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食品行业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6: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食品行业污水处理

摘要:由于大量污水的排放,我国的许多河川、湖泊等水域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处理问题已成为我国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之一。 污水处理就是把污水中的污物以某种方法分离出来,或者将其分解为无害稳定物质。一般要达到防止毒害和病毒污染、避免有异臭和厌恶感的可见物、能满足不同用途等要求。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其处理方法可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无论何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对不同的污染物质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处理的要求。

关键词:污水处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概述

食品工业源来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除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一般无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死亡,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恶化水质,污染环境。主要污染物有: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悬浮在废水中的物质有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溶解在废水中的酸、碱、盐、糖类、原料夹带的泥砂及其他有机物、致病菌毒等。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除按水质特点进行适当预处理外,一般均宜采用生物处理。如对出水水质要求很高或因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可采用两级曝气池或两级生物滤池,或多级生物转盘.或联合使用两种生物处理装置,也可采用厌氧—需氧串联的生物处理系统。

2.国内外概况

国内污水处理由于资金成本、环保意识等种种原因。污水处理的现状还是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 当然这些方面综合使用效果更加。由于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很大,我国的建设奖金有限,无法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为此引进国外奖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建设奖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加快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这些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壮大,标志着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污水处理事业的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国内污水处理相比,国外污水处理在设备、方法、技术等方面较为先进和全面。19世纪以来.经济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问题,许多国家的河湖水域溶解氧降低.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由于水环境污染,人们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当局开始认识加强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并投以大量资金兴建污水处理工程。经过30多年的大力整治,付出巨大代价,才基本控制了形势.使水生物恢复生长,水环境得到改善。这种污水处理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所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

3.污染治理等情况

3.1物理处理法

3.1.1沉淀(重力分离)法

利用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沉淀装置有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等。废水在沉淀装置的停留时间一般是沉砂池约2min,沉淀池和隔油池1.5~2h。

3.1.2过滤法

使用过滤介质截留废水中的残留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塑料,微孔管等。过滤设备有砂滤池,真空过滤机压滤机等。处理效果与过滤介质孔隙度有关。

3.1.3离心分离法

废水中的悬浮物借助离心设备或水的旋转,在离心作用下,悬浮物与水分离。离心力与悬浮物的质量成正比,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由于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人工可以控制,所以能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

3.1.4浮选(气浮)法

此法是将空气打入废水中,使废水中乳状油粒粘附到空气泡上。油粒随气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去除。废水在浮选池大约停留0.5~1h。为了提高浮选效果,有时需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这种方法的除油效率可达80%~90%。

3.2化学处理法

3.2.1混凝法

水中的胶体物质,通常带有电荷,胶状物间互相排斥不能凝聚,多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投加带有相反电荷的电解质后,可使废水中胶状物呈中性,失去稳定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常用的混凝剂有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聚合氧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此法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实施,推广与维护等优点,但也 存在运行费用高,沉渣量大等不足。

3.2.2中和法

利用化学方法使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中和达到中性的方法。往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如石灰,石灰石,白云石等,使废水变成中性。对碱性废水可吹入含CO2的烟道气进行中和,也可用酸中和。

3.2.3氧化还原法

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或无机物,在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后,由于电子的迁移运动,而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变成无害物质。

3.2.4电解法

在废水中插入电极。在阴极板上接受电子,使离子电荷中和,转变为中性原子。上述综合过程使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除此之外,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萃取法,吹脱法,吸附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

3.2.5萃取法

将不溶于水的溶剂投入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溶质溶于溶剂中, 然后利用溶剂与水的比

重差,将溶剂分离出来。再利用溶剂与溶质沸点差,将溶质蒸馏回收,再生后的溶剂可循环利用。

3.2.6吹脱法

往废水中吹进空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性 气体吹入大气中。此法可用于CO

2、H2S、HCN的废水处理。

3.2.7吸附法

将废水通过固体吸附剂,使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或无机物吸附到吸附剂上,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此法可吸附废水中的酚、汞、铬、氰等有毒物质。此法还有出色、脱色等作用。一般多用于废水深度处理。

3.2.8电渗析法

电渗析是一种在电场的作用下使溶液中离子通过膜进行传递的过程。废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所组成的电渗析器时,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就可能得到分离,达到浓缩和处理的目的。

3.2.9反渗析法

通过一种特殊的半渗透膜,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水分子压过去,而溶质则被膜所截留,废水得到浓缩,而压过膜的水就是处理过程的水。

3.3生物处理法

3.3.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在废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时,将空气连续注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即形成繁殖有巨量好氧微生物的絮凝体—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并不断生长增值,有机物被去除,污水得以净化。

3.3.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让微生物群体附着到其他物体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对流经其上的废水中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降解的处理方法。

3.3.3氧化塘法

使污水在自然或经人工改造的池塘内缓慢流动、贮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其过程和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很接近。

3.3.4土地处理法

在人工可控的条件下,将污水施于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经土壤表层颗粒的吸附过滤及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的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

3.3.5厌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新陈代谢功能净化污水,并且可产生沼气的生物处理方法,该法过去主要用于污泥的厌氧消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污水处理的方法之

一。

4.结论与展望

虽然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中国的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且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

因此中国应完善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监管体制,创建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扶植国内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投资3000亿元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由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朱鲁生,《环境科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张兆昌.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1998,6(5):19-21.

[3]张自杰,等.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张金娜;丁琳;李凯峰;;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能及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5]肖文胜,徐文国,杨桔才;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膜的活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毛艳丽,罗世田,刘娜;臭氧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俞栋,谢有奎,方振东,杨娟;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贾海涛,杨开,贾之辉;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电镀厂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9]王弘宇,杨开,洪汉清,庄艳峰;塔式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10]陶贵青,杨艳萍,殷志祥;活性污泥法异常现象的探讨与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选择食品行业

食品行业工作计划

烘焙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食品行业品牌宣传语

食品行业所需资质证书

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前景

餐饮食品行业倡议书

食品行业仓库管理制度

315食品行业倡议书

食品行业员工行为规范

食品行业污水处理
《食品行业污水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