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心得1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黑龙江省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工程建设预决算领域犯罪的分析与预防

建筑项目预算和决算环节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阶段,它将决定工程资金的分配比例,涉及承接单位赢利与否或利润大小。若承建方要从工程中获取高额利润,必须在预算、决算环节作好铺垫。这个环节中的资金流量非常大,决定着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切身利益,极易产生职务犯罪。主要案件类型为贿赂和贪污犯罪,涉案人员主要为预决算有关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据统计,工程建设方面的犯罪中发生在工程预决算环节的占20.6%,所占比例虽说不是最高的,但却也是比较高的,值得我们工程造价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从黑龙江省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始终是党和政府坚决打击和遏制的重点对象。但是,涉及建筑领域内的职务犯罪案件却占总案件的比例有所上升。是职务犯罪案件相对集中的行业。本文通过自己在工作中能涉及的工作内容,对工程建设预、决算领域有可能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职务犯罪易发生的犯罪手段、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一点预防对策建议,从而提高同行们对这一工作的全面认识,同时鞭策自己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建筑项目预、决算环节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产生的职务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财会人员面对工程项目大量并且活跃的资金流动,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拖延付款,厚此薄彼等手法,向承建单位索取或收受贿赂;

(二)承建单位为了达到提高工程造价,加大工程利润的目的,采取非法行贿的方法,收买负责预、决算的工程造价人员及管理人员,负责预、决算的工程造价和管理人员贪图一已之利,故意为承建方抬高工程造价开绿灯,从中收受贿赂;

(三)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管理人员互相串通,以虚构材料使用量,提高材料单价、等级,多造施工人员劳动工资、虚列成本等手法,实施共同贪污,共获余利;

(四)承建单位采用重复计算工程量虚设项目、高套定额、多计各类费用、调整材料价格时只调整高于定额价的材料而不调或少调低于定额价的材料等手法,高估冒算骗取建设单位的工程款,为蒙混过关,行贿有关管理人员;

(五)唆使承建方,或与承建方勾结,巧立名目,把工程款挪作他用或予以侵吞;

(六)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不顾本单位利益,为承包单位出主意,采取价差调整等办法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收受贿赂。

二、针对多种可能的犯罪途径,需要采取的预防对策

(一)建立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工程造价及管理人员素质,根除犯罪内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是我国目前发案率相当高的一类职务犯罪,具有权钱交易普遍化、犯罪金额趋大化、犯罪主体多元化、作案手段多样化,共生性等较鲜明的特点,对其需采取提到薪酬福利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规范市场运行机制,严格执法,加强教育等相应预防措施。

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对人类真正有益的教育的基本准则:教育不在于课目繁多而无成果,而在于选择上的准确。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无一不是违背职业道德的问题,无一不是丧失道德操守的恶果。要想预防此类职务犯罪,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同时,应当将个人教育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工资,职务升降及其它奖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加强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切实做好建筑从业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培训,对重点部位要选用思想过硬、业务精通、德才兼备的人员,并有计划地实行岗位轮换,努力消除因用人不当带来的各种隐患。要与有关部门主动联系,积极开展廉政共建活动,通过查处案件,以案讲法等活动,不断增强建筑行业职工法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二)加强工程建设预、决算管理工作力度,使预决算工作流程标准化、制度化。

1、进一步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中的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的工作,使其更加客观公正。

2、注意审查施工预算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计算方式,各种费用的编制、概算定额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严格按照合同的付款规定,全部项目决算完毕及时付清全部工程款项。

4、建立预、决算复核制度,复核预、决算工作由两个以上人员承担,并把复核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可由审计、纪监部门备案。

5、建设单位工程人员不准私自为承包单位制作预决算书。

6、工程量结算应当按照量清价定的方法结算。严格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7、工程建设结算工作流程应标准化、制度化,减少或杜绝灵活的结算成份。

8、使工程建设预决算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进入良性发展与循环。

(三)提高对工程预决算犯罪的预警力、预控力、预防力。

建产建全各种管控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调整和充实群防群治力量,在各基础环节选择一些素质高、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人员做预防工作,为减少和杜绝违法犯罪工作奠定坚实的预防基础。

三、完善对工程建设预决算审计、质量监察监督工作

对预决算的审计、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察,缺乏二重监督,这是工程审计人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以及工程资金管理人员受贿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建筑工程重大事故犯罪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工程建设涉及招投标、工程增减、检查验收、款项拨付等多个环节,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涉及管理部门众多,且部分职能交叉,使得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办理周期长。为使每个环节畅通无阻,承建方往往会不择手段行贿所涉环节的关键人员,从而形成窝案、串案,出现查办一人带出多人的现象。窝案、串案现象对党的执政地位及公信力建设损害尤为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严厉打击。权力本是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手段之一,而在窝案、串案中却成为掌权者互相勾结,串通一气,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搞权钱交易,为自己捞取金钱的“印钞机”。这充分说明,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

工程预结算审核结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全面的工程技术、法律、经济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财

务业务素质,然而在实际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由于审核人员所处的立场与目的的不同,以及水平能力的差异,使得审核结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提高审计和监察人员素质,完善对工程建设预决算审计的质量的监察监督力度势在必行。

(一)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严格把关、逐项审核。坚决杜绝因个人私利而随意抬价、虚增报价等违反审计原则的行为。

(二)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坚决防止暗箱操作、私下营私舞弊等干扰破坏预决算正常程序和秩序的情况出现。

(三)严禁因消极懈怠、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致使工程预决算工作准确透明艰难,损失浪费国有资金的现象。

(四)加强审计监督,对建筑领域中存在的违法乱纪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完善逐层约束机制,认真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必须是多层面的,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必须是立法者和公民进行长期不懈的系统工作的成果。抓好工程建设预决算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作为一个建设工程管理者,一定要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做一个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建设工程建设者。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教化人们修身端行的名言,其中的诚信、仁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德和价值标准,在今天看来,这些思想也是创造人际和谐、减少犯罪被害的根基元素。如果将这些传统的道德抛诸脑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严重扭曲就易招致犯罪被害。小到个人、组织,大到社会、国家,如果时时自省,能及时发现个性、行为、体制、制度上的缺陷与不足,搞好自身建设,减少被害性因素,不给犯罪滋生的机会,则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让我们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者也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
《学习心得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