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普洱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的

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各县(区)政协于今年七月份以来,组织驻各县(区)市政协委员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经营现状,系统分析我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现将各县(区)委员小组调研情况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根据市政协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各县(区)政协于今年七月份以来,组织驻各县(区)市政协委员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经营现状,系统分析我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现将各县(区)委员小组调研情况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一、我市蔬菜生产经营现状

随着“菜篮子”工程和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突破和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认真组织制定了无公害生产相关管理制度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不断加大蔬菜生产投入,着力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了蔬菜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的历史性转变,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0万亩(含冬农开发),产量30万吨,产值4亿元。纵观全市各县(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各县(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部分县(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相互借鉴和推广,如思茅区建设蔬菜基地纳入财政预算,并对参与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菜农给予小额信贷贴息支持,调动了菜农积极性;墨江县争取中央财政信贷农业生产蔬菜产业项目,加快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宁洱县投入250万元启动了蔬菜园建设项目,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发展;镇沅县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整村推进资金、上海帮扶资金和农业扶持无息贷款资金211万元,建成无公害基地19个;澜沧县在农业局经作中心专门设有蔬菜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推动了该县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孟连县引导菜农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他们利用冬闲田开发种植无公害蔬菜;江城县争取资金开展瓜类蔬菜制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对进一步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尤其是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前些年,全市上下通过大力实施“菜篮子”和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使全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发展,加之市场发展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人们逐渐对蔬菜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淡化,发展蔬菜产业的政策研究不够,措施不够具体,工作推行力度有所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尤其是无公害蔬菜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各县(区)城郊传统蔬菜生产基地在城市扩建中大多已不复存在,基本失去往日生产供应城乡居民菜篮子功能。远郊新菜区基本设施配套不完善,基地还未培育成型。针对目前现状,需要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特别是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主攻目标、发展重点、扶持措施、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合理地规划,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发展任务。

(三)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设施条件较差,防灾抗灾能力弱。长期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对蔬菜产业投入的专项资金极为有限,基本上是靠整合“冬季农业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支撑和维系。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以及科技培

训方面没有经费保障,农产品交易、储藏保鲜、物流配送、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建设滞后。加之普洱灾害天气发生比较频繁,抵制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了蔬菜产业特别是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与规模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县、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蔬菜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对菜农的培训不系统,菜农掌握的现代化、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知识甚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以人力栽培为主,仍然沿用家庭模式生产,限制了生产规模并妨碍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导致农作物在生长方面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和规范生产,部分菜农不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施肥过量,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蔬菜污染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缺乏蔬菜产业协会组织和营销队伍,订单生产、网上交易、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等经营服务体系不完善。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缓慢,名优特精新品种较少,缺少能体现本地优势、打开市场销路、带动产业发展的主导优势品种。缺乏总体的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产销脱节,不仅菜农蒙受经济损失,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技术服务体系,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面广量大的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

(五)无公害蔬菜产品检测体系不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我市的无公害蔬菜检测和市场准入工作才刚刚开始,部分县(区)虽然开展过检测工作,但都因缺乏快速、简易的检测仪器和相关检测技术、检测人员而停止工作,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不具备对蔬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加之缺乏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造成无公害的优质蔬菜产品和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合格蔬菜产品一同流入市场, 消费者无法辨认,无法区分,更无法体现无公害蔬菜产品的优质优价,影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者的积极性,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无公害蔬菜产品检测体系、市场准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六)无公害蔬菜生产经营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环节中,绝大多数属分散的自产自销的家庭经营模式,虽然有一些“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但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弱,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联合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经济联合体。加之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粗放、加工增值链条短,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少,规模小,蔬菜交易无品牌效应,流通不畅。同时一些经营蔬菜销售的企业,缺乏注册商标和知名品牌,影响了产品竞争力,制约了无公害蔬菜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独特的气候优势。我市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最高海拔为3376 m,最低海拔为317m,年平均气温15.3~20.2℃,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热气候区。辖区内地形复杂, 地域差异大, 日照时间长,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特殊的高温高湿条件给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生产优质果菜、根菜、茎菜、叶菜、花菜的理想之地。

(二)丰富的资源环境优势。普洱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无大型污染企业,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和野生蔬菜资源,充余的农村劳动力,为发展无公害蔬菜奠定了基础。

(三)较好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边疆,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昆曼大通道和即将修建的泛亚铁路穿境而过,是连接东南亚、建设桥头堡的黄金前沿阵地,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抓好蔬菜生产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

入、解决群众菜篮子问题的一项重要产业,建立工作机构,强化发展职能,全力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开发。坚持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领导包抓产业开发责任制和技术服务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建立激励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奖励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企业和协会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各方面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由注重数量、保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安全转变,由主攻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由装满“菜篮子”、向丰富、净化“菜篮子”转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洁净、无污染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二)科学合理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进一步研究优化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完善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规划科学可行,布局合理有序。各县(区)要根据地域优势、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和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专项技术服务和鼓励发展产地市场等,推进优势区域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将墨江、宁洱、思茅、孟连作为重点示范区进行规划布局,进而带动其他县共同发展。

(三)加大投入,提升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各类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金融、企业、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市、县(区)无公害蔬菜产业扶持发展基金,扶持无公害蔬菜产业快速良性发展。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重点扶持无公害蔬菜科技园区建设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增加社会投入。充分发挥银行投资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和建办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有偿投入的良性循环。积极争取将我市蔬菜产业纳入全省蔬菜产业板块建设,多渠道争取省上和国家的投资。进一步加快无公害蔬菜产业重点规划区的沟渠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干支灌渠和灌排设施,大力发展管灌、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努力改善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

(四)强化科技服务,着力打造普洱优质蔬菜品牌。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县(区)、乡(镇)蔬菜科技推广网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学习考察工作,更新充实专业技术知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采取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一批科技能人和种菜能手。注重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创办无公害蔬菜科技园区,大力引进和推广适销对路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提升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强无公害蔬菜采后优质化处理技术研究,推广分级包装上市,促进蔬菜深加工转化,研究开发丰富多彩的加工制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发挥我市气候优越、污染相对较轻、蔬菜产品品质好的优势,推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打造普洱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

(五)强化市场检测,着力提高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要逐步建立健全市场检测体系,对上市交易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对达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在交通运输、专柜开辟、市场销售等方面,实施扶持和政策优惠;对达不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实行淘汰制,限制其产品上市交易。促使广大农户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意识,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按无公害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提升整个无公害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基地监测网络,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检测人员,形成监测网络,对基地内外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六)进一步健全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空间,着力营造高效、优质、有序的现代营销体系。要积极培育无公害蔬菜专业市场,进一步拓宽营销网络,要通过“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经纪人跑贩销”等多种途径,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购销大

户参与无公害蔬菜营销活动。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扶持和发展各种形式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科技专业协会,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以高效的运作机制,形成全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手段,开辟直销、产销直挂、净菜配送、无公害蔬菜产品销售专柜等营销服务方式,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增强无公害蔬菜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七)优化投资环境,走无公害蔬菜产品精加工之路,延伸产业链。蔬菜产业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企业少,蔬菜产品大多是鲜菜直接进入销售环节,一方面,不利于蔬菜保鲜、贮藏、运输;另一方面,由于菜季相对集中,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大,使蔬菜产品质量和整体效益难以体现。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积极探索建立蔬菜专业村或集中土地进行公司化蔬菜生产,着力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加强管理,完善服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全力扶持、培植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实现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政协普洱市委员会

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无公害蔬菜生产(推荐)

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制度

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方法农药

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nn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