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消毒供应室制度汇总[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0: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上班后换鞋更衣,分区域着装,衣帽整齐,不得穿科内服装出科室。

2、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干私活,团结协作,严禁滋事吵架。

3、用心服务,不得用生、硬、冷漠态度对待临床科室,服务热情,提高科室形象。

4、各班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符合质量标准,避免发生差错事故及损坏公物。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加强个人防护,各区域每日紫外线消毒,已灭菌与未灭菌的物品分开放置,严禁发放未灭菌、松散、潮湿、过期物品。

6、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及B—D测试,每月环境监测。

7、各班保持岗位区域整齐清洁,每周一卫生区域大扫除。

8、严格交接班,认真做好工作量统计,相互监督,防止物资流失。

9、每日检查、清洁、保养、维护灭菌设备,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10、各班分工明确,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保质保量供应全院无菌物品。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2、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设兼职质量监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加强思想教育,要求科室全体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工作严谨规范,各负其责。

4、严格质量监控,制定周计划,从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存放、监测的系列流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各环节工作有记录,工作有章可循,有过必究,责任明确。

5、定期期检查,随时反馈、分析,通报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整改措施,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201

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优化科室布局和工作流程,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划分明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标志明显。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交叉,不逆行。

2、成立科内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及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操作规程,组织实施感控持续质量改进,定期组织科内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考核。

3、建立健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登记资料。

4、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严格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工作流程。

5、按规范做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各项监测,其中灭菌合格率必需达到100%。

6、收、送物品车应洁、污分开,专车专用,标示清楚,密闭运送,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备用,分区存放。

7、按要求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及设施。工作人员根据岗位不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8、保持各工作间清洁,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监测。

9、包装材料、监测用品、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洗涤用水、灭菌用水等耗材应符合规范要求。

10、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布局合理,分工作区与辅助区。工作区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划分明显。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通道应独立设置。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强制通过。

2、洗手设施及用品配套齐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无菌物品存放区不设洗手池。

3、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分区着装,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区。

4、各区保持清洁,每日含氯消毒液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空气紫外线消毒,周一卫生大扫除,抹布和拖把专室专用,不得交叉。

5、物品必须密闭式回收,在去污区清点,禁止在病区内清点污染物品。刷洗时必须在水面下操作,避免气溶胶及水滴飞溅。

6、各区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去污区人员应戴圆帽、口罩及加厚手套,穿专用鞋、防水围裙或隔离衣,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特殊感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单独处理。

7、使用全封闭式车辆,污染和清洁标识明显,每次使用后应用1000㎎/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干燥备用。

8、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洗手和手消毒。

9、严格区分污染、清洁和无菌物品;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并有明显标志;灭菌物品应按时间顺序分类、固定

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10、按照规范严格做好物品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做好各项效果监测,合格率必需100%。

11、工作人员每年健康查体并备案,有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灭菌器使用操作流程,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熟悉灭菌器性能、没有掌握操作流程者不能开机。

2、建立灭菌器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日保养、维护、运行情况,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3、建立灭菌器维修登记本,对安装、移机、维修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配合监管部门对灭菌器的例行检查。

5、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压力容器上岗资格证后方能操作设备。

6、指定专人负责灭菌器的管理,每日进行清洁及维护。

7、操作人员在灭菌器运行过程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全程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出现停水、停电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

8、发生故障及时汇报,专人检修。严重故障应报告分管领导。

9、灭菌器运行时保持锅体清洁,无跑、冒汽及渗漏现象。

10、下班前认真检查,确保电源、水源切断。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制度

1、根据临床需要,配备各类医疗器械,确认三证齐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计划领取,既要满足临床科室需求,又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根据器械的不同种类、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方法。

4、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包装、装卸及运送时应动作轻柔,轻拿轻放,防止人为损坏。

5、严禁使用腐蚀性强的清洗剂洗涤器械,宜选用中性清洗剂洗涤,防止腐蚀损坏。

6、严禁使用钢丝球、硬质毛刷刷洗器械。

7、各环节认真清点,专人保管,不得外借,以防丢失。

8、灭菌后的器械不得留存,应及时送达使用科室。

9、外来器械按照外来器械管理制度执行。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1、外来器械使用前,使用科室应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并征得同意后供应室方可接收灭菌。

2、外来器械厂家应相对固定,同类型的器械限1—2家,便于使用和管理。

3、外来手术器械应在使用前一天送到供应室,并与供应室负责护士共同清点数量、验收质量并签名、登记。

4、如对灭菌有特殊要求的器械,应由供应方说明或指导。

5、外来器械送来验收后按统一标准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后备用。

6、外来器械灭菌后由下送人员统一下送,以保证质量及防止遗失。

7、外来器械使用完毕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并清洗、灭菌,减少污染扩散。

8、供应室不负责保管外来器械,使用灭菌后让器械商及时取走,以防器械遗失。

9、器械商将器械取走时与供应室负责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数量、验收质量并签名、登记,防止产生不必要纠纷。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管理制度

1、无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地面及台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2、每日清点、检查灭菌物品,包装规范、严密、不潮湿、标识清晰,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

3、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能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4、灭菌物品存放区应清洁、干燥。温度应在20℃~25℃,相对湿度应≤60%。

