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永州柳子庙介绍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1: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柳子庙

柳子庙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柳子庙位于湘南,与广西毗邻。这是一处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景胜众多,古迹昭昭。说起永州,人们首先会想到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永州虽有胜景恐亦在闺中人不识,但柳宗元在永州写下那么多关于永州的华文诗赋,为永州传播声名作出了贡献。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

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柳子庙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对愚溪,背靠青山。庙门上镌有柳子庙三字石刻,两边有联。进入大门可见庙为三进三开,首先一座双檐八柱戏台。后行至二进中殿,再后为三进,是正殿、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历代碑碣甚多,其中《荔子碑》、《捕蛇歌》、《寻愚溪谒柳子庙》等堪称文物珍品。正殿后墙的石碑,亦是三绝碑,碑文为韩愈所撰,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又名荔枝碑。2001年06月25日,柳子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

1 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公元773?819)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山西永济县人,早年中进士。因为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以及横征暴敛,被守旧派排挤打击,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广西柳州刺史,客死柳州。他在永州和柳州做官时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在柳州释放了奴婢千人。在永州为官时著有《捕蛇者说》及“永州八记”等系列文章,对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功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纪念馆内悬挂有当代全国著名湘籍书法家李铎将军“文超八家”的匾额题词。

还没有走近柳子庙,那一条打庙前而过的青石板路,那依傍青石板路而居的青瓦粉墙的民房,那庙前的石拱“柳子桥”,桥下传来琮琮流淌的溪水声,仿佛时光倒流,让人置身唐宋元明清的某一历史时刻。春风清溪,不染纤尘的灵魂与柳子庙对话,听柳宗元先生讲北道南来的坎坷经历,沿着柳宗元先生抑扬顿挫的思绪,咏叹复咏叹,不亦快哉。

进入柳子庙门,回望翘檐飞角的庙宇,目光忽地被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先生撰写的楹联吸引住了,“胜地喜临江,万垒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珑玲。”吟诵着何先生的联句,瞻仰着已有九百四十四年的庙宇殿堂,顿觉神情缥缈,不知今夕何夕。

谁也说不清那粗大的原木廊柱立在这柳子庙有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这雕梁画栋的门楣出自何方艺人之手。柳子庙如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让我在这短短的浏览时光里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柳子庙内的地面是光滑的鹅卵石镶嵌成或圆形或竖条形的图案,石缝隙里长满翠绿的青苔,使柳子庙更加幽深悠远。满眼尽是古今名人的字画,处处彰显柳宗元先生的光彩人格的魅力。柳子庙一如经年的参天古树,柳子庙如一位睿智的长者默默地端坐在潇水岸边,而每一个来朝拜的游人一定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柳州百姓为纪念柳宗元修建的\"柳侯祠\",为何在永州却称\"祠\"而称之为\"庙\"呢?因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当官为民,刚正不阿,遇难不屈,奋进不息。十年间,为永州人民造福,办了很多好事,为纪念他,永州百姓自发修建了柳子庙,把柳宗元当作人世间的守护神来供奉、来拜祭。柳子庙坐北向南,三栋进深。进入山门,后有戏台(欸乃一声山水绿

2 ),为歇山顶式砖木结构;拾级而上是中、后殿,为悬山顶式砖木结构。中殿现为柳宗元生平历史陈列室;再上为后殿,殿正中塑有柳宗元汉白玉雕座像;出后殿是碑廊。柳子庙整体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简朴大方。斑驳陆离的青砖墙壁,布满苔藓的卵石路面和光滑无棱的麻石台阶……仿佛向游人轻声地诉说着她昔日的辉煌、逝去的风光。

碑廊内保存有数量众多的古碑刻,这是古代历史和文化遗留下来极为宝贵的产物和财富,是古代社会变革各个时期极其重要的见证和记录。主要碑刻有公元1558年刘养仕所撰的《重修司马先生庙纪》,明嘉靖年间严嵩写的《寻愚溪竭柳子庙》和王月照的《愚溪怀古》,公元1594年王泮的《捕蛇歌》等数十方碑刻。其中韩愈作文,苏东坡所书,内容为颂扬柳宗元德政的《荔枝碑》甚称为\"三绝\",为清顺治年间永州知府魏绍芳重刻,堪称是柳子庙的镇庙之宝。

“荔子碑”因其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写,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书,内容为歌颂了柳宗元的德政,集唐宋八大家三大名人的文、字、德于一石,又称为“三绝碑”。 千百年来、永州等地一直流传着《治染溪》、《镇火鸟》、《除蟒》、《妙计救穷人》等赞颂柳宗元的德政的传说故事。

