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鸟的天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以迁移写法,形成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解题质疑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的听,(播放鸟鸣声) 生:闭眼睛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许多鸟的叫声,想到那个地方肯定有很多鸟。 师:想不想到那个地方去看一看呢?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著名的作家巴金,一起走进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生:读——鸟的天堂 师:什么是天堂?

生:幸福快乐的地方就是天堂。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生2: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生3:为什么叫做鸟的天堂? 生4:鸟儿们是怎样生活的?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肯定有不少收获,请把你的收获跟同桌说一说吧。 生:和同桌交流读书的收获。

师: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

生2:在这棵榕树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多得数不清。

生3:很多鸟在这棵榕树上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所以这儿被称为鸟的天堂。

师:那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经过的是什么时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第二次是在早晨。第一次只看到一棵很大的榕树,第二次看到榕树上有很多鸟。 师:相机版书:榕树 鸟

三、重点读“树”,品位写法 师:吸引着众多鸟儿的榕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可以边读边想边划。

生:自由读第

7、8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 生:这是一棵非常大的榕树。 师:请你把“大”写在黑板上 生:这是一棵非常“绿”的榕树。 师:写到黑板上

生:是一棵生机勃勃的树。 师:写到黑板上 生:茂盛

师:写到黑板上

师:真不愧为六年级的学生,真会读书,写得也很工整。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怎样体会到的,能说一说吗?能说的请举手。 生:有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看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点难度,不要紧,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在4人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体会和大家谈一谈。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体会到这是一株很大的榕树。 师:说得好!(课件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谁来评一评?

生:挺好的,读出了榕树的大。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在生活中,你曾经见过什么也不可计数?

生1:天上的星星多得不可计数。

生2:街天,大街上热闹非凡,赶街的人多得不可计数。

师:为什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生:没有 师:(课件出示气根图)介绍:这棵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从树枝上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在气根上又长出新的枝干来,就这样根上长枝,枝上有根,它已长

成了榕树林,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 生:不知道

师:它占地20亩,相当于我们安康小学的整个校园!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生1:太奇特了,少见啊! 生2:简直是“独木成林”

师:是呀,虽然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确确实实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把你的感受溶入这句话中再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榕树的大?

生:“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我体会到它占地面积很大。 师:(课件出示句子)我们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这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大树静静地睡在水面上。 师: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谁来评一评?

生:读得很好,读出了榕树的大,且安静、安详。 师:你也

师:我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没有人举手。 师:那我们换个方式吧,请自由读第8个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生:自由读第8个自然段。

师:谁把你喜欢的句子跟大家说一说?

生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很喜欢这个句子,因为它写出了榕树很茂盛、很绿。

生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很喜欢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写 出了榕树的生机勃勃。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吧。 生:站起来读句子。

师:对于这个句子,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呀,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谁能说为什么吗? 生:摇头 师:不要紧,那么我们先在小组里商量 生:小组交流

师:谁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看法? 生1:树叶太绿了,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所以让人感觉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榕树的生命力很旺盛,每时都在长出新芽,所以就有这种感受.生3:是因为风在吹,满树的叶子都在动.生4:这么大的榕树,肯定有很多鸟,鸟在叶从中动,所以满树的叶子都在跟着动.师: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你们的理解融入到这句话中,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生:自主练习读,全班读.师: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啊,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我们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感叹一下.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棵榕树的真面目呢? 生:想!师:出示伴有背景音乐的大榕树图片.生:哇! 师:看到这棵榕树,你有什么感受? 生1:好大的一棵树啊! 生2:好绿、好美的一棵树啊! 生3:多么有生命力.多么奇特的树啊! 生4:简直是独木成林! 师:把你的感受融入到这两段话中,美美地读一读这两段话.生:配乐感情朗读第

7、8自然段。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发现了这棵大榕树,你怎样向你的同伴宣传这棵榕树呢? 生:汇报

师:真会宣传,小鸟们听到你们的召唤肯定很快来这里居住的.

四、运用写法,拓展延伸 师:大榕树很美,作者写得也很美.所以我们在欣赏美丽的榕树的同时,也要学一学他的描写方法.其实,我们身边的美景无处不在,现在是金秋时节,我们乡村的田野呈现出一派迷人的丰收景象,课余时,你走到我们的田野看一看了吗? 生:我们经常去田野玩。 师:好,请把你看到的秋天的田野美景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吧。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上周星期天,老师也到田野去走了走,哇!美景尽收眼底,我就把最美景拍照下来了,大家想看吗? 生:想! 师:(出示图片)介绍:在这金秋时节,这些凝聚着农民伯伯辛勤汗水的稻穗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请同学们学着作者描述榕树的方法,结合平时你观察到的,描绘秋天金色的田野。 生:小组合作完成。

师:那个小组把你们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两名学生汇报.师:请各组把你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每个同学都可以 走动阅读其他小组的作品.生:走动看其他小组的作品.师:小结 教学评析:

纵观整节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引发质疑、品读感悟、合作交流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形成能力。主要体现了以下的几个特点: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听着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鸟的天堂”,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

2、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读书、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交流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课堂里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书声朗朗,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教师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不失时机的点拨指导,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创设了一个拓宽思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3、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朗朗书声伴随课堂,这也是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课堂中老师要发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学生也萌发了自己的个性意识,课堂活动呈现出创设个性学习的天地。主体参与,合作互动效果好:小组生生互动,集体师生互动;积极探讨中提高学习能力,自然渗透中培养人文素养。

4、实现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 在“运用写法,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教师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因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拓展了课程时空,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再次让学生走入阅读、表达中去,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课内与课外互为补充。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了的创造性,让语文更加贴近生活。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