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重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通信专业中级人员掌握通信专业法规、现代通信技术、业务的程度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考察其承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

考试范围

一、通信管理法规与行业规章

了解: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熟悉:公用电信网互联管理规定,互联的原则、办法及网间结算等。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

二、现代通信网

了解:通信网的构成和类型。

熟悉:数据通信网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通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及组网方案。

三、现代通信技术

了解:卫星、多媒体、图像和个人通信技术。

熟悉:智能网、电子商务和通信供电技术。

掌握:电信交换、光纤通信、接入网和互联网技术。

四、现代电信业务

了解:国内、国际电话通信业务。

熟悉:语音信息、电话卡和智能网业务。

掌握: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业务。

五、计算机应用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组成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六、通信专业外语

了解:了解科技外语的表达特点。

熟悉:通信专业词汇及专业术语。

掌握:通信专业外语的翻译技巧。

一、通信管理法规与行业规章

了解: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熟悉:公用电信网互联管理规定,互联的原则、办法及网间结算等。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信科学技术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和标准化发展。

3、通信科学技术特点:(1)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2)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目的和结果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严谨性、准确性。(3)从通信科技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劳动过程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4)从通信科技劳动的人际关系看,一是具有广和远的特点。

4、造福人民、振兴祖国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5、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的道德要求。

6、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1)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与不图名利地位;(2)着眼全程全网与反对本位主义;(3)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不图谋技术垄断。

7、树立服务保障观念,是通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信科技职业道德的最高宗旨和根本原则,是通信科技人员把自己造福人民、振兴祖国的良好愿望同行动统一起来的基本要求。

8、电信职业道德的特点:(1)电信职业道德体现了“人民电信为人民”的根本宗旨;(2)电信职业道德体现了电信通信的集中统一性;(3)电信职业道德体现了电信通信“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4)电信职业道德与电信法制和职业纪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9、通信行业职业守则:1.爱岗敬业,忠于本职工作;2.勤奋学习进取,精通业务技术,保证服务质量; 3.礼貌待人,尊重客户,热情服务,耐心周到; 4.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5.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生产。

10、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不仅是电信市场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条件,更是一个首要条件。

11、电信网络用户的效用与电信网络规模有关的特征被称为电信网络或消费外部性。

12、互联互通,是指电信网间的物理连接,以使一个电信运营企业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运营企业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享用另一个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各种电信业务。

13、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主要障碍有两个,一是技术问题,二是经济问题。就目前的电信技术而言,技术上的困难己不会阻碍互联互通的实现,所以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在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如何分配。

14、广义的互联费基本包括:(1)连接费;(2)接续费;(3)电路租费;(4)辅助服务费;(5)接入赤字补偿费(ADC)。实现互联后,非主导电信公司要向主导电信公司交纳三项费用:(1)连接费;(2)接续费;(3)电路费。

15、互联管制主要是针对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而言。

16、目前我国有关电信网间互联争议解决机制的规定主要体现在2000年公布施行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1年发布施行的部门规章《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及2002年起施行的部门规章《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处理办法》。电信网间互联争议解决的基本程序包括协商、电信主管部门协调、公开论证及裁决、裁决的执行等。

【掌握】

17、

1、起草电信条例的指导原则

一是体现我国电信改革的成果;

二是解决电信发展中的主要突出问题,如电信市场准入、电信网间互联、电信服务、电信安全等问题;

三是要处理好电信发展与电信业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关系;

四是研究、借鉴国际惯例和外国经验,例如,关于“电信”的定义,国际电联早就有明确的定义,因此,电信条例关于“电信”的定义就是按此做出的。

2、电信条例的立法目的

第一,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秩序。

第二,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第三,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第四,促进电信事业的健康发展。

3、电信条例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空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二是对象范围:包括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两种。

4、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5、电信条例确定的各项基本原则

1).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1)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经营基本原则: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3).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价格合理

6、电信业务许可,是电信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并赋予其拥有电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一种凭证。电信条例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发证机关为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

7、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权或股份不得少于51%,也就是国有股要绝对控股。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规定:管理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

8、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电信资费属于服务价格的一种。电信资费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三种形式。在基础电信业务的三种定价形式中,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占有主导地位,增值电信业务资费

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9、电信服务质量是电信用户对电信服务性能达到持续的满意程度的综合效果,包括服务性能质量和网络性能质量。电信服务质量评判的标准是用户满意程度。

10、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48小时、农村72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设立受理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服务台,且24小时受理用户申告,并向社会公布障碍台电话号码。

11、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义务:免费提供话费清单、巨额话费提醒、交款方式自由与计息。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3%.的违约金。

12、《电信服务标准》规定:影响用户使用在24小时以内的,应在72小时以前告知所涉及的用户,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报告。影响正常电信服务的时间超过24小时或影响重要用户使用的,应1事先报电信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

13、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接到投诉后15个工作日内未答复的,用户可以向电信管理机构的申诉受理部门提起申诉。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仍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应争议任何一方的要求,申诉受理机构可以出具调解意见书。申诉受理机构调解无效的,争议任何一方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就申诉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4、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实际履行和适当履行原则。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里所指的消费者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

