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名著(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4: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福禄贝尔

德国人

主要成就:创立幼儿教育理论 代表作品:《人性教育》、《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幼儿园教育学》

被公认为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 福禄贝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 另,他深受裴斯泰洛奇思想的影响。

赫尔巴特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西方教育史上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认为教育理论体系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依据伦理学教育方法的确定必须依据心理学。

赫尔巴特指出,在进行教学前,首先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在教学中,他认为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应该把实现教育目的与传统文化知识看做同一过程,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归结为“教育性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个阶段。

从教学角度出发,可以把教学分为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种。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就是品格教育。

卢梭

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爱弥儿——论教育》是他在教育上的重要著作,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该书在教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卢梭通过《爱弥儿——论教育》抨击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观点,即教师、成人、书本中心化的教育,犹如天文学上的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整个欧洲教育思想为之震动,是人们看到了教育的新曙光。后来的康德的《论教育》也吸收了《爱弥儿》中的部分观点,裴斯泰洛齐的运动教育实践与理论也是以卢梭的自然教育为重要依据的。19世纪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包含如下要点: 1.教育要顺应自然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要求根据儿童生长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有重点的教育,反对违反儿童特点进行强制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一些主要特征:

1.反封建性,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在批判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性上提出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弊病,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对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2.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热爱儿童,提出了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要求真正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

3.强调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认为,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儿童完全自由地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展儿童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因此,卢梭主张行以求知,从做中学,注重实物教学和对儿童学习欲望的唤起和兴趣的培养。

夸美纽斯

简介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 Amos(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主要思想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作品

夸美纽斯在黎撒栖身13年(1628——1640),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先帮助“兄弟会”成立了学校,并担任校长,积极从事教育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写成了《语言学入门》(1631)、《语言学初听》(1633)、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和《世界图解》(1658)等。其中《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认为“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同时,他也高度肯定了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大教学论》第39页)他把人的心灵比做园地中的泥土,可以栽种各色花木,结出累累果实。

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于是,他提出了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主张,把0一24岁划成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期6年。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他创制了学校体系,发明了班级授课制,这种主张和体系至今为我们所沿用。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这一巨著,以它不朽的思想,经过300多年的考验,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和核心。

洛克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论宽容》(1689)、《论宽容第二篇》(1690)、《论宽容第三篇》(1692)、《政府论》(1689)、《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1695) 。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全书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要防止在衣着、饮食、动静、药物使用等各方面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要锻炼出他们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洛克认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他要求绅士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不应局限于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洛克认为,不能强迫儿童学习,不可把学习当作儿童的一种烦恼,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去使学生注意。要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态度应慈祥和蔼,使学生因此容易接受教导,热爱学习。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的第一本主要著作是《论宽容》。洛克对研究当时英国的于宗教宽容程度相当感兴趣,他在死前写下了许多主张宗教宽容的论文。洛克采取了较为宽容的宗教立场,但仍认为拥有一个国教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而洛克最知名的两本著作则分别是《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早在1671年便开始撰写,有如洛克描述的,在接下来18年里断断续续撰写才完成了整本书,最后于1689年出版。虽然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的时间仍有待争议,很明显的是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1679-1682年期间撰写的。因此《政府论》一书最初不太可能是为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才撰写的,虽然在光荣革命之后洛克的确曾大幅修订全书以替革命辩护。

哲学思想:

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洛克还主张感官的性质可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洛克相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主性质包

括了形状、运动或静止、数目等和物质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而次性质则包括了颜色、声音、气味等其他各种性质。洛克认为主性质就在物体里,次性质只在知觉者中。在这问题上洛克是追随笛卡尔的二元论学说,同意有些性质是可以用人的理智来了解的。

政治思想: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1689到1690年写成的两篇《政府论》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论文。第一篇是对罗伯特·费尔默爵士的《先祖论即论国王之自然权》的反驳。洛克极力并有效地驳斥了费尔默的君权神授的主张。在第二篇中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也支持社会契约论。不过他也强调社会契约论是可以废除的。他也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就包括了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洛克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它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制约,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另外,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这方面的理论由后来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继续发展,并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政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洛克的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洛克的自由主义被美国奉为神圣,成为民族理想。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托马斯·杰弗逊等美国政治家,并且在美洲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洛克的影响在法国则更为激烈。

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后来的启蒙运动乃至法国大革命都与洛克的思想不无关系。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

裴斯泰洛奇育家。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

介绍:裴斯泰洛奇(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近代瑞士著名教

《林哈德和葛笃德》、《隐者夕话》、《论教学方 法》、《天鹅之歌》、《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等。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被公认为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他前半生所从事的社会改革,教育革新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艺术表现,在这部著作里,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名叫葛笃德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教子有方又深明大义,书中阐述了裴斯泰洛奇建立新教育,兴办理想学校,改造社会的观点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是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以书信体形式写成,本书在教育上主要表现在试图在“心理化”的角度来阐述他的教学方法,他的成果与前人相比,他研究教法的方法是通过实践得出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纯粹思想的产物,书中叙述了他的教育心理化理论和智育理论,包括要素教育论,直观性原则和学校各科教学法

教育的目的:有组织地帮助和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各种内在的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要素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来自感觉,而感觉又是建立在简单的要素之上,人们把简单的要素搞清楚了,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会变得简单明了了。因而他主张教育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

教学心理化:包括教学程序心理化,教学方法心理化,教学内容心理化

其他:裴斯泰洛奇把数目,形状和语言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而道德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他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看作是教育要完成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仟务,反对学校只单纯地传授知识的做法,他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特别提倡直观教学法。并同时对循序渐进原则及由远及近原则进行了研究。他还提倡学习和手工劳动相结合,要求学校努力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教育名著经典书目(版)

教育名著

教育名著

名著习题(版)

教育名著读后感

读教育名著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论文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版)
《教育名著(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育名著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