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宣传版(李莹)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李莹同学基本情况

李莹,女,1984年11月16日生人,中共预备党员,通辽市人,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工商管理1班的学生。

2005年11月份李莹在体能测试中感到身体不适,2006年1月中旬确诊李莹患有恶性“多形性横纹肌肉瘤”。2006年1月至7月,李莹先后转院到北京301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做肿瘤切除、放疗及化疗手术。同年11月,李莹同学带病回到学校继续上课。2007年6月初,李莹病情复发,并有恶化的迹象,于8月下旬不得不再次住进内蒙古医院。在病重期间,李莹向父母和学校表达了两个愿望: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经学生党支部讨论通过,学院党总支研究决定,校党委组织部批准,吸收李莹同学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007年8月26日在内蒙古医院肿瘤内科8号病房里,在学院党总支的组织下,由李莹所在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为她举行了特殊的入党仪式。由于病情严重,李莹已经无法开口说话,李莹的父亲李建国握着女儿的手,代李莹宣读了入党申请书和入党誓词。

2007年9月9日下午5点42分,23岁的李莹由于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7点25分,内蒙古医院眼科主治医生崔巍为李莹进行了眼角膜摘除手术,并及时送往深圳眼科医院。根据李莹同学的心愿,2007年9月10 日下午,李莹的眼角膜成功地捐献给了在深圳工作的21岁女青年王俊和26岁的男青年张锦威。

李莹,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她的一言一行都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崇高品德!

李莹同学荣获“二○○七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

教育部追授李莹“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教育部 于11月22日作出决定,追授李莹同学“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向李莹同学学习,学习她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勤俭节约、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刻苦学习、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自觉树立跟党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坚定理想信念。

李莹同学生前系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级学生,不久前因病去世,年仅22岁。李莹同学在校期间,积极上进、刻苦学习、热心学生工作。身患重病后,仍然保持坚强乐观的情绪,坚持边治疗、边学习。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坚持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并在病房中参加了学校党委为她举行的庄严的入党仪式。她还留下遗言,去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作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逝世后,她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了深圳的两个年轻人,促成了南国北疆的光明大接力和爱心大串联。李莹同学在病痛和死亡面前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和强烈共鸣。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认真开展向李莹同学学习的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祖国,报效社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李莹,一位学生党员生命尽头的“光明接力”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人们在缅怀她的同时也掀起了向李莹学习的高潮,通过媒体的宣传人们更好地认识了李莹及她背后的生活,李莹的事迹影响和感染了所有的人。学院把李莹精神和先进事迹作为引导广大团员的生动教材,并在全院青年学生中展开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倡导广大团员青年学习李莹积极乐观、笑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学习李莹勇于挑战、不畏困难的积极心态和顽强意志。学习李莹坚定崇高、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仰。学习李莹心系他人、奉献社会的无私精神和感恩之心。李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

的动人乐章。

逝去的生命在延续--李莹,我们的榜样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天使般的李莹虽然已离开我们,但她的精神依然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愿:李莹之奉献精神普照农大学子之路, 李莹之感恩

李莹之博爱情怀奏响生命华彩乐章。

李父又谈到了李母在2005年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信中她嘱咐到:“要做一个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人”“人的气质好与坏来源于心灵之美”、“不要把金钱看的太重,比钱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它们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莹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学会了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学会了为他人着想,乐于奉献。然而李父却这样说道:“我们的教育只是简单的、肤浅的教育,莹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举动主要是党和学校培养的结果。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甚至比莹莹做的更好。”李父的讲话结束了,虽然他的讲话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做修饰,但却牵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让所有人为之深深的感动。

接着,经济管理学院2007级经济学4班的呼延高娃宣读了《向李莹同学学习的倡议书》。号召大家学习李莹积极乐观、笑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学习李莹敢于挑战,不畏困难的积极心态和顽强意志;学习李莹坚定崇高的、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仰;学习李莹心系他人,奉献社会的无私精神和感思之心。

学生处处长靳小平发表了对李莹先进事迹的感想并将她的行为归于两个字——责任。倡议大家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将李莹的精神体现到生活、学习当中,努力学习以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李莹留给了大家可贵的精神,她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她人生的华彩乐章。这个普通家庭朴实的教育造就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的事迹被全国很多媒体转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接下来,大家观看了由内蒙古电视台提供的《李莹事迹纪录短片》,短片讲述了从李父向内蒙古电视台求助到李莹成功捐献眼角膜的整个过程。短片中,《新闻天天看》记者去看望病重中的李莹时,李莹提出了自己的两个愿望:一,加入中国共产党,二,身后无偿捐献眼角膜。记者带她向内蒙古农业大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李莹在申请书中写下了这样感人的话语:如果她不能挺过这个难关,她将用自己的眼角膜作为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党组织讨论后批准了她的请求,在病房内为她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2007年9月9日上午,李莹拉着妈妈的手说:“我爱你们,我不想走,求求你们救救我。”看到李父讲述到这里,大家都留下了沉甸甸的泪水,含泪观看完记录片。而同学们的掌声也久久不息。

这次大会宣传了李莹的先进事迹,使大家的心灵感受到了无比震撼。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李莹用她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宽度在于生活的有价值,有意义。让我们向她学习,让光明在心灵的窗口传递,让爱心在美丽的世界永存。

李莹心得体会

教案李莹

李莹感想

李中莹访谈

个人工作总结(李莹)

李莹陪护感想

李中莹经典语录

李莹 华中农业大学推荐信

中班德育计划—李莹

李莹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宣传版(李莹)
《宣传版(李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李莹 宣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