二、现代通信网

了解:通信网的构成和类型。

熟悉:数据通信网的结构和组成。

掌握:通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及组网方案。

1、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

2、通信网的类型

1).按业务类型分,可分为电话通信网(如PSTN、移动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网(如X.25, Internet、帧中继网等)、广播电视网、公用电报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可视图文通信网等。

2).按空间距离和覆盖范围分,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3).按信号形式分,可分为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4).按运营方式分,可分为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5).按服务区域分:国际通信网、长途通信网、本地通信网、农村通信网、局域网( 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等。

6).按主要传输介质分: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用户光纤网等。

7).按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

8).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网状网、星状网、环形网、总线网等。

9).按信息传递方式分:同步转移模式(STM )的宽带网和异步转移模式(ATM )的宽带网等。

3、电信网按照互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互联网(完全互联网)和转接互联网(不完全互联网)。

4、数据通信网的硬件构成包括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及传输链路。

5、我国的数据通信网主要包括:分组交换网(X.25网)、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ATM网

6、通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7、

三、现代通信技术

了解:卫星、多媒体、图像和个人通信技术。

熟悉:智能网、电子商务和通信供电技术。

掌握:电信交换、光纤通信、接入网和互联网技术。

1、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面向连接方式适用于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传输业务,但网络控制机制复杂;无连接方式控制机制简单,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数据传输业务。

2、语音、数据等不同的通信业务的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信息相关程度不同(2)时延要求不同(3)信息突发率不同

3、电路交换采用 同步时分复用 和 同步时分交换 技术。

4、电路交换方式建立的连接只有一种传送速率,常见的为64kbit/s

5、面向连接的分组网络提供虚电路(VirtualCircuit,VC)服务,无连接的分组网络提供数据报(Datagram,DG)服务。

6、分组交换存在如下优点:

由于采用“存储一转发”,可以实现不同速率、不同代码及同步方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间的通信;

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多个用户共享一个信道,通信线路利用率高;

由于引入逐段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使传输误码率大为降低,网络可靠性提高。

分组交换也存在以下缺点:

技术实现复杂,分组交换机要提供存储一转发、路由选择、流量控制、速率及协议转换状态报告等,要求交换机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所以软件较为复杂;

网络附加的传输控制信息较多。由于需要把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头又要加地址及控制信息,因此降低了网络的有效性;

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穿越网络越长,分组时延越大。

这种传统的分组交换主要应用于数据通信,很难应用于实时多媒体业务。

7、帧中继(FrameRelay,FR)是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的高速分组交换技术,它对目前分组交换中广泛使用的X.25通信协议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在网络内取消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将逐段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处理移到网外端系统中实现,从而缩短了交换节点的处理时间。这是因为光纤通信具有低误码率的特性,所以不需要在链路上进行差错控制,而釆用端对端的检错、重发控制方式。这种简化了的协议可以方便地利用VLSI技术来实现。

8、帧中继速率可在64kbit/s—45Mbit/s范围内

9、信元是ATM特有的分组单元,它的长度为53byte,分成两部分:5byte的信元头含有用于表征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优先级等控制信息;48byte的信息段用来装载不同用户的业务信息。

10、ATM是一种统计时分复用技术。

11、计算机网络以共享资源和交换信息为目的。从服务范围看,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

12、交换系统功能的两种描述。①、交换系统的功能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②、交换系统的功能是把入端的信息分发到出端上。

13、以电路连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因此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在通信时建立电路,通信完毕断开电路。至于通信过程中双方是否在相互传送信息,传送了什么信息,都与交换系统无关。

14、分组交换方式不是以电路连接为目的,而是以信息分发为目的的。

15、ATM交换不仅仅是简化控制,而是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产生的一种新的交换技术。

16、各种交换技术的适用范围:电路交换只闭合网络开关,不处理信息,时延小,最适合实时业务,典型应用是语音;分组交换处理每一个信息,差错小,最适合数据业务;ATM交换用于B-ISDN,适合现有和未来的所有业务。

17、电路交换完成的功能相当于OSI模型的第1层,即在物理层交换,无需使用协议。

18、使用X.25协议的传统分组交换完成OSI模型的低3层功能,即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分组)层的功能。

19、帧交换完成OSI模型的低2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并对数据链路层进行简化,只完成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对传送信息的帧定位和差错检验),交换在第2层实现。

20、ATM协议完成相当于OSI模型的低2层功能,网络中的交换节点不再支持对用户信息的任何差错控制,交换在第2层实现。其节点复杂度最低,允许转发速率最高。

21、局域网交换也使用OSI模型的低2层,但它的数据链路层比较复杂,交换在第2层实现。

22、传统路由器使用OSI模型的低3层协议,交换在第3层实现。

23、光纤通信的概念中有两个要点:光波与光纤。

光纤通信的优点:(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3)重量轻、体积小;(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5)泄漏小,保密性能好;(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24、3个损耗很小的波长窗口: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1.31μm和1.55μm。0.85μm的损耗为2dB/km,1.31μm的损耗为0.4dB/km,1.55μm的损耗为0.2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

