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发布时间:2020-03-03 10:10: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邓小平,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一个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与孙中山,毛泽东起到同种作用的历史伟人,新的历史时期里,他又被誉为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在我的心目中,邓小平既具有一个领袖的睿智和勇气又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趣,随后又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使他的思想和智慧,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

每当回想起邓小平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都不禁的怀念起这位伟人。“人民的儿子”,这是一个多谦逊,朴实而又光辉的称号。“人民的儿子”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激情。没有私心杂念,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祖国的富强,为了这个民族不在沉沦,邓小平把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都献给了人民。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大政治家是回避暴力的,邓小平不宣扬暴力,但他的切身经历使他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多少混乱和动荡。邓小平的脑海里总是有一幅国家震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民不聊生的景象。1840年的一声炮响轰开了大清国门。“天朝上国”的美梦分崩离析。大清的子民遭到了压迫与屠杀,于是拉开了一场长达百年的强国之梦。我们不是好战的民族,一切的斗争,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最基本的尊严。国富民强就是我们的信念。几代的努力终“杀出一条血道”。如果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使中国富了起来是邓小平。在这个以永恒利益为衡量标准的社会里小平就是我们的英雄,就是我们的舵首。

我想邓小平之所以能领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定与他早年在巴黎、里昂、上海这些大都市闯荡过有关。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逗留过的地方,如巴黎的意大利广场、里昂的索恩河西岸。一个从16岁到26岁的年轻人,在自己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里,闯荡在国际大都市。当时的邓小平可谓一贫如洗,大城市的浮华势利一定给他带来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和回忆,但城市体现的毕竟是另外一种文明。我总觉得邓小平是那一代的中共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怀有某种“城市情怀”的人。如果说现代化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由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过渡的话,那么邓小平年轻时的城市经历使他与众不同,使他获得了成为中国现代化

事业杰出领导人的一些难得素质。

邓小平的性格中有非凡的韧性,在一生中几经打倒几历曲折。却始终不屈不服,文化大革命这个令后人唾弃的年代,法律遭残踏,人性得扭曲,人格丧灭,同志间的自我残杀把新中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狂热的阶级斗争,让所有人失去了理智,面对自己缔造的新中国邓小平心痛如刀割,他的内心在愤怒,但是他也一直在思索,思索他的祖国将何去何从,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开始考虑将来的整顿问题,后来的整顿显示他过人的治国天赋,毛泽东无法容忍他对*的全盘否定,邓小平在次与他的政坛分离。但一切并没有使这为革命家灰心气冷。英雄最怕寂寞,但又最忌耐不住寂寞。邓小平把他能够东山再起,归结为“忍”。建国初期的大越进,浮夸风就是缺乏忍的心态。忍的精神就是务实,务实的精神就是子民的福音,历史证明邓小平的确是一个来连他的对手都不得不佩服和宽容的伟人。

“四人帮”的倒台预示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从悲剧中苏醒过来的民族百业待兴,随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发动了两个非凡的运动——反对“两个凡是”和真理问题的讨论,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和耻辱,然而,在这个高谈唯物主义的国度里有时唯心得不可思议。历史有时就是这样。邓小平在那阴霾还未疏尽的天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毫不妥协,十一届三中全会圆满召开,为确立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的新政治路线和组织开辟了道路。于是阴霾散尽,万里碧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如热潮一样腾空而起,我们才发现我们是多么的孤独,而世界又是多么的丰富多彩,我们顿悟,精神的升华和追求物质并没有矛盾。综合国力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尊严更有底气,也就为此我们想告诉这位伟人:我们一度犹如任性的孩子离开了真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你用父亲审视的眼神引我们重回真理的祭坛,我们曾是孤儿,世界的孤儿,但是你带领我们重新融入了世界大家庭。

“一国两制”天才式的设想,邓小平用他大胆而又切合实际的智慧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这个创想让全世界的华人都永远的铭记着这位中华英雄。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充分显示了这个制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台湾也将在一国两制的蓝图下重回祖国怀抱。九州同庆指日可待,原本互不相容的两个制度被邓小平用一国两制连接得天衣无缝,就这一功勋“邓公功高千秋”。

邓小平不是完美无缺的,他和常人一样具备了缺点和错误,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维纳斯很美,但少了胳臂,可这无损于她的美,我对邓小平的认识也一样,他的错误无损他的光辉形象,我依然深深的敬仰着这位伟人,他的英名,理论,伟绩,风范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夜色还是降临了,2月一个夜晚邓小平与世长辞,24日,从五棵松到八宝山25000米的路程,洒满了动天捍地的悲痛之情,十里长街再次放逐千万颗真诚的心,怀着沉重的心情送别这位伟人,但我们都理智的接受他的离去。

没有高耸的阙台,没有华丽的碑亭,更没有金碧辉煌供奉某人尸体的宫殿,古埃及对尸体的崇拜是邓小平所嗤笑的,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在人民的事业里得到了无限,于是鲜花伴随着骨灰洒向无垠的大海,如一朵浪花从故乡的山溪流入嘉陵江,长江,经三峡奔腾而下,经过九曲十折终入大海,他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勇敢向时代朝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

话语无须太多,那让我们再次深情的道声“小平你好”。

09物流管理

091107018

孙凤磊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毛概论文——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心目中的伟人———邓小平演讲稿

我心目中陈奕迅

我印象中的邓小平

我心目中的电大

我心目中的工会主席

我心目中的幼儿教师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我心目中的邓小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心目中 邓小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