育贯穿 第一节 理想,强大的牵引

 做人须是立志第一  立志当立高远之志  树立切合的理想  科学地实现理想

第二节 信念,强大的支撑

 相信自己  在坚毅中成长  如何培养自信

第三节 气度,强大的开发

 学会谦和  学会宽容  学会沉勇  学会合作  学会舍弃  学做小事 第四节 理性,强大的调控

 义理思辨  公理思辨  真理思辨  哲理思辨

2.教学方式(聆听、观赏、讲述、游艺、表演、讨论等);

3.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演示、实践体验等);

4.教学过程(起、承、转、合); 5.教学评估(个案分析、教学反思)

总之,只有符合市局[2009]2号文件精神,我们的班会设计才有方向,才不会白忙活。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两个班会案例,供大家借鉴。

一优秀班会实录

今年三四月份,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班会课程化的文件精神,作为一个导向、作为一个引领,市局对全市各县区推荐上报的优秀班会课例进行了认真的评选,评出一批符合班会课程化基本要求的优秀班会课例,并举行了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观摩了四附小董婧老师策划设计的主题班会《你,与众不同》今天就以董老师的这节班会实录为例,和大家共同探讨班会设计的问题。(观摩班会)

这节班会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起承转合形式进行。具体从以下几个板块入手:

一、“起”班级现象解析——引出自信

通过实例一对话《写作文》和实例二独白(一个学生的日记《课堂中的我》)点出班级现象中的学生的消极行为和自卑心理,进而用实例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故事引出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起”的作用。明确自信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人生有多么大的影响!以及我们需要树立信心,克服我们的消极行为和自卑心理的重要性。

二、“承”谈古论今: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学生讲解自己所了解的自信故事,让大家在名人、名家的自信故事中进一步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学生讨论他们在聆听中的感受,以及自己对自信的了解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上承接“起”,实现“承”的作用。

三、“转”

1、课堂体验:将自信写到脸上

体验自信,我与自信零距离。请几位同学站到舞台中心,让其他同学观察他们脸上的表情,看谁最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信心的增强。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由“承”到“转”的作用。

2、欣赏自我:我的能力绽放

学生们带着自信的笑脸,用自己艺术才华展现自己的自信。从而明确大胆在同学们面前展现自我风采,正是自信的表现!

3、独家窍门:树立自信的方法

为大家支招,介绍使大家增强自信的独家窍门——树立自信的方法:心理暗示法;优点放大法; 人际交往法;六点半疗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转”的高潮。

四、“合”活动延伸:名言、歌曲赏析

1、名言赏析;

2、写出自己心中的话,赠给好朋友(大家先读出自己,再贴在黑板上,总体构成一个笑脸)。一张笑脸,进一步构筑同学们保持自信的心态。享受音乐中的“自信”,欣赏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震撼的歌词中,学生们更加相信自己。知道了:我自信,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在教学过程承接了“转”的高潮,实现了“合”的作用。 最后,活动总结:你,与众不同!

此外,这节班会的目的性、针对性很强。董老师所带班级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自卑自怯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这节班会是要解决目前班内学生自卑心理行为和课堂发言的胆怯的消极行为策划设计的,其次,这节班会的设计中董老师注重了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你,与众不同!”这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通过了解、分析和体验明确确树立自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是自信的表现,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同时活动中让每个孩子展示出自我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盘点这节班会,老师设计了聆听、观赏、讲述、表演和讨论等等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就是在营造活动育人的课堂,就是教师在班会中自觉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班会中去,从中感悟、体会、自省、自育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这节班会在设计上基本上渗透到了科学性、教育性、自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五个原则。基本上圆满地实现了这节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

二、出示班会样稿,供大家借鉴 此外文件还提出要不断丰富班会课程化的内容

班会课程化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青少年教育的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培养“四有”新人。二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创新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锻炼意志品格有着重要作用。班会要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四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主要根据《守则》、《规范》以及《礼仪常规》要求,设计专题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怎样设计主题班会

怎样设计教案

班会设计《怎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怎样与人相处班会教案

班会教案:怎样开好主题班会

班会设计教案

怎样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

7.6班班会设计教案

班会教案:清明节主题班会设计

班会教案:“感恩”主题班会设计

怎样设计班会教案
《怎样设计班会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班会教案设计 设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