25、光纤线路的功能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路的主体,接头和连接器是不可缺少的器件。

光纤线路的性能主要由缆内光纤的传输特性决定。

光纤分类: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比多模光纤好,价格比多模光纤便宜,因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石英光纤在波长1.31μm色散为零;

1.55μm,实现损耗和色散都最小的色散移位单模光纤;

1.31μm和1.55μm之间色散变化不大的色散平坦单模光纤等

26、光纤接入网是指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光纤接入网主要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ONU)以及接入功能块(AF);接口包括网络管理接口Q3及用户与网络间接口UNT。

27、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GPON:千兆比无源光网

28、同步数字(SDH)光传输网络

STM-1155Mbit/s

STM-4622Mbit/s

STM-162.5Gbit/s

STM-6410Gbit/s

29、卫星通信转发器有3种,即单变频转发器、双变频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

30、全球星系统由48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8个轨道面上,轨道高度为1414km。

31、要使用体积小、功率低的手持终端直接通过卫星进行通信,就必须使用低轨道卫星。

32、传统的电信网从设备构成上看,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线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及局间中继传输设备等几部分组成。按通信功能它又可以分为传送网、交换网和接入网3部分。

33、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34、接入网中主要有3种接口,即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网络接口(SNI)和Q3管理接口。

35、V5接口是业务接点接口(SNI)的一种,是目前一种较成熟的用户信令和用户接口。在ITU-T开发的本地交换机支持接入网的开放的V5接口(SNI)中,已通过支持窄带业务(≤2Mbit/s)的V5.1和V5.2接口建议,制定了支持宽带业务(传输速率>2Mbit/s)的VB5接口技术规范。

36、接入网主要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

有线接入网包括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包括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

37、数字用户线DSL技术的优势在于:

①充分利用现有的巨大双绞线铜缆网,无需对现有电信接入系统进行改造,就可以方便地幵通宽带业务;

②DSL己经有一些标准,并被众多厂商支持和使用;

③新的衍生技术大大降低了DSL的推广成本。

38、电话铜线在理论上最大带宽接近2MHz,ADSL通过相位调制(CAP)、正交幅度调制(QAM)和离散多频(DMT)3种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利用26kHz以后的高频带才提供了如此高的速度。

由于DMT在6Mbit/s及以上高速率时,性能较QAM好,被ANSI标准化小组T1E1-4制订为国际标准

39、ADSL接入网按照传输的数据格式可以分为基于分组的接入网和基于ATM的接入网。

40、

四、现代电信业务

了解:国内、国际电话通信业务。

熟悉:语音信息、电话卡和智能网业务。

掌握: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业务。

1、固定电话业务是固定电话运营商向全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通信业务,它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其他通信业务的重要基础。

2、固定电话基本业务:(1)新装 (2)移机(3)过户(4)改号(5)改号通知音(6)改名(7)停机、复话业务(8)拆机(9)移机不改号

办理过户必须带新老双发有效证件和当月缴费收据。

3、用户交换机、集团电话是指一个用户装设的,供内部互相通话,并通过中继线经市话交换机与市内其他用户通话的交换设备。

4、虚拟网又称虚拟用户交换机,是电信部门在市话交换机公网上开发的具有用户小交换机服务功能的电话业务。

5、国际、港、澳、台电话业务

(1)国际、港、澳、台用户直拨电话业务

(2)国际长途直拨国外话务员受付业务(108业务)。

(3)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IFS)(800业务)

(4)港、澳、台电话

6、IP长途电话业务是指利用IP网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通信网相连结,用户通过拨打IP接入码,拨打国内、国际和港澳台长途电话的业务。

7、其他语音信息业务

(1)改号通知业务;

(2)欠费通知业务;

(3)600号业务;

(4)400号业务;

(5)700号业务;

(6)通用号码业务;

(7)应急业务。

8、IP电话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新业务,是通过TCP/IP实现的一种电话应用。这种应用包括PC对PC连接、PC对电话连接、电话对PC连接和电话连接。

9、帧中继(frame relay)是在用户一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 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9、

五、计算机应用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组成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1、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46一1957年)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第三代(1964一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新一代计算机,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发展方向主要一是朝着大型、巨型化发展,二是向小型、微型化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与模拟混合计算机。

按应用范围分类:专用机和通用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工作站。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从功能角度来看,由运算器、控制器、主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软件是指计算机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所运行的程序、数据和文档资料的集合。简而言之,软件是程序及有关数据、文档资料的总称。 软件系统的组成:应用软件因此软件可为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用户对于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其主要目标是使数据成为方便用户使用的资源,易于为各种用户所共享,并增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主要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库操纵功能、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通信接口。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组成。

数据库语言:数据定义子语言和数据操纵子语言

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语言翻译处理程序、系统运行控制程序、公用程序。

河北通信管理局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重点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

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备考重点:消防宣传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4)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10)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8)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5)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3)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9)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练习题(6)

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重点总结
《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