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面对单词、单句、单篇,缺乏统筹意识、关联意识、整合意识,那么文言文教学将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局面,会让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在学习字词、写作手法、抒情方式、体会思想感情等内容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联想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拓展延伸,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串连成线,积线成面。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积淀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及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拓展延伸;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065-02

DOI:10.16657/j.cnki.in1673-9132.2017.36.037

文言文不能引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新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拓展和延伸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大大加强。下面我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

一、在字词学习中拓展延伸

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单纯地牢记某个词在某个句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个知识就是孤立的知识,不易转化为能力的知识。相反地,如果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相同字词放在一起辨识,温故知新,既能让学生牢记该词在本课本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又能培养语感,灵活地判断其在其他语境的意义和用法。如:《小石潭记》第二段中有“潭中鱼可百许头”,其中“许”在这里是“左右、上下”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许”的用法,我们不妨来联想一下:《核舟记》中有“高可二黍许”,和这个句式一模一样,其中“许”的用法相同;而《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里面的“许”是“处所、地方”意思,《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里面的“许”是“答应、同意”的意思。此类活用现象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掌握它的窍门就是反复巩固学习,“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发生准确判断的“质”的飞跃。

二、在学习写作手法中拓展延伸

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是赏析作品的要素之一,也是考试要考查的内容之一,文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联想对比,将此知识不断强化,使学生既明白这种写作手法又能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如《小石潭记》的第二自然段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表面上这是在写鱼,实质上我们除了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敏捷外,我们还感受到水的空明澄澈。这就是效果手法,也叫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更能凸显事物的特征,更具生动性、趣味性,会激发读者的想象。这种手法在以往学习中反复出现,只要稍作启发,学生便会想到《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也是侧面写水清的。通过这样的渲染和强化,动静结合手法的判断和作用便清楚明了。

三、在学习抒情方式时拓展延伸

《小石潭记》是典型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文章,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的时候,作者会“心乐之”,看见“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时,作者会感到“似与游者相乐”;而“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时候,他会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随景动,情随境移。再看看《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是不是这样的?同学们只需脑子一转,便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来。当“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时候,会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怀;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时候,会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情怀。他们都是这样“因物喜、因己悲”。学习了这种写法,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只会空洞抒情,他们会借助景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委婉,拥有含蓄美。

四、在体会思想感情中拓展延伸

《小石潭记》中作者既表达了“乐”的心情,又表达了“忧”的心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需链接写作背景: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30岁的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可惜因唐顺宗去世,革新失败,革新派人士均遭贬谪。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这一贬就是十年,满怀济世之才,却难遇明主;一腔报国情怀,却无人能懂;满腹的抑郁忧伤,却无处倾诉。为了派遣心中的忧伤凄苦,柳宗元经常流连于山水之间。正是基于这样背景、这样的心情,所以在踏山访水的时候能得到暂时的、些许的快乐,但深入骨髓的依然是愁苦,因此“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再进一步探索柳宗元的这种思想,小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一首诗《江雪》,诗中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就是诗人自己,其中的“绝、灭、孤、独”四字写尽诗人的悲苦心酸。我们再进一步地挖掘:柳宗元的不幸遭遇的确值得我们同情,但是我们可不可以选择另一种态度呢?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另一位参加永贞革新遭贬谪文学家――刘禹锡,他是怎样对待不幸的呢?学生通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些文句佐证了刘禹锡面对不幸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精神。我们继续延伸,从古人回到我们自己,谈一谈我们面对人生中的挫败该持怎样的态度。启发学生用学过的一些诗文名句作答,并给他们做了示范。我说:当我面临挫败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当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将会失去群星”。学生说到了许多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最后大家还齐声背诵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这样,教师尽可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就能发现他们在古今文章对照中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这样的课堂,深度有了,宽度也有了,学生在无形中还学会了用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也正好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总之,拓展延伸的依据是忠实文本,我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联想和对比的方法,拓展延伸和文本有关联的内容,将文本涉及的知识和拓展延伸的知识作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为达到最佳效果,在拓展延伸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1)在实践中要做到收放自如。(2)在学生拓展延伸时给予方法指导。(3)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方式将不断地完善,使文言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雪飞,郑娟飞.谈文言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J].学语文,2008(2):27-28.

[2] 王海涛.浅谈古诗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J].课外语文(下),2017(3):52.

拓展延伸

《坐井观天》拓展延伸教学实录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推荐)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