柳子庙前的一条小河,原名冉溪,可能是姓冉的人家住在这里。后来溪里的水呈黑色,像染料一污浊墨黑,所以又叫染溪。柳宗元贬到永州时,不住城内繁华之处,却搬到这条小河的旁边来安身,并把它改名为“愚溪”

柳子庙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们:

想必你们对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记》慕名已久,才会不远万里而来吧,今天就由我做一回东道主,带你们一览佳景。

我们的第一站呢,是柳子古街。一如历史的风雨飘摇,路两边的房舍也如历史般苍老。但纵使苍老吧,却是更真实地保留了建筑的原貌。在这里,没有喧嚣,一切都悠然自适。窄窄的长街在阿公蹒跚的步履中,在阿婆笨拙的针线中,就那么随意地向着房舍深处延伸,向着历史深处延伸。时光于他们,不过是流水般温柔沉静。所以让我们也放慢步伐,做一次穿越时空隧道般的旅行,好吗?你们仔细听听,这平仄起伏的青石板路上,是不是能隐约听到柳子的足音,还有他的吟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宛如诗歌的韵脚,把整个江南的雨季打湿在这悠长悠长的古老的街巷。两旁是木结构的吊脚楼,门前是花草盆栽,总有葱茏蓬勃的花卉从二楼的木阑干里旁逸斜出。吊脚楼的构造又不同于湘西,中间是木制的房屋,两边却是石质的墙壁,如此一来,不至于一院失火,殃及城邻。 柳子庙,是永州人民纪念柳公而建,就坐落在柳子街的中心,面对愚溪,背负西山。大家可以看到庙前那一垛高大的院墙,这一线镶嵌有三个拱门。正门上端嵌着一块大青石,刻有繁体“柳子庙”三字和五龙双狮。大家看到两边的那副石刻对联了吗?“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

3 事,福我寿民。”这是清同治初年永州知府杨翰书写,集韩愈荔子碑佳句而成。右侧门题名“清莹”,左侧门题名“秀澈”。门前柳绿,竹茂,愚溪清流,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进门面对正殿的是双檐八柱的戏台,台檐柱上端木雕的麒麟、凤凰,刻工精细,形态优美;台顶有瓷葫芦及泥塑的鳌鱼等。

走进庙内,中间是一块坪地,左右两侧分别种着一些松柏。走过坪地,拾阶而上,便是正厢房,加上左右的厢房,共有四间。门是清一色的红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的红漆早已脱落,露出斑斑驳驳的痕迹,色彩也不再鲜红。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段落,静静地徜徉在厢房里,目光所及之处,不过是些泛黄的书稿,陈述着柳公的生平事迹和所著诗文。让我们放轻脚步,去感受他的呼吸,在那个烟远的年代,他就曾在这里,在这里静望着门庭的落花,还有窗外轻轻逗留的阳光。

站在厢房前,回望庙门,我们会发现门顶是一个古戏台。木制的栏杆,木制的底板。两侧飞檐之下是彩绘的八仙过海,裙踞飘飘,一颦一笑,都雕刻得很传神,精细而亮洁。遥望当初,柳宗元若有闲心在这样的古戏台下静静地观看台上人生,又该是怎样的一份淡然而孤寂的情怀? 正殿宽宏,高耸巍峨。我们可以看到殿内的洁白的大理石质地的柳子塑像,他神色孤伤,孓然而立,静静地沉思着。他是在伤感自己长期被贬,流落异乡的不幸遭遇呢?还是在感怀自己因遭受迫害而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无边寂寞呢?这些,世人已不得而知了。石像两侧的壁上刻着些雕画,细细的流线里隐藏着他和友人的身影,相顾垂怜间已令后人为之落泪。殿后墙壁上有各派名家的书法,像怀素的狂草,龙飞凤舞,满墙生辉。不过最珍贵的应该算是那边镶嵌的四块苏东坡写的“荔子碑”文,世称三绝。“三绝”即韩愈追念柳子之文、苏东坡的书法以及柳宗元的德政。这篇文章中最经典是这句:“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波澜,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愉悦。创建柳子庙,有碑可考的在北宋仁宗至和三年,即公元1056年,当时名为“柳子厚祠堂”,至南宋绍兴十四年重建,明正德八年重修。现存庙宇系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重建,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香零烟雨《香零山上的金鹅》传说故事,讲述两只天鹅为了保护家园而永远生活在香零山上与恶龙不倦的斗争,其忘我精神同样感人甚深。

萍州春涨

品读永州 零陵之 愚溪拜谒柳子庙

永州柳子中学防艾教育工作总结(定稿)

湖南永州柳子庙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推荐)

日本著名作家柳彻子

柳子沟的真实情况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

庙子小学教学经验交流会

兰州庙滩子改造

永州科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永州柳子庙介绍
《永州柳子庙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永州介绍 永州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