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教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新课程改革的再思考

————《现代教学》读后感

黄兆梅

《现代教学》,暑期专辑专门讲述新课程建设问题,阅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激烈,国民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使得课程改革成为必然。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是课程改革的领导者,教师则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执行者。

在学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推广,走进教材书店,“新课标”教材、训练册目不暇接,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从1999年开始,我国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二期课改建立了三类主干课程结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二期课改体现了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的理念。

实施新课程,需要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怎样开发新课程资源?1.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一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看看这些学生的素质到底达到了多高的水平,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二是要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2.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根据教师的专长、特长,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才能游刃有余.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3.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校友们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过去,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被这种多年形成的文化所熏陶和感染。4.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目前,我国的环境恶化、人口极度膨胀等,在特定时期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前进的阻碍因素,社会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成为消除这些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导致环保教育、人口教育这些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被开发并整合进学校的课程中来,这实际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要避免两个误区,把课程开发当着编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即新课程旧教法。

目前新课程实施状况如何?大同中学学生希望拓展的选修课程领域,《语言与文学》、《社会与人文》、《玉树与欣赏》、《数理与逻辑》、《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类》。我得到的启发是:校本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资源自主开发。

嘉定一中拓展课实施方案确定,第一类是综合实践活动,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确定主题,统一安排,集中在某一时段完成,每一位同学必须参加。第二类是限定性学科拓展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周增加1课时作为拓展型课,排入课表。教师可自主选择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开展拓展型课程的教学。第三类是自主拓展的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天的下午第

8、9节。课程按照所需学时,分长课程和短课程两种,每学期开学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每周4—10课时。第四类是根据学生需求开设的专题讲座,学校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聘请专家或本校教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该校拓展课有学校统一安排。我的

启发: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拓展内容、探究的内容,实现课型、知识的整合。

怎样进行课程评价?新课程实施,产生新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教师的评价是多元的,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课程的评价,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拓展课、探究课根据平均量规进行教学评价。

作为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形势,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要做到:(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2)改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有效教学的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3)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4)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现代教学设计论》读后感(优秀)

现代礼仪读后感

现代礼仪读后感

《现代教育学》读后感

现代青年读后感

现代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读后感

《现代建筑》读后感(材料)

《现代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现代安全管理读后感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学》读后感
《《现代教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