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5: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填空 )

2.知人,是一个为官者必需的资本,而慧眼识人,则是一个好领导必需的资本。 (填空 )

3.孝,从爻从子。本意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填空 )

4.孟子对“仁”、“义”的定义,首先是指“亲亲”、“敬长”。他说:“亲亲,(A);敬长,义也。 (单选 ) A、仁也

B、亲也

C、礼也

D、德也

5.一旦“礼”成为国家制度,“礼”的社会制约机制,便成为安邦定国和稳定社会的有效方法。反应的是礼的(D)属性。 (单选 ) A、宗教

B、道德、秩序、实践

C、制度

D、政治

6.(A)是人类妥善处理自身与天地与先祖以及其他殁故者之间关系的重要礼典。 (单选 ) A、吉礼

B、凶礼

C、凶礼

D、嘉礼

7.(A)对儒学理论体系进行改造时,也意识到“信”独有的社会作用,将其列入“五常”之中。 (单选 ) A、董仲舒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8.关于“崇学敬师”缘起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多选 ) A、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B、“崇学敬师”亦可作“崇学尊师”和“崇学”、“尊师” C、古代“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D、教师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

9.孟子将(ABCD)称之为“善”之“四端”。 (多选 )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10.传统社会中“孝”文化的积极作用有(ABCD)。 (多选 ) A、修身养性

B、融合家庭

C、报国敬业

D、凝聚社会

11.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训诫、警言和格言,还是实践层面的家庭教化探索。 (判断 ) 正确

12.法律是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最根本利益的,是为了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因此法律必须公平,执法必须公正。 (判断 ) 正确

13.孝,从爻从子。本意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判断 ) 正确

14.勤俭是古代人们非常崇尚的道德规范,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勤劳和节俭。 (判断 ) 正确

15.传统忠诚思想对当代干部道德实践的启示。 (简答 )

一、忠自内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仁性修养。

二、以民为本,忠于人民。

三、忠于职业,增强职业责任感。

1.孟子说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填空 )

2.孔子把“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填空 )

3.“廉”字本是用以形容房屋侧边或是物体棱角,后引申为形容人的品行端正、做事严谨、一丝不苟。 (填空 )

4.“仁”字最早见于(A)。 (单选 ) A、《尚书》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5.关于军礼说法错误的是(D)。 (单选 ) A、一般都是在军队将要出征、演习或行动之前举行

B、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C、明确作战或用兵目标

D、目的在于“亲万民”

6.关于人情与法律说法错误的是(B)。 (单选 ) A、二者完全对立

B、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不为情弄法

D、不以权谋私

7.中国古代忠诚典范不包括(D)。 (单选 ) A、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楷模诸葛亮

C、精忠报国——岳飞

D、谭嗣同

8.关于“修身”观念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多选 ) A、从字面上理解,“修”有美好、使之美好、祛除不好、剪或削等含义

B、“修”可以引申为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使之变得美好、完满

C、“身”指“身体”、“躯干”,也包括心

D、修身,是指通过学习等功夫,努力完善自己

9.对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的主张及君子修身的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D)。A、在当时只是对统治阶级而言的

B、孔子认为只要统治阶级能做到这五点,统治阶级就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爱戴

C、孔子的思想被统治者完全采纳

D、孔子的思想到汉朝时才逐渐进入统治阶级视野

多选 ) ( 10.传统忠诚思想对当代干部道德实践的启示有(ABCD)。 (多选 ) A、忠自内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仁性修养

B、以民为本,忠于人民

C、忠于职业,增强职业责任感

D、以上均是

11.“仁”字最早见于《尚书》。 (判断 ) 正确

12.“知”与“智”是一对古今字。 (判断 ) 正确

13.所谓立身是指对父母不能绝对的顺从,《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判断 )

错误

14.孔孟所倡导的仁学,成为齐鲁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构成了儒学文明的母体。 (判断 ) 正确

15.传统忠诚思想对当代干部道德实践的启示。 (简答 )

一、忠自内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仁性修养。

二、以民为本,忠于人民。

三、忠于职业,增强职业责任感。

1.“仁”字最早见于《尚书》。 (填空 )

2.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中“仁”的基本含义。 (填空 )

3.孔子将“信”德作为教育的四大内容之一。 (填空 )

4.(B)都是在发生了不幸的事件后举行,或为祈求和平,或为减轻痛苦,或为寄托哀思,抑或期盼平安,无疑都表现出特定的情感。 (单选 ) A、吉礼

B、凶礼

C、凶礼

D、嘉礼

5.关于立志的说法错误的是(C)。 (单选 ) A、孔子在阐述修身的方法时,强调立志的作用

B、立志,是人们开始决定做一件事之前的初始阶段

C、庄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情况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志向

6.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讲的是孝道的(D)作用。 (单选 ) A、个体修养

B、家庭伦理

C、社会规范

D、塑造文化

7.“予仁若考”的“仁”字主要指人的(A)。 (单选 ) A、容貌气质

B、精神

C、内涵

D、素质

8.儒家的人生态度,最核心是(ABCD)。 (多选 ) A、刚健有为

B、自强不息

C、厚德载物

D、宽容待人

9.对家是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土壤的阐释,正确的有(ABCD)。 (多选 ) A、血缘文化塑造了中国的伦理与哲学思维 B、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为现实中的人格完善提供了舞台

C、传统文化中的“情”根植于家族血缘

D、以上均对

10.孔子认为,重新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转与稳定发展,必须让人们能够安其位、尽其职,恪守礼制所规定的等级规范,实现“(ABCD)(《论语·颜渊》)”这种尊卑有序的秩序。 (多选 ) A、君君

B、臣臣

C、父父

D、子子

11.礼的精神,要求各级干部在各项工作中保持一种“敬”的精神。 (判断 ) 正确

12.经济领域的失德主要是市场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假冒伪劣、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及不讲诚信等。 (判断 ) 正确

13.“修身”的“身”指“身体”、“躯干”,也包括心。 (判断 )

错误

14.“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而发展出的廉德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为世人所推崇和践行,引导着人们养成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判断 ) 正确

15.传统社会中“齐家”的主要内容。 (简答 )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间的关系、夫义妇顺、勤俭持家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 9分作业2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法治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建设

政德建设演讲稿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