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9: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基础顶面附加12@10双向钢筋什么意思

附加钢筋的原因是: 以双柱基础为例,因为地基作用于基础地面上一个向上的均布力,基础顶面考虑受拉和冲切。

2、什么是腰筋,起什么作用

又称“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3、梁截面底筋排列要求

2010版混凝土规范第9.2.1条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4、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简述计算过程。D值法与反弯点法有何不同?D代表什么?为什么对反弯点进行修正? 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可用分层分层法计算。 步骤:

1、算结构自重。

2、计算整体刚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

4、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

5、算出各层水平地震力作用。 第二个问题:

D值法是修改后的反弯点法(具体情况,你可以去查结构力学Ⅱ 出版

社(忘了)) 第三个问题:D是代表刚度。

第四个问题:实际工程与计算存在差别,有进行修正才可以。

8、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立柱(简体)共用的基础叫做联合基础

9、

9、在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中为什么要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

梁定义为受弯构件 承受拉力

剪力和弯矩,主梁与主梁之间的跨度过大 须在其中加入次梁

把力均匀传递给主梁

次梁是通过主梁的 也就是说主梁要给次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次梁和主梁的交界处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区域 也就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方 当次梁受到剪力和扭力的时候 次梁会把力传递个主梁 主梁为了加强抗剪力 抗扭力 就得设置加强筋 也就是 吊筋或者是附加箍筋 值得一提的是 吊筋的效果比附加箍筋要强

10、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2.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11、框架结构柱的尺寸确定问题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可以利用轴压比限值来去柱的截面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

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受荷面积*面密度*层数 受荷面积:柱距的一半相乘 面密度=多层框架

9~12KN/M2 这样你就可以求出A 然后估算出柱的尺寸即可

12、楼板厚度如何确定?

设计确定板厚:依据板的跨度、荷载状况初选跨度的1/30左右,必须符合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种用途房屋楼板的最小厚度要求。然后作承载能力计算、配筋。必要时还应作挠度及抗裂验算。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 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2 地震影响

3.2.1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或本规范第 1.0.5 条规定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来表征。

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和 8 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2.3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对 Ⅱ 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 0.35s、0.40s 和 0.45s 采用。

注:本规范一般把“设计特征周期”简称为“特征周期”。

3.2.4 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1、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时,都会对框架梁端进行弯矩调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调幅呢?又是怎么样调幅的呢?

弯矩调幅法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是与弹性设计相对的。其目的是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材料的能力。所以用了弯矩调幅法,不一定要减少支座配筋。这里的关键是塑性铰和内力重分布。千万不要再说强柱弱梁或者施工方便了。对于弯矩调幅法也不是到处能用的,对于承受动力荷载,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以及处于腐蚀性环境的都不能用该方法

2、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基础高度是指基础本身的垂直距离(厚度).一般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的确定都要根据地勘报告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来定。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底部剪力法(拟静力法)(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 [1] 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 (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 (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底部剪力法是振型分解反映谱法的简化(只取第一个振型计算),是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力)。它能够计算出每层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是多大。此法是将结构简化为作用于各楼层位置的多质点葫芦串,结构底部总剪力与地震影响系数及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有关。为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先分别计算各楼面层梁板柱的重量,各楼层墙体的重量,然后按以楼层为中心上下各半个楼层的重量集中于该楼层的原则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D值法(又称作修正反弯点法)是在已知每层的水平力作用下(上面说的底部剪力法计算出的地震水平力就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风荷载等)计算柱的上下端剪力,进而计算出柱上下端的弯矩,再根据刚度分配计算出梁端的弯矩。 插筋: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这临时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基础高度)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若hj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准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3)

09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准备问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多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答辩自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自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自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