5、灭菌物品应存放于洁净的橱柜内或存放架上,存放架(橱)必须离地面20㎝--25㎝,离墙5㎝—10㎝,距天花板50㎝。

6、灭菌物品应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识清楚,并按有效期顺序排列和发放,左进右出,上进下出,严禁过期。

7、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在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60%的存放条件下,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10~14天,其他环境存放有效期为7天;医用无纺布及硬质容器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医用皱纹纸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纸塑包装袋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8、过期物品需从存放区取出,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

9、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从无菌物品存放区取出的物品不能再退回存放区。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健全组织,规范操作流程,注重业务学习,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2、建立本科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岗前及每年定期体检。

3、清洗、消毒物品时应戴橡胶手套,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手套撕裂、刺穿后立即除去,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继续工作。

4、正确洗手是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若接触血液和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应立即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5、避免利器刺伤,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如不慎被沾染有患者血液和体液的尖锐物品(如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进行HIV、HBV、HCV检测,伤后1年跟踪检测。

6、戴防护镜和口罩:供应室工作中经常溅出带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污染物,清洗时产生雾气、悬滴以及残垢,应戴口罩及防护镜,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7、穿防护服:污染区清洗岗位人员应穿防水围裙和防水鞋,定时更换隔离衣。

8、消毒员要严格按照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操作,不能擅自离开岗位,每次灭菌前检查灭菌器的性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灭菌结束后戴防护手套卸载,以防烫伤。

9、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安装排气扇、空调。

10、噪声的防护:设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维修,集中时间进行灭菌,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灭菌器,淘汰旧设备,减少噪声污染。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

2、

3、

物品回收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检查包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无菌发放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1、消毒供应室应进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踪。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清洗、消毒质量的监测记录保留期限应≥半年。

2、应用机械清洗时,留存好设备打印记录。

3、每件待灭菌包外应贴有信息卡。信息卡内容包括灭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锅号、锅次、打包人姓名或编号,填写要清晰、准确,使用者核对后将其贴于护理记录上,便于追溯。

4、建立灭菌器运行登记表,记录灭菌器运行各项参数,包括运行时间、选择的程序、灭菌时间、压力、温度、装载的物品、灭菌标志、操作签名。填写要清楚,以备追踪。

5、发放时记录每件灭菌物品的去向,有质量问题时便于召回重新处理。

6、按规范做好各项监测:每日灭菌前空锅做B-D测试;每锅工艺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锅批量监测;每周生物监测,有植入物时每锅生物监测。监测记录保留3年以上。

7、遵守物品召回制度。

8、逐步实现过程记录的信息化管理,以实现无菌物品的完整记录与追踪。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物品召回制度

1、所有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应有去向登记,以便追踪召回。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2、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不合格的分析原因,整改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4、需召回时,应以书面形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说明召回原因,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科内要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5、对已使用生物监测不合格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向上级部门汇报备案,以便跟踪观察。

6、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段灭菌的物品出现多例感染病例,向供应室提出疑问时,要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分析原因,重新灭菌,再次进行相应监测。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监测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监测工作。

2、清洗质量的监测要求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分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检查的内容是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是否干燥、光洁、无血渍、无污渍、无锈斑、无水垢等残留。

3、消毒质量的监测必须根据消毒方法的不同进行。

4、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B-D测试每日灭菌前空锅进行、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一次,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应进行B-D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B-D监测和生物监测应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6、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液浓度每日监测。

7、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8、每月对各区域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含氯消毒液进行微生物监测。

9、每月随机抽查无菌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

10、各种监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清洗质量监测保留≥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保留≥3年。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制度

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保存期限≥6个月。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监测制度

1、湿热消毒时: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值,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监测结果。

3、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

4、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期限≥6个月。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对灭菌质量应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和结果应符合国家规范。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种类,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7、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8、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高度危险物品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卡,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胶带。通过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符合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9、生物监测每周一次,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培养结束后再将结果通报使用部门。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10、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11、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合格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12、灭菌效果的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应≥3年。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征求意见制度

为了充分听取全院临床科室的意见,及时发现我科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征求意见的内容包括灭菌物品供应是否及时、灭菌包的使用是否安全、物品性能是否完好、物品配备是否合理、服务质量是否满意等。

2、每月下科室一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广泛了解各科室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认真记录。

3、组织相关人员,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讨论、整改,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4、涉及具体员工的意见,联系当事人,提出警告,督促改进,属于医疗差错的按规定处罚。

5、每月参加全院护士长会议,听取各科的意见,同时反馈我科工作流程,征得各科配合,以便在保证临床供应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灭菌锅次,减少耗材、节约成本。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考评制度

1、每月业务考试和技术考核一次。

2、完成季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考评工作。

3、实施年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如工作质量、完成工作情况等。

4、实施年度工作人员业务技术考核,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理论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等。

5、实施年度工作教学、科研以及继续教育学分完成情况考核。包括临床带教、护理科研、撰写论文等。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由专人负责。

2、库存物品必须分类存放于地架上,便于发放和清点,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核对。

3、按批号依次发放,做到先入库先发,后入库后发,保证质量。

4、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干燥,防止物品潮湿霉变。

5、定期卫生保洁和空气消毒,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

6、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

2012年1月

消毒供应室制度

消毒供应室制度

消毒供应室制度

消毒供应室制度

消毒供应室各种制度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制度汇总[全文]
《消毒供应室制度汇总[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